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的房间不算整齐,很多常用的东西直接摆在床头柜上,衣服也只是简单叠好房衣柜里,床头的灰尘证明已经很久没打扫了。
这证明死者没有定期打扫整理的习惯,也就是说对整齐度没有要求。
“……可这两个枕头,还有掀开后的床单,却非常整齐铺好。”叶桑桑说完后,将数码相机放好,拆开了枕套。
拿走枕头目标太大,叶桑桑觉得凶手可能只换走了枕套,想达到掩盖这是第一案发现场的目的。
有点反侦查意识,却不多。
拆开第一个枕套,叶桑桑反复看过,没有丝毫血液的痕迹。
没有放弃,叶桑桑拆开了放在另一边的枕套。
还没看见血迹,叶桑桑就从灰尘的味道中,嗅到了一丝血腥气。
她将枕头反过来,沾有血色的枕头出现在叶桑桑和所有观众眼中。
老式的床单枕套布料厚重,加上的钝器杀死,血迹可以做到非常少的程度。
所以枕头上的血迹不多。
不过这也足以证明,这个房间就是死者死亡的第一案发现场。
【!!!真在这里杀的啊!也就是说判断失误,其实是晚上就被袭击了,不是出门后死亡。】
【房间里死的,凶手还淡定换掉了床单和枕套,心理素质真好啊!】
【桑姐,根本难不倒你。】
叶桑桑淡定继续拍照,现场床头下方,缝隙角落的血迹也没有放过。
最后她提着物证和箱子出来时,储良和林旭义已经站在门口。
看见叶桑桑手里的东西,储良眼底闪过一抹诧异。
“第一案发现场,确定在这个房间了。” 叶桑桑言简意赅说。
储良抿唇,沉默肯定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派出所的民警。
民警听见这话,望向死者家属。
“你听到了,你亲妈就在房间里死的。你还不允许人家痕检的男同志进去,耽误了找凶手怎么办……”
民警开始一顿输出,随后就是改造封建迷信的教育。
似乎是意识到亲妈的冤屈更重要,男人嘴唇嗫嚅两下,最终沉默,整个房子被拉上警戒线。
屋里屋外都勘查完毕,加上法医那边给出的初步尸检结果,死者死亡时间大概在前天凌晨五点。
当时死者家里只有死者和孙女。
从痕迹来看,他们初步推测歹徒从院子右侧,较矮的一侧石墙翻进来,将死者杀死随后搬运尸体分尸。
凶手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戴了手套。
杀人分尸的工具,凶手遗留在现场没有带走。
这个案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
张娅。
事发后,和奶奶一起在家的张娅,失踪了。
张娅是否遭遇不测,睡在堂屋另一侧的她,有没有注意到奶奶房间的动静,有没有进行反抗。
还是在反抗中,一样遭遇了不测,只是没找到尸体。
值得注意的是,家里同时丢失了两万一千块钱。
警方的视线一下就集中在歹徒入室抢劫杀人上,对周边可能流窜的无业人员进行排查和寻找。
叶桑桑说完房间里全部情况后,站在一旁安静听着民警的案件侦办方向。
【所以,这个案子的隐藏任务,消失的她就是张娅?】
【遇见凶手那么凶残的人,张娅凶多吉少了吧。】
【一死一失踪,感觉民警压力也很大。如果张娅是被凶手带走,现在可能还有解救的机会。】
直播间听着民警们的猜测,还有痕迹和法医那边结论综合参考后,弹幕全是担忧。
叶桑桑站在旁边,眼睛余光落在并不为女儿失踪感到担忧的男人身上。
这时,门外传来汽车的声音。
车辆很快停在小院外的警车旁。
车门打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快步走了下来。
还没走到小院里,看见院子里的民警,女人就迅速哀号一声往院子里的民警扑来:“警察,你们快帮找找我的女儿啊!”
