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袁贵人
[简介]
圣祖袁贵人。出身不详。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生第十四女慤靖和硕公主。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戌时薨。同年十二月,奉安景陵妃园寝。
[概述]
圣祖袁贵人身世不详。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她为圣祖生下第十四女,后来序齿为九公主。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袁贵人都处于庶妃身份。康熙四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并无“袁贵人”或“袁常在”之人,当时袁贵人已经生育公主,不应该未预后宫主位之列,故而推测袁贵人可能是宫分档案中“查常在”“尧常在”或是大答应里的一位。康熙五十八年八月的折档提及:“今景山袁常在于本月十二日戌时薨。”②由此可知,袁贵人在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戌时薨逝。当时为常在位分,何时晋封为贵人则不得而知。
六、文贵人
[简介]
圣祖文贵人。出身不详。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景陵妃园寝。
——————————
①《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四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内务府奏为办理袁常在丧礼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427、1428页。
[概述]
圣祖文贵人身世不详。康熙四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未有她的记载。
七、尹贵人
[简介]
圣祖尹贵人。出身不详。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薨。同年九月二十六日,奉安景陵妃园寝。
[概述]
圣祖尹贵人身世不详。康熙四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她被记为“尹贵人”①。根据乾隆四年的档案提及:“十一月初七日,尹贵人百日礼致祭。”②由此可知,尹贵人于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薨逝。
八、新贵人
[简介]
圣祖新贵人。出身不详。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五日薨。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奉安景陵妃园寝。
[概述]
圣祖新贵人身世不详。康熙四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她被记为“新常在”③。康熙五十五年的折档提及为“忻贵妃”百日之后奉移做准备。④此处之“忻贵妃”,在原档中作“sin guižin”⑤,亦即“新贵人”。而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六日,内务府奏文内提及:“贵格格本年十月初五日申时薨逝。”因为当时后宫主位等级制度还不完善,内务府亦
——————————
①《呈报康熙四十六年乾清宫毓庆宫贵妃妃嫔等人数清单》,嘉庆元年,档案号:04-01-14-0015-0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尹贵人百日礼致祭各部奏派堂官事致内务府》,乾隆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001-010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呈报康熙四十六年乾清宫毓庆宫贵妃妃嫔等人数清单》,嘉庆元年,档案号:04-01-14~0015-0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内务府奏报忻贵妃等丧仪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155、1156页。
⑤满文奏折,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档案号:04-02-002-000052-002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未把贵格格视为贵人①,于是将康熙四十二年马贵人的先例无视,称“查得,原先并无办理贵格格等之例”。圣祖批评“总管内务府大臣(竟)不知此例”,于是让内务府重新讨论呈报。②之后,内务府将贵格格作为贵人报上,才顺利得到准许,圣祖还特地指出:“将贵人写为新贵人。”③由此可知,新贵人在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五日薨逝。
九、常贵人
[简介]
圣祖常贵人。出身不详。乾隆十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奉安景陵妃园寝。
[概述]
圣祖常贵人身世不详。康熙四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未有她的记载。
十、勒贵人
[简介]
