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候都被他气哭好几次,后来发了狠一个月都不搭理他,他就着急了。”
郑夫人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往事,神色有几分怀念和感慨,目光也忍不住往亭子里看去。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郑太医也刚好望了过来,朝她招招手。
“他们好像谈完了。”郑夫人适时站了起来,“我们过去吧。”
说着,便慢慢朝亭子走去。
乔蓁蓁和章廷安落后了两步,看着郑夫人的背影,又不约而同的看了眼对方。
乔蓁蓁用肩膀碰了碰身边的人,小声问:“章廷安,你说我们会不会也这样啊?”
吵吵闹闹的前半生,和平淡幸福的后半生。
“当然会。”
章廷安想也没想就答了。
等答完才开始觉得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又摸摸鼻子:“我多机灵的人啊,没理由比郑太医差。”
乔蓁蓁偷偷笑了一下,也没再与他继续说这个,免得这人的尾巴又要翘上天。
他们回到亭子里,郑太医和卫芸确实已经谈完了,他对卫芸点了点头,又对章廷安他们道:“卫小姐说的我都知道了,我愿意信她,可以帮这个忙,但具体如何我还要禀过妃娘娘。”
“那是自然。”章廷安应声,“那便有劳郑太医了。”
既然是萧淑妃在牵线搭桥,郑太医自然不会擅自做什么,今日他与卫芸之间的谈话也肯定是要告诉萧淑妃的,乔蓁蓁和章廷安心里都有数。
但不管怎么样,事情也算是达成预期了。
离开的时候依然是章廷安带着郑太医与郑夫人先走,乔蓁蓁和卫芸在亭子里等了一会。
趁着这个时候,她有些好奇的问卫芸:“芸姐姐,你与郑太医都说什么啦?是把之前研究出来的方子也给他了吗?”
卫芸摇摇头:“那倒没有,方子还在我这,刚刚我是拿给郑太医看了看,但上头没写剂量,另外便是,我与他说了如何能把出圣上的详细脉象。”
其实以郑太医的年纪,应当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能入太医院的人医术自然也不会差,只是食用那菇又饮了茶之后的脉象,需得有特殊的地方和时间才能把出端倪。
一般的太医不会往那儿去想,现在卫芸是根据结果倒推,自然一下就能找到关窍。
只是这依然需要郑太医冒着风险去尝试。
所以到底怎么做,便需要萧淑妃来决定了,毕竟这是她的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她还得受牵连。
乔蓁蓁知道这便不是她能掌控的了,但萧淑妃既然越愿意让郑太医帮这个忙,想来也不会半途而废。
谁知道睿王什么时候就会有了下一步动作?
若圣上出事便是关键节点,他们就必须把这个节点给掰过去。
-
只能在宫外等消息的几天,总是格外让人坐立难安。
但好在章廷安现在被他爹发现之后也没什么好鬼鬼祟祟的了,开始天天晚上都往乔府跑。
有人陪着说说话,乔蓁蓁也能转移一些注意力。
也就是他轻功好,翻墙也跟没事人似的,除了知情的春杏和樱桃,她院里的下人都没发现什么,不然这传出去,城里又得八卦一阵。
不过萧淑妃那头的动作也还比较快,等到第四日晚上,章廷安就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郑太医那边摸到脉象异常了,圣上已经知道此事。”
“当真?”
乔蓁蓁
猛地坐直了身子,嘴里还咬着一个麻球,是章廷安刚刚来的时候带给她的。
她赶紧把麻球放下,一双杏眼圆圆地看着章廷安。
这真是近些时日来最大的好消息了!
章廷安看她这模样,觉得莫名有些呆。
他忍不住笑了笑,用拇指不轻不重地擦过她唇角,声音低低的:“急什么,吃的满嘴都是。”
第75章
干嘛动手动脚的
今晚给乔蓁蓁买的麻球是章廷安在来的路上某个小摊买的,不是什么出了名需要排队的地方,只是因为乔蓁蓁喜欢吃这个东西,所以他就顺手买了而已。
毕竟也不是每个晚上外头都有麻球卖的。
乔蓁蓁喜欢吃芝麻,自然也就喜欢吃裹满了芝麻的麻球,金黄色,香香脆脆,带点糯糯的口感,只是吃的不注意便会在嘴角沾上芝麻,一点都不“大家闺秀”,所以在外头她看到了也不会怎么碰。
不过现在是在章廷安面前,乔蓁蓁根本无所谓了。
感觉到唇边少年温热的手指拂过,她眨了下眼,莫名想舔一下刚刚被擦过的地方,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
有点奇怪。
乔蓁蓁微微低下头,放下麻球捧起茶喝了一口,偷偷掩饰自己的心跳声。
虽然她无所谓在章廷安面前吃成什么样,但这人怎么突然……这么温柔啊。
让她都有些不习惯了。
姑娘眼眸微闪,嘀嘀咕咕:“说正事呢,你怎么动手动脚的。”
说着便又拿起麻球咬了一口,装作若无其事地把话题再掰回来:“郑太医是如何与圣上说的?圣上可有什么反应?”
