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手放在楼珣的肩膀上,一抬眼,方予乔出现在厨房门口。
连小三儿结婚都不在意,还在紧张什么。
楼川掐了下楼珣的脸颊,便看见方予乔瞬间绷紧脸,正要抬腿走过来。他叹气,感到了些许不自在,说道:“那玩意儿简单,不过这段时间哥有事要忙,你找方知青就行。”
方予乔停下脚步,沉声道:“先别着急走,你过来,我们把饭菜分一分。”
楼川越过楼珣去了厨房,不过一分钟很快拎着袋子走了出来,楼珣和他说再见,目送他先回了家,才又坐上驴车离开。
【真的吵架了?】
【楼先生,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方予乔在厨房忙,楼珣拣着日用品先收拾着:【予乔和他的神情,看起来都不太好……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谈恋爱呢?】
7458看不出吵架,它认为主角两人是忙碌一天感到疲累,但对于宿主的问题,7458不会忽略,它开始出主意了:【楼先生,或许你可以帮楼川说几句好话,创造机会。】
楼珣仔细考虑了下它的建议,还是拒绝了:【没有摸清楚予乔的想法,贸然助攻,恐怕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方予乔摆好菜,从一堆东西里找到煤油灯,点亮放在桌上:“可以吃饭了。”
“买了这个啊。”
楼珣的家里只有蜡烛,油灯对他来说算是新鲜的物件,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本来想着买一个手电筒,但是找遍了百货大楼,问了导购才知道没有货,”方予乔递过去肉包子,“先用着油灯,等有时间再去买手电筒。”
楼珣接过来说了声谢谢,扯下一小半给了正在咬自己鞋的小狗。
方予乔稍微低头,小狗崽撅着屁股吃的正香,他问:“取名字了吗?”
“嗯……”楼珣有些为难,“黑蛋?小黑?”
“黑蛋可能不行。”
“不行吗?因为它蜷成一团睡觉的时候很像一颗蛋。”
方予乔给他夹红烧肉,诚恳道:“陆军的小名儿就叫这个。”
楼珣张张嘴:“是宋知青……那还是叫小黑吧。”
他说完埋头吃饭,方予乔笑了两声:“放心,我不告诉他。”
“予乔,我今天出门去买豆腐才听说一些事情,”楼珣忽然想到,“我出院的那晚,听说宋知青和王知青两人打起来了?”
这件事几乎要在楼家村传遍了,说是几乎,也是除了楼珣以及不懂事的几岁小孩儿之外。楼珣听到的时候大吃一惊,紧接着开始怀疑是不是炮灰再次搞事情。
“有牵扯到你吗?”
方予乔夹菜的动作一顿。
和王志动手的人是他,但是其他几个知青或多或少对王志都有点意见,尤其是经常被冷嘲热讽的宋陆军。
那晚王志愤愤撂下几句狠话,不外乎让方予乔等着瞧,之后瘸着两条腿离开了牛棚。
方予乔一回头,见到宋陆军眼泪纵横,坐在地上就和他哭诉王志有多么过分,平时偷懒,活儿都让别人帮忙干,今天竟然还动手打人了云云。
这一哭诉,简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方予乔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其他沉默的知青竟也你一句我一句跟着说起王志,最后有人跳起来,说要写信告发他作风有问题。方予乔心里清楚他们忍了这么久,现如今这般气愤,大多是因为学校的事情对王志越发地不满。
于是几人凑在一起一商量,没有瞒着那晚发生了口角,但是把稍微换了下主人公,一是宋陆军是受害者,二则是相比待人疏离的方予乔,憨厚踏实的老好人宋陆军挨打,更容易令人生气,他们要让王志在楼家村抬不起头,让他无法再左右学校的事情。
这和方予乔的想法不谋而合。
村支书考虑村里孩子,此时听说了王志没有理由就打人的事儿,对他能不能当个好老师产生了怀疑,今早方予乔去县城之前,看到了王志似乎往村支书家里走去。
“……有,”方予乔心思转得快,他故意的,对楼珣弯弯嘴角,笑得有些勉强,“不过已经没事了。”
楼珣一愣,攥紧筷子,脸上的关切鲜明生动:“他也打你了?是哪里?”
