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是没有什么,就越是喜欢强调什么。
而这样的存在,陆离身边……又或者说身上,其实就有一个。
口口声声说自己正规的系统,当真是正规的吗?
陆离从不否认捷径的存在,不论前世今生,他其实都曾因为“捷径”有过受益。
可这是拯救世界的事情,那些捷径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代价,这是单纯门路广可以解释的吗?
按照系统完成主线任务才能拯救世界的逻辑看,就相当于你打游戏,成功通关后得到奖励甚至是奖金,然后能够拿着这份奖励去兑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就包括着成功拯救世界的办法。
可如果你是靠着开挂,靠着作弊,就算成功通关,当真还能得到这份奖励吗。
免费的总是最贵的,很多捷径走到最后,你会发现你走过的那些看似短暂的路程,实际上比走正常大道要蜿蜒曲折且漫长的多。
前世,陆离就是用类似的手段坑了一把越来越过分的兄姐。
袁绍处完杂事从办公处走出来,没走多远就看到陆离坐在亭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的,不由抬脚走到对方身边:“伯安?”
他坐在对方身边:“伯安可是在担忧接下来的兵事?”
陆离看向就坐在自己身边,脸上似乎写满了壮志踌躇的袁绍。
他微微垂眸:“我只是在想,我们如今将檄文发往各种,若得到响应得以聚众出兵却不能速战速决,可会影响来年的春耕。”
此时正值九月中旬,古人作战大多都是秋日出兵,一来粮食充足,二来不耽误农时,三来也是气候合宜。
可不能忽视的是,此时已经接近秋日末尾,冬日即将到来,而冬日一过,便是春耕之时。
陆离从来不指望他们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取胜,就像你不能指望六国真的能够通力合作对付秦国一样,那么多的人却不用同一颗心,那么多的利益也不能均分给每个人,你如何能够指望他们不分崩离析呢。
就如袁绍,对方现在跟自己一副立志要讨伐董卓的模样,可对方的叔父还好好的在洛阳当着太傅呢。
他们袁氏进退得宜,谁看了不说一句高明。
陆离现在想的是,如果注定要输,能不能快一点,哪怕只是少死一些人呢,这是伪善的他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善意了吧,陆离自嘲的想到。
可他不能对着袁绍发表这种“慈难掌兵”的言论,干脆便说春耕好了。
曾经在地方担任郡守的时候,陆离总是要被春耕时发现的各种事情气个半死,收拾了这里、还要处那里。
可现在看来,那时候似乎都能称得上是自己最后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了。
袁绍不知晓陆离想的这些,他只是听到对方说“春耕”后不由一愣,紧接着便反应过来:“伯安想错了,虽说凡涉军事,未思胜先虑败。
可那董卓能够在洛阳占据一时之利,不过是趁人不备,如今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大汉上下何人不怒不怨不悲,哀兵出征岂有不胜之。
此刻我等出义兵正是为了匡正汉室,陛下安好,黎庶才能安心。而若放任董卓不顾,才是真的会耽误春耕,”
慷慨激昂后,袁绍也不忘解释道:“况且我等也不是要将所有人都拉出去打仗,自会留下足够的人在应对春耕的。”
陆离不怎么相信这话,却也无意反驳,事实上他看得出来,如今袁绍看起来就有点觉得自己妇人之仁的样子了。
你们哪里是为了苍生,为了大汉,你们不过是想要赶走董卓后,自己去取代他,成为他,甚至是超越他。
可自己难道就比他们好到哪里去了吗?
原来想要拯救一个世界,真的要面临伤害另一个世界。
哪怕没有陆离,这些事情依旧会出现,可这不是他能够心安得出手的由。
当袁绍伸手拉他,陆离顺着对方的力气站了起来。
“伯安可愿与我同行?”
陆离没有回答,只是被对方拉着手并肩走在渤海郡守的府邸之中。
跟乐安郡遭遇黄巾乱后几乎沦为废墟,后面也只是大致修复了一下的府邸不同,这里虽然比不上洛阳皇宫,却也别有一番景致。
陆离没什么心情去欣赏这番景致,只沉默的走在对方身侧。
袁绍稍微一侧头就能看到走在自己身边的人,对方是落寞的,却依旧美丽。
他自己就是备受称赞的美男子,可是在见到陆离之前,他从没想过一个男人能够长成这样。
意气风发的时候好看,守礼浅笑的时候好看,阴阳怪气的时候好看,如今落寞之时同样好看。
他想到曾经对方也是如此跟在先帝身侧,自己此刻甚至比对方当初跟先帝更加近,袁绍心中不由一动。
感受到自己手上被握住的力道突然加强,陆离不由侧头看去,映入眼帘的那双眼睛中似乎写满了野心。
有那么一瞬间,陆离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袁绍,而是董卓。
可或许袁绍与董卓本来也没有什么区别,谁能都成为董卓,所有人都在骂董卓,但这里面又有多少人想要成为董卓呢。
陆离:“本初兄?”
