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的衣袍微顿。
下一刻,姜云冉便万事不知,整个人晕倒在地。
晕倒的最后一刻,她听到了熟悉的低沉嗓音。
“怎么回事?”
再次醒来,姜云冉已经回到了织造局。
厢房里一个人都没有,她额头放着微凉的巾子,显然是特地换过的。
姜云冉呼了口气,她挣扎着坐起身来,就听到红袖冷冷说:“让你不要招惹小阮娘娘,这下可好,折腾病了。”
姜云冉有些想笑。
她抿了抿嘴唇,努力做出委屈的模样,靠着炕柜坐起身,往后看来。
红袖站在门边,手中端着一盆水,神情阴鸷。
“多谢红袖姑娘。”
这一开口,她才发现自己嗓音嘶哑。
她不能说自己是故意晕倒的,其实她身体康健,不会晒了那一会儿就晕倒。
不过见红袖这样别扭,还过来关心照顾她,姜云冉心里就美滋滋的,还挺高兴。
性子是比以前别扭了,但人还是那个人,善良还在。
挺好的。
“快躺着,”红袖道,“太医院过来了位女医,给你看过,说没有大碍,记得涂点清凉油,过两日就好了。”
姜云冉靠在柜子上,没有听话。
她问:“怎么回事,我记得我还在长春宫。”
说到这里,红袖挑眉看了她一眼。
“你不记得了?”
姜云冉摇头:“我都晕倒了,如何会记得?小阮娘娘倒是心软,还叫女医给我看诊。”
红*袖嗤笑一声。
“她?”
说到这里,红袖过来把水盆放在炕沿上,拧了新帕子给她。
“擦擦脸。”
姜云冉开始默默擦脸。
红袖憋了一会儿,才倒豆子似得开始说。
“具体也不清楚,好像是小阮娘娘责罚你,让你跪在院中,你晕倒了,”红袖顿了顿,瞥她一眼,“你晕倒的时候,偏巧陛下至长春宫,这事闹的不好看,小阮娘娘就说罢了,叫人送你回了织造局,还让女医给你看诊。”
红袖最后点评:“不过是怕陛下说她歹毒。”
这词用的好精准。
姜云冉发现四月不见,红袖会骂人了。
不错,是个好进步。
姜云冉端起茶盏抿了口水,才呼了口气:“多谢红袖姑娘照料,不过……”
她顿了顿,显得非常疑惑。
“我刚送衣衫过去时,小阮娘娘明明很高兴,还给了我赏赐呢,结果转头就忽然发怒,不明所以非要我跪下请罪。”
“这是为何?”
红袖抬起头,那双眼重新落在姜云冉苍白却依旧娇柔的面容上。
她嗤了一声:“为何?”
她忽然伸出手,在姜云冉额头点了一下:“怕你抢了她的地位吧。”
姜云冉非常惊讶。
她睁大眼睛,就连呼吸都忘了。
“怎会?”
红袖见她当真不明所以,片刻后才道:“我同你说,你自己心里有数。”
她那双姜云冉很喜欢的杏圆眼认真盯着她,说出来的话却惊世骇俗。
“你生得同那位阮娘娘有几分仿佛,不过仔细看,倒是不怎么像。”
姜云冉直接捂住了她的嘴。
“可不能乱说啊。”
红袖:“……”
你让我说的啊!
红袖拽下她的手,还感叹一句:“你力气还挺大。”
说到这里,红袖压低声音,说:“真的,我以前侍奉过阮娘娘,我很确定。”
“所以你以后尽量少出织造局。”
姜云冉看向红袖,倒是很乖巧:“多谢红袖姑娘。”
红袖摆手,佯装不耐烦。
“你也不用太担心,毕竟当时陛下瞧见了,小阮娘娘总不能一直盯着你,你好好养病吧。”
送走了红袖,姜云冉重新躺下。
她在额角涂上清凉油,整个人都清爽起来。
姜云冉换了一条帕子,缓缓闭上眼眸。
方才惊鸿一瞥,姜云冉只看清了景华琰衣摆上的绣纹。
她仔细回忆,视线一寸寸上移,落在景华琰的金镶玉腰带上。
那里,挂着一枚熟悉的双鲤玉佩。
姜云冉呼了口气,浅浅勾起唇角。
皇帝陛下,再见安好?
第34章 好似前生曾见过。【三更】
之后三日,织造局风平浪静。
姜云冉接了崔宁嫔的马面裙绣片活计,一直在埋头苦干。
大抵因当日事发时被景华琰瞧见,阮含珍不好把恶人当到底,之后就没再寻她麻烦。
不过姜云冉听莺歌说,阮含珍被陛下训斥了几句,心绪不顺,拿长春宫的扫洗宫女撒气。
莺歌说的时候直撇嘴:“姑姑老说看人不能只看脸,倒是说中了,那位瞧着满脸慈悲,其实满肚黑肠,姜娘子你可别再招惹她了。”
姜云冉手松,得了赏赐还请莺歌吃点心,最重要的是她愿意听莺歌说话,也不同旁人嚼舌根,莺歌为此非常高兴。
终于有人理解她了!
莺歌说得起劲儿,姜云冉听得也认真。
“你是如何知道的?”
莺歌很得意,她挺起小胸膛,说:“我之前入宫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家乡的姐姐,平日里她们要做体己小物件,我就从织造局寻了布头给她们,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哪里的故事都能讲给我听。”
莺歌忽然小声:“都是没人要的零碎布头,也不值钱,姑姑们并不限制我们使用。”
这也是织造局宫女的油水由来。
好的布头肯定都是姑姑和大宫女们把持,但那些零碎的布头却无人问津。
姜云冉赞许地道:“你好聪明啊。”
莺歌忽然脸红了。
“姜娘子,你若想要布头,也跟我说,我能给你凑成一样的花色。”
这宫里头为人处世,可不是那么简单。
别看莺歌只是个不起眼的扫洗宫女,可她却有甄姑姑和红袖关照,姜云冉旁观十几日,发现她在织造局如鱼得水,见了谁都能说两句吉祥话。
十三四岁,刚入宫几个月,十分了不起。
“莺歌,你以后有什么梦想啊?”
姜云冉不经意地问。
莺歌想了想,说:“我是慈养堂里出来的孩子,到了十二岁,要么入宫,要么去皇庄当差,我力气小,种地肯定是不行的,就选择了入宫,以后就留在宫里侍奉了。”
姜云冉愣了一下。
慈养堂里的都是孤儿。
有的是父母双亡,没有任何亲眷,有的是父母遗弃,不想养育孩子。
先帝时就开始设立慈养堂,专门养育孤儿,可以补充宫人,减少征召普通百姓入宫当差。
一般而言,她们都会留在皇庄或长信宫,一生为皇室效力。
也是最忠心的那一波人。
难怪莺歌在织造局畅通无阻,还不是因为她是孤儿,无依无靠,谁给个甜枣就能让她卖力气。
姜云冉看莺歌满眼不在乎,忽然伸出手,在她头上揉了揉。
莺歌又红了脸。
“姜娘子,你这是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