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日常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东边小耳朵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9 12:18:52

  元娘她虽然不在门前哄抢,但是……

  她默默把捡到的几个珠子藏进荷包,面上不见端倪,故作轻松望天,眼睛就是不瞅别人,免得被发现眼底喜意。

  而孙令耀还在吃菜,把那鲜咸冰冷的酒糟虾咽下,才抬起头,颇为满意道:“这不就对了吗,是来好好用饭的,那么吵怎么成?”

  他说着又从筐里抓了一把珍珠,随意撒了撒,珍珠散落在桌上、地上,发出嗑噔的清脆响声,咕噜噜滚落。

  桌上的那些自然被客人们争先恐后塞到袖子里,地上的呢,却因为健仆们在左右虎视眈眈,而不敢动作。但若是恰好在脚边,也有人假装不经意偷偷低头伸手去勾,总得还算和睦。

  孙令耀见了,更高兴了,边仰头笑,边继续撒。

  他还嘉许道:“对了嘛,就是这样,来来来,一块用饭。”

  “四海之内,皆是朋友。”

  因为他这一举措,小小的一间店自是被蜂拥而来的人坐满,余下人都被拦着不许进去。

  里头的人却可以自由出入,当然,不会有人傻到跑出去,谁知道这姓孙的小纨绔什么时候一高兴,就又撒起了珍珠呢。

  尽管如此,外间还是被想占便宜、想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

  讨论什么的都有。

  王婆婆趁着蒸东西的间隙,拉住陈括苍询问,“犀郎,你这位同窗……”

  聪明人对话是不消多说的,陈括苍立即明白了王婆婆的担忧,他直言道:“令耀自我入学堂初见,便是这般做派,并非为我一人之故。他为豪商独子,家中亲眷宠溺,自来花钱挥霍如土,撒珠子也不是今日才有的。

  “之前他请同窗去遇仙正店,一时兴起,也是包揽了珠摊,肆意撒珠子。他如今在汴京小有名气,人称撒珠郎。”

  孙令耀虽然的确和陈括苍交好,但是比起这个,他只是天性爱撒珠罢了。

  毕竟,哪怕他如此挥霍,他爹给他挣的家底,也是到下下辈子都花不完的。

  旁人眼里的狂悖行为,于他而言,其实就如同元娘偶尔去买个两文钱的胡饼取乐自己的味蕾一样,是稀松平常的事。

  王婆婆听他这么说,也算是放下心。

  但这可是个好机遇,若是凭她自己,可没有如此热闹的时候。

  王婆婆眼珠暗黄,可眼神却深邃不已,等闲是看不到那样的眼神的,非岁月沉淀的智者不可有。

  外头围着那么多人,里头的人呢,又只记挂着一件事,目光灼灼如鹰狼,换成一般人,光是走到中间,只怕都要手脚不能自如,心底颤颤巍巍了。

  哪还能口齿清亮的说话呢?

  王婆婆不仅可以,还十分镇静,言笑行事皆稳。

  她微笑着走到正中,“各位,既是进店坐下用饭,怎么不点菜呢?”

  孙令耀一听,当即不满,蹙眉道:“就是,你们连菜都不点,如何一道用饭,不喜就出去让旁人进来。”

  这位可是财神爷,他一发话,谁还敢安坐占位。

  于是,一个个都开始点菜。

  有的呢,就是为了珠子,菜点得抠门,有的呢,则是觉得天上都白掉珠子了,吃点好东西犒劳犒劳自己也无妨。

  横竖不论怎么吃,都越不过捡珠子挣的钱。

  于是,一道道菜在众人的围观下,被端上桌。

  既是油饼店,自然少不得现支锅油炸的油饼,焦黄酥脆,面糊从中间鼓起,形成铜锣状,油香勾人。

  还有油条和油粿,油条皮脆有韧劲,越嚼越香。

  油粿是米磨成浆后,一层层上锅蒸,足足蒸够九层,色泽如羊脂玉温润,切成块裹了面糊油炸,外皮金黄,咬着脆响,里面口感却腻滑易散,口中米香浓郁。关键是这玩意顶饱,不比油条和油饼都是虚的,它入口砸实。

  这三个能单买,也可以每样稍少些一块买,称为油炸三拼。

  除了油粿稍贵一些,一块要六文钱,其余都便宜,油饼一个两文,油条半根两文。

  若是点一份油炸三拼与一碗豆乳,只需要十文。

  看热闹的人少不得点评。

  “这样一份早食,倒是比吃碗馉饳要好。”

  “顶饿不说,也不贵。”

  一旁有挎着竹菜篮,另一边手牵着孩童的灰蓝布包髻妇人,孩子闻着油炸的香味,自是禁不住馋,目不转睛地巴望着,一个劲的晃妇人的手,喊着娘。

  灰蓝布包髻妇人低头问小孩话,小孩又不肯说想要,只道好香,用黑白分明的眼睛问什么这么香。

  做娘的,又有哪个能不清楚孩子的小心思。

  见状,妇人用冻得泛红的手掏出了十文钱,喊道:“店家,我不进去坐,只买你们一份‘油炸三拼’,可不可行?”

  外头围的这些人,才是王婆婆真正想招揽的客人。

  闻言,她哪有不依的,当即拿了个盘,把油条、油饼、油粿和一碗豆乳递上去,热切道:“娘子不如也尝尝,这滋味好得很呢!”

  这些东西都是刚炸出来的时候最香,尤其是凑近一闻,多少被勾起些馋欲。

  不少人还未用午食呢,何况汴京中人大多都上工做活,兜里有余钱,虽说是看热闹,那凑个热闹尝尝味也无不可嘛?

