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昏睡过去了。
半息后,姚宝樱衣衫凌乱、面红耳赤地从那柔软绮丽的温香软玉中爬起来。
……总算狠下心,把人打晕了。
她偷偷朝床帐内看一眼,看到青年一截手臂。她发着呆,有些失魂落魄地别开眼。
她告诉自己今夜有事,实在没空搭理这个人了。
--
小半个时辰后,张二郎的院中静谧无声。
长青敲门后,蹑足进屋,眼观鼻鼻观心,并不看这一室的布置。他直接踏进内间,到床榻前俯身。果然,按照郎君预测的那样,他看到郎君昏睡于帐中。
长青面无表情,在青年腕间把了脉后,心中有数。他取出一药瓶,放到青年鼻下,唤人苏醒。
片刻后,张文澜睁开了眼。青年望着空落落的青帐半晌,迷离的目光才聚焦,清醒。
长青:“姚女侠已经出府了。”
张文澜没反应。
长青又道:“三族叔在三日前,私下和高大郎接触,偷偷调遣人马。郎君的计划照旧:如愿激怒了他们,他们会挑选合适日期对郎君下手。”
张文澜起身:“嗯,把消息放出去——给他们机会动手吧。”
--
再小半个时辰,姚宝樱站在满城明火的汴京州桥边,安静等着张家大郎。
她想她应该没有迟到。毕竟因为害怕搞不定张二,她并未和张大约好具体时辰。
今夜月半在天,街头歌舞百戏,帐设游赏。往来士女骈阗,处处商铺张灯结彩,又有瓜果香甜,勾着人的鼻尖。
姚宝樱眼睛便追随着从自己面前走过的人影,时而摸摸自己的空肚子。她实在担心错过时辰,一整晚就喝了杯凉水。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一道声音悠然:“过些日子便是端午,城中不禁夜,许多商贩已经开始提前布置灯火。这些日子,城中都会热闹些。我与姚女侠相见,倒是因此沾些光。”
姚宝樱回头朝身后看。
在她看夜市热闹时,一辆马车停于州桥畔,此时,一位郎君从车中推开车窗,朝下步来。
广袖博衣,肩披貂皮。托眉心那点朱砂的福,他立在灯火后,整个人被照得如玉面菩萨一般,慈悲温润。
这一刻,姚宝樱是真的听到了自己心中抽口气的声音:无论再见几次,看到张漠这张与张文澜几乎没区别的脸,她心头别扭与日俱增。
在别扭的同时,更有一种惶恐不安。
张漠朝她走来,叹道:“二弟说,姚女侠一直牵挂我。”
姚宝樱朝他弯眸,乖巧懂事:“大伯请。”
“大伯”二字,像是一片火焰卷上人衣角,烫得人本能眸缩,肌肤战栗,齿关生讥。
夜间灯火与少女笑靥交相辉映,落到张漠眼中。他眼睛一瞬间神色变得幽渺遥远,氤氲模糊。
他静静看她半晌,睫毛低下去,含笑:“恐怕要辛苦弟妹受份罪了。”
姚宝樱有点被他睫毛上的金影恍到,何况他又笑得实在动人。她听到自己也在笑:“不妨事。什么受罪……”
“啪嗒。”
他利落地从左边袖下甩出一组锁链,链条左右各有一圈,将她的右手和他的左手捆在了一起。二手中间长长的银锁链,空荡荡晃在宝樱眼睛里。
宝樱呆滞:“……”
青年苦笑,又温柔:“这是二弟的意思。他怕弟妹逃跑,弟妹不好介意吧。”
好一会儿,姚宝樱在郎君的眼眸凝视下,憋出一丝笑:“……真是哪都有他呢!”
第37章 虽然不叫人头落15
姚宝樱心情复杂。
张文澜是多害怕她逃跑啊?
他是不让长青跟随监视了,可他搞出来一个锁链,还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说服他哥哥陪他胡闹。
某方面来说,张漠倒是对弟弟真好……这也能同意。
宝樱与张大郎并肩走在人流中,为防止二人手间的锁链被人发现,引人猜疑,二人便不得不走得近一些。摩肩擦踵间,自然时不时碰触对方衣袖。
灯火下,霜飞白简,斯人眉目隐约可见故人之姿,而那故人此时应当被劈晕在寝舍枕榻间。
这样一想,姚宝樱心情更复杂了。
她定定神,打起精神来,觉得那锁链并不会影响她今晚真正的目的。她咳嗽一声,正要把话题转去自己想要的方向,但才张口,肚子便饿得“咕咕”两声。
张口的姚宝樱灌了两口凉风,离她很近的张漠便垂头,惊讶地看向她的肚子。
如果此时是促狭的张文澜在场,他一定会阴阳怪气说些怪话。但好在陪伴宝樱的,是温柔敦厚的张家大郎。大郎盯着少女绯红的脸颊、飞跳的睫毛,了然笑。
他自责:“是我约的时辰不好,竟让弟妹饥饿相伴,罪过罪过。”
姚宝樱看到别人这样,心中就不好意思。她忙摆手:“不妨事的……”
——大伯我们赶紧进入正题吧。
张漠抬头张望街道两边的酒楼饭庄,他二人此时所在的街市,正是汴京最繁华的街段,想来价格都不匪。
宝樱以为他要请她吃饭,不想张漠思考后道:“我出门仓促,未带足钱财。”
“……”二人面面相觑半晌,宝樱干干道,“那怎么办呢?”