圣祖勒贵人。出身不详。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初十日薨。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奉安景陵妃园寝。
[概述]
圣祖勒贵人身世不详。康熙四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尚未有她的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档案中,她被记为“宁寿宫西所洛贵人”。④而根据乾隆二十年的档案中提及:“本月十七日,勒贵人头七礼祭。”⑤由此可知,勒贵人在乾隆二十年五月初十日薨逝。
————————————
①谨按,此处“贵格格”一词满文为“wesihun gege”,本书内译为“贵格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中译为“荣格格”。可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146、1147页。
②《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④《奏为宁寿宫官女子五妞在太监赵国宝屋内自行抹脖将赵国宝发往黑龙江事》,档案号:05-0117-02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为勒贵人头七大七礼祭圆坟贝勒以下子爵以上贝勒夫人以下子爵夫人以上齐集曹八里屯抄录粘单事致内务府》,乾隆二十年五月,档案号:05-13-002-000007-005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十一、贵人郭络罗氏
[简介]
圣祖贵人,原正黄旗包衣后抬镶黄旗满洲郭络罗氏,佐领三官保之女,名布音珠①。顺治十年生。原嫁与某氏为妻,后因故寡居。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以内务府寡居妇人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于同年五月二十七日入宫。康熙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第六女恪靖固伦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第十九子允䄔。其后不明。
[概述]
圣祖贵人郭络罗氏出身查库系郭络罗氏,是圣祖宜妃之胞姊。其家世可以参考圣祖宜妃条。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康熙十六年五月,圣祖挑选了一批内务府秀女。在这次挑选中,内务府除将年及十三、十四、十五岁的五百七十位内务府秀女呈报御览之外,还将八位守寡、离异妇人一并呈报御览。圣祖下达旨意,命令内务府先在五月二十五日将八位守寡、离异妇人送入宫中参加挑选。经过选看之后,八位守寡、离异妇人中只有一位被保留下来,圣祖下令这位守寡妇女与其他五百七十位内务府秀女在第二日一起入宫参加挑选。五月二十六日,五百七十位内务府秀女先经圣祖的乳母以及总管内务府大臣噶鲁、海拉荪、顾太监以及太监翟林初步挑选之后,选出八十九位内务府秀女,加上前一日保留的那位守寡妇人一起引至圣祖御前亲自挑选。最终,圣祖从中选出十四位入宫。这十四位包括十三位内务府秀女以及二十五日那位守寡妇人,而那位守寡妇人即是贵人郭络罗氏。贵人郭络罗氏的秀女档案为:“拖尔弼管领盛京佐领三官保之女寡妇。巳年。二十五岁。无疮、气味。满洲。”圣祖的旨意中则称:“选取此十三位女子及盛京佐领三官保之女布音珠,著于明日早晨送入宫内。”可知贵人郭络罗氏之闺名为布音珠,亦是在入关后,少数被确定为再醮的后宫主位。②
贵人郭络罗氏原本嫁与何人,是因故离异还是原夫早亡,其入宫之后,
————————————
①谨按,布音珠,满文写为“buyenju”,意为“喜爱的”“希望的”“贪爱的”。
②《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谨按,原档案文本颇长,本处仅进行概述,全文可见本书上部中“后宫主位的来源”部分。
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贵人郭络罗氏共为圣祖生育一子一女,其中独子允䄔因夭折未与序齿,独女则序齿为四公主。在此之后,贵人郭络罗氏的情况不明。《玉牒》中记载她的位分等级为贵人。她究竟是圣祖贵人中的哪一位,在何时薨逝,奉安于何处,均不清楚。
十二、贵人纳喇氏
[简介]
圣祖贵人,正白旗包衣纳喇氏,骁骑校昭格之女,名妞妞①。康熙十年六月,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中,于同年六月十九日入宫。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日,生第九子万黼。康熙十八年二月三十日,生第十二子允禶。其后不明。
[概述]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康熙十年六月,有六位外八旗格格嫁入宫中。与此同时,六月十五日,圣祖下达旨意称:“既令六格格入宫,著选看包衣女子俊秀者九人送入宫中。”②随后,这九位内务府秀女在六月十九日入宫,其中即有贵人纳喇氏,她的秀女档案为:“三泰佐领牧上(人)昭格之女妞妞。”③所谓“三泰佐领”,即正白旗包衣第一参领第一佐领。由此可知,贵人纳喇氏出身内务府包衣佐领下人。其父名为昭格,在贵人纳喇氏入宫时只是牧丁,后来挑补为骁骑校,《玉牒》中则记为“护军校”④。目前并未查到昭格的家族信息,可能出身比较普通。
贵人纳喇氏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贵人纳喇氏共为圣祖生育两子,其中第一子万黼在五岁时夭折,第二子允禶在二岁时夭折,均未与序齿。在此之后,贵人纳喇氏的情况不明,《玉牒》中记载她的位分等级为贵人。她究竟是圣祖贵人中的哪一位,在何时薨逝,奉安于何处,均不清楚。