  于是,又有些人从众点了份尝尝。

  说是难得的珍馐美味自然不至于,可它便宜啊,吃着还香,谁能不喜欢?

  原本炸东西的活,都是交托给万贯的,这个简单,也没什么功夫,最适宜她来做。

  结果围着周围看热闹的人太多,尽管不是人人都买,可也叫万贯炸了以后,都来不及沥油,一刻都没得闲。

  这哪行?

  一块油饼可是才卖两文钱的,不把油沥了,哪还有赚头。

  元娘直接上手干活,和万贯一个炸,一个把东西装起来收钱,不像先前那样手忙脚乱。

  不一会儿,支起来专门炸东西的锅边上放铜钱的盆子都半满了,堆叠得像是山峰。

  也有人觉得光吃油炸之物不易顶饱,搭了肉馒头吃的,这些本该做早食的东西倒是卖得快,可是其他的就不成了。

  还好里头坐了真正会吃的徐家阿翁,他是一早等着开店门就带着孙女徐承儿往里头一坐的。

  比起那些微末的东西,他更知道什么才考验王婆婆的手艺。

  自然,钱也不比那些零碎,稍稍更有赚头些。

  他吆喝着点菜,“给我来盘肉鲊,再来份萝匐炒鸡子,清粥两碗。”

  灶上的事,自然得是王婆婆才能有手艺,她也怕自己累得太辛苦,能点的菜色几乎都不难,不必下大功夫去做,像是炉焙鸡这样耗时长的就没有,否则客人久等做不好,还不得把店给砸了?

  肉鲊酸麻开胃,萝匐炒鸡子脆爽甜香,都是极好的下饭菜。

  站门前远远闻着,都是满鼻子的酸咸香味。

  有人窃窃私语,说王婆婆油饼店的手艺瞧着倒是不错。但是这样的大菜不比油条油饼这些,若是没个座位,吃着也不香,外头围着的人,几乎都只吃那几样便宜油炸的。

  好在名声算是多多少少传出去了。

  但也有问题,这么多桌的客人,坐满了以后,光凭岑娘子一人哪能应付得来?她还要管蒸馒头呢。几乎都是陈括苍在管上菜听吩咐的事。

  这就有违王婆婆的本意了,她是绝对不想元娘和犀郎掺和到这些活里去的,抛头露面哪像样子?

  何况,今日是旬休,明日犀郎可就要去学堂了,哪还有空闲?

  王婆婆站在灶房里,时不时向外看一眼,心里却暗自思量,还是得请一个焌糟来堂前帮忙才是。

  王婆婆油饼店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下午,孙令耀到底待不住,和陈括苍打了招呼走了。

  但是那些珠子却是实打实叫旁人受了惠,以至于他们一个个都舍不得走,总抱着万一孙令耀杀个回马枪又来了呢的念头,坐了许久。

  外头围着的人也渐渐散了,可路过的时候,总是禁不住多往里头瞟一眼,有时候驻足久了,觉得不好意思,也会买份便宜的尝尝,颇觉味道不错。

  到了天穹染金,日色正暮的时候,店里总算是有了空余的位置,而且备的那些菜、肉也都差不多用完了。

  王婆婆也没准备继续开门,而是让万贯帮着搭把手,把木板一块块搭上去,最后再落了锁。

  她们一家人自己去里头的院子里歇息用饭了。

  元娘和陈括苍都被王婆婆派了一个紧要的事情做。

  那便是——数铜钱。

  毕竟她们家又不卖什么龙肝凤髓,贵也贵不到哪去,自然得用铜钱付钱。

  所以数起来就很麻烦了。

  王婆婆熬了一瓮绿豆粥,提到堂屋里,又把今日剩下的面糊煎了饼,端上来些切好的腌萝匐、腌菘菜,以及油条段,晚食就算备好了。

  元娘和陈括苍在闻见灶上的香味时,手上的动作就快了许多,可算赶在王婆婆到的时候算完了。

  王婆婆进去后,只见元娘眼神呆滞,尽是不可置信。

  “阿奶!”

  “嗯。”王婆婆淡定回应。

  “你知道有多少文吗?”元娘还在失神。

  “三贯五百二十六文!!”元娘惊声道。

  “嗯。”王婆婆反应依旧很淡。

  元娘不可置信地站起来,瞪圆眼睛,“阿奶,你不惊奇吗,这是三贯多,我们头一日开店就赚了整整三贯多,按这样算,不足一年我们都能再买个宅子了,十年就是十个宅子,天爷啊,咱家得多富呐!”

  王婆婆若是再不开口,元娘都要把梦做完了。

  “你想多了,莫不是以为柴米肉面这些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必要钱?”

  闻言,元娘这才满脸美梦破碎的撅嘴低头,“我说呢,方才算完铜钱就和做梦一般,呜呜,阿奶,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很富庶呢?”

  王婆婆摸了摸她因为青涩稚嫩而额间仍有的细碎胎发。

  “傻孩子。”

  如今这样,便是最好了。

  在村子里太苦,可若是真同家里未落败时一样,免不得有更多的苦恼。

  王婆婆没多说,只开始算账宽慰,“扣掉七七八八的,今日盈余少说一贯,但也有孙家那孩子撒珠的缘故,过几日估摸着就会少些。但能赚着这么多,亦算是不错了。

  “咱们家能有明面上的进项,比什么都好。”

  前面的元娘能听懂,最后一句话,她倒是听得发懵,不明所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