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应处置完毕,他退后几步,看一眼自己成果,还不忘叹一口气,道:“可惜那几只鸡的脖子血了,拿浓汤一烫,原汤化原食,其实也有几分吃头。”
赵明枝晓得这是在做示警,为免后来人误入客栈之中,然则此处不过分支据点,盗匪窝不除,其实也治标不治本。
她犹豫一下,还是问道:“不知近日所经沿途有无州县?那景山寨盗匪的事情,咱们来不来得及顺道报个官?”
卫承彦冷脸道:“此处本来三不管,哪里有什么官府理会——你当他们不晓得附近匪寨林立,劫杀路人?若肯出力,也不至于到今日地步了。”
赵明枝一时沉默,深觉无力,却又更无可奈何。
她往日总是奇怪,各地厢军打不赢狄兵,难道连贼匪也打不过吗?
然则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却叫她明白此时大晋的州县衙门也好、营伍也罢,粮饷都未必能发得囫囵,肚子空着,哪里还有心做事,更别提要动刀动枪去搏命,不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更何况对衙门而言,此刻朝廷自身难保,无人考功,一旦剿匪,败了损兵折将,胜了更无甚好处——那匪徒中许多已经熟悉当地,晓得你官吏兵丁家小几人,住在何处,又都是穷极凶极,一旦惹恼了真反起来,如何应付?
简直便是一个死局。
狄人进犯,晋兵无用致使城池田亩尽失,百姓只能南下逃难,饿极而反,又逼得朝廷不得已抽兵剿匪。
于是守兵更弱,领土沦丧更快,再使流民更多,匪患愈烈,只能又抽兵剿匪。
剿匪,匪立时反,不剿匪,民声载道,却未必当即出事,虽最终必定食其恶果,但饮鸩止渴,怎的也不会立地渴死。
至于受苦百姓,生于此时,天子尚且那般,百姓又能如何?
不过忍耐罢了。
真被劫杀了,只能怨命不好,死就死了。
想是见到赵明枝神色郁郁,卫承彦顺手提过她所携包袱,甩在一旁马鞍上,却是道:“得了,这脸本来就黄,还不笑,都要变黑了——衙门不管,却未必无人能管,也算这一处贼匪运道不好,遇得我卫三爷,看我怎的教训他们!”
他一边说,一边大步上前,也不用扶那马鞍,单脚一踩踏脚就跨上了马背,打马当先急奔而出。
赵明枝追之不及,也来不及问他话中何意,急忙上得马去,还未跑出两步,忽想起后头还有人可靠,回头叫道:“二哥?承彦哥他哪里去?”
李训也翻身上马,面上却无半点担忧之色,只道:“由他去罢,忍这一路,狗脾气已经难为了。”
又道:“你莫要多想,他这些时日见得许多不合意事,十分不满,正要找由头撒气。”
话虽如此说,因遇得这桩事,赶路时又迎着风雪,赵明枝跟在李训二人身后,脑中就不住想着西行途中匪患,又有百姓惨状,只觉自身虽然无能为力,却不能当真置若罔闻,左思右想,倒叫她当真理出一二三点来。
一时傍晚稍事休息时,趁着卫承彦先行往前探路,她便问一旁李训道:“二哥,昨日那景山寨事,州县无兵剿匪,却未必只能听之任之——我有些许粗浅想法,此刻说来,想请二哥帮忙看看。”
那李训原本站着,听得这话,便盘膝对面而坐,十分郑重模样。
赵明枝提道:“不能剿,也不能躲——必经之路处处有匪,躲了这家寨子,躲不掉那家寨子,那就只剩防了。”
“其一,均州、邓州两处不做剿匪,却不至于宣化之力也无罢?可在州界处出人力,张榜公示之余,也要口头晓谕西迁流民,令其知晓前方流寇贼匪成风,若图安稳,可再绕行河中、夔州,虽耗时日,至少性命无虞。”
“其二,百姓中有老弱妇孺,却也并非没有壮勇,或可使当地巡铺牵头并联,叫众流民结伴而行,那寻常匪寨一般不过百余人,同时出门劫掠,多半也就十数、几十人,了不起百余人,要是流民成群,有二三百壮勇在前,便是遇上匪寨出来,也得掂量一二。”
“厢军不敢同盗匪拼命,流民壮勇却是护着自家亲人资财,怎可能不使尽全力?如此同行,总比零散而行安全。”
“其三,而今西行商户甚多,不少身携资财,想来也惧怕沿途匪患,除却自身护卫,多半还要沿途另聘镖师壮勇相护,既如此,可否叫他们筹集钱财给予流民中壮勇作为护卫,其余妇孺则跟在后头?”
