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真心为国为民,想要上报朝廷,下安黎庶的人而言,这样的府君简直不要太好。
你嫉恶如仇,人家比你更嫉恶如仇。
你爱民如子,人家比你更爱民如子。
步调一致的情况下,所有的大困难都被对方给解决了,人家也不会贪你的功劳,做出成绩会被鼓励表扬不说,那是真真正正能够将你给报上去的。
但是对于那些只是想要镀层金,想要在任职之地作威作福、横征暴敛的官员来讲,陆离这位府君真的太魔鬼了。
家人们谁懂啊,我当官之前以为自己未来过的会是威风八面的好日子,结果现在活脱脱成了牛马一个。
别说骑在百姓头上了,我们府君就差让我们去给百姓当牛做马。
这要是全大汉的县官们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也就算了,但只有我们这么惨,这是不是就有点不太好了。
他们恨不得没有这样的府君,而某些想拥有这样府君的人还捞不着,这种“天不遂人意”的情况谁能说得清楚呢。
去年因为南宫大火,陛下下令要天下田地亩税十钱,然后修了个万金堂,南宫的修复是在今年才开始进行的。
陆离已经学会对这种事情视而不见了,他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而已。
真要怼上去,没有效果不说,现在还能庇佑的一亩三分地极有可能也将无法庇佑了。
分到田地、有了更好的犁具,且正常收税了一年多的乐安郡在逐渐从战乱中走出,陆离也算是完成了《陈情表》中让大父九泉之下得以心安的kpi。
陆离觉得自己现在过得还算不错,官位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管的地方也终于进入平稳状态。
平日里需要处的事情比最先接任时少了不少,遇到某些麻烦时也能找到一个处模版,新发展出来的豪强一个个都很听话,跟下属们的磨合进行的也相当不错,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在这个乱世即将到来的时期,青州乐安郡莫名就有了那么点乱世结束、治世将来的感觉。
他甚至跟曹老板开通了书信渠道。
他们两个当初都是中平元年末尾上任的,对方中平三年也就是今年春,面对调任称病辞官了。两人做了一年多的邻居,愣是没有见上一面,倒是在对方不干之后,陆离收到了来自对方的信件。
至于为什么没有见到人,那原因也很简单啊,前脚跟朝廷说我生病了不能为陛下效命了,后脚你去见隔壁的郡守,有点心眼的都做不出这么害人害己的事情来。
哪怕知道这是东汉末年,陆离在某些瞬间也会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能够说上句可以,之前常年跟张角奔波在最苦难地区的石锤,则是认为现在的日子美好的不像话。
可很显然,他们两个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人。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娱乐活动那么多样,但也不是没有娱乐活动的。
对祖父的守孝一般一年就足够了,求名声的会延长为三年。
但陆离去娱乐化显然不是因为守孝,他就是单纯的将某些娱乐活动忽视了过去,毕竟常年生活在山上都习惯清净了。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常年生活在山上的。
别的不多要求,办个宴会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再欣赏一下歌舞,这应该算是古今通用的。
你要是觉得这样太奢靡麻烦,大家一起出去骑马射猎,林中啸歌也不失为一种拉近关系的手段。
你要是觉得这不够文雅,流觞曲水也可以啊。
哪怕你不想跟太多人玩,私下里找几个人大家一起谈经论文也成。
可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
他们府君外向的时候,活泼的能够将一群人踹进棺材里。
但是内向起来的时候,他也真的有点府里蹲的感觉。
别说那些朝廷任命的官员,就连他自己征辟来的官员,都没啥机会跟陆离私下里亲近亲近。
家人们谁懂啊,我加入了大汉集团的乐安郡分区,这里的待遇是这样的:
工资是保底正常发但不允许赚外快的,活是必须要好好干不允许给人民群众当阻碍的,领导长得好看就是心不确定善不善,划重点——并且从不团建。
郡守不团建,尤其是噶了不少豪强以及刺史兄子的郡守不团建,大家轻易也不好搞团建,真搞了,看起来就好像大家联合起来孤立府君一般。
其他人可不像陆离出生就跟着亲爹上了山,爹死后还自己在山上住了三年,早就习惯了孤单。
外向的古代人,现在已经要被穿越而来的府里蹲大学生给逼疯了。
能不能聚一聚,到底能不能聚一聚,我们又不是要聚众谋反,府君您就让我们聚一聚吧!
这种事情短时间内还能忍,忙碌的时候也能暂时遗忘,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真的就跟有狗尾巴草在心里来回扫一样,太让人心痒痒了。
陆离从来不是一个迟钝的人,在主薄对着自己几次欲言又止后,他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了解到情况后,陆离对这个情况有些哭笑不得。
这件事情倒确实是他疏忽了,群众有需求是要满足的,官吏们的正常需求也是需要被满足的。
不就是想要团建吗,团呗,想你家府君前世当班长的时候,也没少组织过集体活动,可有经验了。
第一次宴会陆离并没有邀请上一大堆人,有一说一,他也根本不可能一封请柬将所有县官都叫来,怎么,都不干活了?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陆离这个郡守做出“表率”,让他们清楚他并不禁止这方面的事情而已。
所以这次陆离邀请的不过是自己的属官,以及被中央派来后一直安静充当吉祥物的郡丞。
宴会无酒,与守孝无关,纯粹就是陆离这个郡守要求所有人都要时刻准备着。
万一出了点事需要干活,郡府一群人全喝多了,这像话吗?!
