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李家老爷听了,也微微挑眉。
哪怕对他这等身份来说,这个消息也实在算得上惊悚骇人了。
但他看着胡麻,却是笑了笑,慢慢道:“原来是这样,听着倒也不错。”
“于今这江湖上,到处都在传说贵人张龙穴被毁之事,大争之世,时机已至,也确然有不少能人,暗中猜测与孟家有关,害首门道,莫不深恨孟家,江湖豪客,则是感恩戴德。”
“……”
胡麻笑着道:“这是江湖人看的,那前辈呢?”
李家老爷笑了笑,道:“洞子李家不入江湖,甚至都不算是门道里的人,自然对这些不懂。”
“只是我也觉得,若真是孟家暗害了贵人张,那想来一定早有准备,绝不至于在这种要紧关头,却被人掳走了自家主事娘子,如今正是各世族豪门纷纷抬头,抢占先机之时……”
“这孟家倒是焦头烂额,甚至连那盐州,都快成了别人的。”
“……”
胡麻听着,便点了点头。
自下面上来,最为关心的便是如今这天下的局势,其实若真有机会,倒更愿意跟十姓聊聊,看看他们的想法,只是如今的自己,还未显露身份,便也没有这样可以深谈的机会。
倒是从这洞子李家的反应上,也可以猜知一二。
龙井先生那一箭射得好啊,借了孟家老祖宗的力,这事在门道里是瞒不住的。
管你孟家有几张嘴,那龙穴毁了就是毁了,就是你家老祖宗毁了的。
江湖可不是法院,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容人反驳的。
他心里一边想着,也觉得火候到了,便看着这位李家老爷,慢慢开口道:“上次过来,曾听前辈说过,有恶鬼自鬼洞子深处钻了出来,为祸人间。”
“这一次在下面,我倒也长了些见识,我看到了贵人张,把持天下气运为己用,看到了通阴孟,为这一己之私,出卖天下。”
“如此一来,我倒是越来越不懂了,究竟这些邪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惹的祸,难不成比贵人张和通阴孟还大?”
“……”
“啊?”
地瓜烧与香丫头听了,倒是都不由得有些惊讶,抬头向了胡麻看来。
胡麻笑了笑,道:“当然,这些恶鬼对夷皇帝大不敬之事,我倒是也听前辈说过。”
“但似乎,在那之前,便已经属于恶鬼邪祟了吧?”
“……”
“呵呵……”
这李家老爷,听了胡麻此时问的话,居然并不觉得意外,而是略一点头,却不急着回答,只向香丫头点了下头,香丫头会意,便向地瓜烧道:“卢家姐姐,我带你去换身衣裳吧!”
“好呀……”
地瓜烧其实想听听的,但知道前辈在办正事,便也忙抹了下嘴起来,打量着香丫头道:“妹子,待会让我穿你的吧,咱俩腰差不多,就是里面的亵衣,找件肥点的……”
香丫头倒是被她说的满脸通红,忙带着她出了洞子去了。
而李家大老爷也是等她们二人离开,才看向了胡麻,笑道:“小友,你以何种身份问我?”
迎着他的目光,胡麻也笑了起来,起身揖了一礼,道:“还请前辈恕罪,其实早几年里,我也自有缘法,入了高人法眼,不然,也不会能有如今的这番长进。”
李家主摆了摆手,笑道:“倒不奇怪,事情虽然发生在明州,但镇祟府大捉刀乃是守岁人的事情,我也是有所耳闻的,那时候,便与丫头说过,会不会便是我们家的贵客。”
胡麻面露诧异,笑道:“就这么一个消息,就因为我在明州,前辈就能联想到我?”
“也不尽然。”
李家老爷笑道:“只是我洞子李家,世辈于此引鬼,来来回回阴魂见得多了,也不免就有了几分眼力。”
“世间穷苦,贵人,有福气的,无福气的,寿长寿短,田间的百姓,楼里的商贾,门道里的高人,诸般不同,皆见了无数,人之阴魂分量,一眼便能瞧个明白。”
“当初头一次见小友,我便看得出来,你命数非常,许是比我家玉儿还重,无论出身如何,将来定不会是寻常人物……”
“……”
“还有这一说?”
胡麻倒是不能不承认,各门有各门的本事,人家这份眼力,想藏都藏不住。但今非昔比,也不拙劣的隐瞒,只是笑道:“咱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贵人愿意提携,那当然就得硬着头皮上。”
“只可惜,咱投的这一门,对咱的好,自是有的,但这一门也有这一门的难处,跟着他们,倒是不能指望出人头地,当大老爷了。”
“晓得。”
李家老爷笑着点头,道:“胡家门槛低了,才能得天下能人跨进去,为己所用。”
“这一点上,我反倒是佩服他们的,想来,若非胡家门里的人有这份狠心,又怎能替这天下,挑起这副担子?”
“……”
“嗯?”
李家老爷的坦荡,大出胡麻意料,心里也不由得一动:“替这天下挑了担子?”