“有妇孺随行,那等流民壮勇有所牵制,途中不至于起觊觎之心,到了京兆府,以其中治安,更不至于能行不法之事……”
她摆出自家所想,说完之后,忐忑问道:“不过草草所想,如若施行,总要官府细细完善——却总比什么都不做好些,不知是也不是,有无可行之处?”
李训认真听完,道:“此事本与你不相干,你能放在心上,费心想这许多,不管有多少可行,已是极难得了。”
夸完之后,却又道:“流民西行本就至难,寒冬腊月,人地不熟,更无法绕路,多绕一地,许多老弱便会把命绕没了,而商户惜命惜身,防流民怕比防盗匪还甚,怎会同意叫无人作保流民作为护卫?更何况妇孺走得那样慢,耽搁了时辰,商户怕也要怨声载道……”
赵明枝听完心中沮丧,好险没有把一张脸垮下,勉强道:“果然我想得太简单……”
李训却道:“也非如此,那流民并联同行之法,确有几分可为……”
他停顿几息,低眸看她好一会,方才道:“等去得均州,我有几个熟人能同有官人说上话,你将那做法誊写出来,我与你做一二修改,转递上去,叫他们试行一番看看如何,也算寥尽寸心。”
声音低沉,却又温和得很。
又道:“如若衙门中都如你这般,也不至于到得今日。”
虽只轻描淡写带过一句,可自李训口中出来,却叫赵明枝方才丧气散去大半,复又鼓舞起来,暗想:这李二哥跑镖从军,不知还有什么其他营生,但见识肯定甚多,晓得民生疾苦,也懒得哄我,既他说可行,定是当真有可行之处。
只要能出一二力,也比全然袖手要好。
她心结散去,整个人都轻松不少,抬头看天,又朝前眺望,半日不见卫承彦回来,算一算时间,只觉他离开久得异常,再想此地情况,那卫三哥脾气同早间所说那一番话,也有些紧张起来。
第39章 故人
此时天色渐暗,风雪未停,眼见卫承彦去时马蹄踏出来的印迹已被新雪全数淹没,而人依旧不见踪影。
赵明枝日间因挂着盗匪寨事,无心留意其他,甚至不记得那卫三哥甚时出发,往哪个方向去的,此刻回忆,方才醒起他白日赶路时竟是也大异从前,寡言少语,只顾埋头快跑。
眼见日头偏西,她忍不住问道:“二哥,承彦哥怎的还不回来?咱们要不要去迎一下?”
正说着,已经站起身来。
李训随即起身,道:“今晚宿头离得不远,想是半途遇得熟人了。”
又道:“叫它们再歇片刻就走。”
说完,顺了顺一旁马儿嶙峋骨头,又自一旁袋子里掏出不知什么东西。
那马闻得味道,发出一声低低嘶鸣,亲昵回头,去舔他手背。
他将手翻正,露出掌心,当中却是一把干豆。
一时左右马儿都团了过来,凑头来抢。
赵明枝看得稀奇,也围了过来。
李训便把袋子递来,道:“一匹马儿一把豆子,别给多了。”
赵明枝将那袋子接过,甫一打开,就被几只马头拦得不能动弹,又被许多马舔舐手指,用水汪汪大眼睛盯着,又有两匹拿鼻子来挨她,发出哼嘶撒娇声,聪明得同人也无甚差别。
给那样眼睛看着,周围一点位置都被争来抢去,有插队的,也有蹭来蹭去的,赵明枝哪里扛得住,免不得用手一把一把抓得满满去喂,因喂不及,手忙脚乱的,只好急叫“莫要急,慢慢来”。
只恨它们听不懂,无一个能按序排队来领不说,还要互相踩踏。
而她在此处手脚并用,转头一看,那始作俑者却站开几步袖手而立,一副旁观姿态,一时情急,叫道:“二哥!”
李训应了一声,复才拎起手中葫芦,从中慢慢倒了一把豆子出来,引开两三匹去吃。
赵明枝身边压力顿时轻了不少。
只那马儿们不知是不是一路同行久了,都晓得她是个无原则生手,吃完份内一把豆子,俱都不肯离开,甚至有一匹直接靠着她小腿倒地坐下,拿软腻鼻子去拱她手心,又用脸挨蹭,确认得到注意之后,特地用嗲嗲眼睛抬头看来。
赵明枝被看得再无法抵抗,背对着其余马儿,小心从袋子里又抓了一小把出来,把手偷偷探到它嘴边,等它用舌头去卷。
然则刚张开手掌,忽然觉出有些不对,余光一瞥,却见李训一手搭在马背上,嘴角含笑,正看着自己。
她心中一惊,仿佛小时候偷吃私藏的饴糖正被母亲撞见,明明是件压根不值一提小事,莫名吓得手一抖,那一抓干豆已经撒落在地,引得群马去抢。
夕阳半昏,李训侧着身,那光晕映得他五官也多了几分柔和,尤其眉眼因带着笑意,在群马躁动衬托下显得气质更沉静,看在赵明枝眼里,竟是温柔大过锋利。
她心中亲近感顿时涌起,畏惧立消,反应极快地又从袋子里抓了几粒出来往地上撒,不叫方才那罪魁祸首撒娇马再来厮缠,引诱自己再铸下大错。
再抬起头看那李训,煞有其事道:“二哥骨架大,说的‘一把’,度量衡换算过来,想是同我这手掌‘一把半’相当,我仔细一想,马儿可怜,辛苦驮了咱们这么久,总不能亏待它们罢。”
特又补道:“世人都说无商不尖,我家从前卖东西给客人,足斤够两之后,还都要多给一个尖尖的!”