是啊没错,楼珣的心很软,方予乔知道。柳淼不是那个特例,只要自己示弱,自然可以轻松得到这份想要的关心。
方予乔的眼神往下瞟,引着楼珣去看自己的胸口,微微叹气,像是对这件事感到羞愧难言:“上去拉架的时候,被志哥的胳膊捣了下,不用太担心,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楼珣多看了几眼,默默把肉和鸡蛋夹给他:“他为什么要和宋知青动手?不会是因为他们在争谁去当老师的事儿吧?”
“应该是这个原因。”方予乔说完低头去吃饭。
楼珣看他没有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意思,悄悄去和7458连线:【王志真的只是炮灰?可以给他提升一个档次了,去做反派也绰绰有余。】
7458一本正经回答:【抱歉,他的炮灰身份在原作中早已经定下。如果这么算的话,楼先生,你可以喜提男n号了。】
【和主角说够多少句话,】楼珣听见男n号哑然失笑,【可以合成一个男配的身份吗?】
【……楼先生说笑了。】
楼珣大概明白了7458的话,没有再追问,他吃了八分饱,有些吃不下去,戳戳碗底的米粒说:“其实我觉得,王知青不适合当老师。”
方予乔抬起头。
“咱们村里的知青这么多,”楼珣对他露出了唇边的梨涡,“予乔你就很好,宋知青看起来也不错,还有柳知青……你们不能去找村支书自荐吗?”
方予乔默了会儿:“楼珣,我们是外来人,无论是志哥,还是我,或是女同志们,都是知青,没什么区别。”
他说完,楼珣直接顿住,虽然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这个身份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到楼家村了,但毕竟血浓于水,他依旧是楼家村的一份子,四叔、林婶子以及楼川对自己的好,是单纯的对亲人的好。
“是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楼珣低叹一声,“予乔,但是大伯他们人很好的,如果你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我、咳,川哥可以帮上一点忙。”
方予乔笑着拍拍他的手背:“我再看看情况,把这点儿吃了?”
楼珣见他神色称得上轻松,便没有再多说,他端起碗吃干净,方予乔还在慢慢吃着,他想了下开口说:“最近没有农活,我这里倒是需要人帮忙收拾院子,予乔,你帮我问问其他知青同志吧?我这里工钱不会少的,也可以包午饭。”
“其实……怎么这么着急?”
“还好,我想赶在婚期定下之前弄完,”楼珣为难地四处看看自己的家,“等我们结婚了,到时候再想着改造小院子,会有很多的不方便。”
方予乔顿时没有了胃口,他放下筷子,收拾空碗碟:“我替你问问,对了,昨天换药了吗?”
“换了,”楼珣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膝盖,“我记着时间。”
方予乔端着碗筷站起来:“学校的事情可能会有点变化,楼珣,过几天,三天后吧,到那天我再带你去医院复查好吗?对了,这是今天买东西剩下的钱,你收好。”
楼珣接过来,一把钱叠得整齐,面额小的在最上面,卷成一小筒,他没有数,放进了自己的衣兜里。
“不数数吗?”
楼珣摇着脑袋道:“没有必要。”
见状,方予乔的神色更是柔和:“还买了两个西瓜,待会儿洗干净后放进井里冰着,你想吃的时候就拿桶捞上来;买了一些菜,看见新鲜便宜就多少买了点儿……这样好了,正好也买了灯,我再帮你收拾一下。”
楼珣一听想要说不用,但是方予乔眉眼一垂,朦胧的月色下,清晰可见嘴边的笑在勉强挂着:“现在回去,难免和志哥碰到面。”
楼珣看出了他的不情愿,沉默几秒走过去:“辛苦你了。一起收拾吧,只有你在干,我坐在一边,看着就像是监工,心里会过意不去。”
“好,”方予乔朝他招手,温声说,“过来。”
.
