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之间显然不是一般的关系,对方老婆还是他帮忙保媒拉纤的呢,本身关系在曹操的操作下已经很近了,就没有必要刻意在乎,真那样做了,反而让人多心。
陆离非常自然的指使着可能成为自己未来上司的干活,而曹昂对此接受良好,个场面合的同时夹杂着倒反天罡,但非常陆离。
他就是这么一个守规矩又不守规矩,在规矩范围内疯狂起舞,跳成一副完全没有规矩的形状,然后再在别人控诉他的时候,又将这些不规矩的外在拆分成一条条规矩应有的模样。
不过曹操这般安排,到底是担心父子二人被一锅端,还是打着将所有战争结束在他这一代,让自己儿子当个守天下的。
陆离认真的思考了几秒钟,然后就不继续思考了。
事实上按照他的任务来看,显然是在曹操这一辈结束战争更像是历史改变了,而真的拖到曹昂那一代去,这跟原本的三国又有什么大的区别呢。
话说回来,历史真的改变了的话,罗贯中再写就不好叫《三国演义》了吧,该叫什么好呢,《汉末演义》?《汉魏演义》?
短暂为伟大的家担忧了一下,陆离将需要做的事情放到了曹昂处的那一摞之中。
年轻人嘛,就是得多干点活。
别人说公司是我家这是牛马被资本家画饼,但是对于曹昂而言,公司真的是他家的,他不努力谁努力。
当然了,让对方干活归干活,该负的责也是要负责的。
总不能老板满怀信任的将自己的继承人交给你,结果你带着对方把事情给搞砸了。
跟陆离有过共事经验的曹昂,发现陆离比起之前好像又进行了全新的升级,个人不是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好像进入了到了一个从形式到心灵的一种升华性变化。
通俗点说,他像是悟了什么一般,个人都脱俗了不少。
搭配上那张本身就很脱俗的脸,曹昂觉得哪怕只凭借着这个卖相,对方都能够去汉中跟张鲁pk一下谁更像是宗教领袖。
作为从自家亲爹那里听说过陆离原始版本五年计划的存在,曹昂本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恨不得拿着鞭子催着你上进的陆离。
结果虽然对方活没少给安排,可给人的感觉却并非那种火急火燎的催促,反而快中有慢,带着种从容的速进。
比起上一次跟着对方干活,这一次陆离放手让他做的事情更多了一些,同时,监督的也更加紧密了一下。
对他似乎处于一个又非常放心、所以将很多事情交给他来处,又特别不放心,所以他处之后要检查一下的阶段。
曹昂没有因此心生不满,他清楚对方这是在负责任,而且与其说是对他不放心,倒不如说是陆离太在意了,所以不希望出现什么疏漏,也不希望这份疏漏出现在他的身上。
曹昂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虽然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如今也近而立之年,但是真要论这种应对大型战争的后勤统筹经验,自然是比不上陆离与荀彧他们的。
况且就算如他父亲那般有充足行军打仗经验的人,不还是会对帐下谋士问策吗,虚心求教的基本素质他还是拥有的。
虽然相处很愉快,但也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比如说在有关吕布的事情上。
对方是自己的岳丈是一回事,但对方态度不端正就是另一回事了,曹昂以为陆离这种会拽着他父亲念叨的人,对待吕布也不会例外。
却不曾想有些人真的会得到例外的溺爱对待,陆离不仅自己溺爱,还要拉着曹昂一起溺爱,说些诸如“你岳父他年纪大,你就让让他”这种奇怪的话语。
曹昂:……
但这份意见不合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曹昂发现看似溺爱的陆离,对吕布走的是给一颗甜枣再打一棒子的策略。
而这种策略有用吗,看吕布那个反应就清楚,那真的老有用的。
曹昂:学、学到了。
