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这么一应,有如山呼海啸,川岛恐犯了众怒,急急奔至肃王面前跪倒。“求王爷高抬贵手,让我们把尸首收殓了吧。”
肃王道:“风外贤弟,方才你也听见了,那老鲁话糙理可不糙。不管怎么着,总是那伙浪人恶贯满盈,别说踢个几脚,就算将他们的头留下祭奠乡民也是天经地义!风外贤弟,本王瞧着你反应有些怪哪,难不成你与那伙浪人真有瓜葛?”
川岛心中一颤,“王爷明鉴!自打朝廷赐下顶戴花翎的那刻起,川岛便誓对大清效忠!”
肃王道:“那很好啊,浪人害我大清百姓,可谓死有余辜,你缘何心生怜悯?”
川岛道:“他们确是罪有应得……然王爷别忘了,川岛也同是东洋人啊。这伙浪人在大清为非作歹,给我们日本抹黑,驻华使者为保颜面,定然不会把实情昭告于众。可这事闹得不小,想必不日便会传到日本。届时知道内情的,会说我们秉公执法;可不知道的,就会骂我川岛只顾着巴结大清,而变得数典忘祖啊!王爷,说句不知进退的话,我在大清,唯有王爷可以仰仗……可现在我感觉您老……已经不需要川岛了……若真到了那步,川岛只好归国……然而我这么个‘忘本’的人,回国后可就受尽千夫所指了……王爷,将心比心,川岛不想做得太绝的原因……其实是打算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啊……”
说着,川岛不觉声泪俱下。肃王见他哭得货真价实,哪知他是在为诸忍之死悲戚?
“唉”,肃王叹口气,道,“也是,你夹在中间是不好做人……起来吧风外贤弟,只要你能忠于大清,本王就不会亏待于你。行了,本王让兵士散了,你们收尸去吧!”
既听肃王发了话,一干人等也不好再拦着。诸倭皆暗松了口气,埋头接着忙活。
怕伍连德醒后睹景伤绝,肃王又安排了兵士,将他先行抬下山去歇养。
刚送走伍连德,塔院方向便过来三个人影。走在中间的,是名老僧,左右两侧各有兵丁搀扶。那老僧一跛一踬,双腿似有残疾。
认出是那觉忍方丈,冯鲁二人快步迎上。
“冯巡检”,陪同兵丁道,“这老和尚一醒过来,便执意要出塔,没奈何,我们只好带他过来。”
冯慎道:“其余的乡亲们怎么样?”
兵丁回道:“还有几个没醒,不过瞧着也应该快了。那个姓伍的大夫,可真是个神医啊!”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从瞧见老僧起,川岛心中便“咯噔”一下,他赶紧背向诸人,装作无所容心,暗里却使劲竖起耳朵,远远地偷听起来。待听到兵丁说塔中乡民悉数获救时,川岛不免大惊。心道那伍连德当真了得,日后若不多加留意,必成己方大患。
冯慎把觉忍接扶过来,对兵丁道:“你们回塔照料吧,那边离不得人。”
“是!”兵丁齐应,转身离开。
鲁班头冲觉忍道:“老和尚,你好容易保住条性命,怎么不多歇息一阵?”
觉忍道:“班头还叫我老和尚……难道真的认我不出了吗?”
冯慎道:“忘记跟大哥说了,这位觉忍大师,其实是平谷知县陈晋元。”
“啊?他竟是陈知县?”
鲁班头数年未来平谷,对陈晋元的样貌早已模糊。并且,陈晋元原来养尊处优、红光满面,现如今却变得脸颊深陷、双目无神。就算鲁班头依稀记得他之前的面目,此番也断不会与眼前这瘸脚“老僧”联系起来。
见鲁班头还怔着,陈知县又问道:“维业呢?是他引你们过来救人的吧?怎不见他人?”
“维业?”鲁班头嘴巴张得更大了,“老弟,你知他说的是谁吗?”
冯慎摇头道:“我并不知……”
陈知县急道:“他也姓陈,是我本家一个子侄。我们同县为吏,维业任着平谷典史一职……几天前他从这寺里逃出,说是要去京师报案……”
“报案?”冯慎心中一动,忙问那陈维业年纪、相貌。
陈知县一一道了,冯鲁这才对上了号。“原来是他!”
鲁班头叹道:“你那个本家侄……已经死了。”
陈知县在平谷无子嗣家眷,对这个侄儿视若己出,得知他身死,焉能不恸?“维业……维业他怎么死的?”