章廷安目光扫过她青丝之下露出的一点红红耳尖,又很快移开,没耽误说正事:“今日国公府刚收到的消息,是萧淑妃让人秘密递来的,郑太医把那日卫芸与他说的都尽数验证,与圣上说了他身子的情况。”
原来今日正好是萧淑妃要请平安脉的日子,她找了个理由邀圣上一起来她宫里用饭,“正巧”遇上郑太医来请脉,于是便顺理成章让他给圣上也一起看了看,用的理由便是,郑太医最近在书中习了一种新的听脉的法子,比普通的把脉准确度更高。
圣上一听也来了兴致,又想着自己近些时日染了风寒,确实觉得精神不济,还时有头痛的情况,当即便应允了。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
郑太医确实用了卫芸告诉他的法子,延长了把脉的时间足足到一刻钟。
根据卫芸看过手札和自己研究过后,推测圣上一直以来请平安脉都没有查出异常,可能是因为听脉的时间不够。
一般太医把平安脉,若是主子没有什么头疼脑热不舒坦的地方,便是例行把脉而已,时间不会太久。
而圣上的异常脉象,至少需得一刻钟以上,才能从中觉出不对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久了都没人发现的原因,毕竟通常来说,很少有太医会把这么长时间的脉。
因为郑太医诊脉的时间太久,让圣上不自觉皱眉,但或许是因为萧淑妃提前说了这是个新法子,他还是按捺住了心里那点不耐。
不过很快,他就看到了郑太医震惊的脸。
“所以郑太医确实把出来了异常,不是光靠芸姐姐一张嘴说的。”但乔蓁蓁却还是有点担心,“圣上未必就会听信他的话,定会再问过罗太医吧?”
章廷安却摇头:“未必,若一切都是因为两年前在琅琊围场食用了特殊的菌菇,旁人或许不知,但圣上自己一定能知道,因为起居注都会写好,不管这是不是有人蓄意为之,他都会起疑,况且这事关系到他的身体情况,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毕竟坐在这至尊之位,哪个不是以鲜血换来的。
乔蓁蓁也很快明白了章廷安的意思。
她的麻球吃完了,便捧着茶杯在手里慢慢喝,边道:“圣上的起居注必须事无巨细,想来也能看到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食用了那菌菇,若是当时睿王在场便好了,不用我们做多余的动作,圣上心里自会有疑窦。”
“对。”章廷安手指轻敲桌面,微微沉吟,“加之罗太医两年以来,这么多次平安脉都没能诊出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圣上这时候必然很难再信任他,即使是要再找人确定,我猜,圣上或许会派人去宫外找。”
但不管如何,这件事圣上既然已经心里有数,自会有其心腹再去详查,他们就无需再做多余的事,免得适得其反。
接下来就是静观其变了。
有了萧淑妃在宫中递消息,远比让国公爷他们去圣上面前试探要来得好,至少不会留下太多痕迹,波及几家人。
乔蓁蓁觉得这桩大事现在也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若是需要为圣上诊治,可以让卫芸与郑太医交涉,唯一麻烦的点只在于,两方见面还是不太方便,也不能每次都去灵心寺,次数多了总容易引人注意。
最后,两人只能想法子见一次面换一个地方,还得想好各种缘由,比如这次是郑太医去医馆买药材,下次就要换成郑太医和郑夫人一起去街上看戏。
一整个晚上乔蓁蓁和章廷安便光在想这个了,还特意写到纸上,足足预备了十个地点,连郑太医的出行原因也想好了。
“啊,感觉比听先生教书还累。”
章廷安往椅背一靠,今晚属实是废了他不少脑筋。
乔蓁蓁也呼了口气:“希望真要给圣上诊治的时候能一切顺利吧。”
两人这一晚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再一看外面的时辰,章廷安该要回去了。
外头不知什么时候又起了大风,吹的窗扇噼啪作响。
乔蓁蓁看了看,便忍不住道:“怎么突然这么大风,你回去不会被吹走吧?”
章廷安乐了:“什么时候刮的风能把我吹走,那你可千万别出门了,只怕那风都要把你吹海上去。”
他打趣了这么一句,但也知道乔蓁蓁是担心他回去的安全,怕她又要炸毛说他不知好歹了,于是赶紧又正色摆了摆手:“放心吧,我回去很快,没什么事的。”
说着人便已经起身。
乔蓁蓁把他送到门口,刚一打开门,就被风吹的头发和披风都扬了起来。
她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好冷。
下一瞬,章廷安就把手一伸,给她的的披风又重新拉紧,裹住。
少年把她的披风牢牢掖好,也不松手,便道:“你别站在这了,风太大,快回里间吧,我走了。”
乔蓁蓁的手也在披风里抓着,闻言也不勉强。
她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次让他小心着些,这才转身往旁边走,没再站在正门口的地方。
章廷安迎着风走到院子里,看她扒在门边,就朝她扬了扬手,然后几个闪身跃上了墙头。
大风呼呼作响,乔蓁蓁看着他消失在夜色里,这才让春杏和樱桃关了门,嘴里不住嘀咕:“好冷好冷,这天真是越来越冷。”
她在里间的炭盆边坐下,等着春杏和樱桃给她铺好床放好汤婆子之后就窝到床上去。
看着烧的明明暗暗的炭火,乔蓁蓁想,今晚她应该能睡得好一些了吧?
毕竟心里压着的事又少了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