这种先通过拉偏架混成自己人,然后再以自己人的身份成功完成劝说的手段,也不是只有陆离一个人会用,但陆离用的格外有用。
在与人相处这方面,曹昂发现陆离真的可以称之为天才中的天才了。
他总是很擅长与人打好关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好关系,甚至与一开始并不怎么喜欢他的人打好关系。
一般看到这种形容,很容易让人想到对方是在曲意奉承,甚至是放下身段的讨好,但陆离不是这样的,明明是他在跟别人打好关系,可实际过程中他又能让对方来为他付出。
太厉害了,端起水壶给对方倒水的曹昂心中想到。
第250章 各方情况
现在战场主要是围绕着汉中进行的,而汉中会成为主战场跟刘备的选择脱不开干系,有一说一,刘备这个选择也挺让人想不明白的。
毕竟真要打的话,当然还是往西甚至往南要更容易一些,可刘备却选择往北打汉中,不说汉中本就不容易打,就算真的打下来了,那不是直接就要跟曹操做邻居吗。
而现在这个时候跟曹操做邻居是什么下场,这应该不是一件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刘备跑来打刘璋,刘璋是真心觉得他可能是得到巴郡之后猖狂了,可结果对方实际想要打的竟然是汉中,别说张鲁措不及防,刘璋都没有想到。
不止是刘璋,最开始还有不少人都觉得他这是声东击西,打汉中什么的就是一个障眼法,说不定大家一个不注意,他就立刻拔营跑去打别的地方了。
结果好多场打下来,对方显然就是在认认真真打汉中,似乎没有半分骗人的样子。
可是为什么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不能说刘备毫无进展,但是在诸多势力掺和进来之后,他显然已经不具备任何绝对意义上的优势了。
可他偏偏还在这里死撑着,是前期沉没成本太高,以至于不舍得无功而返,还是确系有什么必胜的把握,又或者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若是第一种,放在别人身上也就算了,但刘备不应该是那种拿得起、放不下的人。
第二种的话,至少陆离现在还没有想到对方要怎么赢。
至于第三种,若是攻打汉中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对应着哪里呢?
陆离没有对曹昂隐瞒自己对刘备的警惕态度,但曹昂真的不太明白:“为何是刘备?”
明明这场战场牵连进去的人不少,一开始是刘璋与张鲁,后面因为曹操带兵过来,凉州那边怀疑对方会不会打着对汉中出手的幌子来打他们,又或者打完益州那边再来他们这边转一转。
除此之外,扬州那边也有了动静,他们看到这边打起来了,想着趁机偷一波发展壮大一下自己,实在不行帮着削弱一下敌人也可以。
反正不管怎么看,刘备都是几方势力中最弱小的那个,可偏偏陆离空闲的时候,总是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揣摩刘备那边的情况。
不只是陆离,自己的父亲也非常在意刘备这个人。
因为有两位在看人方面可称之为权威的存在对刘备给予了肯定,曹昂也尝试着去寻找刘备身上的闪光点,但是该怎么说呢,真的没有找到什么特别突出,有别于所有人的优越之处。
而且有的时候是要从结果来看人的,一个人有着再大的能力,结果忙碌半生一事无成,这跟没有能力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毕竟曹昂也不是不懂行情的人,这年头追随人,要么图一个利益权势方面的有利可图,要么图一个他真的好爱我、我们志向相同的情绪价值,刘备那边后者倒是给的足,但是前者真的太欠缺了。
用陆离的话来说,没有粮草的战争,那就像是纸上比划的空想,是打不起来的。同样的,没有实际利益的情绪价值,那也是很难长久的。
毕竟跟你一场,什么都得不到不说,还总要让人往里面倒贴,这谁也不是想当冤大头的存在啊。
对于曹昂的疑惑,陆离的回答很简单:“除了时运不济,他又有何不如人之处呢?”
