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樱笋时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伊人睽睽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85 KB   上传时间:2025-11-23 10:44:06

  姚宝樱青春年少,武功高强,柔和豁达,又不失锋芒。

  这样的小娘子,正是赵舜心目中江湖女侠该有的样子。不过他才进江湖没多久,除了姚宝樱的师姐云虹,他也只认识姚宝樱这么一个女侠。

  赵舜一边稳住自己不掉下去,一边仰着头和姚宝樱说话:“……所以,你那位旧情郎,就放你走啦?”

  “请称呼他为‘狗官’,”姚宝樱纠正,又偏头想了想,带点儿困惑地说,“也许他性命真的很值钱,他也真的很讨厌我。他不想和我有任何纠葛,这才放我走的。”

  姚宝樱想到山林中,张二郎那副阴恻恻的模样。

  青年用那样的眼神看她,一时带着轻笑,说话间,语气中又捕捉出几分阴郁忿色。当她以为他会恩将仇报时,他扑过来为她挡刀;当她想弄明白他那反反复复的行为何意时,他又决然推开她,要她离开。

  思来想去——

  姚宝樱轻声:“他阴晴不定的,我已经看不懂了。”

  赵舜眨一下眼。

  同为男子,他对另一个男人的阴晴不定,也许有些猜测。

  但这些猜测,应该说吗?

  少年琉璃石一般的眼睛中,倒映着姚宝樱微蹙的眉头。而姚宝樱很快想通:“反正我们这次来汴京,和狗官没有关系。除非他撞到我刀下,不然我不会搭理他。”

  赵舜应和道:“对,我们是来杀杜员外的。哎那个杜员外,好难杀。”

  他们重新混进城,然而……赵舜小声:“我们来汴京,真的只是为了杀杜员外?”

  不等赵舜少年再琢磨如今局势,站在瓦片上的少女忽然振奋一跳。瓦砾的震动,唬得赵舜忙扶好自己。他听到耳边,少女兴奋的笑声——

  “阿舜阿舜,快看,汴京宵禁,坊巷封锁,想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不容易——”

  幽静深夜,万籁俱寂。在更夫敲响“五更钟”那一刻,稀稀疏疏的灯火,从御街两侧的街巷中点亮,向宫城正南方鱼贯而去。

  五更天到,钟鼓声鸣,官员们凭鱼符在夜间穿行,或骑马或坐轿,在巡街禁军验查身份后,火光聚向了宣德门。

  樊楼檐顶灯火明耀,俯瞰皇城下的紫衣绯服官员们。

  北周上朝,文官东列,武官西班。姚宝樱站在高处,清晰地看到宛如流水的文官列,清水流波倏而散开,一道官服身影恰如紫烟入水。一派高矮不一的官员鸦雀无声,那人越走越前,行到前列时,周遭窃窃声断绝,只闻到寒夜中的风声。

  樊楼檐角的灯笼与铃铎撞击,叮咣声响,伴着宫门前传来的钟声。

  灯火刷一下照过那身紫色官服,飞摆曳袍,鱼袋坠腰,相似的官服,在他身上投出旁人没有的清艳感。

  夜火重重间,姚宝樱低头,想起自己那日在杜员外府上所见的一众官员:那么多人中,拥有这份美色的人,大约只有……

  赵舜正伸长脖子笑道:“那便是宰执?张二郎的兄长在百官前列,从背影看,和

  张二郎好像。”

  不是张文澜?姚宝樱盯着那背影,懵住。她觉得不太对劲,但是……算了。

  她眺望着天下官员聚集之处,靠着官服,认出其中除了北周的官员,还有霍丘、南周来的建交官员。或和或战,天下局势,都在这一日日朝会中解决。

  姚宝樱目光从他们身上挪过,她不可避免地想到自己三年前初来汴京,那时见到的汴京破败风光。城楼烧毁,黎民苦痛,人肉争食……曾经的汴京也十分热闹,但与今日,总有些不同。

  听闻前朝曾有“灯火鱼龙舞”“金吾不禁夜”之盛景,北周的汴京,何时会有那样风光呢?

  时隔三年,夜火兜天,高楼不胜寒。风吹裙帛,亦吹拂少女的眼睛、额发。姚宝樱低声:“我闻天下苍生待霖雨,而今天下,谁是‘霖雨’呢?”

