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明是谁,新来投靠的谋士吗?
但很快,曹操就知道了这个yiming不是益明,而是佚名。
不用猜了,能干出这种别扭事的除了陆离还能有谁呢,对方在某些时候的操作让人又懂又不懂。
待在家里的陆离看着来到了百分之七十的阵营贡献度,这事别人懂不懂不重要,他自己懂就够了。
很多任务前期走对了路子,进展的是非常快的,但是一旦来到了百分之九十,后面就开始如砍一刀那般龟速前进了。
陆离的后世传唱度任务现在就是如此。
系统自己本身就喜欢各种钻空子、走捷径,对于陆离的卡bug行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除夕夜给陆离放了一个仅他可见的小烟花。
陆离看着自己目前所属阵营汉后面带着括号的曹,对着郭嘉举起了酒杯。
虽然陆离跟郭嘉一起过年,看起来并不孤单,但是这事放在大家眼里就不一样了。
人家郭奉孝一个人,那是家眷在颍川还没有过来,可你陆伯安可是真的三十岁的单身汉。
在一众早婚早育、妻妾俱全的人里面,这都不能说是显眼了,这简直就是扎眼。
从来不缺少想要跟陆离结亲,又或者送美人的存在,也有人劝过他就算不喜欢,摆在家里不也可以堵一堵人言可畏吗。
但陆离才不搞这一套呢,今天你因为单身在家里摆了个美人堵人言可畏,明天你就要因为没有孩子摆个孩子来堵,这种堵是没有尽头的。
陆离这种坦然的单身,没有任何不自在的不留胡子的情况,显得好像不是大家包围了他这个异端,而是他一个正常人包围了一群异端一样。
也因为对方一点不在乎,一点没有主动去堵的行为,人言可畏反而被堵住了。
毕竟任你说破了嘴皮子,人家也半点不在乎,你是闲的没事干了吗,就非要去唱这个独角戏不可。
于这些事情上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陆离,在曹操府上遇到了一位故人。
第87章 二合一(含一章营养液加更)
“佚名”的文章是年前托郭嘉送过去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出正月,再加上假托了佚名之人,曹操找陆离来谈论这个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正式的安排在办公地点,而是直接友人宴请一般的请到家里来了。
他这个兖州牧甚至直接在家门口等着,见到陆离后,曹操拉着他就往里面走。
等到相对坐下后,也没有来什么虚的。陆离看着曹操俨然一副已经完成背诵的架势,都很想要跟对方说一句,你可能背过了,但我没有啊。
这年头谁家好人自己写完文章后还要背诵的,也幸好陆离记性不算差,不然他们两个谈论之前还得先翻翻“课本”。
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曹操却没有直接戳破陆离就是佚名之人。
他只是问:“伯安以为如何?”
这是妥妥的问策之语,陆离文章分析的很明白,但是对于要如何做是半点不曾提及的。
他觉得曹操那么老大一个人了,看完这些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又不是孩子,还得教对方怎么做事。
再说了,真要让陆离教,他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教出什么好教来。
曹操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陆离既然写的这么明白,肯定也有更加深入的见解。
天知道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这个,他过年都过不下去了,这不年假还没有结束,他就将陆离给找来了。
其实在此之前他是去找过陆离的,这才是求教的正确打开姿势,只是对方跟郭嘉跑出去玩了,他只能留下消息,让对方什么时候有空跟他说一声,结果最后约着约着就约到他这里来了。
陆离知道曹操想要听什么,可实际上他能说的真的已经在文章里面写的差不多了,他在对于人的分析上面是真的差了郭嘉不少的,全靠后世见识补了一个勉强的旗鼓相当。
他们两个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一个纯粹自己见解只是中上水平,一个则是真的数一数二的天才。
就好像你能对着李白背三百首古诗,对方却能够写三千首。
不过陆离倒也不是真的完全没有可说的,他与曹操说起了天灾人祸。
“自光武陛下复汉至今,天灾之事占据近乎一半的年岁,过往不提,自桓帝陛下至先帝,地震、水患、旱灾、蝗灾、疫病,几十年中,少有太平之年岁。”
这个话题是曹操没有想到的,但他听得很认真。
陆离:“如今天子蒙难,上下难安,欲要攘除奸凶,披坚执锐之兵将必不可少,何以养兵,在于粮草,粮草何来,在于田地与农户,在于人、在于民。”
对着曹操这位《出师表》中的“奸凶”说攘除奸凶,有点奇怪的幽默感在,不过陆离这个时候没想到那里,曹操则是压根不知道。
他思索着陆离话中的“民”,兵来自于民,可很多时候却会跟民分成两个不同的团体。
陆离微微一停,继续道:“然天意无情,素来难测,贼匪纵横,祸事繁多。当务之急,当是巩固自身,备足粮草,方能上抵天灾,下拒贼匪。
徐徐图之,以待天时。”
事实上东汉末年,很多时候打着打着不得不停下来,不是因为天灾,就是因为粮食不够了。
曹操若有所思,陆离说的有道吗,自然是有道的,他这番话精准概括一下,是后世几乎人人都有所耳闻的六个字——高筑墙、广积粮。
可不是所有有道的事情都能够做,也都能够做成。你想不想做是一回事,手下跟不跟着你做是一回事,敌人愿不愿意让你做又是一回事。
真的准备好足够打上一年的粮草才愿意发兵的情况,很想化,也很稀少。这年头粮草不足、让许多农户饿死也要强征兵、征粮去打仗,这才是常态。
兖州,暂且不算跟曹操结盟的袁绍,那也是三面皆敌。
黑山军、袁术、陶谦,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看向陆离:“以伯安之见,最要紧的是人?”