——————————
①谨按,妞妞,满文写为“nionio”,意为“眼珠”。
②《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九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④《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十三、贵人纳喇氏
[简介]
圣祖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其后不明。
[概述]
圣祖贵人纳喇氏身世不详。《玉牒》中只将她记为“贵人纳喇氏,那单珠之女”。①由此可知,她的位分等级为贵人。但是,她出身如何,是在何时入宫,究竟是圣祖贵人中的哪一位,在何时薨逝,奉安于何处,均不清楚。
在圣祖的后宫之中,通嫔乌喇纳喇氏、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以及贵人纳喇氏昭格之女这三位姓纳喇氏之后宫主位,在不同学术著作中的记载差异较大。究其本源,主要源自三种说法。
第一种,以唐邦治《清皇室四谱》《清史稿》为代表,称通嫔为纯慤固伦公主、皇九子万黼、皇十二子允禶三人之生母,而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以及贵人纳喇氏昭格之女均无出。
第二种,以张尔田《清列朝后妃传稿》为代表,称通嫔为纯慤固伦公主之生母,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为皇九子万黼、皇十二子允禶两人之生母,而贵人纳喇氏昭格之女则无出。
第三种,以1937年宣统帝在东北所修《星源集庆》为代表,称通嫔为纯慤固伦公主之生母,贵人纳喇氏昭格之女为皇九子万黼、皇十二子允禶之生母,而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则无出。
经查《玉牒》原文:“万黼。幼龄。康熙十四年乙卯十月初八日巳时,贵人纳喇氏护军校兆格之女所出。康熙十八年己未正月二十九日戌时卒,年五岁。”“允禶。幼龄。康熙十八年己未二月三十日巳时,贵人纳喇氏护军校兆格之女所出。康熙十九年四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二岁。”②由此可知,《星源集庆》所记无误,三位姓纳喇氏之后宫主位中,无出者即为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
[猜测]
清代《玉牒》中所记载的圣祖庶妃一共只有十位,分别为贵人兆佳氏、贵
————————————
①《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②《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人郭络罗氏、贵人袁氏、贵人纳喇氏、贵人陈氏、贵人纳喇氏、庶妃张氏、庶妃王氏、庶妃刘氏、庶妃钮祜禄氏。其中,除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之外,其余九位均是为圣祖生育过子女的后宫主位。贵人纳喇氏无出,却可以位列其中,证明其身份与众不同。以目前已知的圣祖后宫主位信息来看,猜测贵人纳喇氏可能即是奉安在清东陵周边马家庄的老贵人。当然,这种猜测还需要对档案进一步挖掘查证。
十四、贵人陈氏
[简介]
圣祖贵人,陈氏,陈秀之女。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日,生第三十五子允禐。其后不明。
[概述]
圣祖贵人陈氏身世不详。可能为民籍汉人之女。贵人陈氏在何时入宫,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她为圣祖生下第三十五子允禐,当日即夭折,未与序齿,这亦是圣祖最后的一位子女。在此之后,贵人陈氏的情况不明,《玉牒》中记载她的位分等级为贵人。她究竟是圣祖贵人中的哪一位,在何时薨逝,奉安于何处,均不得而知。
十五、庶妃钮祜禄氏
[简介]
圣祖庶妃,内务府包衣钮祜禄氏,员外郎晋宝之女,名萨尔丹。康熙三十九年五月初二日,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中而入宫。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九日,生第二十女。其后不明。
[概述]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康熙三十九年五月初二日,“总管内务府大臣海拉荪等看后带来之盛京女子七位、易州①女子一位、乌喇女子三位,共女子十一位,各自缮写绿头牌后呈进选看。得旨:晋宝之女萨尔丹、
——————————
①谨按,此处“易州”满文为“ijeo”,或译为“义州”,均为东北地名。
牛钮之女牡丹珠、穆克登之女乌哩、满达尔汉之女图伦珠、璜鉴之女乌库瑚,著挑选吉日,将此五位女子送入宫中。晋宝之女既将入宫,其处无人看顾。晋宝遭发遣并非大罪,著将其带回,令其照料其女。若有随行发遣之亲属,亦著带回。”①由此可知,庶妃钮祜禄氏出身于东北内务府,其父晋宝在其被选入宫中时已经因罪发遣,却因女儿被选入后宫,而被赦免带回家中。
庶妃钮祜禄氏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她为圣祖生下第二十女,在第二月夭折,未与序齿。在此之后,庶妃钮祜禄氏的情况不明,《玉牒》中只将她称为“庶妃”。她究竟是圣祖庶妃中的哪一位,在何时薨逝,奉安于何处,均不得而知。
十六、庶妃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