冯慎宽慰几句,便把如何在顺天府发现重伤汉子、众人如何为他救治等事简说一遍。提到那汉子死因时,却只道他伤重垂危,不治而亡。
“唉”,陈知县道,“生死有命啊……维业舍己报信,保全了凤落滩大多百姓的性命,也算是无上功德了……剩下的村民现在何处?我见那塔底也才寥寥数人……”
“怎么,你还不知?”鲁班头道,“幸存的就是塔里那几个,其余的乡亲早让恶贼给害了!”
“什么!?”陈知县难以置信,“这不可能!”
冯慎举手一指,凄然道:“那边盖有白单的百余具尸首,便是凤落滩遇难的村民……”
陈知县方至此处时,便已发觉空地上陈有众多尸首。可他见弘智、坂本等皆以受戮,还当另外的尸体也是众恶同党。这时听冯鲁说出实情,只感觉双腿绵软,踬顿在地。“他们原是骗我……罪孽……真是罪孽啊……”
冯慎见状,知定有别情,赶紧与鲁班头搀起了陈知县。“眼下肃亲王也在寺中,咱们先去面见详陈,再请他老人家示下。”
陈知县闻言,忙随二人来在肃王面前,哆嗦着跪倒,颤声道:“犯官陈晋元……叩见王爷……”
“犯官?”见是名老僧,肃王不解道,“冯慎,这又是何人?”
冯慎将因果转述后,肃王这才明了几分。
肃王喟道:“恶人当真是无法无天,连朝廷命官都敢拘禁!起来吧平谷知县,将你所知,与本王翔实道来!”
“是。”陈晋元缓缓站起,吐诉前情。
原来,那弘智之前所说,倒不全是假话,只不过避重就轻,于紧要之处才混淆谎捏。凤落滩初有乡民失踪后,县衙便派兵来搜,奈何弘智等恶徒撒诈捣虚,县兵并没查出什么线索。
陈晋元原本就笃禅奉佛,只当是场误会,心下愧疚,便亲自来摩崖寺赔礼致歉。当时寺中除去弘智等人,还有一位姓曾的员外。
说到这里,冯慎等便猜到那员外定是曾三假扮。果不其然, 待陈晋元描述那员外面目身量后,心下已然确凿。
其时,陈晋元不知曾三实为匪首,加上弘智又从旁极力称赞“曾员外”乐善好施,愿出巨资助摩崖寺重修殿宇。一来二去,陈晋元便与曾三厚相结纳。闲来无事时,陈晋元便来与曾三讨论些佛法,兴起之余,还题下过楹联。
一次,陈晋元又带了陈维业来寺。那天与以往不同,山门外既无哑僧守护,也无知客出迎。因自己是常客,陈晋元也不待通禀,径自进入寺中。
二人连穿两殿,都没瞧见一个僧人。正纳闷儿间,忽听得塔院那边隐隐传来人语。
对那塔院浮屠,陈晋元甚是好奇。之前几次想登塔观瞻,皆被弘智借故推托。见机会现成,陈晋元便朝塔院走去。
塔院中诸阇穿梭忙碌,可一瞧二陈进来,俱有些不知所措。陈晋元受地藏浮屠吸引,只顾着抬头仰望,倒也没在意余人。
陈晋元虽不是出家比丘,然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参研佛法,也称得上禅经耆宿。他既通晓释学,自然能瞧出那塔顶相轮与层数不符。正满腹不解时,曾三与弘智却急急从塔中奔来。
得知仅有二陈来寺,曾三等如释重负。陈晋元心挂着相轮之事,当时也未多想,只顾着向曾三相询。
曾三眼珠一转,便说塔内另有乾坤,当下邀二人进浮屠一观。
二陈一听,欣然入内。刚进塔中,陈晋元就觉气氛不对,待要回身,退路却被众僧堵死。
等把二陈制住,曾三也算直截了当,说他们假扮了僧侣,为的是在这寺中图谋一桩勾当。既然被二陈撞见,那就索性撕破面皮。
然陈晋元毕竟为一县之宰,他若久不归衙,差役早晚会寻到这摩崖寺来。再看到陈维业时,曾三却心头一亮。因前番交际,曾三知陈晋元视这侄儿如同亲生子,只要以陈维业的性命为要挟,陈晋元必会老实就范。
虑及此节,曾三越想越畅,不消多时,竟生出个一石二鸟的狡计。
曾三先点了三名能说会道的手下,便是那娄、方、王三人。让娄得召充成县衙新聘的师爷,方、王则扮作差役捕快。准备完毕,歹人将陈维业扣在寺中,由曾三与二魔使一同,亲自押着陈晋元返回县衙。
