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乔知禹只是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不用。”
祝余拎起一小时前就收拾好的包,拔腿就跑。
速度之快,所过之处甚至带起了一阵微风。
路上有两三个人想要拦他,祝余不认识他们。
平时或许会停下听听他们要说什么,但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祝余只是侧过身子躲开他们的手,说了句:“抱歉啊,有急事儿,下节课再说。”
不管他们在背后嚷嚷着:“可下节课就是国庆后了啊。”
祝余只当没听到。
宿舍里没人,一片漆黑。
祝余怔了下,才想起下午时秦一阳在群聊说过。
他们三个人要去打篮球,今晚很晚才回来,还问祝余在三食堂有没有想吃的东西。
篮球场离三食堂近,到时候可以带饭回来。
祝余把灯打开,脱了鞋,简单洗漱了一下,然后三两步爬到床上,先钻进被子里,再将帘子一拉,一切步骤完毕。
他做贼似的掏出那本日记。
……
日记很长,上百页,正反面都写着字,祝余看了一个半小时才看完。
原以为是什么刺激的秘辛,可看完后祝余久久难以回神。
日记的第一页并不是乔知禹,祝余上课时拿倒了,看到的是最后两页。
日记第一页写于2006年4月6日,那时原主才上六年级。
就在那天,自原主有记忆起,第一次见到了他的父亲。
日记里描述那个男人,高高瘦瘦,和平时在地里送饭时见到的其他伯伯不一样,那个男人皮肤很白。
他和学校同学们的家长也不一样。
男人说话的时普通话,很好听,不仅会对原主温柔地笑,还送了这个褐色皮封的笔记本给原主。
告诉他:“这叫日记本,以后小鱼可以把每天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写下在上面,又能练字,又可以记录生活。”
男人和原主生活了一个月,就在原主以为自己有父亲了,再也不是野孩子时,男人离开了。
离开前,他和原主说:“村子外面的世界很漂亮,只有厉害的人才能在那里生活,小鱼要好好学习,走出村子,成为厉害的人,然后也生活在那个漂亮的世界里。”
原主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走,但他记住了这个约定,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能走出大山,就能再见到父亲,只要成绩好,就能和父亲一起生活。
他开始拼命学习,日记里记录着他每天的学习进程,以及偶尔想父亲时,写下想要说给父亲听的话。
可有些事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完成的,教育资源差距过大,他在村子里次次第一的成绩,拿到外面根本不够看,努力三年几乎没合过眼,可中考成绩也就擦边进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擦边的成绩可免不了学费,一年三千,压得人透不过气。
这还单指学费,没算住宿费和平时吃饭。
原主当时非常绝望,一直在日记中向父亲道歉,说对不起,一定是他还不够努力,所以没做到免学费。
他连从村子走到县城都做不到,又怎么走的到父亲描绘的美好世界。
就是在这时,原主第一次提到乔知禹。
原主突然很兴奋,他说在报纸上看到了城里一个姓乔的大老板,要回馈社会,向各地征集名单,挑出特别贫困的几个地区,对孩子们资助,帮大人们脱贫致富。
他知道,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能错过。
于是用攒了半年的钱买了好多信封和邮票,在每封信里都详细描绘了村子的穷困,并且以第三人的视角,向对方推荐了自己,说在这个村子里有个学生成绩非常优秀,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可是没钱交学费,望您资助。
原主赌对了,因为他写的信件足够多,描绘的足够真实,乔家不仅愿意来村子实地考察,而且是第一个来的。
村长和主导这次捐款的负责人相谈甚欢,从早晨聊到傍晚,还引荐了原主给负责人,对方在看过他从小到大的成绩以及生活的环境后,非常欣赏原主。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个事儿就这么敲定的时候,负责人接了个电话,再挂断电话时,刚刚的一切就都成了泡影。
负责人说:“不好意思,少爷刚刚已经确定要将这块的扶贫点划在隔壁村了。”
原主没有详细写之后发生了什么,只用一句‘他从未如此卑微地乞求过他人,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概括。
最终原主进了县里的一个普通高中。
他依旧努力学习,只是目标从进城见爸爸,变成了要考上乔知禹所在的大学。
原主将没能上重点高中的责任归在乔知禹身上,明明是他喊来的人,为什么要去看隔壁村子。
他也恨这些有钱人看似大方,全国各地资助,却不愿顺手捎上他,帮隔壁村子脱贫可以啊,那为什么就连他也不资助了呢?
