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65 KB   上传时间:2025-07-12 12:46:42

  拜托,那可是颍川荀氏,文是基本功,武才是锦上添花。

  话说吕奉先这半年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怎么连个能活跃气氛的属下都没有?让初次见面的客人自说自话不太好吧?

  还是得看他张文远。

  张辽眼神暗示了好几次,发现吕布沉着脸一点反应都没有,最终还是一个人扛起了所有,“京中形势复杂,居心叵测者甚多,虽说吕将军府邸门庭若市,但是可用之人难得,今后有劳明光为将军出谋划策,免得咱们将军被人算计。”

  话说的不太客气,好像吕大将军在京城孤孤零零连个能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

  荀晔下意识抬头,感觉张文远今天会因为不会说话被扫地出门。

  然而他担心的有点早,在场除了他没有人觉得张辽的话有问题,吕布本人甚至慢吞吞举起酒杯点头道,“文远说的对。”

  他不耐烦一个个的考验手下人忠心,也不觉得那些因为董卓来投他的家伙会有“忠心”这玩意儿。

  这位荀明光和张文远关系不错,再加上颍川荀氏声名在外,至少不用担心这人在背后给他捅刀子。

  事实证明,再放心也得先见面再谈,不然就会出现刚才那种尴尬场面。

  荀晔:……

  完蛋,矮子里面拔高个,他在这儿好像真有当谋士的潜质。

  爹!孩儿出息了!

  从今天起,他荀明光就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的不世出之才,吕大将军有眼光!

  双方会面圆满成功,荀小将军升职为荀小先生并火速上任。

  品秩高的官员将领身边多有幕僚属官处理杂务,吕布自个儿早先就是主簿,不过他对这个需要动脑子的差事深恶痛绝,转投董卓封候拜将后看到竹简连碰都不带碰的,平日都是高顺身兼多职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

  得亏高伏义老实,换成其他人还真不受这个委屈。

  之前事情少高顺忙得过来,最近董卓良心发现给他“看重”的义子拨了不少人马,吕中郎将终于不再像之前一样是个光杆司令,但是手底下有兵军务也随之而来,就算没有他吕布也得任命个主簿来干活。

  很好,这波双赢。

  吕布不喜欢弯弯绕绕,但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讨董联军声势浩大,老东西想让老子继续留在他身边当护卫总得给点好处。”

  老东西既要仰仗他的武力又对他防备的紧,生怕他一言不合被别人勾搭去然后像砍旧主丁原一样把他也砍了,真要看重他就不会给只给他几千新兵蛋子和其他地方不要的歪瓜裂枣,而是把被拆分打散的并州军还给他。

  他杀丁原是单纯为了金银宝马吗?要是丁老头不压着他当那劳什子主簿让他带兵打仗不就没这事儿了?

  啧,假惺惺。

  不过新兵蛋子也比什么都没有强,好歹张辽这傻蛋也跟新兵蛋子一起回来了,不然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法把人弄回京城。

  且等着,他迟早把该属于他的并州兵马都夺回来。

  正厅没有外人,食案撤下去后只剩下他们四个人,仆从远远候着不敢靠近,吕大将军不担心隔墙有耳,说起话来也没有顾忌。

  张辽这小半年过的也是跌宕起伏,俩人凑到一起除了骂董卓还是骂董卓,昨天骂了一天不耽误今天继续骂。

  荀晔坐在旁边和高顺一起当听众,终于明白张辽刚才为什么敢那么直白。

  有共同敌人董相国在前面拉仇恨,这关系想不好都难。

  还有就是,吕大将军您是不是也太直白了?

  刚上任的荀主簿神情复杂。

  吕布想带兵冲锋陷阵,丁原将他提拔到身边却不让他带兵让他当处理文书的主簿,吕主簿忍无可忍,于是在董卓的挑拨下嘎了丁原。

  他开始也想带兵,吕大将军将他提拔到身边也让他当处理文书的主簿,如果荀主簿也忍无可忍……

  嘶,还好他对这个差事没太大意见,不然吕大将军就危险了。

第15章 洛阳保卫战

  吕布和张辽坐在一起为备受打压的并州军鸣不平,同时大骂董卓狼子野心不得好死。

  幸好他们知道压低声音骂,要是嚷嚷到让院子里洒扫的仆从都能听见,不出半个时辰董相国就能亲自带兵包围将军府。

  荀晔高深莫测的摇摇头,假装手里有把羽毛扇,适应角色的速度飞快。

  不是对府上的卫兵仆从有意见,而是以吕大将军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将军府大概率是个筛子。

  俩人都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骂来骂去还是那么几句,荀晔听了一会儿便收回视线转为和高顺聊天。

  不管工作合不合心意态度都要认真,当主簿要当主簿的样子,没正式上任也不耽误他提前了解情况。

  吕大将军想过除了打仗什么都不管的美好生活,总要有人替他负重前行。

  ——加油阿牞!你是最棒哒!