楼珣的小院子如期进行改造,方予乔和知青们的关系都不错,楼珣给出的条件也很优待,听见这个消息几乎都来了。
除了不待见楼珣的王志。
装病的宋陆军也来凑热闹,和楼珣坐在树下面吃着西瓜闲聊,他多看几眼楼珣,就觉得脸要红了。此刻听见楼珣提起王志,连忙道:“哦他啊,天天去找村支书,赖在人家家里不走。”
楼珣好奇要在问一句,正巧对上了宋陆军闪躲的眼神,宋陆军讪笑,口不择言:“有没有人夸过你长得很,很亮眼?”
“有的,”楼珣对他礼貌笑了下,再次把话题扯回来,“既然他去,你们也可以去,这叫做公平竞争,我说的对吗?”
不料宋陆军踌躇了会儿:“对,但是予……”
“楼珣。”
方予乔及时出现,打断了宋陆军的话,他温声道:“我借来了驴车,我们该去医院复查了。”
楼珣拿起拐杖向他走过去,方予乔看向院子:“这里就辛苦各位兄弟了,我再去买几个西瓜。”
“放心放心,都是小活儿。”
“路上注意安全!”
他扶着楼珣上了驴车,现在快要十点钟,太阳有些烈,楼珣因为颠簸的石子路紧紧抓住了车,听见方予乔在说:“楼珣,我带了钱,等复查结束后,我们去旧货市场买一辆二手自行车,以后出门也方便一点。”
楼珣小心翼翼护着自己的腿,于他而言,每次出行都是麻烦的,楼珣没有想太多,理所当然道:“唔,你是在向我借钱吗?”
“……是,借我十块钱,”他似乎永远不会开窍,方予乔无奈笑了下。
楼珣没有察觉,说:“好啊。”
一番赶路,两人到了医院,复查的结果还算差强人意,方予乔找借口让楼珣自己去拿药,他看着那抹高挑清瘦的背影,没有去洗手间而是再次回到了科室,他问起了楼珣的腿伤。
“太严重了,这里治不了,去省医院看看有没有办法。”
无论他问几次,得到的是让他们去大医院治治看的答案,含糊其辞没有定数。
方予乔不死心地再次追问,最后拿着写了医院名的纸条去找楼珣。
楼珣拎着比上次还要大的一袋子药,站在柱子旁等他,方予乔大步走过去:“下次复查是在三个星期之后,你要好好吃药,伤口才能好得快一些。”
吃药仿佛成了楼珣的习惯,与住院相比,他对此没有太多的排斥:“我知道,也快好了不是么。我们走吧,去看看自行车。”
“嗯,这样下次就能骑着自行车带你来了。”
旧货市场有些远,里面的东西挺多,楼珣在各样式的旧家具中走过,甚至还看到了几根拐杖,不过只是看了两眼,很快被旁边的自行车吸引了视线。
“看看这辆?凤凰牌的,质量过硬,”老板摇着蒲扇上前招呼,“成色嘛,也过得去。”
楼珣听着频频点头,是挺不错,但方予乔淡声问:“多少钱?”
“八十块。”
7458立刻道:【他在抢钱。】
楼珣点头的动作停了,他轻咳两声,拉着方予乔:“我们再看看别的。”
两人在老板自动降价的挽留声中走向下一家。在他们认真挑选自行车的时候,有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了楼家村。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女人,她抱着一个两三岁模样的小孩子,仔细瞧去,女人面露愁容憔悴,难掩愤怒,她叫住了路过的楼家村村民:“请问,我是王知青的家属,找他有事商量,该去哪儿找他?”
“哦,这几天知青们都在村西三小子家里帮忙呢,”他十分热心地指路,“你从这儿走……三小子院子里有棵树,不会走错。现在应该都在他家。”
女人不停道谢,她身边的小姑娘和楼萍一般大,扶着她说:“姐姐,你为了孩子也得撑住啊。”
“你放心,”女人看了看儿子,咬牙切齿道,“我要王志给个说法!”
一行人顺着指路往村西走去,期间遇到了好奇看过来的人,也不避让,她带来的几个兄弟客气地说明了情况。
一个惊天大八卦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在楼家村传开,燥热的午后也阻挡不住八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