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因小心眼本末倒置吧。
投资这个节目的最主要原因难到不是为了捧红祝余吗?
于是他再次和投资方阐明了为什么要炒cp的理由。
这六个嘉宾相处太友善太和谐了。
不做剧本不恶剪,已经会少很多看点和话题度了,如果再不炒cp的话,这个综艺大概率会扑街。
扑街可就捧不红祝余了。
钱秘书想起自家老板听后一脸坚定且认真回复。
“祝余本身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不需要任何引导和操作,只需要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他,就自然而然会被吸引。”
这话太肉麻了。
他肯定不能直接转述给导演。
钱秘书只是向钱导保证。
他们会全程提供资金支持,无限额,从拍摄到后期宣发, 都有钞能力保驾护航。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节目还是不火,也没关系。
一切都由他们自负盈亏。
“也行。”
这样的保证确实有用。
凌彻不再有意见, 也不再担忧。
摒弃杂念后,他竟然产生了一个很久没有过的冲动。
好想静下心。
认认真真地去打造一个精品综艺。
*
节目拍了三期。
期期都是大制作。
道具考究,角色服装量身定制。
就连每一期拍摄场景都是根据不同剧本的故事背景实景搭建的。
尤其是第三期的《血色遗嘱》案。
因为背景设定是中世纪的贵族,所以节目组竟真就一比一复刻了个贵族庄园出来。
大到古堡里的宴会厅、密室、家族墓穴等核心场景。
小到古董家具、名人字画、机关道具等细节。
竟然全都等比例搭建。
六人组每次拍摄结束都会在群里感慨节目组有钱。
【我以为上一次珠宝首饰都是真品已经很夸张了,这一期怎么连墙上挂的油画都是真品?】
【这是我们六个小卡拉米能享用的节目规格吗……】
【有人知道新的赞助商是哪家吗?太壕了吧?】
六个人在去年就被邀请过了。
都知道这个节目因资金链断裂差点做不下去。
所以在这一次又被邀约时, 几人对制作方面根本没抱什么希望。
他们是来玩的。
不在乎出名,也不缺钱。
是因为看了名单, 发现嘉宾都认识, 还是经常会私下聚在一起玩剧本杀的朋友。
想着就当来玩免费剧本杀了,这才同意节目组的邀约。
没想到,节目质量如此之高。
大制作令他们终于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剧本杀。
编剧也是用心了的。
看得出来他们阅读量和阅片量都很大。
剧本涉猎广泛, 悬疑、智斗、推理、犯罪类应有尽有。
期期紧扣社会热点,引人共鸣。
线索布置的也很巧妙,环环相扣, 六人玩得非常尽兴,每次拍摄结束都赞不绝口。
【每次结束时我都会忘记自己是来拍节目的。】
【确实,像是玩了个高质量剧本杀,还不用付钱,真不错。】
【怪不得第一个投资商会跑,要想每期都达到这样的质量,投入经费不知道要多少才够,有没有家人闲着无聊算一算?】
【具体算不出来,但肯定是千万级别。】
【一整季?】
一季有八期。
【单期。】
【单期千万……得多有钱才赔得起这么多啊?】
他们觉得这个节目肯定是要赔钱的。
虽然是精品大制作。
虽然他们看完第一期剪辑正片觉得非常好看,非常有趣。
但即便好的电视剧和电影,也需要有热门明星才能吸引到观众去看。
更别说是综艺节目,更需要比拼嘉宾人气。
拍的再好,没人看都没用。
所以,即便合作的是知名平台芹菜TV。
但播放前平台不会给大量宣发,播放时也不会给醒目的位置。
加上题材也不是当下的热门类型。
能吸引到的路人肯定少之又少。
他们预测,大概率在第一期节目播出时,只有六人的粉丝会看。
而且是死忠粉才会去看。
后续可能会因为内容不错。
经过口口相传到处推荐,小有名气,变成一个口碑不错的综艺。
但想借此赚钱变现,还是挺难的。
除非能保持这样的质量多拍几季。
不过应该没有怨种会在第一期血赔的情况下还去续约第二季吧?
几人都觉得这一季拍完就会各奔东西了。
所以更珍惜余下五期拍摄时的相处时光。
……
五月八日,周五。
六人在傍晚结束了第五期的拍摄任务,离开前叮嘱彼此。
“别忘了晚上九点准时去芹菜TV贡献播放量!”
今晚是节目首映。
虽然已经提前看过第一期的正片了,但还是要为了播放量去平台再刷一遍。
能多六次是六次。
可播出后几人才发现。
播放量好像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
第一期在周五晚上九点上新。
周日晚上九点,播放量就迅速攀升至同期综艺榜二。
平均下来单日近五千万。
榜首是长红大爆款经典综艺。
嘉宾全明星阵容,本期还请了国外热门唱跳男团,比不过很正常。
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跌破眼镜了。
六人周五晚上连麦观看时就发现端倪了。
本以为只有自己的粉丝和各自院校的校友会来支持。
哪想到开播一会儿弹幕就刷屏了。
还没进入靠口碑口口相传粉丝主动宣发的环节啊,哪儿来的人啊?
几人仔细一查才发现。
这个本该被各方不看好的小破真人秀,竟然宣发那么到位。
不仅平台给面子。
黄金时间播出,给了大版面醒目宣传。
听说一周前该平台APP就将开屏广告改为了《高智商侦探学院》的六人组海报,进行预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