因侄儿命悬贼手,陈晋元对曾三的安排不敢不遵。回衙后,陈晋元召齐诸吏,将娄、方等三人当众任命。并言自己与典史即刻便要开往原籍省亲,在回来之前,县里一应公务,皆由娄师爷全权代署。
听是县宰亲口吩咐,众差诸吏虽觉事起仓促,但也无人疑心。待把印信交接后,曾三等人又暗中胁迫,将陈晋元复押至寺中囚禁。
如此一来,众匪不单不怕二陈道出所见,并还使得平谷一县尽落己手。有了“县衙”这面旗号,日后行事自然会便利不少。
欺下者,仍要瞒上。县中差役好蒙混,可若有朝廷邸报公文分派下来,却需知县亲笔签押回呈。故匪人也不急着害二陈性命,假使上头有紧要文书,便由娄得召带到寺中,让陈晋元签了再盖印发出。
被囚期间,陈晋元逃意未减。奈何众匪看守严密,陈晋元屡试不成,反被打断了双腿。怕再生差池,曾三命手下将陈晋元头发剃去,并将他与陈维业一同锁在了浮屠塔中。
那浮屠塔连通着暗厅,没过多久,二陈便察觉地下有异。陈晋元数次以绝食相逼,曾三这才把“实情”告之。
据曾三说,他们躲在寺中,实则是为了研制一种西洋药剂。此种药剂虽被朝廷列为舶来禁药,但在民间却私下交易的火热。曾三表示,他们只为牟利,并不想害人,等到东洋专家将药剂研制成后,便会放了二陈,然后再远走高飞。
陈晋元暗忖:那鸦片最初传到中土时,就曾作以药用。众匪所图谋的,想必也是类似的东西。陈晋元又问起失踪的村民,曾三却指天咒地的发誓说并没有扣留。
为让二陈相信,曾三特意押他们在寺内看了一圈,就连那地厅也未漏掉。其时首批上山的村民早已被坂本害死,尸首也封砌在不佛殿的泥像里,二陈自然瞧不到什么异样。又见那地厅中仅有些活禽家畜,陈晋元对曾三的话,也便信了几分。
被囚期间,二陈时常想寻找机会逃走,无奈塔内塔外皆有匪人把守,要脱离魔掌,难似登天。
直到了前几天晚上,轮值的匪人不知何故未至,塔中地厅内只剩坂本一人。见机会难得,陈维业便想铤而走险。他悄悄磨断绳子,轻手轻脚地摸进了地厅。
陈维业一到地下,坂本立即发觉。二人各不退让,当即扭打成一团。陈维业才脱桎梏,手脚不甚灵便,没多久便落了下风。
见坂本难缠,陈维业心中焦灼,从案上乱摸到一只药瓶,便要向坂本砸去。
岂料坂本一见陈维业手中药瓶,惊得骇然失色,他身形急退,双手连摆,嘴中以生硬的汉话大叫着“不要”。原来陈维业所持,正是那虎烈拉病毒。
陈维业虽不识得虎烈拉,但也瞧得出坂本对自己手中药瓶颇为忌惮。于是以此胁迫坂本,救起陈晋元,并且打开了上层浮屠的入口。
三人一出塔,便有忍者、凶僧围来。诸匪认得那瓶中之剂,虽捏扣了暗器在手,倒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陈晋元双腿折损,行走不便,陈维业一手扶他,一手执瓶,又要防着诸匪突袭,等勉强挨到寺门外,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一名忍者趁陈维业跋胡疐尾,疾身上前,先将坂本抢出,复朝陈维业手腕抓来。见再拖下去二人都会逃脱无望,陈晋元便拼死抱住那忍者,让陈维业先行逃命。
危机关头,陈维业权衡利害,只得放开陈晋元,跌跌撞撞地沿山道奔下。
诸忍随后追阻,其余众匪又将陈晋元拖回寺中。整整一宿,陈晋元都是提心吊胆,待到天明,曾三亲至塔内,大骂陈维业痴心妄想,已被忍者追上杀掉。并且为示惩戒,他们已在凤落滩种下祸根,若陈晋元再敢生出逃意,就要赔上整村人的性命。
