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这家的色粉很显色,特别是腮红,抹在娃的脸颊眼缘和膝关节,跟天然血气足似的,别提多惹人怜爱。”
“是么?我也买点。”
莉莉许招呼客人。
江宁见状放下茶杯,道别。
……
回到车上,江宁看时间,将近十点了。
江宁操作车载导航输入西北方向,跳出一条路线,直指糖蔗产区的郊区。他盯着屏幕半晌,又在自己的手机地图软件里输入西北方向,还是指向郊区。
江宁三次碰见茆七的郊区,罗呈呈抛尸地的郊区。
手机突然响了,江宁戴上蓝牙耳机接通,“喂……提审手续批下来了吗?”
是老许,江宁启动车子,说:“你在局里等我,我现在去载你,我们去一趟看守所。”
名盛花园杀人分尸案还在检察院审查阶段,姜馨就暂时关押在看守所。
老许捏着提审证明,跟江宁顺利进入审讯室——隔着一扇铁窗,姜馨在里,他们在外。
江宁开门见山,“姜馨,你是怎么找上茆七制作假肢体的?”
“我之前说过了,因为她的手艺在圈子里有名。”姜馨戴着手铐,坐在三米之外,语气听起来平静极了。
江宁又问:“你养娃吗?”
“我还没结婚。”
江宁直视姜馨的眼睛,说:“养娃是购买人形娃的一个说法,你不关注手作圈,怎么知道她有名?”
“我……”姜馨顿了顿,似乎在回想什么。
江宁观察她面部的细微表情,她表现松弛,无惊慌,肢体无小动作。这个暂停,仿佛只是纯粹地在回忆。
姜馨再次开口:“不关注手作圈,不了解小众名词,这又能代表什么?我承认了犯罪事实,现在是未决犯身份,没必要隐瞒。”
也许清楚自己的判决,姜馨讲到最后语气有些激动。
江宁缓道,“我今天来只是问几个问题。”
姜馨扯扯嘴角,恢复无谓的神态,“我知道的,都会配合。”
从进入看守所,老许这眉头一直跳,跳得他心慌不安。他们的位置距离姜馨有三米远,江宁的语调不疾不徐,老许觉得构不成压迫,还是得看他这个老刑警的气势。
老许刚想接手审讯,江宁又发声了。
“那我再换个问题,你曾在常华小区租住过吗?”
“是。”
“你认识住在3幢502的罗呈呈吗?”
“我不认识。”
“你住在常华小区时,经常出入哪些地方?”
……
出了审讯室,江宁和老许去见同在看守所的罗呈呈。
这一通下来,已经中午了。
他们在看守所边上找了个饭馆吃粉。
粉很寡淡,可以说难吃,老许心想这店怎么还能开下去。不过细琢磨,能到这边吃饭的人基本上也不在意食物的味道了。
“现在姜馨和罗呈呈的口供都表明,她们互相不认识,你也在常华小区走访过,没有获得她们认识的证据。法医鉴定金成小区垃圾里的刻刀,并不是作案工具。依我看,两起杀人分尸案应当作为独立的案件办理。”老许说道。
“姜馨家里,罗呈呈家里,都有用以冷冻尸体的大冰柜。”江宁的回答着实跳脱。
老许无语,“现在科技发达了,电子产品平价,哪家没有双开门冰柜啊?”
“名盛花园和金成小区的受害人,都是先失踪报案,经过近一个月的搜查。这就证明姜馨和罗呈呈杀了人后,都有一段情绪冷静期,思考处理尸体的方法。作案工具不同,却拥有同款刻刀,这些共同点难以用不认识来否定。或许,间接认识也属于不认识呢。”
说完,江宁吸溜吸溜地嗦粉,像失去味觉般,老许觉得他某些方面是真不挑啊。但某些方面又固执到可怕。
间接认识背后,可能存在新的人物关系,老许眉头又开始猛跳,“不会真有内情吧?”
“不清楚,不过杀人证据确凿。”
结果没变,过程也就只是个过程。
老许心放了放,问起局里那块白板,“《郊区》下的《茆七》是怎么回事?”