  高楼风大,赵舜大声:“宝樱姐,你说什么?”

  天光破云,四海风同。汴京如一幅迤逦画卷在眼前铺陈开,流光烨烨,满目生辉。少女弯起的眼睛中盛着淋淋如雨的笑意,认真地看着这座城池,回答耳背同伴:

  “我说——汴京繁华如故,必然可以装得下小小一个我!”

第13章 腰间仗剑斩愚夫2

  再说杜员外府上,过了几日,当日那扮作舞姬的刺客没有抓到,而张文澜派自己的贴身侍卫长青,来给杜员外传话:鬼市“暗榜”上,有人拿百两白银买杜员外的命。

  那日的“舞姬”,没有得手,未必不会再来。

  杜员外呆若木鸡,瘫坐在梨木椅上,齿关全是战栗:“买、买我的命?我、我只是有一些田地,多些钱财……何至于就买我的命啊?长、长青郎君,可否我自己揭榜,自己买自己的命?”

  长青公正地扮演自己应扮演的角色:“混迹鬼市者,多是三教九流之徒,朝廷难以监管。能在鬼市上通缉员外的,恐怕在三教九流也有一席之地。这种暗榜,除非当事者自己盖了榜,任何人都无权中途废止。”

  杜员外开始拿巾帕擦汗,喃喃自己一介平民,何其无辜,怎会被人通缉。

  他又大骂鬼市这种地方不应存在,朝廷应该闭市。

  长青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他们都知道,杜员外和北周朝堂上许多官员都有勾结。官商勾结,本就有利可图。如今不过是北周初立,皇帝没精力查访这些豪绅。鬼市的暗榜通缉杜员外,杜员外绝不无辜。

  杜员外慌神半晌,猛地看向长青。他肥胖身子突然灵活地跳起,扑向长青。

  长青身子一侧,没被杜员外扑到。但杜员外还是用力抓到了长青的袖子,猛烈摇晃:“张大人特意派郎君来提醒我,真乃大义!郎君你一定带了张大人的话,张大人一定有法子救我!”

  长青不语。

  他在心下数了十个数,眼看这杜员外快自己被自己吓死了,他才忠实传达自家郎君的话:“我家郎君说,鬼市的事,他管不了。但杜员外想躲灾,倒也简单。员外只要从此刻起闭门不出,招几百个护院日夜守在员外大门前。那些江湖高手再武力出众,也怕人多。员外只要不出门,便安全了。”

  杜员外连连点头,感恩戴德。

  待他殷勤地将长青送出门时,才想起来追问:“那、那在下要躲多久啊?”

  长青回头,冷漠的眼中浮起一丝促狭的笑:“等我家大人能掌控京畿治安,关闭鬼市,还汴京太平那一日。”

  杜员外:“……”

  ……如果他没有记错,张二郎应是礼部侍郎吧?礼部能管到京畿治安?张二郎这是逗他玩,还是……好大的野心!

  --

  当长青去执行郎君交给自己的任务时,张二郎在樊楼三层的一间雅舍中订了位。

  帘拢半遮半掩,小方案头粉花簌簌,备着两盏清酒,几碟小菜。

  来人打开门帘进来时,先看到那悠然自得、倚榻而坐的张二郎。

  张二郎身上官服未换,正闭目养神,可见刚从官署出来不久。夕阳透过帘拢斜照入室,浮在张文澜鼻梁与眼睫下方,金光烁烁,流离旖旎。

  来人一怔。

  张文澜睁开了眼,幽邃冷淡的眸光,宛如画龙点睛,让一幅妍丽画作,活了过来。

  多亏来人不是女子,不受他容颜迷惑。

  张文澜打量着来人——一身武袍,长身修立,戴着蓑笠,进了雅室也不曾摘下。可见直到此时,对方仍对他警惕心重,并不信任他。

  张文澜眸中浮起一丝笑。

  他想到自己探听到的关于此人的一些风月之事,而今天,张文澜亲自去审问抓到的刺客,终于审问到了一些他真正需要的情报——早上,身上被溅上血的张文澜在喂了刺客一味毒后,一个刺客终于扛不住,吐出消息:高善声在家中藏有一份名单,朝廷上许多大官在列。

