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做木料的张老板,除了我,就只剩他了,其余那些人,都在这二十年内陆陆续续离开,我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二十分钟后,两人从瓷砖厂出来,直奔隔壁木料厂。
那个张老板显然提前接到了通知,估计是李大山通风报信的。
因此,双方见面,张老板很配合,将知道的交代的清清楚楚,结果差不多,也指向永丰建材。
等从木材厂出来,两人纷纷露出笑容,打道回府。
关于青花尹的调查,他们终于有了进展,那就是永丰建材公司。
至于调查方向对不对?两人也不清楚,毕竟,给任务的时候,只让调查青花尹,其余的,什么都没说。
这种连调查目的都不知道的任务,能找到一个方向,已经很牛了,再奢望其他,那就是强人所难。
这也是无奈,孟严明也不知道要调查什么,张涛只让他查,其余的,什么都没说。
同样的,孟严明上面的张涛,或者说专案组,也不知道具体要调查什么,反正查就对了。
实际上,事情源头,吴影,他同样不知道要调查什么,只知道青花尹跟害死他家人的主谋有关,其余的,一概不知。
于是乎,调查任务从吴影到专案组,再从专案组到孟严明,最后从孟严明到小六子。
就这样,这个极为艰难的调查任务,到了什么都不知道的两个小伙子身上。
两个小人物,竟不知不觉中,找到了一条极为隐蔽的路。而这条路,将成为改写整盘棋局的关键变数。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两人正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聊着。
“六子,我们这就回去了?不继续查吗?”
“老大让我用两个月查着试试,如今时间差不多到了,我们也查到永丰建材,可以回去交差了。
到时候,如果调查方向不对,这情报没用,以后就不管这青花尹,干其他活去。
要是这情报有用,看情况,回来继续查就是”
“那,这次我们有没有酬金啊?”
“不知道,等情报递上去,看上面回复吧”
东西收拾完,离开酒店,两人上车,朝家而去。
……
董仲书最近做了很多事,先是辞掉自己原本的工作,把董小敏欠下的债还了,又给董小敏找了个医生,剩下的时间,不是陪董小敏,就是学习吴影给他的资料,一些刑侦与反刑侦之类的知识。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他是真的变了。
以前的他,总是不苟言笑,纯厚温善、乐于助人,做事一板一眼,心里只想着努力工作,让女儿生活的稍微好点,安心读完大学。
现在的他,沧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眼神犀利、做事果断,不再随便对他人好,学会了拒绝,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变的理智。
很难想象,一个月时间,竟然能让他发生这么大变化。这一点,连他自己都觉的不可思议,现在他经常在想,以前的自己,为什么那么傻、那么幼稚。
这就是成长,当一个人经历剧变后,总会在很短时间内脱胎换骨。这样的变化,也许是好、也许是坏,但肯定不会是倒退,是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过程。
唯一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剧变程度低,有的人剧变程度高,改变程度自然不尽相同。
“咔嚓”
房门打开,一位中年女人,从董小敏房间走出。
董仲书立马上前:“医生,我女儿情况怎么样?”
女医生微微点头:“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好,发现也及时,只要按时用药,保持卫生,几个月就能痊愈”
“会有后遗症吗?”
“问题不大,至少生育能力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妇科问题以后会略微多些。但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保养得好,时间长点,也能恢复”
“谢谢”
“应该的,先这样吧,下周四我再过来”
送走医生,董仲书来到董小敏房间。
第67章 :案件演绎
董小敏见董仲书进来,低着头不敢看董仲书,满脸羞愧。
董仲书笑笑,坐到床边,握住董小敏的手,温声道:“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没有变,跟以前一样,我的小敏,永远都是爸的心肝宝贝。
现在呢,你好好休息,开心点。
等什么时候你觉的可以了,咱重新走出去,迎接你的新人生,好吗?”
董小敏眼眶发红,点点头:“嗯”
拍了拍闺女手背:“好了,我出去办点事儿,晚上有可能回不来,要是我没回来,饭菜都在冰箱里,饿了自己去热一下就行”
“好”
董小敏望着董仲书眼中含泪。
这段时间下来,她心中那股子压抑,已经少了很多。此时,她很想告诉董仲书:“爸,我爱你”
但不知怎么的,就是说不出口,心中温暖而酸楚。
离开家,董仲书戴上口罩,直奔新红街。
现在是下午六点,下班高峰期,街上行人川流不息。混在人群中,跨过马路,他来到某饭店旁边,那里有楼梯,直接走了上去。
照片他已经看了很多遍,早就记下该调查哪些房间,不多,也就四间。
来到二楼,他先是站在第一间房间门口,门口有鞋,说明里面有人,没必要多看。
很快,几步来到旁边第二间,房门外没鞋,他无法判断里面有没有人住。
于是,敲响房门。
没几秒,里面传来脚步声,房门被打开,一位中年男人狐疑盯着他:“你找谁?”