江宁说:“我曾在郊区碰到过三次茆七,其中6月9日,她满身是血地出现在罗呈呈抛尸地附近。疯了般地念道:我找不到了,找不到了。她找不到的是什么呢?还有,从法医的鉴定报告上来看,茆七出现的时间与罗呈呈抛尸的时间有着某些吻合。”
老许想起那辆飞快的小车,那天江宁开车弃他而去,原来是去追茆七的车。而在6月9日,在警队赶往罗呈呈抛尸地点前,那里曾被挖掘过,按照江宁的说法,难道茆七找不到的……是尸体?
冥冥之中,事件发展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那回局里打报告你要怎么写?”
“如实写。”
老许直觉江宁和茆七之间有着什么,他警告:“你可别带着个人情绪去工作啊!”
江宁不吱声。
吃完粉结账,老许忍不住问:“如果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呢?”
“无所谓,我还会继续查下去。”
——
另一边茆七在公寓苏醒。
睡前她设置了十个闹钟,仍旧没能唤醒她。
茆七睁眼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鱼缸里,两尾鹦鹉鱼在缓慢游动,茆七望着它们,心里多了丝复杂。
她在现实世界醒来的契机,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13章 因为怕你害怕
吃完饭, 江宁跟老许分开走。
车开往太平路。
太平路这片都是老建筑,街边树木长了几十年,林荫遮蔽, 影响了路边摄像头的视角广度。
街道派出所也是一幢老楼, 两层平顶, 外墙年年长青苔。
江宁将车停好,下车。
派出所大厅, 值班的同僚说:“小冬被调到别的片区了。”
江宁问:“调哪里了?”
“德天路那片。”
出了派出所,江宁坐在车里给小冬发微信。
很快有回复:【江哥,我现在在出警。】
江宁问:【在哪出警?】
之后小冬一直没回信息, 江宁扣上安全带,发动车子往德天路去。
过了两个红绿灯,小冬来消息了。
江宁单手握住方向盘,另只手滑开手机界面, 看了眼。他愣了一秒, 然后乐出声。
小冬:【我在茗都公寓出警。】
茗都公寓就在德天路边上,说来也巧。
江宁直接驱车赶往茗都公寓。
从地下停车场出来,江宁给小冬发微信:【我到茗都公寓了,你忙完我们说几句话。】
中午温度高,太阳又烈, 江宁发完微信找个阴凉地方等。
高层小区建面规划比较紧张, 唯一的避暑凉亭坐满了家长和小朋友,江宁找到的阴凉地方是一棵树下。
等待漫长,江宁平时没有玩手机的习惯, 便观察四周:小区就三幢楼,四周无遮挡,视野朝向不错, 采光应该挺好。茆七家在中间那幢,好像是六层,几室来着?
“师傅,601户主让我们埋暗线,说要装可视门铃,可现在的门铃都不需要接电线了啊?”
“小张,雇主的事少打听。”
“我也没想打听,我只是在那家里面发现一个隐藏式摄像头的快递……”
叫师傅的男人察觉到了江宁的视线,立即喝止徒弟小张,掩声说道:“有些话现在说现在了,等会上去结账别多嘴,今天楼上来警察了……”
江宁目送他们进了中间那幢楼,随后跟上去。工作日的白天,小区电梯上落的人不多,两间电梯都空着,分别停在1层和6层。
摁电梯,江宁走进去,按下6层。
电梯上升,数显数字在跳。
601……江宁记起来了,在茆七家对门。
到达六层,电梯打开,江宁看到两个穿着警察制服的背影,警察前面还有几名群众。
群众里有个男人看过来,对视的那一瞬间,江宁想起他的名字,叫阚天。
“先生,先生!”
“哦,啊?”阚天回神。
小冬问:“你说602家里有鱼缸,703家的噪音可能是鱼缸的增氧泵发出的噪音是吗?”
阚天说:“我只是个猜测,毕竟高层楼板薄,噪音震动往上走好几层,也是有的。”
“你怎么知道对门家有鱼缸?”
后面突然有人插话,小冬回头,见是江宁,喊了声“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