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妹登登登的跑过来叫他。
七师兄挂完灯笼也叫他。
这清冷山上的年味儿竟也不薄。
林觉过去坐下。
桌上摆了卤的鸡鸭与猪头肉,烧的臭鳜鱼与蒸的刀板香,都切得整齐,又有刚出锅的饺子,热气升腾。米酒冲入碗里,泛起酒花,灯火摇曳,道士们脸上无一不挂着笑意,在这风雪浓重的深山之中,居然也有如此烟火气。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丰盛的年饭!”三师兄乐呵呵的道,“师父早该招个厨子当徒弟了!”
“你们以前除夕吃什么?”林觉问道。
“以前也吃这些。”三师兄说。
“白水煮的。”七师兄说。
“唉,不知道以前过的什么苦日子,偏偏当时还自诩随意,以为山中就是这样,不觉得苦。”三师兄摇头晃脑,叹息着说。
“吃吃吃……”
道士们纷纷动筷。
第一筷子,当然是戳向盘中的饺子,毕竟这是自己出过工出过力的。
寒冬时节也有几样应季的菜,林觉拿来做了馅,或是和肉或是加蛋,加上坛里泡的酸菜做的馅儿,各有风味。
第二筷子便是卤肉。
“哎呀!”
多双瞪圆了的眼睛。
这些道士在山里哪曾吃过这样的美食,哪曾知道肉还能这样煮,就算是下了山去,也不容易吃得到这般风味的食物,一时几乎忘了饮酒。
没人夸奖,满室囫囵吞咽声。
就连见多识广的云鹤道人,也是吃了个半饱,才停下筷子,有闲心说话:
“又过一年了……”
“师父多少岁了?”
“山深自觉无寒暑,人老无心计岁年,到我们这年纪,反正过一年少一年,数它做什么?”
“哦……”
“对了,既然你们都不回家,那么今年上元节城里的灯会,老七你便带着两个师弟师妹去逛逛,也做两件新的袍子。”
“知道了。”
“也还有正事。”
“什么事情?”
“还不是之前说过的,剪刀峰的四姑奶奶修行有成,功德圆满,要成神了。”
云鹤道人说着顿了一下:
“本来是还差几年的,不过之前跟着你们去山下捉鼠除妖、寻回钱财,攒了一些人气,之后神君调查妖事,也请了四姑奶奶的子孙去询问。说是清剿城内鼠精也请了他们去帮忙。本来就只差点功德,这下这些功德也齐了,又有神君在天上说好话,这便提前了好几年。”
“嗯……”
“成神要有庙啊,四姑奶奶想在剪刀峰下建个庙子,供人祭拜。但是你们也知道,它们向来不碰凡间的钱财。”云鹤道人对七师兄说,“这个钱得要百姓的捐资,我想了下,也只有交给你了。”
“说起来,上次三师兄去求四姑奶奶、让她老人家的子辈去城中帮了我们,他们要的鱼儿还是我去山中小溪里捉的,捉了三天才凑够。”
“那你多吃两块肉。”
“唉……”
七师兄叹了口气,像是知道只有自己一样。
不过此时此刻,这一点小小的繁琐不算什么,很快他就将这事忘了。
只听得三师兄在指责谁包的一个面团,六师兄说是大师兄,大师兄矢口否认,众人开始猜忌起来,师兄情谊面临巨大挑战。
这般融洽的氛围,倒是让林觉一阵恍惚。
一时竟有种一直这样下去也挺不错的感觉。
然而一想到浮丘观的传统,想到云鹤道人越来越差的身体,便知晓这注定是有尽头的,心中不免叹息。
余光一瞥,恍惚的还不止是他。
还有坐在对面的小师妹。
在她家里时,若吃年夜饭,不知道她这种女娃能不能上得了桌子,总之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有这根本不管男女的道观自在的,更何况无论云鹤道人还是师兄们对他们两个小的都格外的照顾。
发一发呆便也正常了。
“咚咚咚……”
深山之中,又有敲门声。
“谁啊?”