“不错。”
李家老爷轻轻叹了一声,道:“甚至,说是替我们这些守洞子的人赎罪,也不为过了。”
胡麻挑眉:“因为那些邪祟?”
“不止。”
李家老爷坦然地看着胡麻的眼睛,道:“我曾经与你讲过洞子李家的罪孽因果。”
“那场改变了三十六家命运的上京大祭,已经是一百七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距离都夷皇家夺了张家的天下,已有六十多年了。”
“只是足足六十年,仍是天下崩碎,灾荒不断,因着杀人太多,阴府都满了,人间四下里都是邪祟,阴阳不明,更有古怪血肉,凭空滋长,惹出满山精怪,妖鬼邪祟。”
“都夷皇帝,深以为害,迫不得已,便请了大罗法教上玄法师入上京,封为国师,设京都大祭,以图天下清平。”
“只可惜,灾祸便从那一场大祭开始……”
“……”
胡麻听着,已是心下微动,他听李家老爷讲过:“便是那时起,恶鬼爬出了人间?你们三十六家先祖,也背了因果,开始守住了三十六条鬼洞?”
“不止……”
李家老爷慢慢道:“那场大祭,最严重的问题,便是享用历代香火的祖坛,就此毁了。”
“祖坛?”
胡麻听到了这个词,心里竟是莫名的一动。
“不错。”
李家老爷悠声长叹,深深地看了一眼胡麻,低声叹道:“你可知晓,为何这世间各处,古老之地,皆有拜火塘的传统?”
“因此,这世间确实曾有一处火塘,庇佑天下气运,镇压邪祟魍魉。”
第681章 十姓祖祠
“你刚刚的问题,其实问的很好。”
李家老爷看着胡麻都有些惊动的眼神,慢慢地叹了一声,道:“这世间人,要么视那些恶鬼邪祟如洪水猛兽,提也不敢提,要么便是早就已经忘了还有他们的存在。”
“却很少有人,真的会去问他们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被世人视作了邪祟恶鬼,一心想要杀死的?”
“其实,这一切,便都是从一百七十年前那场祭祀开始。”
“那场祭祀,乃是大罗法教上玄法师为首,他也是皇帝亲封的第一任国师。”
“原本只是要勘探天地玄妙,问出那太岁血肉的来处,只是却不曾想,便在那一场大祭,引得祖坛异动,天地崩坏。”
“……”
他这些,应该也是自先辈口中听来,但如今说起来,声音里都带着些许痛惜与悔恨,仿佛亲自置于当场一般:“如今之人,只知十姓,或许已经忘了祖坛。”
“倒是我洞子李家,是因此获罪,因此对于这些事情,倒是比旁人记得深些,那,曾经乃是天地之骨,万民之心,众神源头呀……”
“说是祖坛,其实本是一方火塘。”
“此坛立于上京承天殿前,但比承天殿要早,比上京要早,比史藉所载的历朝历代都要还要早。”
“若真往前数,怕不是要推至天地初开之时,只可惜啊,有关祖坛的典籍,都已经被都夷一把火烧掉,如今所剩下来的,也只有口传了。”
“按我先辈所讲,祖坛最早,乃是曾经古早时候,天地崩裂之时,有人族先祖护佑万民,担罪于天,被天雷击落,身体化作灰烬,雷击之处,便也成了一方火坑。”
“后人敬重人祖,便依火塘而筑庐,建城,揽气运,起兵马,逐妖祟,一代代传下,也渐渐有了将先人安置于坛内的习俗。”
“当然,不是谁都有资格睡入此地的。”
“历朝历代,哪怕是皇家,也不能随便将先人葬入祖坛,能够有资格入火塘的,莫不是名满天下,功高盖世的英雄豪杰,世族百姓皆敬他,才会将其葬入火塘。”
“一入火塘,便受世族皇家千百年来香火供奉,民间百姓敬他,便立金身,起庙宇,争相叩拜。”
“直到后来,更是只有埋入祖坛之人,才堪受香火,奉为神明!”
“……”
“神明……”
胡麻听着,忽地心绪起伏,隐约猜到了什么:“殿神?”
李家老爷叹道:“祖坛究竟何时而起,由何而来,已不可考了,哪怕是那位替万民担罪,自遭天谴的先祖,其实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只是,那已经不重要了……”
“历朝历代,亿万万百姓香火所向,那便是祖坛,三炷青香,可定日月乾坤,可守人间气运!”
“祖坛所在,便是人间至圣之地,受天下香火,世间英雄,莫不以入祖坛为荣,历代皇族,也莫不以侍奉祖坛为己任。”
“在那时候,甚至说,历代皇族,都是祖坛的烧香人。”
“世代皇族,你来我往,但不至祖坛前烧一炷香,便没有坐天下的资格!”
“而在祖坛在此,天下异人,都不敢入京上朝,山野妖祟,也不敢害人饮血,乱臣贼子,都不敢上朝敬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