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65 KB   上传时间:2025-07-12 12:46:42

  再说了,天子叛逆也是别人的错,要不是王允老儿不讲道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乱吠他们陛下会叛逆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都是王允的错。

  他过两天就回颍川可以眼不见心不烦,美人爹要留在京城时刻面对那蛮不讲理的老东西真是辛苦了。

  好大儿忧心忡忡,趁他爹还没来过府邸再次里里外外检查了好几遍,恨不得能留个分身在京城守着他爹。

  人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他这是父行千里儿担忧。只要他爹孤身在外就哪儿都是龙潭虎穴,当儿子的什么时候都放心不下。

  见到爹之前焦虑,见到爹之后更焦虑。唉,后世二十四孝里没他简直是整个世界的损失。

  荀小将军在府上坐立不安,然而还没等他爹从皇宫出来,加急送到他手上的消息就让他没功夫焦虑了。

  颍川有点问题,他得赶紧回去拿主意。

  和京城差不多,傀儡小皇帝做不了决定但朝堂上必须得有皇帝,颍川是摆件太守脑袋瓜比不过众位神机妙算深谋远虑的谋臣但拿主意的必须得是他。

  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他们颍川就是翻版京城。

  吕大将军镇压完颍川之乱挥师南下,袁术的主力兵马之前已经折在颍川无力抵抗,于是仓促率众逃奔九江。

  南阳百姓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各级官署安安分分老老实实。

  吕大将军进入鲁阳城还没来得及发话,被袁术放弃的官吏们便强行顺水推舟宣布效忠。

  吕大将军:???

  这也行?

  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被百姓夹道相迎的吕大将军有点懵,这地儿的百姓平时过的是什么日子?怎么看到他都能这么高兴?他看着像是什么好人吗?

  吕大将军不觉得受宠若惊,他只觉得莫名其妙。脱掉盔甲换上常服进城转一圈,成功吓哭一群小孩儿之后才安下心来确定他还是那个穷凶极恶可止小儿夜啼的他。

  既然问题没有出在他身上,那就是袁术的问题。

  啧啧啧,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袁术还以侠气闻名,就这?

  他吕奉先凶残猖狂名声差民间朝堂齐齐唾骂都没让百姓对敌军热情到这个地步,袁术的名声和他相比好上天了,结果这太守当的天怒人怨治理的地方民不聊生。

  难怪百姓在那家伙逃跑之后如此开心,估计就是想着下一任地方官再差也不会比袁术更差了。

  嘿,他上都比袁术强。

  吕大将军有些飘飘然,好在他知道自己多大本事,只飘了一会儿就立刻写信通知颍川的聪明文人让他们准备接手从天而降的南阳郡。

  他是带着大军打过来了,可是袁术没有抵抗直接落荒而逃,没来得及逃的官吏上来就效忠,那么大个地盘和从天而降也没什么区别。

  南阳啊,大汉十三州那么多郡中人口最多的一个郡,就这么轻轻松松到手了?

  而且袁术一走,汝南肯定也生不出抵抗的心思,相当于同时从天上掉下来两个郡,还是两个户数破百万的大郡,这和直接把全天下送到他们手上有什么区别?

  咳咳,扯远了。

  总之就是,他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干什么还得看上头的安排。

  是打刘表呢?还是打刘表呢?还是打刘表呢?

  南阳郡属于荆州,袁术之前和刘表打得有来有回,现在南阳归他们了应该继续打刘表没错吧?

  吕布自认为他的思路没有错,当即屯兵南阳治所宛城随时准备攻打刘表所在的襄阳城。

  有虓虎之勇的猛将在旁边虎视眈眈,吓的刘表立刻收拢兵马理兵襄阳,生怕一个不注意吕布就杀到了城下。

  袁术手底下无甚猛将,他们之前打来打去跟闹着玩似的重点都不在对方身上,吕布不一样,他说打是真打。

  吕布南下该紧张的是刘表,如果只有那边的事情颍川不会着急给荀晔写信,急着通知他是因为公孙瓒忽然派人到颍川示好,还特意点出说要拜见无往不胜的苑陵侯。

  白马将军公孙瓒,不到半年时间打的袁绍只剩下一个魏郡的公孙瓒,眼瞅着就能将袁绍赶尽杀绝的公孙瓒!

  荀彧等人摸不准公孙瓒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看来以公孙伯圭如今的势力完全不用对任何人示好。

  点名要见苑陵侯?怎么?找个年纪小的好忽悠?

  几人商量之后都觉得公孙瓒是来者不善,不过又都没有察觉到恶意,索性先写信说一声,等他们打探清楚公孙瓒为什么忽然对他们示好再决定要不要回应。

  要琢磨公孙瓒就不能只琢磨公孙瓒,要连袁绍和刘虞一起琢磨。

  幽州离得远消息一时半会儿传不回来,那就把重点放在袁绍身上。

  荀彧兄弟几人在邺城待过那么多天,离开邺城时布置了那么多后路,打听袁绍身边的消息对他而言再简单不过。

  不管公孙瓒到底想干什么,他们都能从容相迎。

  ……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

  有些地方生机盎然春耕正忙,有些地方路露白骨民不聊生。

  邺城官署,和煦的春风吹不进半分温暖。

  袁绍神色阴鸷,仿佛能将面前的舆图盯出血来。

  旁边的席位上,众位谋臣低眉顺眼不敢说话,都怕被喜怒不定的主公点出来回答“何时天降陨星砸公孙瓒大营”的问题。

  他们都是肉体凡胎,如何能有那般本事?

