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3:49

  便是有天命,可天命也不能不讲道啊。

  将所有的生路都堵上,那刘备难不成还能飞天遁地吗。

  真要能这样,那陆离实名制不服——同是天命之子,我家明公怎么就没有这份本事,天命你偏心!

  陆离是真的有些着急,他如今已经不年轻了,曹操更是如此。

  刘备比陆离大一岁,曹操比陆离大七岁,而孙权比陆离小二十岁。

  陆离不知道要做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才能完成历史改变进程的百分之百,但如原本那般三分天下肯定是不可以的。

  真要是到了那个地步,他都怀疑如今99.9999%的进度会瞬间清零。

  虽然心中火急火燎的,但陆离并未在郭嘉缓慢养病的过程中表现出任何的急躁或者催促。

  过完年,他甚至还看起来颇为脚踏实地的跑出去巡视春耕去了。

  幽州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算是东汉的一个重要的农业区了。

  但是幽州耕种条件好,不代表幽州每个地方的耕种条件都很好。至少边境地区的耕作条件就称不上好,更不用说其中还包括了一大部分胡人的地盘。

  土地跟某些动物一样,都是需要驯化处的,不是说那里空着一块地便是耕地,随便撒点种子就能蹭蹭给你长粮食。

  这里的耕作条件称不上好,但当地人显然也有自己的办法。

  陆离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努力回忆着自己前世学过的地知识以及今生看过的农业书籍,倒也能够提出些许改进办法。

  各地的耕种条件或许不一样,但种地系统归纳一下,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么几样——气候、地形、土壤,以及必不可忽视的政治军事情况。

  等到气候渐暖,郭嘉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曹操派人前来他们回去时,陆离有关此地的一些想法厚度都已经可以装订成书了。

  迅速完成了职位交接,陆离与郭嘉先一步离开此处返回邺城。

  至于为什么说他们是先一步,自然是因为张辽是后一步的那位。

  他都展露出自己的本事了,曹操才不可能将对方放置在已经将大问题解决了个七七八八的地方呢。

  人才吗,那是要用起来才叫人才,而且要用到关键且重要的地方上去。

  双方拜别之时都没有太大的不舍,正是因为他们都清楚,这里之事张辽的开始,而非对方的重点。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不舍的呢。

  回去的路上除了陆离与郭嘉,还有一队护卫的兵卒。

  哪怕全程经过的都是如今已经属于曹操的地盘,可这并不代表一路上就绝对安全了。

  等到他们回到邺城,曹操等人已经在谋划荆州了。

  要说荆州,这地方目前来说还真的没有那么好得。

  刘表虽然进取心严重欠缺,但人家守城之心时完全被点满的。

  哪怕曹操因为张绣的投降得了南阳一郡,但后面因为专注与袁氏两兄弟死磕,也被刘表夺回去了小部分,不过大部分还是属于曹操的,而孙权如今正在进攻江夏郡。

  被曹孙双方虎视眈眈,可人家刘表还是守下来了。

  尽管刘备在荆州得不到重用与托付,但是在防备曹操的时候刘表可从来都不吝啬于使用刘备。

  虽说刘表那边双子相争似乎初现端倪,但他那边的情况跟袁绍那边还是不一样的。

  哪怕如今东汉十三州,曹操占据一半还要多,可也不敢说自己取荆州如探囊取物。

  毕竟上一个觉得自己攻城取地如探囊取物的袁绍,如今坟头草都已经三尺高了。

  虽然陆离是真的很着急,但现实情况显然在诉说着着急是无用的这一事实。

  而且不说敌人情况如何,曹营内部的自己人都并非全都赞成立刻便要攻打荆州的。

  短短几年的时间,曹操的地盘扩张了一倍不止。

  他如今拥有了东汉一半还要多的州,却没有得到东汉一半的人才。

  在其他方面他或许能够全然借着天子的大义名分取攻击敌人,但是在招纳人才方面就不是这般了,不然这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你的人才还是天子的人才。

  对方要是拉着天子的名头当大旗反了你,你这都没处说去。

  而且曹操目前的问题不只是人才的缺失,地盘的归属感不强也是一大问题。

  很多人见到曹操势大便投降,比如说袁绍的外甥,之前任并州刺史的高干。

  看似曹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一州之地,但没过多久,对方立刻便反叛,最后还是曹操带兵攻打,才真正得到了并州。

  若是一味扩张、不修治,别到了最后闹得个满地狼藉。

  对于这种说法,陆离第一个不赞同,典型案例就可以看向我们的汉高祖。

  当年他要是也存着这种心思,怕是项羽光靠年龄就能熬死他。

  可惜陆离错过了辩论期,也没有办法当场反驳。

  不过倒也没有特别可惜,因为曹操自己就不赞同这种说法。

  毕竟他要是真的想要休养生息,干嘛还要召集一大帮子人想办法对荆州下手呢。

  再者说了,休养生息这种事情,难道是在乱世正该锐意进取之时做的吗,等到将动乱结束,一切重新开始,那才是该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如果说陆离的着急是知晓原定历史后想要趁着孙刘双方还没有发育起来,赶紧将人扼杀在摇篮中,那么曹操的着急就是一帆风顺、一往无前下燃起的事业心。

  不管原因是什么,在锐意进取方面他们两个倒是非常一拍即合。

  别人如何看待他们此刻的急迫暂且不提,郭嘉将一切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心中也不免担忧。

