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各自领命,萧湛忍痛含恨,毅然调转马头,与江宁叛军展开最后决战。
*
钟山。
夜色渐渐落幕,众人继续沿着钟山攀爬。
周必昌得知唤春有孕,便主动要求背着她走,她月份还小,这样操劳疲惫,孩子是会流产的。
唤春不想再给众人添麻烦了,坚持要自己扛下去。
周必昌道:“路见有难,连素不相识的人都要出手协助,何况夫人是我骨肉至亲的表姐?我背姐姐走。”
唤春心中过意不去,不想让自己变得如此无用,拖累了众人,执意推辞不肯。
许鹚劝道:“夫人自己走,是走不快的,若因此操劳流产,众人要照顾你的身子,就更拖累了行程,别再推辞了。”
唤春不由红了眼,勉为其难趴到周必昌背上,众人的赶路速度也因此快了一些。
天色已经快亮了,出了这片林子,众人就能抵达最近的村落,起码能找到村民补充些物资,甚至能买头牛,套辆车,这样就不用光靠双腿走路了。
就在众人振作精神,全力赶路的时候,前方道上忽然出现滚滚马蹄之声。
此刻正值晨昏交界的时候,光线昏暗,看不大清,远方渐渐逼近的人马,也不知是敌是友。
众人立刻提起警惕,周必昌将唤春放了下来,让她们先去隐秘处藏起来,自己则独身一人往前边去确认情况。
不知他去了多久,天色已然大亮了,就在众人忐忑不安等待周必昌的消息时,忽然听到一阵急促轻快的马蹄声。
彩月和弄珠立刻起身,挺身挡在了众人身前,紧盯前方,十分警惕。却见是周必昌策马而回,身后跟着千军万马,尘土滚滚。
周必昌从马背上滚落,连滚带爬地跑来,难掩激动向唤春传报喜讯。
“援军,是援军,三吴援军到了!”
唤春神色一滞,看着周必昌气喘吁吁,神情激动,双手胡乱比划的模样。
“夫人,是谢云瑾!”
第106章 江宁大捷老天终究待他不薄
天光大亮,立于千军万马前的男人,那俊逸的轮廓也渐渐清晰。
两年了,唤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与谢云瑾的重逢,竟然会是在这样的时候。
本以为一别两宽后,此生再不相逢。不想再相见的时候,她落魄狼狈的逃命,他带着义军相迎,仿若是命运对她的极致嘲讽。
她为了攀龙附凤,放弃了他的真心,如今也为此险些付出生命,一无所有。
仿若冥冥中自有天意,她辜负过的,早晚还是要她自己面对,给他们画上最终的结局。
唤春微不自在地避开他的视线,而今两人身份已经天差地别,她一时心乱如麻。
谢云瑾看着树下那形容狼狈,蓬头垢面的女子,心口莫名一抽。
她在人前向来是端庄体面,光鲜亮丽的,如今竟也被逼至如此绝境。曾经爱过,也终究放下了。本以为此生再无交集,可在听到她有难的那一刻,他还是毫不犹豫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快马加鞭来勤王平叛。
救国,也救她。
二人相对无言,周必昌打破沉默道:“先护送众人到安全的地方吧。”
谢云瑾回神,转身往大部队而去,命人将拉辎重的牛车腾出一辆,撑起布幔,请夫人登车,准备送她就近前往丹阳郡江乘县的金城避难。
唤春坐在车上,牛车一颠一颠的走,她的心里也一沉一沉的。
许鹚去跟义兵问了情况后,才过来跟她回着话。
“周家大郎听闻了父亲丧讯后,哀不自胜,已经先一步带兵前往石头城了,陆循叔侄也带兵去攻打金陵叛军了。”
唤春眼神一动,“陆循?”传闻中那位隐逸高人,与谢云瑾齐名的云间高陆?
许鹚点点头,这江左七成以上的官员都是琅琊王氏或者与王氏有关之人。大将军不臣之心已久,三吴之地又是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故而三吴郡守皆为大将军指定。他们效忠大将军,危难之时,自然不会接受皇帝调度。
周必行抵达吴郡,传达皇帝手谕后,华亭侯陆微义不容辞,率领子弟攻入吴郡府,斩杀大将军所任命的吴郡太守,号召吴郡军民起兵勤王。
陆循值此危难之际,也毅然出山,利用自己的声望招募义兵。三吴望族吴郡朱氏、吴兴沈氏、义兴周氏纷纷起兵响应。
沈氏也同时斩杀了吴兴太守,平定吴兴后方动乱,断了钱冲吴兴叛军的后路。
周必行说动吴郡世家后,本要日夜兼程奔赴会稽,寻求母族会稽孔氏的协助,不想此时谢云瑾早已散尽家财,在会稽招募义兵,以讨伐叛军之名起事了。
谢云瑾在王公手下做了那么多年长史,朝廷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他心知肚明朝廷没有足够的兵马应对大将军麾下的叛军,故而早早做了准备。
吴郡与会稽两地义军,平定三吴动乱,顺利会师后,便快马加鞭奔赴金陵勤王,三吴军民纷纷响应。
唤春听完后,心中感慨不已,这么多忠贞之士为了国家舍生忘死,何等振奋人心,军民上下一心,还有何动乱不能平定?
