“林真人救人无数……
“我便曾被林真人所救,若说林真人是妖道,我第一个不信!”
“天下乱了什么怪事都有!文臣失智,武人失勇,皇帝也听谗言,好在有个林真人与南公!”
“……”
“呼……”
城门口的乞儿衣衫褴褛,就躺在地上睡着,好在天气很暖和,饥寒终究差了一样,哪怕清风经过撩起他的发丝,也只为他送了一阵舒爽。
忽然做了个梦,梦回数年之前。
本以为自己会死在那个冬天,却不曾想,靠着修路的稀粥野菜,活了一年,此后虽然林真人不在京城,可城中却常有人效仿他的行为,想在这乱世为自己为子孙积些阳德阴德,靠着修路建庙,他竟活了几个冬天。
在那魏水河边,正有孩童在水中嬉戏,妇人在岸边浣衣,这才十来年间,鼍龙王的故事在孩童心中,就和几百年前的传闻差不多了。
锦屏县内,庙宇已经建好。
当地百姓遵从林真人的嘱托,撤了他在庙中的神像盖成了寻常神庙,可在庙前石碑上、庙墙文字上,都刻有真人的事迹。
不知多少人来此上香,不知多少人在碑前墙下驻足,抬头阅读凝视。
豹林泉水潺潺,福泽千里。
墨独山外,紫云、伯玉、继光、乐天四地已经重建,城外大片土地仍然不平,好似讲述着当年那场惊天妖乱。
百姓生活其中,苦闷之余,时而还会想起当初墨独山的事情,还有当年那些信徒,那些“神使”,那位站在城头的道人。
“林真人……”
“林真人……”
“林真人……”
百姓心中有呼声,天地之间有回响。
禁军自行离去。
南公相护。
京城百姓也来拥护,甚至败退的观星宫道人走在街上还被打了一顿。
妖怪感知到这方灵韵,有德者听说是“林真人”,或是道一声“难怪”,或是道句“那位值得”,没有德行的,听见是林真人,也根本不敢起丝毫觊觎之心,甚至看也不敢多看。
就连天上神灵亦不敢明面阻拦。
不知何时,炉鼎中的龙凤已经不再争斗,而是盘绕起舞,灵韵一片和谐。
京城之中,有紫气直冲云霄。
明明正是正午,却见东边不知何时一片通红,俨然一场盛大朝霞,好似将有一轮红日升起,西边升起橘黄成海,壮丽如晚霞,仿佛刚有一轮夕阳从那方沉下去,留有余晖。
又听一声龙吟,一声凤鸣,竟有龙凤自这间院落瓦顶升起,腾上空中,共舞升天。
京城不知多少百姓仰头,看向这一幕,都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那是什么?”
“快看!神迹!”
“天地异象!”
“原来天地真有龙凤……”
再是年长者,见多识广者,也没见过这一幕,最多在古老的志怪书中看到过类似描述。
京城不知多少精怪有感,出了房门,选了高处,遥遥朝着这方看来。
“这是什么?”
“有人要成仙了?”
“有人炼出了金丹?”