  乱世不进则退,锐意进取自然没什么不对,但人一旦心急了,危险便开始酝酿,失败则暗藏其中。

  他知晓陆离与曹操都是对认定的事情几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执拗人,他先找到了陆离,带着他默写出来的一篇文章一起。

  当初陆离一篇《项羽论》出世,不知蛐蛐了多少人,但仅有作者本人与唯一的读者郭嘉知晓,在《项羽论》之前,还有一篇文章,也是对傲慢行为进行劝谏的。

  郭嘉是聪明人,顶尖的聪明人,而对于如他这般的聪明人而言,不敢说过目不忘,但复制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

  陆离看着郭嘉邀请自己拜读的文章,他虽不至于对自己写过的每一篇文章都烂熟于心,但也没有记忆单薄到摆在面前都认不出来。

第201章 速通天下

  不说他们两人交情如何,只凭借着自身智商,这一篇文章摆出来,就足够让陆离了解郭嘉的意思了。

  陆离作为文章的作者,也是走在规劝他人不要傲慢第一线的劝谏者,自然不会不明白贪功冒进的后果是什么。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是贪功冒进吗,他这是想要帮助曹操速战速决!

  这要是换个人来劝,陆离早就不耐烦了。

  可来劝说的人是郭嘉,因为不能对本时代的人诉说未来的限制在,他现在只想表示:奉孝你不必担心,我不是贪功冒进的人,我也不是在傲慢自负,我心里都懂,相信我,我有我的节奏。

  话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口,但郭嘉看陆离那个样子,还能不明白对方压根半点没有被劝到吗。

  郭嘉:“人都道年少轻狂,岁数渐长后会成熟稳重,却不想伯安竟是反着来的。”

  对于这话,陆离全都不认同。

  事实上按照他们东汉很多人的情况来看,许多人都是年少轻狂,被社会教育之后沉稳些许,位高权重后继续轻狂。

  陆离认为自己并非如此,更不存在什么反着来的说法。

  陆离:“奉孝莫非也被那些所谓的稳妥之人说服了吗,当年奉孝催我时可不是这般的。”

  郭嘉却忍不住笑道:“伯安看来是半点不曾看进去。”

  “若要说当年,伯安当年何等谨慎,亦对傲慢之人的失败了然于胸,规劝他人,如今怎么便非要固执己见,不听旁人言语呢?”

  郭嘉道:“远一些说,何进、董卓之下场,近一些论,袁本初之情状,伯安皆是见识过的,如今莫非要带着明公一起重蹈覆辙?!”

  陆离觉得郭嘉这番话,堪称自己这辈子被骂得最惨的一次了。

  什么叫做他要带着曹操重蹈覆辙,这又怎么跟重蹈覆辙联系到一起去了。

  陆离:“不说此一时、彼一时,明公又怎会是何进、董卓之流。”

  “当年高祖陛下结束乱世,建立大汉,用了七年,光武陛下再复大汉,用了十二年。”

  郭嘉没想到陆离会在这个时候用这俩个人的情况举例,虽然按照他们现在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情况来看,这般举例似乎也没有错处,可有些话说出来真的非常敏感。

  郭嘉没有否认对方举得这两个例子:“此话倒是不假,可伯安自己也说了,此一时,彼一时。”

  “可是嘉这一场病吓到了伯安,不然何至于这般心急?”

  郭嘉当然清楚真实情况不是如此,他其实也能想明白为什么陆离现在就是这般一根筋的向前冲,人钻了牛角尖,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够拽出来的。

  道讲不通,那就要讲情。

  陆离其实也清楚这里面的道道,当初他为侍中之时类似的手段也没少用过。

  可这种事情要如何解释呢,这简直比自己跟张角之间的关系都难以解释。

  至少张角是在这个时代真真切切活过的人,可是未来、穿越这种事情,不说他本就无法宣之于口,便是能说,又该怎么说,又有谁会相信呢。

  陆离欲言又止,最后忍不住叹了口气:“我知奉孝可能疑惑,但其中些许缘由实在难以诉之于口,奉孝当知我,我绝未存害明公之心。”

  郭嘉自然相信这个,可有些事情只是他相信是没有用的:“我自然相信你无此心,可若最后这般焦急之下事与愿违,又该如何?”

  陆离:“若是怕输便不去做,这般与认输又有什么区别?”

  他目光灼灼的望向友人:“何为一展抱负,择明主而仕,为民请命,还天下以太平。”

  陆离个人看起来干劲十足的,好像是什么热血小青年一般,可实际上他真正热血小青年的年纪时,想的大多是:猥琐发育,别浪。

  所以其实郭嘉评价他是“反着来的”,倒也没有说错。

  只是有些事情该怎么说呢,有些话听着让人热血沸腾,本质上也没有任何错误,可出现在错误的时机,就只会让人感到无奈、别扭,甚至讨厌。

  郭嘉倒不至于因为一句话讨厌陆离,但他真心感到劝不动,真的完全劝不动。

  当年陆离能够跟袁绍玩到一起去,那真的不是毫无道的,也绝对不是仅靠着一张脸或者当时的简在帝心,他们俩也是有点臭味相投在身上的。

  在这方面,曹操其实也是一样的。

  固执己见、不愿听劝,算是他们三人的共同点了,只是如今还活着的两个人,相较于亡者,坚持的“己见”正确率要高上不少。

  对陆离的劝说迎来了大失败,这对于郭嘉而言,算是意料之外,情之中的事情。

  有些事情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就要看你怎么进行利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