陆离:“人自然是重要的,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
“若无人,则无粮、无兵,无此二者,何事可成?”
总不能指望着那群世家豪强去下地给你干活吧,他们不让你给他们当牛做马就不错了。
曹操沉默后一声长叹:“伯安此言,当真振聋发聩。”
“以伯安之见,接下来依旧是天灾难断,人祸难消吗?”
陆离回视对方,眼神温柔却又冷清:“此事何须问离,明公心中当已有答案。”
有话到了嘴边,曹操却又咽了下来,陆离是不一样的,这份不一样代表着很多事情不能交给对方去做,因为对方不是一个廉价的能够被推出来平息众怒的替死鬼。
他没有说自己要怎么做,甚至接下来都没有继续跟陆离谈论这方面的话题。
转而以友人的身份,与对方说起了年节的趣闻。
等到军中有事来找,陆离索性便离开了。
曹操看着对方离开的方向,不知怎么突然便想起了他们初见时的场景,他是认出了陆离的,毕竟对方那么好认,如何能认不出来。
可认出对方后,曹操没有去打招呼,而是放任了两人的擦肩而过,却不曾想对方会叫住自己。
陆离是个说主动很主动,说被动又很被动的人,他这样的人,让人远之欲近,近之又欲远。
走出曹府的路上,陆离在一拐角处听到了小孩子的声音,循声望去,是一个4、5岁左右的男孩正在与一位妇人说话,陆离见过曹操的夫人,那边的那位妇人显然不是,应当是曹操的某位姬妾。
按来说,陆离该要避开的,可他看着对方的那一刻却险些看出了神。
十几年前,陆离的大父让人送来了两位女子。
这两人最后一人留下更名为易生,在背叛后死在了陆离的示意之下。
一人则是离开了,现在竟成了曹操的姬妾吗?
他们两人仅有一面之缘,又相隔了十几年,对方嫁人生子,与当初不说判若两人,也是大不相同了。
可陆离偏偏一眼就认出来了,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认出来的。
这并不是一位适合叙旧的故人,陆离迅速收敛好了情绪,个过程中出现的震惊,仅他一人可知,明面上不曾流露出分毫,甚至不曾停顿过片刻。
走出曹府,陆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感慨世事无常,有的时候帮助未必是真的帮助,看似不好走的路说不定也能走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可事实是他压根没有心情感慨这些,因为对方不仅是曹操的姬妾,还是曹丕的生母。
在他与郭嘉即将离开徐州的时候,郑玄找到他对他暗示了一些事情,比如说他的运气、郭嘉的命数,以及乐安陆氏素来擅治《周易》。
多可笑啊,他作为乐安陆氏的嫡长孙,如今仅存的乐安陆氏族人,既然要从外人那里知道自己家里人擅长什么。
有那么一瞬间,他都觉得郑玄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写满了“拆穿”二字。
想想自己是怎么在《陈情表》里夸赞他们祖孙之间的情谊的,结果你们这么感天动地,可实际上竟然连自家祖父擅长什么都不知道。
虽然郑玄那边自己给自己说通了,觉得这是怕“厄运”延续到孙辈,才特意对陆离保密的。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陆离尽管面对郑玄的时候脸都没红一下,实际上脚下已经在重建洛阳了。
可是现在,系统那边曾经在解释陆离的倒霉时,说过他诞生的家族是命运安排着要消亡的存在,乐安陆氏擅治《周易》的设定,搭配上故人如今的身份,再想想当年陆乔的特殊反应……
这会是一场乐安陆氏的自救吗?
陆离的《周易》学的向来不好,这辈子也确定是学不好了。
可这不妨碍他能够按照答案找过程,已知曹丕是魏文帝,那么曹丕的母亲在那些擅长《周易》的人看来,是否就是自带“薄后之相”呢。
这个“薄后”不是指后嗣单薄,而是汉文帝之母薄姬,薄太后。
据传秦汉时期有名的女相士许负曾经为薄姬看相,说对方日后会生下天子。
想到这个,陆离又几乎立刻就释然了,不管是不是一场自救,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
这种所谓的生下天子的面相,面相是一回事,具体的天子你也得看是跟谁生啊。你跟刘邦、曹操生自然能生下天子,但你要是跟魏豹之流,生上十个八个也没什么用处。
虽然不知道他那位已经死去的大父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打的是什么算盘,但是这一桩事情倒是有点麻烦了。
曹操或许不知道这里面的玄学成分,但他是否知晓他们之间有过这种“阴差阳错”呢,他是否会对此有什么特别感想呢?
从前世母胎单身到今生的陆离,尝试着揣摩了一下有家有室的人的想法。
虽然他没有揣摩出什么来,但他并不准备隐瞒这种事情,玄学部分自然是见不得人,但“阴差阳错”却不是。
这并不是什么难查的事情,今天你不自己说,谁知道来日会不会有人添油加醋的说。
所有的危险与危机,没有发现也就算了,既然发现了,自然是要想办法扼杀在摇篮中的。
陆离看到了卞氏,实际上她也看到了对方,又或者说,早在今日之前,早在对方知晓自己在这里之前,她就知晓对方来到了曹操的帐下了。
毕竟跟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相比,出身乐安陆氏的陆侍中那可不要太有名。
不曾想当日的小郎君,日后竟有这样一番作为。
事实上那天跟着陆传回去之后,时任乐安郡郡守的陆氏族长,也就是陆离的大父并未特别为难于她。对方只是带着几分让人难以分辨的情绪叹了口气,然后不仅送她回去与父母团聚,还额外给了些许钱财。
之后她如之前一般与父母一起四处卖艺,后来遇到了曹操,得以有一安身之处。
她不知晓对方是否认出了自己,但她实在没道认不出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