“若是有生之年,能见到一位‘真人’成真得道,飞仙而去,真是死也无憾了。”
观星宫的道人亦是眺望这边。
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忧愁许久的帝王宦官也被惊动,连忙跑出殿外,既看天上,也看这方,都是惊讶无比。
就连滚滚白云之中,九天之上,也有各种目光投了过来。
而在这间静室,林觉只一伸手——
一枚丹丸自然飞出。
仙丹一半晶莹如玉,一半橙黄透红,散出淡淡氤氲,惊人灵韵,无边玄妙,不知又有多少感悟修行凝聚其中。
“轰……”
这个如意丹炉破碎了。
多方助力,多方阻拦,金丹孕育而出。
第460章 真人,仙也
黟山之中,浮丘峰上。
正是盛夏时节,草木葱郁,刚下过雨,雨后山雾席卷而来,仿佛要吞噬整个天地,偏又有奇峰怪石探出云雾之海,构建出一幅仙山奇景。
“咚……”
不知哪间道观敲的晨钟,声音悠长,回荡在山雾云海之中。
仙山云海之中,有道人的早课声,有成人的念经声,也有精怪悠悠念道:
“老君开炉在长安……
“先取江水再取山……
“几分烟霞与玉色……
“半是人间半是丹……”
那声音在云雾中飘荡,难辨出处。
……
皇宫大殿,有人窃语。
“这般天地异象,林真人怕是炼出金丹,马上要成仙了。”中年皇帝很焦急,“这可如何是好?朕就说了,不该听观星宫的,不该将禁军调给他们去搅扰真人炼丹,不知林真人成仙过后,会不会念及以往朕对他的礼遇,不计较这次得失……”
身边立即传来宦官的劝解:“陛下何必后悔?那是神灵旨意。”
“如今北方信紫虚,南方信玉鉴,天翁与朝廷共存共亡,朕也是人间天下,不听他们的,他们难道就敢不助朕了吗?”
“陛下消气,如今还有一计。”
“何计?”
“既已开罪林真人,况且,况且如今天下垂危,南北兵锋都到腹地,满朝乱臣贼子,陛下若想为大姜续命,唯有行条险路。”宦官说道。
“你是想说,这枚金丹?”
“正是!”
“荒谬!多少大妖都斗不过他禁军都不敢伤他,朕要如何才能得来这枚金丹?”
“陛下莫急,奴婢曾听说过,成真得道便是仙人,若不成真,终是肉体凡胎,刀砍了也会死,箭射了也会亡,林真人此时炼出金丹,应当会择良辰吉日再吞下,会与亲人好友道完别再吞服……”
宦官躬着身子说道:
“我们何不暗藏弓箭手,先礼后兵,先问林真人炼了几颗,可有吞服?可否求一颗来?若求不来,再趁他不备,一下夺来。”
“那是有德之人!不成仙怕也会成神!”
“那时陛下已经吞下仙丹成仙而去,长生不老,又是天下共主,难道还怕他?”
一粒金丹升天去……
真是最古老的成仙传言。
长生不老,逍遥自在,法力无边,每一句都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这个宦官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大伴,从小带着他吃喝玩乐,吞散服丹,皇帝向来信任他,几句撺掇,他也渐渐松了。
“若、若禁军不敢对他下手怎么办?”
“陛下怎会担忧这个?禁军确实不敢对他下手,可是人最容易被蒙蔽,我们只需找个理由,禁军又怎会知道,那是林真人,还是在如今这个乱世跑出来冒充林真人的妖怪?”
……
手托金丹,天地玄妙造化,四方五行灵蕴,十几年修行经历,都浮现在眼前。
一呼一吸,皆是灵韵。
一思一感,都为玄妙。
这是金丹,亦是造化,更是林觉的修行。
古书上的话语仿佛又在他的耳边响起:
“此丹灵韵十足,极适合灵法修士,就算药效消退,跌落凡尘,只要服丹者修行灵法,道行够了,也能助力成真得道,且有助于稳固道行与感悟四方五行灵韵,今后受益良多……”
林觉也立即知道,这不是第八颗。
是第九颗了!
在玄明真人之后,还有一位炼出了四方五行金丹。
这也意味着,这将是四方五行金丹中,最后一颗可以让一个寻常凡人服下也立即成真得道、超凡脱俗、升仙而去的仙丹。
上古丹鼎大道,皆在其中。
下一颗它就将跌落凡尘。
林觉知晓它是第九颗,反倒松了一口气。
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瞎讲究,没有别的理由,金丹亦是修行,亦是大道,林觉之所以庆幸这是第九颗,只因他并不是纯粹的丹鼎派道人,一身修为并不都在丹鼎大道,若无心中迷雾,他此时可能已经成真得道,于此时的他而言,金丹是第九颗第十颗没有区别,十一颗也行,都只不过是助他冲破真人迷障、窥见大道的方式罢了。
可它是第八颗第九颗的区别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