手上的力道虽然稍有放松,却完全没有松开的意思。
袁绍再一次问出了那个问题:“伯安可愿与我同行。”
陆离看向很认真的在问自己的袁本初,同样很认真的回答道:“我们如今不正在为大汉同行吗。”
他们都清楚,这是一种拒绝。
袁绍倒是风度依旧,对于这个答案,他其实是有所预料的。
自己现在不过是一郡太守,难不成要让曾经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陆侍中与自己同行,给自己当主薄吗。
就算是水往低处流,也没有一下子从九天之上流到乡间小沟里这么低的道。
他笑着点头:“是啊,我们如今不正在同行吗。”
迟早,会真的同行的。
不同于他们两个之间,哪怕拒绝都保持了体面。
洛阳如今是越来越不体面了。
天子不体面,百官也不体面。
非要说有谁体面,恐怕也就只有董卓体面了。
如今他已经自拜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何会不体面呢。
正式出兵会盟之前,总是免不了要搞一场宴会先安定统一一下内部的。
不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他宴请自己手下一众文武的同时,也没有落下陆离。
按来说,这种宴会上,你但凡不是跟对方持有相反意见,万万没有摆脸色的道。
但是看到陆离端庄坐在那里,面上隐隐带着悲色,大家却都可以解。
要真的对方喜笑颜开的跟他们一起宴饮,他们怕是才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失心疯了。
哪怕你不愿意解,却也绝对不能出声说什么,非忍不住说了,绝对一说一个政治不正确。
还想不想要名声了,还想不想要混下去了?
想就闭嘴!
如此简单粗暴通俗易懂的道,大家还是都明白的。
而且说真的,大家都不是一个赛道上的,那真的是嫉妒都嫉妒不来。
当初陆离风光的时候,在场许多人连个见他的机会都不存在,县官去嫉妒权比丞相的存在,那真的是有点心比天高了。
宴会结束后,面对袁绍抵足而眠的邀请,陆离一愣后到底还是选择了拒绝。
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喜欢跟别人抵足而眠。
坐在袁绍给他安排的住处中,陆离看着眼前闪烁的火光,很难说到底在想什么。
想前世?
还真的想不到什么值得惦念的人。
想今生?
是想那喊着你“多鱼”,说着让你“学点好”,然后自己说死就死的父亲。
还是你压根没有见过一面,却用自己的死亡成就了你的仕途的祖父。
又或者,是那个与自己约定年年岁岁却失约于人的君主……
别想了,陆离告诉自己。
别总是回头看,这种事情等你要死的时候再做也不迟。
现在将一切想清楚了,临终前要想什么呢。
若是死前连可以想的东西都不存在,那未免也太可悲了些。
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得失死时再算也不。
他以前从来不为难自己,总不能越活越倒退。成功活到60未必可以拯救世界,但现在就将自己郁闷死肯定也不能。
陆离倾身灭了油灯。
安,大汉。
第58章 性情中人
今年本是中平六年,但因为帝位的更迭,今年同样还是光熹元年、昭宁元年,如今刘协登基,变为永汉元年。
永汉元年十月,各路响应讨伐董卓的义兵首领纷纷起兵向着洛阳出发。
《三国演义》中,将反董势力归为十七路,而如果加上刘备的话,能算是十八路。
可实际上,冀州牧韩馥在后方提供粮草支撑,最开始到来参与会盟的仅仅只是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北平太守公孙瓒以及长沙太守孙坚。
加上后面提供粮草的,也不过是十路人马,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曹操不曾出现。
更加准确的说,对方刚招募完义兵正在赶来的路上,还有不少未曾出现的人也是如此。
陆离提前了一切发生的时间,许多细节不可避免的也会发生变动。
没过几天,在正式会盟开始时,曹操、陶谦、张扬等人陆续赶到。
虽然是从渤海发出的檄文,但袁绍不可能让大家都跑去渤海会盟,不说那里距离洛阳不够近,对于很多人而言也不够方便不说,在军事意义上还不存在任何特殊价值。
会盟的地点选在了河内郡,当然了,大家虽然人来了,但有些人的兵马却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有利于多方位对敌人包抄,也是防止被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