董仲书余光朝里看了看,发现,客厅内坐着个小孩儿,正看着电视。
“哦,不好意思,敲错门了”
中年人倒也礼貌:“没事儿”,随即关上房门。
二楼两间屋子都有人,说明凶手动手的地方不在二楼,于是,董仲书立马朝三楼走去。
三楼那两间屋,其中一间门是打开的,里面闹哄哄的,似乎在打牌。根本不用去看,肯定也不是这里。
如此,就剩下最后一间屋子,他走到门口,只见,门口张贴着一张a4纸,上面写着出租广告。
“就是这里了”
有了判断,他站在门口想了想,大概一分钟后,拿出手机打出一个电话。
“喂”
“你好,请问是顾女士吗?是这样的,我看到你家门口的出租广告,想问问你,你家房子还租吗?”
“哦,要租的、要租的,那个,你在我家门口吗?如果在,你稍微等等,我现在就过来”
“好”
不到十分钟,一个大姐笑着来到董仲书面前。
简单打了个招呼,大姐就拿出钥匙开门:“这地方不错,地段好、交通也方便,要不是帮着儿子照顾孙子,搬儿子家去了,我们老俩口,也不会把房子租出去。
来,进来看看吧,家具什么的都齐,拎包就能入住”
走进房间,董仲书就开始到处观察起来,如果吴影给出的范围没错,那么,那个新红街杀人案的凶手,应该就是在这里动手的。
没几秒,他的视线,就被靠街窗户所吸引。
几步靠近,放眼看去,从窗户这里,正好可以把雷恒死的那位置,看的清清楚楚,距离大概三十米左右。
不仅如此,窗沿上,还放着一口铁锅。
按照吩咐,他是需要拍照的,于是,转头看向大姐:“我能拍照吗?拿回去给我老婆看看,姐你懂的”
大姐露出一个我懂的笑容:“拍吧,随便拍”
心里则是酸酸的:“多半又是一个怕婆娘的,哎,还是现在的风气好啊,女人地位高,哪像我们那会儿”
董仲书当然不会管大姐怎么想,拍好照,又假模假样询问了些问题,然后,声称需要回去商量才能决定,告辞离开。
走的时候,他注意到,大姐将窗沿上的锅拿起往厨房走,嘴里还低声嘀咕:“咦?锅怎么跑那儿去了”
……
晚上,圆梦小区。
茶几上摆着三张照片,内容分别是雷恒尸体旁的花坛、砖石槽,以及董仲书今天拍到的窗户口。
盯着照片看了许久,吴影缓缓闭上双眼,细细推理:
“凶手想要杀雷恒,于是调查雷恒,发现,雷恒每天下班都会经过新红街,于是,制定了杀人方案。
首先,凶手在夜间,趁着大家入睡的时候,偷偷潜入那间屋子。蹲在窗户口,拿出发射装置,枪或者弓弩,对着30米外发射。
通过连续实验,他找到了精确“子弹”落点,确保作案时,能命中雷恒。
但由于实验次数过多,有两块砖石被破坏,于是,他偷偷换上了新砖。尽管看起来,颜色有些许区别,但是,谁又会去观察砖头呢?
所以,整个试验过程,并没有引人注意。
接着,就在前一天晚上,凶手再次潜入屋子,并且,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也就是雷恒死的下午。
凶手按照试验时那样,蹲在窗口,默默等待,等待雷恒出现,并在雷恒走到落点时,拨通雷恒电话,使其雷恒停下脚步。
这时候,凶手扣动扳机,完成猎杀。
至于为何没有凶器?这很简单,因为,子弹是冰做的,冰子弹。
现在是8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小冰子弹进入雷恒身体,加上身体温度,很快就能融化,警察赶过来时,已经变成水。
所以,无论法医怎么勘察,都不会发现凶器,因为凶器已经没有了,混合着鲜血,蒸发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