他不动声色:“是啊,那怎么
办呢?”
人流喧哗中,他声音很低,那点逗弄之意压在嗓子眼,窜出舌尖时,又酥又柔。
宝樱心头猛地一跳,眉尖也飞了起来。
她歘一下朝他探查而望,见张漠已经转了脸,语气转为沉静:“不如,寻一家饭庄,我与厨子商量一二,我亲自下厨,为弟妹端碗饭充饥吧。”
咦?!
养尊处优的大郎,竟然会烹饪?不是有个话叫“君子远、远什么……”
张漠好笑,提醒她:“在入汴京之前,我和官家南征北战,走过许多地方的。若不会一些厨艺,在野外饿死便好笑了。”
宝樱脱口而出:“你弟弟也走过很多地方,但他就十指不沾阳春水,什么都不会……”
张漠沉默。
宝樱:“怎么了?”
他似乎迟疑了一下,但他还是说了:“你确定吗?生逢乱世,没有一技傍身,如何行千里路?”
宝樱微怔,因他这话而去寻找旧日细节。
在她与张文澜相依为命的那些时候,每逢二人遇到太平日子,需要自己动手下厨时,张文澜便说他不会。
她体谅他是贵公子落难,自然从不猜疑。可他不会,她也不会呀。她在山上只喂过小猫小狗,她没有给人喂过熟食。
少男少女往往一同蹲于灶台前,一起稀里糊涂地捣鼓。要么是面粉沾到谁的眼睫上,需要对方帮忙吹一口气;要么是手指被湿黏的稻米黏住了,需要对方帮忙把手拔出来。
无论她与张文澜捣鼓出什么吃食来,二人都觉得那是世间最香甜的食物。
那些岁月如水流逝。
所以,姚宝樱从未想过——若是张文澜并非不通厨艺呢?
那他总说他不会,要她一起,他又在做什么呢?
如今想来,蛛丝马迹总是指向一个姚宝樱不愿多想的细节。姚宝樱怔怔然想到此时那寝舍中也许正在昏睡的青年,心里难免纠结。
而她抬头一瞬,张漠与她之间相连的锁链被拉得绷直。他朝着一个饭庄走去,宝樱不再多想,连忙跟随。
她跟在后面观察这位大郎。
实在太像了。
但温润气质,说话语气,身上的药香,却和张二全然不同。
张漠三言两语便与店家商议好,进了后厨。宝樱还在惊叹他这与人说话的技巧,便见他回头望着她:“弟妹是想吃馎饦,水引,还是冷淘呢?”
少女本不好意思的眼睛,刷一下亮了:“大伯会做这么多面食呀?”
他谦虚,却点头。
姚宝樱思考一下,回忆:“以前,我在一个村庄吃过一种冷淘……”
张漠:“水花冷淘?”
他在灶台前背过身,身上的貂皮被烛火照得一片模糊:“二弟与我说过。先前你们没有来汴京前,他与你流落在外,记得有一家野槐林的冷淘店,那水花冷淘实在好吃。我回到汴京后,他还要求我为他做过。”
姚宝樱干笑两声:“大伯和二郎感情真好。”
她在后踱步,见他一通忙活,洗米又蒸菜,烹饪手法实在熟练。
她盯着他的手看,倏然眸子一颤,看到了他的右手:青年右手戴着可以充当武器的指虎,大半手背都被包在漆黑的皮制半掌手衣中,看不见指头。
张文澜的右手最近受伤了。
张漠右手戴着上一次与她见面时分明没有的指虎。
即使指虎这种武器锋利好用,但这些莫名的蹊跷点,难免让人不得不在意。
姚宝樱磨磨蹭蹭地挪过去,想看得更仔细些。这一下,她见到锅中水花沸腾,青年颇有些手忙脚乱,因他的面食还没有做好。
姚宝樱凑过去:“大伯,我帮你一道吧。”
她的肩膀挨到他,分明感觉他僵硬一下,好似迟疑。
她便笑道:“首先,我对大伯绝无旁的心思;其次,我是江湖人,不拘小节;最后,我见不得旁人干活我却如此清闲。”
姚宝樱殷勤相助,确实有几分试探之意。她想自己旧日与张文澜合作烹饪,二人总有几分默契。若张漠当真……但她一开始与张漠合作,却又迷糊起来。
面粉、胡椒、菜叶……不对,位置全部不对。
她侧头狐疑看他时,余光冷不丁看到他抓过一把香菜,洋洋洒洒,陈茵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