抵达金城,将唤春母子安置好后,谢云瑾便也要去驰援金陵了。
“谢郎。”唤春突然叫住了他,“你……”
话到嘴边,她却又说不出口。
谢云瑾早知该放下,如今君臣有别,她是皇帝的夫人,以后还会是天下的皇后,他们不该再有牵连了。
他垂下眼不看她,以一种疏离的态度道:“梁氏叔侄在会稽很安全,夫人无需担忧。”
唤春心绪复杂,她勉强点了点头,请求道:“我的妹妹沦陷金陵,谢郎若能见到她,请对她施以援手,我在此多谢郎君了。”
谢云瑾微微点点头,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了。
唤春一时怅然。
许鹚又叫来周必昌吩咐道:“既然夫人母子已然安全,就劳烦二郎去一趟江宁,先给陛下报个平安。”
周必昌点头,快马加鞭奔赴江宁。
*
三吴援军抵达金陵后,朝廷的劣势局面很快扭转。
陆循叔侄带兵支援徐伯允,与其合力击退钱冲所率吴兴叛军。钱冲败退吴兴,朱太公老当益壮,老将出马,亲自带人斩杀了贼将钱冲。
周必行和谢云瑾则带兵攻打杜方,杜方屡战屡败,不得不退守石头城,欲以周氏满门女眷性命,威胁他们退兵。
就在此危难之际,徐州刺史傅熙之子傅文远,接到王修远传来的皇帝诏命后,便遵父命,率兵支援石头城,此刻有如神兵天降,一剑斩杀贼将杜方,从其手下救下了吓得花容失色的周徽华。
石头城收复,周氏上下男女老幼俱被放出,众人见周必行安然归来,一时喜极而泣。谢蕴雪和谢云瑾兄妹乱中相逢,也是庆幸不已。
众人随即去救出被关押的响云和留守京城的百官,又要去追捕萧恂。
此时萧含清和萧恂早就弃营跑路了,只剩下一个疯疯癫癫的丹阳郡主,还口口声声嚷着要杀了薛氏。
义军进入金陵后,陆氏、周氏、谢氏诸人继续平定叛军,傅文远则领兵去追捕萧恂。
……
却说萧含清这边,眼见金陵的战局越来越不利,萧含清遂抛弃丹阳郡主,护送萧恂前往姑孰,准备与王玄朗的主力会合。
萧恂心里已经有几分怕了,万没想到声势浩大的叛军只是外强中干的乌合之众,这么快就被皇帝的人马打散了。
萧含清还让他不用担心,一时的失败不可怕,大将军的基本盘在武昌,只要他们回去武昌,就能随时东山再起。
就在二人慌忙出逃时,却在青溪被王静深带兵拦下,两边展开厮杀。
王静深过招之际,认出了萧含清的身法,疑惑道:“你分明是那个在姑孰欲绑架薛夫人之子的农妇?又怎会是中朝的公主?你到底是什么来历?”
萧含清此刻也不再隐瞒身份,正色告知道:“我乃大将军义女,被大将军安排在皇帝身边卧底。我与王氏休戚与共,王郎因何要阻拦我,背弃大将军,与皇帝同流合污?”
王静深蹙了蹙眉,没想到大将军还藏了这么多秘密。
心知这种人已经被洗脑的无可救药了,也不再留手,双方经过激烈的厮杀后,萧恂被活捉,萧含清也被制服。
萧含清仍不服气,痛骂他们是王氏叛徒,背叛了大将军。
王静深走向她,看着她那徒劳反抗,还在为大将军不平的模样,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她从小被大将军收养,被灌输要忠于王氏的思想。她没有自我,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对这个世界甚至连基本的善恶对错观都没有。你说是大将军害了她,她反倒觉得是你要害她。
他对她道:“那你就从来没有怀疑过是大将军背叛了你们吗?”
萧含清一怔。
王静深意味深长道:“王公已然官拜司徒,大将军就算更进一步,王公也还是三公,所以我们为何要自毁清名,跟大将军去做乱臣贼子?你们拼死拼活为他效忠卖命,最后一无所获,还要赔上性命。我们拥护皇帝,等大将军之乱平定了,王氏凭借战功,依旧是第一望族,簪缨不替。”
萧含清始终一头雾水。
王静深冷笑,一群蠢货,大将军何曾在意过他们的性命?被卖了还帮他数钱呢。遂命人将萧含清丢入青溪溺杀,押萧恂回金陵受审。
萧含清直到死亡这一刻都没想通这到底是为什么?她一辈子为了王氏而活,也最终死于王氏之手。
*
江宁。
两军在于湖交战,萧湛心中痛到极致,在战场上也杀红了眼,好似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不知道这边的战事结束,他回到金陵后,还能不能再看到他的妻儿?
他们若有了意外,多少叛军的血都不够偿,他也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将士们见皇帝都拼了命,一时士气大振,江宁战场杀的是天昏地暗。双方虽兵力差距悬殊,可王师士气高涨,王玄朗纵然兵强势众,也没能讨到便宜。
王玄朗遂命众部将集中兵力,主攻皇帝。
他手下兵力是皇帝数倍,优势在他,他就不信皇帝还有本事在自己压倒性的优势下翻盘。
敌军人多势众,萧湛也不再强力迎敌,而是做出招架不住之态,连连后退,将叛军尽数引入南岸。
就在双方战局胶着,难分胜负之际,远方突然传来隆隆马蹄之声,铺天盖地,挟带着雷霆之势袭卷而来。
众将士已厮杀的精疲力竭,他们望着远方滚滚烟尘,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将士们激动欢呼。
“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王玄朗远远望着这支突然冒出的陌生又凶悍的军队,一时震愕不已,万没想到皇帝还藏有这后手。
傅熙率领的北府兵有如天降奇兵,加入战局后,局势瞬间扭转。
这支两年前在皇帝授意下,由傅熙组织训练的京口流民兵,暗中秘密操练了这么久,就是在等待这决战时刻,杀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京口原就是北方逃亡的流民聚集之所,都是些骁勇无匹的亡命之徒,如今被有组织的训练起来,其战力之强劲,自然远超大将军麾下那些酒囊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