  那份名单,是朝堂上支持与霍丘和亲的官员们联笔所书的盟约。

  往小里说,是结党营私;往大里说,这么多官员背着皇帝结盟,欲求和亲,难说没有卖国之嫌。

  高善声带着妹妹来汴京官场经营,努力打入士族圈,为了拉拢张家支持和亲之策,甚至愿意把妹妹嫁给张家。但高善声显然也不是完全信任那些官员:这份名单藏在家中,正是一份把柄。

  不管是结党还是卖国……张文澜要拿到这份把柄。

  这才有了张文澜与来人的相约。

  张文澜慢条斯理:“实在抱歉,我与高家娘子定亲之时,不知道高娘子已经有了情郎。但张家门楣嘛,不容悔婚。郎君想带走高娘子,大约只有婚宴那日,才有机会了。”

  他眼皮轻轻上掀,像狐狸眼:“那日,我愿意出手制造一些混乱,帮你们离开。”

  戴着蓑笠的男子,打量着张文澜。

  蓑笠男子淡声:“你既不在意高娘子,为何定亲?”

  张文澜转着手中杯盏,唇角噙笑:“因为我当时,心死如灰。”

  蓑笠男子:“那此时又为何反悔?”

  张文澜倾身,笑意已收,眸中冷清之色,却似是而非、总带着几分虚假:“……此时,死灰复燃。”

  张文澜重新往后一靠,慵懒道:“你我都开诚布公些吧。我不在乎婚事,而你想要高娘子。我要在那日闹些事,自然有我想诱的人,我想做的事。而你……身为来自霍丘国的国信使,借此接近高家娘子,接近高家,和汴京官员们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好影响两国大策……这难道不是你的目的吗?”

  蓑笠男子猛地抬头。

  半晌,蓑笠男子哂一声。他掀开了蓑笠,露出深邃眉眼,冷淡神色。

  他幽幽看着张文澜:“幸会,在下云野,霍丘国此次派遣来北周的国信使副使。”

  张文澜睥睨着他。

  云野倾身:“两国或战或和,却不只是两国事,还要加上一个南周。三国之间,不知张二郎是何态度?”

  张文澜端正极了:“我只谈婚事,不谈国事。”

  云野怔然。

  他们听到了楼下传来的丝竹声。天色暗了,华灯依次亮起,楼下响起歌声——“十二夜悲歌”。

  张文澜手指点着桌案,随着曲调声轻敲打拍。在云野探寻望来时,张文澜噙笑:“云郎君没有听过吗,这‘十二夜悲歌’讲的是三年前北周失踪的十二个废物……”

  第一夜,白骨露于野;第二夜,川泽化赤地;

  第三夜,黄泉焚嫁衣……

  --

  黄昏之时,沿着汴河,悠扬微悲的曲声如水上船只那般摇晃:

  “第一夜,白骨露于野;第二夜,川泽化赤地;第三夜,黄泉焚嫁衣;第四夜,杜鹃失其声;

  第五夜,屠门忠魂夜;第六夜,瞽者遇兵燹;第七夜,炭上神子舞;第八夜,观音石泣血;

  第九夜,昏鸦食饿殍;第十夜,官匪风雪盟;十一夜,故国葬故人;十二夜,子夜樱笋时。”

  姚宝樱背着手,半蹦半跳、闲庭信步。

  夕阳烂烂落水,鱼翻藻鉴,鹭点烟汀。柳叶摇曳,穿过一片片矮墙乌檐与摊贩叫卖声,姚宝樱晃过一桥下的乞丐角,往里丢了一两白银。

  那被砸了银子的乞丐懵然抬头,鼻尖花香掠过,抬头时,看到那少女又晃去了另一边的乞丐堆,又往人群里丢了一两银子。两处乞丐各自警惕且不解,

  那少女已经飘飘然,追着小曲去了。

  汴河水流金,搅着女孩儿软甜又好奇的问话:“伯伯,这曲声挺好听的,叫什么?”

  姚宝樱如此财大气粗,刚买了一篮子花,卖花的伯伯便十分热情地介绍:“这是樊楼大家编的曲子,在汴京十分流行。这曲子不光好听,还有一段悲壮故事呢。它讲的是三年前,十二个江湖上的大英雄刺杀霍丘国国王的故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樱笋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