  郭公则已经去蓟县游说刘虞,刘虞也已经被他说动,最多半个月他们就能着手反击。

  公孙瓒兵强马壮气势汹汹,可还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冀州各郡豪族世家恨不得把所有粮食都藏的掘地三尺也找不出来,没有刘虞给他输送粮草他迟早支撑不住。

  就近劫掠的确可以解一时之急,但也会惹得民怨沸腾,但凡公孙瓒还想要冀州就绝对不会蠢到这么做。

  成大事者不拘小胜小败,冀州早晚还是主公的冀州,何必只盯着那虚无缥缈的陨星?

  他们承认主公是挽大厦之将倾的当世豪杰,但也不能对标光武帝是不是?

  如今朝廷还没土崩瓦解,造势称帝也不能选在这个时候。

  前些天许攸还能用这些话来宽慰心情越发阴郁的主公,这几天连他都不敢再胡乱开口,官署其他人就加沉默。

  袁绍扫了眼惜字如金的谋臣们,眸中划过一抹冷意。

  州牧掌一州军政,有权开府征召掾属。

  如今朝廷式微,地方州牧大权独揽,任命属官完全不用考虑朝廷的意见。

  说句不客气的,上表通知朝廷一声是给朝廷面子,不通知朝廷的话朝廷也不敢挑他们错处。

  冀州各级官署在他上任后安安分分,州郡事务一如既往的送往邺城,似乎州牧是他还是韩馥都一样,官署里的官员只管干活不管上头的争锋。

  实际上呢,各郡县的太守郡丞国相都不安分。

  表面上老老实实恪守本分,私底下不少都在和周边各州眉来眼去。

  他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官署中随便拉个人出来都可能受过袁氏恩泽,真当他是瞎子聋子傻子?

  别以为他不知道冀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在打什么主意,想吃里扒外另谋出路是吧?他袁本初不是心慈手软之辈,荀氏小儿能以杀立威,他也不是下不了这个手。

第100章 颍川喜相逢

  *

  荀晔很清楚这世道很乱, 并且会越来越乱。

  王朝末年都是这样,天灾人祸没完没了。就像他们现在,如果没有他这只小蝴蝶, 很快就能从诸侯割据演变成三分天下。

  有他这只小蝴蝶也差不多,只是从诸侯割据演变成一家独大改朝换代,四舍五入也没多大区别。

  因为董卓刚死没多久, 所以荀晔一直觉得各路诸侯还在遮遮掩掩的打, 和后期那种无视朝廷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后期无视朝廷是因为洛阳被焚毁长安年年天灾, 天子一会儿被这个劫持一会儿被那个追捕, 好不容易东归洛阳没过多久又被曹操迁至许县开启“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时代。

  天子已经被曹老板掌控, 其他诸侯自然不会再在意那么多。

  但是现在, 大厦将倾还未顷,这时候就撕破脸不在意朝廷的死活肯定要被天下人嚼舌根。

  抢地盘可以,但是得提前找好理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最好是那种外人说起来都是迫不得已被逼无奈才不得不动兵解决问题的理由。

  瞒不过聪明人不是问题, 天底下没那么多聪明人,能让普罗大众觉得他们是正义反击而不是圈地盘就行。

  所以谁能告诉他公孙瓒和袁绍为什么会打出这么个结果?公孙瓒完全不在乎外人的看法了是吗?

  荀小将军皱眉思索, 以袁绍的名声以及汝南袁氏中原士族门阀之首的地位, 尤其还有袁氏全族被董卓屠戮这一感情牌,怎么看都不该是他袁本初落下风。

  公孙瓒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不假,但幽州牧刘虞不是摆设,袁绍本身实力也不差,就算一时不察落了下风也不该狼狈的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魏郡。

  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也没一觉醒来就是十八年后, 为什么一眨眼冀州就变成公孙瓒的地盘了?

  更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 公孙瓒还特意派人到颍川夸他是天降神将, 什么少年豪杰、盖世奇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类的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全安到了他身上。

  天降神将这个他承认,他的来历确实很神, 少年豪杰、盖世奇才之类的勉强也可以说是在形容他,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描述真的不是在瞎编吗?

  他!荀明光!大汉知名杠精愣头青!他要是能决胜千里之外还有家里那些谋士什么事儿?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肯定有猫腻。

  荀晔收到颍川的消息后没有继续在京城逗留,安顿好亲爹后和天子还有杨太傅打声招呼便带上主动撞上门的小白菜离开京城。

  他要看看公孙瓒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

  颍川官署,荀彧看着邺城传来的消息,眉头紧皱。

  事情发生的突然打探的也着急,留在邺城的探子只仓促将明面上能探听到的消息送回来,但只看明面上的消息也能看出袁绍的处境有多凶险。

  郭嘉半死不活的从外面晃悠进屋,看到好友的模样咽下即将出口的抱怨凑过去看情报,看完之后腰不疼了腿不酸了甚至还能拉上比他还病歪歪的另一位好友直奔冀州当父母官。

  他说什么来着?袁绍就是不行!

  张狂大笑.jpg

  “袁本初空有虚名却气量狭小,麾下有贤才却不能知人善任反而任他们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冀州有这么个州牧能齐心协力御敌才怪。”郭鬼才毫不遮掩的幸灾乐祸,“公孙伯圭在北地是实打实的威望,冀州郡县望风而降太正常了。”

  如果袁绍没有将渤海郡拱手相让,公孙瓒或许还没那么容易长驱直入,偏偏他上来就把渤海郡让了出去。

  割地求和?拜托,那是公孙瓒,蛮横起来跟番邦外族没区别的幽州猛将,他会在占上风的时候接受割地求和?

  显而易见,割让的地盘可以收,仗依旧照打不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明君养成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