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就在于此刻联军已经隐隐进入互相攻讦的阶段了,因为陆离的出现,这场讨董大战比原定历史要提前了不少。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东西不免要随之改变。
可就算如此,该发生的事情依旧发生了,如袁氏死去的人,如烈火焚烧后的洛阳,又如分分钟就要分崩离析的联军。
他似乎什么都没能改变,又确实提前让这个世界进入了乱世序章。
没有好的改变,只有提前到来的噩梦,原来他在这个世界拿到的真正剧本其实是扫把星吗?
陆离有点想要被自己的这个比喻逗笑,却又实在是笑不出来。
知道孙坚一边派人尝试扩大战果,一边也在努力修复陵墓,清扫宗庙,以及准备祭祀。
陆离跟着其中一队人来到了刘宏的文陵,此刻这里看起来半点不像是帝王的陵墓,反倒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肆无忌惮破坏的战场。
虽然陆离派石锤暗中救下了何太后母子二人,可众人所知晓的是这两个人已经被董卓杀掉了,对方先是借着葬入何太后将陪葬品搜挂了一波,但那个时候好歹还知道要装一装。
而等到准备将都城迁往长安时,对方直接装都不装了,干脆利落的都不能称其为盗墓,那分明就是在掘墓。
任谁看了这个,不觉得礼崩乐坏呢。
陆离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想到刘宏那个江山留与后人愁的“豁达”态度。
陛下,如果你知晓如今的结果,如果你看到眼前的一切,会不会因此有所改变呢?
当事人早已失去给他一个答案的能力,但陆离却又好像已经知晓了答案,答案一点也不难,刘宏不仅不会改变,甚至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变本加厉的敛财。
人没有办法管死后的事情,但人可以管自己如何活着,刘宏从来不会选择亏待自己。
完全的昏庸是一种可恨,有能力却不作为则是另一种,可偏偏所有人都有资格恨你,独我不行。
周围的人在努力帮忙恢复,而陆离就静静站在那里,他学着自己记忆中石锤在张角死后表现出的模样,再添加上几分自己的特色。
明明他实际上心里其实也没有特别悲伤,但所有人看起来都觉得他伤心的怕不是下一秒就要晕过去。
这一次,陆离没准备配合演出。他当然不会昏过去,他没打算给自己塑造一个病弱人设。
他只是在那些士兵在尽力修复后准备封死最后一个缺口的时候拦了一下:“可否稍等一下。”
这个小队虽然仅仅只是五十人左右,但因为陆离跟着,孙坚专门派来了这五十人所属的百夫长。
而有关要如何对待陆离,孙坚将这位百夫长派出来的时候也特意交代过,只要陆离不是要伤害自己,别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做到就要尽力满足他。
对方现在只是让他们稍等一下,也没人觉得对方这样阻拦是准备让刘宏的陵墓就这样留一个口子,那自然没什么不能答应的。
领头的百夫长开口让其他人先停下来,然后抱拳朝着陆离作揖,给对方让开了道路,手下的士兵见状自然也都纷纷让开了道路。
陆离道谢后走到缺口前,他从怀中拿出一个装有东西的锦囊,隔着锦囊轻抚着里面放着的东西,好似无限眷恋,却不曾打开看一眼。
是不想看,还是不敢看呢?
都不重要了,左右今日过后都看不到了。
他停下手上的动作,拿着锦囊就要往洞里面放,可动作进行到一半,他的手却不由微微一顿停在了半空中,握着锦囊的力道似乎在增加,可最后陆离还是通过缺口将锦囊放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后,他给那些士兵让开了地方:“可以继续了,劳烦了。”
陆离就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将那个缺口一点点封死,连同自己刚刚放进去的锦囊一并封锁在内。
他或许是有一瞬间后悔的,可最后他只是站在这里,不曾阻止分毫。
那个锦囊里面装着的,是刘宏第一次见到他后送给他的那块玉,那块番域小国献给大汉天子的美玉,那块见证了陆离洛阳开端的美玉。
甚至就因为那块玉,搞出了一场来自皇帝对臣子们的“东施效颦”嘲讽,还因此让他们商业鬼才的先帝大赚一笔,一改洛阳官员们的佩玉习惯……
陆离有无数的由留下它,此时他的心中似乎都有一个角落在诉说不舍。
不舍却没有后悔。
如今那块玉已经碎成两半了。
行军途中不免颠簸,陆离为了防止磕碰,将那块玉小心的收入了锦囊之中,放在怀内。
可那块玉还是碎了。
不是碎在行军途中,不是碎在孙坚将他拽下马阻拦他的过程中,而是碎在那场马匹发狂朝着火焰奔去的险死还生之后。
陆离倒不是因为美玉的破碎才选择做出这样的“丢弃之举”,他只是将宝玉还给他真正的主人,他只是问心有愧。
陆离在现代的时候就听说过一种说法,叫做宝玉能够挡灾。
他同父同母的兄、姐也好,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弟、妹也罢,身上或多或少都是有玉饰的,庙里求到的平安福,开了光的辟邪朱砂……
这些寄托着长辈们爱意、祝福与期冀的物件,所有人都有,只有陆离没有。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过是陆离前世所遭遇的各种冷待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其实没有这些也没什么的,毕竟没有也不妨碍他成为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那个,也不妨碍他好好活……好吧,他前世确实没有好好活下去。
但陆离觉得这个跟那些没有关系,就算自己真得到了,估计自己也就是那个顺便的搭头,该死的时候怕也活不了,这有还不如没有呢。
今生的陆乔同样没给过他这种东西,但考虑到他也没有给过别人,甚至想一想他还让自己遇到了擅长此道的张角,四舍五入之下其实也能说句有。
可真正给了他,也真正起了作用,帮他挡了灾的,反而是刘宏给的玉佩。
虽然拦下他的是孙坚,可陆离就是忍不住将军功章分了三分之二给那块玉佩。
这分功方式,估计能够分分钟唤醒皇甫将军的某些记忆。
在洞口的最后缝隙被彻底封死后,陆离不由闭了闭眼睛,有些人明明已经死了,可自己这人情怎么还越欠越多了呢。
陆离这个时候突然觉得上学可真不是件好事,自己当时但凡没有那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时候可能也就不要脸的当个老赖了。
可偏偏他这人虽然没什么美人包袱,但确实是有点特别的道德枷锁在身上的。
陆离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可真是公平啊,虽然自己陌生奇妙就合了刘宏的眼缘,可对方也确实阴差阳错的拿捏住了他的软肋。
他最受不了自己欠别人什么了,尤其是欠的还都是一些主动的善意赠予带来的东西。
原本都想着靠救下何太后与弘农王两人将之前种种一笔勾销,谁知道还完旧款来新账,就按照先帝那个商业鬼才的情况,陆离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小心欠下了传说中的高利贷。
孙坚见到陆离原样出去原样回来,没缺胳膊没少腿,也没趁着人不注意抹了脖子,瞬间长舒一口气。
但这口气也没有舒太久,想起自己得到的消息,他看向陆离的眼神中不免多了一分迟疑:“我闻后方有变,正要回转,不知伯安欲往何处?”