恨意滋生出动力,报纸上天天播报着乔家小少爷又做了什么好事,又拿了什么成绩,自然也会报道小少爷未来的目标院校。
B大,他也要去。
读初中时,原主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到了高中他更疯魔,只睡三个小时,其余时间哪怕是上厕所都捧着书去。
就这样,也只是以倒数的成绩进了B大。
但在刚拿到通知书的当天,他感到生平从未有过的快意,他觉得自己赢过乔知禹了,就凭他们之间的起跑线差这么多,但还是被自己追上了。
村里的人都很高兴,敲锣打鼓为他庆贺,奶奶更是宰了头猪请全村吃席。
日记倒数第三页,大学开学典礼,乔知禹以高考状元的身份上台致辞。
这是原主第一次见到乔知禹,不是从报纸上也不是从电视中。
他说,看着台上坐着轮椅的乔知禹从容不迫地讲着他大部分都听不懂的话,背后大屏滚动着的是乔知禹从小到大在各个领域获得过的奖项。
在那一刻,他知道,即便都在同一所学校,他也并没有赢。
即便用尽了全力,即便对方瘸了腿,两人之间的差距依旧是鸿沟。
就像现在,一个台上,一个台下,一个全国第一,一个成绩倒数。
倒数第二页,他恨乔知禹。
最后一页,写满了乔知禹。
……
祝余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判日记记载的内容。
他觉得不是乔知禹的错,但也不是原主的错,即便原主将一切怪在乔知禹头上,但也只是背后憎恨,从未对乔知禹做过任何坏事。
非要找一个人怪的话……
祝余:【说起来,日记中后期怎么没提过他的爸爸了?那个男人呢?平时不陪在身边就算了,为什么儿子要上重点高中了,他连三千块的学费都不愿意寄。】
系统:【这点资料里确实记载了,原主的父亲在六年级那次回来是为了躲债,在家待了一个月,当原主的奶奶放下戒备后,偷了家里的存折。】
存折里是原主爷爷去世时,工地赔的钱。
奶奶当时一直留着那笔钱什么时候都舍不得动,就是想留着以后给原主上学用的。
祝余:【……人渣啊!那原主知道这件事吗?】
系统:【应该……知道吧?不然为什么将乔家的资助当作唯一希望,而且后面再也没提过那个男人。】
祝余有些唏嘘。
其实小时候他也很期盼有朝一日能见到亲生父母,可后来越长大,见到的人越多,才发现有的父母还不如没有比较好。
感慨完了,祝余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他从床上爬起来,点开D音后台查看收益。
明天是国庆,新的一月可以提现视频收益,两个视频一共赚了一万四,加上现在银行卡里有的十万零四百,一共将近十二万。
祝余拿着笔,随手捏了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将这笔钱规划成了四份。
其中六万在银行存定期,留着以后买一间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和奶奶一起住。
再挪出四万,准备在学校附近租一年房子,等奶奶出院后接过来一起住。
想租房这件事祝余想了很久,虽然最近和室友的关系缓和了很多,但还是想要有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这样不论是拍视频又或是以后要做其他事,都更方便。
而且奶奶年纪大了,他接到身边天天看着,会更放心。
还剩下两万。
他打算拿一万用于资助贫困山区里渴望读书的孩子,支持他们上学。
这是为了小时候的原主。
另外一万拿来资助孤儿院。
这是为了小时候的自己。
祝余能做的不多,目前看来就是这些,但他会努力的,两万只是起始,绝不是结束。
接下来他会将每个月的收入都按照这样的比例划分,一半存定期,剩下的一半用于慈善和日常开销。
察觉到宿主想法后,系统感动地吸了吸鼻子。
呜呜,这是它带过最善良的一届宿主。
上一次在医院它就看出来了。
明明在那之前,宿主就是条咸鱼,任它怎么游说都调动不起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哪怕它用“不攻略下乔知禹世界就会毁灭哦!你就会再死一次!”这种理由去威胁宿主。
他也只是笑嘻嘻地气它:“毁灭就毁灭嘛,能多活这么多天已经是我赚到了!”
但在医院见完祝奶奶后,宿主的态度立马转变,他说会积极做任务的,要赚好多好多钱,以后给奶奶买房子,一起在市区住。
呜呜呜呜,真是个好宝!
系统怕自己哭声太大被宿主发现,在彻底夹不住前,一脚把网络踹断。
祝余本来打算问问系统,查询一下各项任务都是什么进展。
他不想浪费国庆这几天假期,打算陪奶奶做完手术后,就想个办法看看能不能上门‘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