因没见到陈维业尸首,陈晋元心道定是侄儿已然逃脱,曾三恼羞成怒,这才危言恫吓。至于要对凤落滩如何云云,故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可转过天来,山下凤落滩果真爆发重疫,陈晋元亲眼见后,这才知曾三确实做下了手脚。陈晋元爱民如子,当即求众匪放过村民。曾三借机与陈晋元“约法三章”,说饶了村民可以,但日后陈晋元要对诸匪唯命是从。
而后,众匪便下山消灾,隔日又将剩下村民尽数带入寺里。那时已不见曾三身影,陈晋元只得向弘智相询。弘智道,村民体内余毒未清,故而带入寺内让坂本继续治疗。
陈晋元不信,弘智便发下毒誓,说若有欺瞒,定会不得好死。像弘智这干亡命之徒,胡诌几句谎话本是家常便饭,只是他想不到,随口赌咒,居然不日便应验。那时弘智还道,要再有人入寺,陈晋元须得帮着诸匪遮掩,如若不然,便要拉着阖村乡民陪葬。
再后来,冯鲁入寺查探,陈晋元认出了鲁班头,只当是陈维业去京师上报了顺天府。然见来人似是不知情,陈晋元心下不免踟蹰。
其时有弘智在侧,冯鲁又仅是两人,陈晋元不敢拿村民性命犯险,便顺着诸匪意思行事。但毕竟机会难遇,陈晋元故意说了些暗语提示,盼望冯鲁能察觉异样,带来一线转机……
听到这里,众人这才对整件事了解个大概。然而另有一桩隐情,除去曾三、二使以及受戮的恶徒等,旁人怕是再无知晓之日了。
原来那夜,诸忍刚追到山下凤落滩,便发现了陈维业的踪迹。仓皇中,陈维业被忍者的手甲钩抓得遍体鳞伤。好在忍者忌惮他所携的虎烈拉,没敢过分逼欺。可其时陈维业受伤颇重,诸忍又在身后紧追不舍,他步履维艰地逃到渡口处,竟体力不支,失足跌进了错河中。
错河水势不小,陈维业未及挣扎,便被卷入了河底,始终没再浮上来。诸忍皆想:陈维业伤重溺水,必是九死一生,若怀中药瓶一破,他纵有几条性命,也要俱数交代了。
担心河中已染上虎烈拉,诸忍皆不肯下水,沿着岸边又寻出一阵,这才无功而返。
得知详情,曾三放心不下,一面让坂本赶制解药,一面急急往县衙附近安插了杀手。
曾三的顾虑,不无道理。也当陈维业那时命不该绝,待他醒来后,已让水流冲到了下游石滩,想去县衙搬兵,却见前路有匪人截阻,陈维业无计可施,只得从小路入京上告。而那只药瓶,在他落水那时,便顿然沉至水底,几经撞击,瓶塞松动,里面的虎烈拉受浸溢透出来,最终酿成了巨祸。
对于村民的性命,众匪视若草芥,然祸变一起,摩崖寺难免暴露。其后虽以坂本研制的疫苗压住了疫情,可还是引起了顺天府的注意。曾三知道,那鲁班头好诓,冯慎却非易与之辈,故而对陈晋元谎言威逼后,便带着二魔使先行远避。
曾三走后,留守的匪众愈发肆无忌惮。连月来,坂本只用禽畜研究,进展不快。眼见寺内勾当朝不虑夕,便起了拿活人实验的歹念。
于是,坂本命诸匪把凤落滩村民全掳至寺中。起初掳害村民,是为了杀人灭口。这回坂本单为了注菌比对,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他一面观察着毒效,一面就症调配。村民虽一批接一批地死去,而坂本的研制速度,却大大提高……
冯慎等人对此节虽不知晓,但光听陈晋元所述,已足以气断肝肠。
“他奶奶的!”鲁班头一腔怒火无处可泻,兀自将手中钢刀在地上砍得刃口翻卷。
陈晋元原当自己忍辱就敌,便可换得乡民活命,不想曾三等诸恶轻诺寡信,反累得全村几近绝户,心下不免黯然魂伤。
肃王叹道:“和曾三等匪类商约条件,岂不似与虎谋皮吗?平谷知县,你当真是糊涂的紧啊……”
“犯官知罪,”陈晋元痛不欲生道,“犯官治县不严,令毒患生于肘腋,甘愿一死谢咎!”
“这也怪不得你……”肃王刚要接着说,却见川岛朝这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