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65 KB   上传时间:2025-07-12 12:46:42

  太傅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理由确实能用。

  不光纸质书能用,门口的曲辕犁也能用,以后还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冒出来都能用。

  小皇帝睁大眼睛,“太傅您看,朕今日背了两卷书简,在这书上两页就写完了。”

  要是哪天他调皮捣蛋惹太傅不高兴,该不会要罚他背一整本书吧?

  天呐,他只是有一点点小聪明,还没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啊。

  杨彪无暇和天子说话,小心翼翼的翻看送到面前的几本书,仿佛已经看到书简被取代的将来。

  书简笨重绢帛昂贵,当初蔡侯纸面世便是解决简重帛贵的问题,不过最后也没能解决。

  荀家这小子说这书是梦中得神人传授所得,怎么来的不重要,他就想知道造价几何?

  如果成本和蔡侯纸差不多,那大汉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荀晔就知道见多识广的杨太傅关注点肯定和韩胤那种庸才不一样,这不,上来就能问到点子上。

  巧了,他也不是庸才,他是脑袋瓜特别灵活的大忽悠。

  “太傅,此法乃仙人所赐,府上匠人钻研数月才略有所得,印书时少有差池便全本皆废。”荀小将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已经练的炉火纯青,在皇宫里也不影响他发挥,“此前刚印出来时被人看到,那人愿出千金相求。”

  他们对雕刻都不陌生,这年头印书少见,印玺却到处都是。只要给工匠提个醒让他们转换思路,雕版印刷能让他们玩出花儿来。

  最后一句说的委婉,但是意思却非常明确。

  一本千金,还是对面自己报的价,他什么都没说。

  工匠动手刻印有价值,神仙入梦教他怎么做无价,所以他也不知道这书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杨彪神色复杂,“此书甚好。”

  “书简太不方便,太傅您还有什么想要的书,小子回去安排匠人专门给您印了送来。”荀晔以小辈自居,不着痕迹的拉进关系,“不过印书需要时间,得等一两个月才能拿到。”

  杨彪纠结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扛不住轻薄简便的书本的诱惑,“你有心了。”

  荀晔眉眼弯弯,“叔祖特意叮嘱过,小子不敢不上心。”

  他说什么来着,没有读书人能抗住这个诱惑。

  世家大族都是经学传家,汝南袁氏治孟氏《易》,弘农杨氏治欧阳《尚书》,杨太傅的曾祖父杨震甚至被誉为关西孔子。

  他印书之前打听的明明白白,就算市面上没有流传也得想法子把各大世家的传家宝都印出来。

  市面上没有流传怎么了?当他荀氏的知识储备是闹着玩的?

  拜托,看看他的姓。荀,荀子的荀。他们颍川荀氏是荀子后人,溯祖追宗完全不带怕的。

  呵,正经起来他地下依旧有人。

  当朝世家大族大部分都专门钻研某一部经出名,不过他们家长辈不太一样,自大家马融遍注群经之后大汉就开启了全面注经的时代,他们家长辈走的也是遍注群经的路子。

  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儒家经典都能拿出来说道说道。

  太傅是长辈,又有他们家叔祖的交情在,就算印书不容易也不能忘掉太傅这一份儿,这是他身为小辈的孝敬。

  少年郎的漂亮话听的杨太傅心情极好,早就听荀慈明说他这位侄孙嘴甜,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小皇帝眼巴巴的看着俩人相谈甚欢,相插话也插不进去,只能委委屈屈的回去坐好。

  如果他从今天开始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会有神人入他的梦让他醒来就变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战神皇帝吗?

  不确定,但是可以试试。

  小皇帝迅速调整好心情,已经开始期待今天晚上的梦境。

  荀小将军和杨太傅加深完感情转过身来继续和天子说正事儿,说是和天子汇报,实际上主要还是和杨太傅说,“陛下,太傅,仙人说大汉接下来可能多灾多难,他们不忍百姓衣食无着,特意赐下轻巧柔便的曲辕犁造福苍生。”

  小皇帝和杨彪都愣了,“接下来还要多灾多难?”