也许是被之前陆离的宴会绝缘给pua成功了,现在一个普通的宴会都让大家有点久别重逢、惊为天人的感觉,完全没有挑剔有没有酒的想法。
虽然没有酒也没有舞,但府君亲自给大家弹琴了,这还要什么轿子。
府君都下场了,大家自然也没谁会端着,都憋了好久了,放开之后颇有几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架势。
虽然没有酒,但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陆离听了琴笛合奏,听了啸歌,也看了舞剑,之前在现代作为班长组织班级活动,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自己添堵。
但这一次的宴会倒是办的圆满,所有人的关系好像不自觉的就被拉近了些许。
众人中最年长的郡丞看着他们府君眼睛亮晶晶的样子,只觉得现在才从对方身上看出些许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所有人都以为那场宴会是个开始,却不曾想那实际上是结束。
陆离用一场宴会证明自己并不禁止这类事情之后就结束了,他实在不是一个多么爱搞这些的人。
曾经在现代的时候还好说,但是来到古代在山上待了二十年后,就有点不感兴趣了。
陆离不由想起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很久之前,大约自己8岁左右的时候。
有一天陆乔突然问了陆离一句:“喜欢热闹吗?”
似乎也意识到自己问一个从出生就被自己带上山,压根不知道热闹为何物的孩子这种问题有些荒唐。
为了辅助陆离解,他指着鸡窝里的一群鸡比喻道:“热闹就是跟它们一样,与一群同类混在一起叽叽喳喳。”
“怎么样,喜欢吗?”
别说陆离没有多么喜欢,就算他真的喜欢,被对方这么一举例,他都说不出喜欢二字了。
第35章 天子近臣
中平三年的春节本应与去年没有多大区别,但来自陛下的调令让这一节日对陆离而言瞬间变了味道。
征青州乐安郡守为侍中。
侍中,这可是妥妥的天子近臣。
上次要将他往中央调,给的官职还只是一个杂牌将军,这次怎么突然就变成侍中了。
虽然带着“侍”,但侍中可是个正正经经的面向士人的官职,跟宦官没什么关系。
侍中一职官方给出的工作内容是——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
翻译一下就是随行侍奉在皇帝身边,引导众臣依礼行事,面对皇帝的询问给出回答、出谋划策。
但是具体工作内容与地位其实还要看皇帝的意思,有些人为了让他能够自由出入宫内,皇帝也会给他加个侍中的名头。
陆离这种由郡守征过去的,显然不是这种
在他历史相关记忆中比较有名的侍中,是晋朝的嵇绍,就是嵇康的儿子,鹤立鸡群成语中的那个鹤,嵇侍中血典故的参与人之一。
他担任的是有名的傻子皇帝晋惠帝的侍中,一个会说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也会在忠臣为他死后,言:“此嵇侍中血,勿去也。”
晋朝啊,想到那个让人血压蹭蹭往上涨的朝代,陆离都没心思去想这份来自皇帝的征召了。
但别管晋朝多让人高血压,那毕竟是三国以后的遥远未来,所以正在眼前的这份调令还是要想一想的。
比起上一次直接破防,死活不想去,为了不去《陈情表》都写出来了。
这一次,陆离对于这份升职倒是没有那么排斥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况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果说刚从山上下来就被砸过来一个郡守,陆离还是晕晕乎乎,有那么点束手无措,着急忙慌的混乱。
现在郡守也当了两年了,人也杀了不少了,他的心态也往迎难而上方面奔去。
不说未来会如何,不说现在对方已经做过哪些事情,在世人眼中,当今陛下对陆离而言真的可以说是知遇之恩、从无亏欠。
哪怕他的某些作为对陆离而言真的眼前一黑,但对方从来不曾主观意图的坑过他。
抛开百姓的苦难,对方还真的能说是从未负过陆离。
不仅没有负过,还大大有恩。
之前还能用孝来对抗忠,以忠孝两全为名拒绝,但现在这个情况显然不适合继续这样了。
而称病还乡、辞官不受那是曹操的路线,陆离走不了这条路的。
既然反抗不了,何不接受呢。
陆离不准备纠结,也不准备为难自己,他可是要努力活到六十岁的人。
现在寿命进度条才前进了三分之一,可不能绊倒在这种升官的大好事上。
陆离接受了,陆离感谢了皇恩浩荡,陆离收拾着东西准备前往洛阳。
现在去看看也挺好,之后再想看就只能看火灾后的受灾现场了。
作为侍中,他甚至还能出入宫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