李训并不反驳,只慢慢“嗯”了一声,才夸道:“赵姑娘果然因地制宜,考虑周全,做得很是。”
说完,把手中葫芦挂回马背上,翻身上马,回头温声道:“走吧,天一黑,就不好看路了。”
上马之后,他往前走出几步,顺道牵起另几匹马儿缰绳,把空地方让出来,等赵明枝将收尾收拾妥当,方才打马当先领路而去,走前还不忘先回头看她一眼,做了确认。
这般赞许口吻,另有态度,叫赵明枝一面些微赧然,一面回想自己应对,又觉得再寻不出更合情合理解释,竟有种奇怪的自满。
这感觉不能去想,一旦仔细琢磨,就让她自觉幼拙丢人得很。
两人一前一后跑了小半个时辰,最后一抹残阳终于全数隐没,只有寒沁沁积雪映着隐约月光,路也越发难走起来。
李训当即勒马回停,点了从客栈中寻出的火把,于路旁等候。
赵明枝见状,也把马速放慢,正要上前说话,忽听得前方隐隐马蹄声,远目眺望,只见天地相接,黑天白雪一线间,突的跑出几匹马来。
几骑并行而来,俱都举着火把,速度极快,马上骑士们远远就出声叫喊,只是天地辽阔,那声音早被风吹散,实在听不太清。
而李训似乎早有预料,听得声音,又见得来人,并不意外,等到赵明枝走近面前,先把那火把换了个手,映照她前方道路,才道:“是旧相识,不必惊慌。”
不过片刻功夫,来人已经由黑豆大小变得有拳头大,许多含糊喊叫声中,一道中气十足声音也由远至近传得过来,十分响亮喊道——“二哥!!”
不用再做辨认,赵明枝已是听出了那是卫承彦。
果然不多时,一骑单独奔出,跑得奇快,领先几个马身到了二人面前,正是又脱了外袍,撩起两只衣袖的赤膊卫承彦。
他面上微微涨红,道:“我半途遇得老许他们几个,许久未见,忍不住坐下多说了几句,又混了几口吃喝,兴头上来,一下就忘了时间,倒叫赵姑娘同二哥久等。”
语毕,又尴尬问道:“你们吃了未曾?前头已经备了酒菜,我早说了不要,只实在拦不住……”
一边说着,却是难以自控地吞了口口水,又拿眼睛去瞅李训,十分怕事的老实模样。
李训眼皮也不抬,也不提旁的,只问道:“喝了多少?”
卫承彦忙道:“已是同他们商量好了正事才喝的,也不敢多喝,只一瓶浊酒,肠子缝都没润多少。”
又辩白道:“二哥放心,我心中有数,再不会喝酒误事!”
正说话间,后头马匹也跟了上来,听得卫承彦后头这几句话,其中一人忙接道:“二公子放心,不过几十个小寨子,等这许久,弟兄们等您发话都等得眼睛大了,日日在这地方耗着,再不来令,闲得鸟都要结……”
“咳!”
却是卫承彦咳嗽一声,冲那说话人使个眼色。
对方茫然转头,看着卫承彦挤眉弄眼,一时也不知自己错了什么,却只好闭了嘴。
第40章 告状
赵明枝自小家教既严也不严,闲书自然是没少看的,只仍旧难以接触到这样糙话,此刻虽已听出应当不是好的,但又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更不好问,只得暗自心中纠结,好奇后头究竟缀着什么言语。
而那说话人被卫承彦接连明示暗示,终于留意到李训身旁赵明枝,登时大为尴尬,轻咳一声,当做无事发生模样翻身下马,道:“二公子同这位姑娘明日还要赶路,不如同我们换了马匹,先行回去休息。”
他起了头,身边另两人也连忙跟着下马,牵马走了过来。
眼见一人已经到得自己身侧,甚至热情递上手中缰绳,赵明枝连忙摆手道谢,正要拒绝,就听不远处李训道:“我们先走,今次本就是来换马的,明日一早还要赶路,回去填了肚子,也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