  天呐,他们大汉现在还不算多灾多难吗?再多灾多难得难成什么样儿啊?

  荀晔顿了一下,提醒道,“陛下,仙人还赐下了曲辕犁造福苍生。”

  多灾多难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的造福苍生。

  小皇帝吸吸鼻子,他觉得重点就是前面的多灾多难,后面的造福苍生只是找补。

  神仙要是真的想造福苍生,何必还要让凡间多灾多难,这不是欺负他们凡人没法上天抗议吗?

  “小将军,那曲辕犁可曾带来?”

  荀晔点头,“带来了,就在殿外放着,陛下可要看看?”

  洛阳北宫不只有朝宫寝宫,东边是东掖庭、永巷署、钩盾署、尚书台等官署,西北还有朔平署,北边和东北边则是园林织室以及少量耕地。

  陛下和太傅要是想看,他现在就能带上新犁下地开耕。

第78章 赤诚少年郎

  *

  荀小将军种田是专业的, 说做示范就做示范。

  小皇帝和杨太傅带上宫人去禁苑的农田,禁苑好长时间无人打理已经荒废的差不多了,这会儿天寒地冻万物不生, 夏天的时候到处都是杂草跟荒山野林完全没区别。

  现如今,荒芜的农田里,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拍着他带来的仙人恩赐犁给周围人演示。

  怎么说呢, 略显违和。

  他们小将军应该挽弓执槊纵横沙场, 或者指点江山傲视朝堂, 不管怎样都不是拉着犁和人讲这犁如何灵活如何轻便如何均衡稳定还好看。

  荀小将军可不管什么违和不违和, 他带来的东西就得他来做示范, 除了他没人能思路清晰脉络分明的讲出曲辕犁的所有优点。

  这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不是神物胜似神物,务必让太傅知道这东西到底能多有用。

  至于旁边的天子……

  虽然天子什么都不懂,但也凑活着听听。

  技多不压身,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宫里没有犁, 荀晔为了能更好的演示新犁的优点还特意带了民间常用的长直辕犁,对比着更能显示出新犁的优势, “陛下, 太傅,这是目前民间耕种时用的犁。这犁在平坦的农田中耕作尚可,在山地丘陵处使用回转困难且费力,所以南方很多地方有耕犁也没法用,当地百姓甚至还在用锄头来耕地。”

  点评完长直辕犁的缺点, 然后就是他们闪亮登场的曲辕犁, “您再看这张曲辕犁, 犁辕由长直改为短曲,犁身可以摆动, 轻巧灵便利于回旋,不光能节省人力畜力,在南方那些高低起伏的小块水田中也能用。”

  荀小将军推着新犁绕一圈,然后招呼旁边的宫人上手亲身体验两种犁的不同。

  可惜陛下年纪太小太傅年龄又大了,不然让他们亲自上手才最能感受出区别。

  小皇帝不觉得他亲自上手哪里不妥,看着宫人低声讨论两种犁的手感跃跃欲试,“朕也可以扶犁耕地。”

  耕种乃天下之大命,立春时天子要在籍田礼上带领群臣犁土耕田,皇后也要带头采桑养蚕,不然宫里也不会有农田和织室。

  今年春天朝中正乱,立春的时候也没有举行籍田礼,不知道过完年开春会不会举行。

  他长那么大还没碰过耕犁,太傅也不像能耕地的样子,万一举行籍田礼也不会有人特意过来教他,拿到犁也只能干愣着。

  趁现在有懂得耕田的小将军在他多学学,免得到时候一丢丢他们爷儿俩的脸。

  他是天子,绝对不能让天下人都觉得当今天子是个连耕犁都不会用的傻子。

  小皇帝目光灼灼,“小将军,朕可以试试吗?”