事实上“后方有变”都是谦虚说法,主要是孙坚怕自己实话实说的话,将刚刚受过大刺激的陆离再给刺激出一个好歹来,这算是谁的锅。
陆离知道对方这是要回袁术那边,而自己……
第64章 国仇家恨
刘宏曾与他约定年年岁岁,可他死后的第一个年节,陆离是在军中度过的。
那时袁绍满门尽灭,谁都没有心情过节。
这年因为帝位更迭,年号几次修改,最后恢复为中平六年。
如今新的一年是初平元年,亦是公元190年。
这一年以洛阳的一场大火为开头,似乎从一开始就烧毁了所有人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待到陆离返回袁绍所在之地,已近春耕之时,如今众人战又不愿战,退又有不甘愿,众多耕作劳力就随着他们的心态不定空耗在这里。
说是为春耕留下了人,可就算一家老小齐上阵都不一定能够保证什么,留下的人难不成会因为少了人反而力气加倍能干更多的活?
带着满腹的难绪,陆离刚回来,都没来得及做什么,便听说了一件绝对能让人气死再死活的事情。
——袁绍欲立刘虞为帝。
这事陆离是真的想不明白,他不知道正史中有没有发生过这回事,但要知道他们这次聚众发兵的名义之一,就是护卫先帝后嗣。
你现在要放弃先帝子嗣立宗室为帝,别管你原因找的有多好,这无疑是将自己这次联合时发的声明给撕碎了。
地基都给捣烂了,你是想建空中楼阁吗?
莫不是他们终于受够了这种拉拉扯扯还要披上一层友善外衣的敌对,准备正式撕破脸来个关于天下的争夺?
陆离深吸一口气,暂停了自己疯狂猜测的大脑。
别去猜测奇葩们的想法,小心被他们拉到自己的节奏之中,然后借助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
袁绍听说陆离回来了,个人可谓且喜且忧。
喜的自然是人没事,还回来了。
天知道当初陆离奔着孙坚而去后,袁绍都做好了对方会一去不复返的准备了。
后面袁术给完粮草回过神来,还怀疑过陆离去孙坚那里,是不是袁绍想要借着陆离拉拢自己手下的将军。
袁绍面对这个天降大锅,完全懒得跟对方解释什么。
还借着陆离拉拢孙坚呢,孙坚别把陆离给拉拢了去他就谢天谢地了。
反正袁绍早发现了,陆离对于有能力的武将有着别样的偏爱。
不说最早帮着对方报了家仇的皇甫嵩,就说这次联军会盟前的行军路上,陆离特别喜欢凑在那些武将身边,那好话一套一套的,别说袁绍自己没听过,他怀疑先帝都不一定听过。
实际上是羡慕对方有好棒好棒的武将,顺便学习一下行军实操知识的陆离:……
总之在袁绍看来,陆离就是个“重武轻文”的,尤其是喜欢那些有能力、有实战成绩的。
而好巧不巧的,孙坚就是这样一个人。
尤其是在这次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对方表现的那叫一个一骑绝尘,要是陆离真的跟着对方跑了,从结果看过程,袁绍绝对实名怀疑对方是蓄意已久,有意勾引!
可现在你猜怎么着,陆离回来了!
哈哈哈,任你再显摆,陆伯安照样不会跟你跑!
袁绍开心了,真的开心,那感觉不吝于你努力讨好了好久的野生猫猫跟你闹了矛盾,狠狠挠了你一爪子后跟着别人走了,你都以为对方要成为别人的猫了,结果最后猫还是选择了回到你身边。
这是什么,这是家人们,这只猫想要跟我,谁都不要,只想要跟着我。
以上是近乎失而复得的喜,至于忧,那就更简单了。
当初自己只是因为杀宦官的时候考虑不够周全,导致先帝两位皇嗣被带出洛阳,那个时候那两位皇嗣都没真出事,自己都免不了要被对方阴阳怪气了好几句。
一个引来董卓的计策,更是被对方反复算账,算到现在这事估计都还没有真的在对方那里过去。
现在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洛阳都没了,先帝的陵墓都被掘开了,要不是孙坚拦得快,对方差点就殉城,这账怕不是要算到下辈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