第72章 凶手疑云
院子里大概十多个人, 闻言所有目光都看了过去。
“我女儿太惨了,她肯定被人藏起来了,你们快去找她啊!”女人速度极快, 迅速抓紧了叶桑桑身旁和民警沟通的储良,言辞恳切。
女人穿着白底的红色波点衬衣,深色牛仔裤, 波浪的头发烫卷整理好堆叠在脸颊两边,皮肤白皙, 红唇杏眼。
如果不是自称是张娅的妈妈, 完全看不出已经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了。
看着她的哀号询问,现场却没有人说话。被她拉住的储良挥开了她的手,目光深沉盯着她。
被挥开手,她眸光不自觉闪动一瞬。
现场的人没人理她, 因为她眼中并没有多少焦急的神色。被盯着还伸出手,将头发捋到耳后, 露出耳朵上摇晃的金首饰,手也不自觉握着手上的金手镯转动。
这样的姿态,很难把她和焦急失踪女儿消息的妈妈联系在一起。
“人我们会找的, 我们正在商量案情,请不要喧哗。”储良冷淡开口。
虽然叶桑桑和林旭义之前对视,一致认为储良太忧郁深沉。但不得不说, 储良身上警察的威慑力十分强。
女人感觉到被看穿,一下安静下来,悻悻站在了一旁。
过了一会儿, 她又恢复自信,目光嘲讽不屑打量一旁的男人。
叶桑桑能看出来,她有很多话要说。
只是迫于警察的威严不敢说话。
闹剧结束, 女人刚才坐的车上车门打开,下来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男人走到女人身边,客气和在场的人点点头。
简单的插曲过后,民警走到一旁商量案情,现场的无关人员全都被清除出去。
作为家属,女人和男人留了下来,只是被安顿另一边问话了。
储良没走的意思,叶桑桑之前说完房间里的情况,现在他们要结合外面发生的情况,对案发过程进行推测。
“石头墙右侧凸起,有攀爬的痕迹。没有扫到指纹,应该是戴了手套的缘故。”储良开口。
林旭义拿出相机,让众人看了看:“锁没有新钥匙打开产生的细微新鲜铁屑,门也没有被撬开的痕迹。不过我在门框边缘发现门边沿有微小木刺有被向下摩擦的痕迹,红漆也有一点磨损掉。我猜测,凶手应该是使用了比较坚硬的纸片打开了门。”
张家的门是刷红漆的普通木门。
锁虽然不算差,但如果是懂一点锁的人,很容易就能用纸片这类东西打开。
储良对室内的情况进行补充,比如其他房间没有任何血迹,也没有拖拽的痕迹。
也就是说,房间里大概没有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剩下的就是指纹这类,能采集的两人都进行了采集。
回到痕检科会进行比对,生物检材也一样。
叶桑桑负责的房间,指纹和各类检材,该收集的也全都收集了。
这些全都需要结合起来,然后给到警方这边。
因为案子在淮河镇派出所辖区发生,所以案子现在是派出所民警在负责侦破。
派出所负责的民警听完,皱眉思索。
“结合你们说的,家里没有打闹的痕迹,那就是说死者房间的动静张娅没听见。房间很乱,我们初步猜测,是凶手入室偷盗,翻找死者的房间。死者听见声音,可能产生呼喊的行为。小偷怕惊醒其他人,用锤子击打死者头部,杀死了死者。”
刚才劝说男人的民警开口,其他人跟着点头。
只有死者的房间有翻动痕迹,那凶手应该第一时间去了死者房间。
“我有个疑问。”
民警看向说话的叶桑桑。
叶桑桑说;“猜测确实是成立的,可我们必须得知道,小偷怎么精准知道死者房间有钱去翻找。家里只有祖孙俩,是不是代表凶手踩过点。”
“还有既然都已经杀死了死者,不管是这期间什么时候找到的钱,都没必要把尸体带走,还进行分尸。”
搬运分尸,毁灭现场痕迹,这都是需要花费功夫的。
最重要的是,搬运死者尸体是直接走大门。
这不是增加了被发现的风险吗?
一般的小偷,不会这样做。
并且从心理上分析,一般小偷被发现,第一反应肯定是逃跑。
杀人的话,除非是被看见了面容,狗急跳墙。
老人是躺着被钝器杀死,证明人还没起来。没起来开灯看见小偷,小偷有必要动手吗?
而且分尸这个行为,如果不是凶手有这个爱好,那必定是泄愤。
“所以,凶手可能和张家有过节,从现场痕迹来看,还很了解张家。”储良思索后,顺着叶桑桑的话推测。
分析的民警眯着眼颔首,看向一旁问话的民警:“可以对和张家有过矛盾摩擦的人进行排查,那么案子就是入室抢劫杀人案。”
叶桑桑抿唇不语,她还在思索。
这个案子,最重要的是失踪的张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