三师兄神情寻常,当即起身前去查看,过一会儿便又回来,笑着说道:“山中精怪,闻见今夜我们道观里有异香,过来讨些吃的而已。”
说话间神情依旧寻常。
像是早已见惯不怪了一样。
随即带一些肉出去赠予那位。
这便是山中生活了。
……
一觉睡醒,便又是新的一年了。
雪中黟山真是宛如冰雪仙境,可惜二师兄的神行丹材料难寻,不能放开了吃,否则林觉如今服食之法修炼有成,吃了也没有副作用,不敢想象在这样的山中神行跳跃该有多么自在。
不过林觉也常常出去,在山间寻一石山修行,每隔七天,炼一瓶灵液,分作三份,带着小师妹与狐狸去浇树。
很快到了正月十五。
林觉包了元宵,煮了醪糟,打了荷包蛋,几个师兄一边吃一边发呆,忍不住回忆往年光景。
吃完正好下山。
“驴师兄啊驴师兄,又得劳烦你了,要有多的钱,定让你再吃顿好的。”
七师兄抚摸着驴子的脖颈。
驴子只是沉默着。
随即叫上林觉与小师妹,往山下去。
路过温泉处,林觉习惯性的问问那位精怪还在不在,没有回应,便接着前往城中。
“妖怪大多都想成神,可是谋求正统香火神道,用歪门邪道的办法怎么能行呢?像是城中那妖怪,偷钱建庙,用钱买信仰,别说没有成,就算成了也难以得到天上的认可,只是个邪神。就算侥幸蒙骗过关,得到认可,也迟早遁入邪道。”七师兄一边走一边说,“庙宇须得百姓自愿捐资,捐资的百姓越多越好,这种事情,还得靠我啊。”
“师兄打算怎么做呢?”
林觉只知道他做了一面旗子,也就是用布写了想为剪刀峰的道友们集资建庙的事,却不知道他打算如何募集。
难道挨家挨户的去问吗?
“你忘了师兄是学什么的了吗?”七师兄看他一眼,“既是建神庙的资费,自然堂堂正正的向百姓们求来了,正好呢,今夜灯会人多。”
“噢……”
林觉顿时恍然大悟。
第77章 灯会
赶在黄昏之前到达黟县,城门口依然有几名持枪的兵士守卫,只是这次一见到牵着驴子又带着一只狐狸的三人,守卫顿起恭敬几分之心,没等七师兄出示度牒,就将他们让了进去。
“道长请进。”
城中比以往每一次都更热闹。
甚至天还没完全黑下来,街道上就挂满了灯笼,形状各式,颜色各异,什么都有。许多远在城外的人今日也来到了城中,以往常在深闺中的富家千金也盛妆出来走动,又有许多文人公子沿街闲走,希望与之偶遇,来上一段浪漫缘分。
“上元佳节啊,这种时候,就算有妖怪混进城中,怕也是来赏灯的吧?”七师兄是个贪玩的人,心中自有几分浪漫玩心,“咱们先去县衙!”
“好。”
林觉一路走过,左看右看,只觉走入了文人诗中描述的灯会灿景,那些文人墨客的相识、才子佳人的邂逅,仿佛就出自这里。
其中却又有人朝他投来目光。
或是街上行走的某个百姓,或是路旁某个商铺里的商人。
或是对他遥遥行礼,或是主动问候。
“道长也来看灯会?”
“林道长!有礼了!”
林觉一般也都对等的行礼回复。
也有的只是惊讶于跟随他的狐狸,惊讶于他在城中有如此名声。
“师弟何时在城中有这么大人气的?”七师兄忍不住惊讶问道。
小师妹也好奇的看向他。
“还不是上次受城中商人所托,和三师兄来城中除妖,第二天早上和一个妖人斗法,当时街上热闹,很多百姓都看到了。”林觉惭愧的说道。
“仔细一算,也过去几个月了,他们都还记得师弟,看来师弟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很深啊。”
“都是沾了三师兄的光。”林觉说着,低头看了眼身边充满好奇的小狐狸,“而且他们也不是记得我,只是记得一个带着狐狸的道士罢了。”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来,我们的事情倒是好办多了。”
“这样最好……”
三人很快到了黟县县衙。
要想在城中表演戏术,往往要先得到县官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