  高顺坐的端正,找他唠家常他放不开,说起正事却能有板有眼条分缕析。

  当初事发突然,他们将军还没来得及真正掌控并州军便被董相国以“看重”为由困在身边,能调用的兵力几乎没有。

  现在手底下倒是有了七八千兵马,但是质量堪忧,没有一年半载的训练上战场就是送死。

  然而士兵不管能不能打仗都要吃饭,手里有兵就得操心人马的吃喝嚼用。

  军中粮饷由董相国亲自把控,给多给少什么时候给都是相国府说了算。

  他之前没兵不用和相国府打交道,但是见过其他将领麾下主簿去相国府交涉。

  董相国麾下嫡系凉州军从来不为粮饷发愁,非但钱粮充裕,时不时还有大批赏赐分到士兵手上。

  洛阳城中虎贲、羽林、北军五校、西园八校等卫兵总共三万左右,那些兵丁多是从民间选拔而来,没经历过正经操练战力不足,董相国也看不上那些兵马,所以禁军的粮饷经常会被拖欠。

  但禁军有朝中大臣为他们奔走,那是直接统属于大汉天子的兵马,是朝廷的颜面,不至于真的让禁军将士真的拿不到粮饷。

  纵观整个京城,待遇最差的还是当初丁执金吾带至京师的并州军。

  他们将军和董相国身边所有亲信的关系都不好,如果没有意外,荀主簿接下来必定会遭到相国府的刁难。

  荀晔心里嘀咕:那不是和董卓身边所有亲信关系都不好,那是连带着董卓一起看不顺眼。

  懂了,他这个主簿官职是地狱难度。

  高顺看了眼还在骂骂咧咧的吕布,压低声音委婉道,“荀主簿若需人手,顺义不容辞。”

  董相国身边的谋士幕僚都不太好相处,过去交涉时要多带些人保证人身安全,将军府中靠得住的也没几个,有需要时找他就行。

  荀晔:???

  不是,你们在董卓手底下到底过的什么日子?就算那句“颇得相国看重”有水分也不能一点实在的都没有吧?

  吕将军!吕大将军!动动脑子想一想!董卓都这么过分了你还跟着他干什么?

  京城那么多人想要董卓的性命,正是弃暗投明的大好时机,将军你糊涂啊!

  痛心疾首.jpg

  吕大将军在某些地方敏锐的可怕,察觉到落在身上的目光直接看过去,“怎么?有问题?”

  “并无。”荀晔摇摇头,“只是在想如何破局。”

  吕布挑了挑眉,“那你继续想。”

  他就说荀氏子肯定不能只会玩刀弄枪,瞧这认真思考的模样,好像下一句就是“我有一计可解将军之忧”,完全对得起他没见面就先把人定下的果断。

  张文远立大功,再来喝一个。

  荀晔:……

  怎么说呢,感觉吕大将军和其他人处不来也不都是别人的错。

  回归正题,让他想想怎么现在这局面到底该怎么办。

  他知道大势的发展方向,但是对细节了解不多,甚至连剧情点发生的先后顺序也不敢确定,不过关东联盟起兵讨董、董卓迁都长安、王允策反吕布诛杀董卓这三件事的顺序肯定不会有错。

  叔祖和堂兄对董卓残害忠良的行径十分不满,话里话外都是除掉董卓以扶危定倾,没有猜错的话朝中已经开始谋划除掉董卓的大臣不会少。

  看目前吕布对董卓的态度,只要有人敢来和他谈,就算不许诺高官厚禄宝马金银他也会恶狠狠的点头答应。

  这样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

  荀主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嫌酒水味道不好于是悄悄换成茶杯。

  他初来乍到不了解朝中情况,叔祖和堂兄也不会对他说太多,吕大将军明显不是个靠得住的,想知道什么还是得亲自去问。

  董卓迁都长安火烧洛阳导致洛阳周围两百里尽成瓦砾不复人烟,越拖变数越大,不能等王允抛来橄榄枝再考虑后路,那样太被动,也容易让吕大将军本就不太富裕的名声雪上加霜。

  为国除害这种事情得主动起来,他们吕大将军威震夷狄神勇无双,诛杀董贼不挑地方。

  吕布一边和张辽说话一边往旁边瞄,怕打扰在场刚上任的荀主簿思考连董卓都不骂了,声音也压的低低的,“张文远,你觉得咱们现在能如何破局?”

  “不知道。”张辽很光棍的回道,“但是我知道明光肯定有办法。”

  别的不说,看那挡不住的谋士气度就知道他们家明光贤弟肯定不是一般人。

  上战场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回府上是神机妙算的智囊谋士,不愧是慧眼识文远的荀氏明光,怎么看都厉害的不得了。

  他们这些并州来的大老粗在京城孤立无援没有根基,明光不一样,实在不行还能去求助司空大人。

  搭上一个人就是搭上一整个家族,荀氏长辈让明光到军中之前肯定想过后面可能发生什么。

  同理,他张文远也不单单是个无助失意备受迫害的小将领,有时候还能代表整个并州军。

  京城并州出身的将领不多,就算吕奉先当时没来得及收拢所有兵马就被董卓老贼以“看重”为名困在身边,只要他振臂一呼并州将士依旧会响应。

  不只世家大族会结盟,他们这些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出门打拼的粗人也知道怎么选对自己最有利。

  在家靠兄弟出门靠同乡,如今并州军中官职爵位最高的是吕布吕奉先,并州出身的将领自然以吕大将军马首是瞻。

  交好吕奉先不意味着对并州军友好,但提拔他张文远肯定不会对并州军太排斥。

  荀氏若是看不上他们并州人,当初就不会让明光去军营见他,所以明光身后有家族也就意味着他们所有人身后都有家族依靠。

  放心,荀氏各个高识远见,和董卓那有眼无珠的老东西不一样。

  吕布煞有其事的点头,是这个道理,没毛病。

  他在老东西跟前站岗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当他不存在,还有小部分对他避之不及,好像他吕奉先也是董老东西那种不打招呼就动手的残暴之徒。

  和那些家伙相比,见面时会对他点头微笑的荀司空不要太有眼光。

  总结:董卓能抱袁氏大腿,他们也能抱荀氏大腿。

  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也没小到旁边人一点儿也听不见,高顺听的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可真让他开口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低着头研究酒杯里的酒水还能喝几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明君养成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