  荀晔看看守在旁边的杨太傅,得到杨太傅的准许后立刻将犁梢交到天子手上,“曲辕犁轻便省力,陛下您看,这个小东西叫犁评,是之前的耕犁上没有的。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深耕浅耕都行。还有这犁壁,不仅能碎土还能翻耕的土推到旁边减少阻力。”

  小皇帝以前没耕过地,上来就用曲辕犁的话待会儿再用长直辕犁可能推都推不动。

  都试试,都试试才知道哪个好。

  荀晔等小皇帝上手便放他自己玩,然后退到杨彪跟前用数据来说话,“太傅,这犁颍川今秋耕种时已经用过,先前耕种都得二牛一人一犁甚至二牛二人合作推一犁,如今只需一牛便能开耕,而且耕地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至少三成。”

  速度变快,同样时间内能耕的田就会变多。

  民间想要靠种地活命一家至少要有两个劳力,而两个劳力最多能耕一百亩地,百亩的收成也不过三百石。

  换成曲辕犁主需要一个劳力和一头牛,耕种效率大大提高,亩产量会不会有变化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只要耕种的农田足够多,就算亩产量不变也不耽误总产量变高。

  现在可不是后世那种连犄角旮旯都能开发出来的情况,汝南、南阳两郡是人口最多的郡级行政单位,人口最多也不过是超过了两百万。

  两百万人,甚至不是两百万户,还是一整个郡的人口。

  后世人口过千万的城市都超过两位数了,过两百万的城市更是遍地都是,虽然那是因为生产力上来了才能养活那么多的人口,但是也能证明他们现在对土地的开发离极限还远的很。

  可惜化肥农药只能借助现代科技才能造出来,不然就算没有高产粮种亩产量也能哐哐往上涨。

  土法制肥聊胜于无,回头颍川那边有成效他就再把资料给太傅也送一份,能不能推广开来就看太傅的了。

  荀小将军掰着手指头给杨太傅算账,“一张曲辕犁能节省一牛,还能壮劳力干活的速度变快,太傅想想天底下有多少能耕种的劳力,再算算天底下有多少能耕种的农田荒田,您说这犁值不值得推广至大汉各州郡?”

  杨彪面色凝重的在心里默算,这边还没算出个子丑寅卯,那边小皇帝就松开犁梢欢快的喊道,“值得!特别值得!”

  “太傅太傅,您来试试,仙人赐下的这个新犁真的很省力。”小皇帝跑过来将他们家太傅拉过去,“您试试,真的很好用。”

  他没用耕牛都能推动,也就是说有了新犁后他就有牛一样的力气。

  如果民间所有农户都能有新犁,那么所有百姓都能凭空多一把子牛力气,妙啊!

  杨太傅的默算被打断,断了之后得从头开始,但是他们家陛下不给他从头开始的机会,非要他一大把年纪也来试试这新犁有多好用。

  ……的确好用。

  大冬天的地那么硬都能推动,开春后土地松软肯定更省力。

  寒风刺骨,禁苑鲜有人至很是荒凉,多了两张耕犁后愣是显出了热火朝天的架势。

  荀晔被风刮的打了个冷颤,感觉说的差不多了赶紧劝这老的少的进屋再说。

  他火气这么旺盛都受不住这数九寒天,陛下和太傅就更不用说了。这年头感个冒都能送命,快回去喝碗姜汤驱驱寒。

  太傅不经常算账一时半会儿可能算不出来,陛下年纪小没接触过账务可能也算不出来。

  没关系,他来算,太傅和陛下只需要看结果。

  数算小能手荀明光包您满意。

  天子毕竟是天子,只要主政的权臣要脸,小皇帝就算不掌权待遇也不会差。

  宫室温暖如春,厚厚的帘子挡住门外的风,进来后就得把浸透了冷气的斗篷脱掉。

  小皇帝难得这么玩,回来后也坐不住,甚至想着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亲自把禁苑那块地耕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明君养成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