而且现在看,对方的短板都已经补上了。
从结果来判断一个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什么时候才能算是有结果呢,死亡才是盖棺定论的结果,甚至有些时候人死了、事都还没有掰扯清楚呢。
只要人还活着,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大器成的人又不是没有存在过。
刘备如今的成就,可算不得结果。
不过防备刘备归防备刘备,实际情况是如今更应该防备的是孙权,因为江东那边已经打过来了。
对方选择攻打的地点是江夏,是的,就是江夏。
而如今驻守江夏的是编练水军的蔡瑁,对于这位,陆离实在不怎么放心。
事实上不只是陆离,曹操对于蔡瑁同样也没有那么放心。
他怎么也忘不了,对方是如何在形势大好,几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情况下,将刘备一行人与刘琦都给放跑的。
这第一印象先留下了一个不靠谱的印象,后面又还没有出现什么能够将第一印象补救回来的事情,如今他要是还能完全放心的让对方在江夏驻守,曹操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这份“心大”了。
曹操显然不是这么盲目相信的人,所以看似是蔡瑁独守江夏,实际上还有张辽在南边协防,吕布这边也随时都能去救一救。
这样一看的话,颇有种安排他一个人干活,还得配上两个擦屁股的人的既视感。
可这事反过来看,哪怕要配人帮着他处,还是安排他驻守江夏,那自然也是有原因在的,原因很简单——水兵。
而有关孙权那边为什么非要可着江夏使劲也很好解,一方面得到江夏的好处是大大的,不仅是地盘上的扩充,战略意义上也非常有利于他们沿江布防,切断曹操向南的管控,对荆州南边的郡县进行蚕食。
另一方面也跟如今的战局有关,得到江夏,可以助力孙权那边打通通往战场的路径,直接参与到这场争夺战之中,或许未必是要争夺汉中,但至少不会只能在一旁干看着。
不管是从当前局势,还是未来发展,江夏对于孙权那边而言可谓是军事必争之地。
而敌人最想要得到的,正是我们最需要守住的,对方得到江夏能有多少好处,他们失去江夏就会有多少坏处。
但陆离真的永远痛恨春耕时期开战的人,荆州有粮草储备不假,却也不足以支撑起这般情况下的多方作战,到了这个时候,后勤保证就不得不用上曹操更多地盘的储备了。
有关要跟荀彧那边联系的任务,被陆离毫不犹豫的交给了曹昂。
反正对方刚从那边过来,不存在任何陌生不是吗,而且他的身份本身也很具有代表性。
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很好的立功机会,当然要帮着上司的儿子镀层金了。
陆离也是经历过经营名声的那个时代的,就连陆乔那般的人都能被安上个“欲离难离”的孝顺名声,曹昂这般实打实做事的得到功劳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曹操没有这般安排过,曹昂也没有表露过这方面的需求,有些要求或许没有明明白白提出来,但不代表不存在,聪明人要学会主动去做。
什么事情都等到别人明明白白说出来再去做,那就有点迟钝了。
至于主动去做会不会有弄巧成拙的可能性,这就要看你对实际形式与人心的把控了。
曹昂没有拒绝陆离的安排,也没有办法拒绝,他要是真的拒绝了,或许陆离会接受,但是亲爹回来知道了非给自己一顿军棍不可。
而且这种事情本身也没有什么需要拒绝的地方,曹昂很痛快的接下来任务。
哦,对了,还要在《陆离人际关系观察日记》中添上一句,他早就发现了,善于和别人处好关系的陆离,唯独跟荀氏颇有点不尴不尬的气氛在。
这种情况,让曹昂觉得陆离瞬间像个人了,真的所有人都喜欢的话,未免也太……太奇怪了一些。
有关他们两方关系不合的情况,其实有不少人都猜测是不是为了防止团结的过于紧密,以至于被自曹操猜忌。
毕竟任谁看,这俩人都属于那种非常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也不存在什么根本方向上的背道而驰,怎么看也不像是合不来的样子。
可根据曹昂的观察结果来看,他们的不合拍真的不像是演的。
虽然不合拍,却也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就是单纯的比较冷淡而已。
而且陆离这次将沟通任务交给自己,可跟他与荀彧关系好不好没有关系,毕竟他们关系一直没有特别好,但是也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好好合作。
荀彧那边看到对接人是谁,也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早在曹操将曹昂丢到陆离那边去的时候,荀彧就想到这一点了。
毕竟是能够在先帝那里跟十常侍争宠还成功的人,在人情世故方面,陆离或许不会天天大搞人情关系,但绝对不会不懂。
而且有一说一,这般做也不只是人情世故,还有政治考量呢。
一般来说,在亲爹还活着的时候接触儿子是不好的,但陆离是老曹家可以一起过年的编外人员,自然是不一样的烟火。
陆离没有家族,没有妻儿,不存在任何为家人谋利的谋算,反而达成了某种特别的无欲则刚的境界,许多事情别人做是不合时宜,他做就是刚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