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_分节阅读_第203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65 KB   上传时间:2025-07-12 12:46:42

  但是友好和友好也不一样,可以对叔祖友好顺带着对他友好,也可以是对他友好顺带着对叔祖友好。

  年纪小的好处就在这里,都觉得能拿捏他,硬逼着他扮猪吃老虎。

  吕布带着新学的与人为善小技巧离开,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他不适合干这种耍嘴皮子的活儿。

  比起坐一块儿聊天,他更乐意和张燕去校场打一架。

  他们俩又没有多熟,气氛到了聊两句还行,专门坐一块儿聊天估计不出三句话就会相看两厌。

  武将之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还是先打一架试试对方的本领更适合他们。

  就张燕那竹竿似的身材板儿,他一个能打十个。

  荀晔目送吕大将军走远,站在屋檐下想了想,又转身去书房给长辈们写信。

  搞事之前要先和长辈们说一声,不过他们这儿传信全靠马儿的四条腿,信件还在路上就已经尘埃落定也不能怪他。

  然而他刚到书房坐下,诸葛瑾便匆匆忙忙找了过来,“主公,贾校尉回来了。”

  荀晔闻言心头一沉,“他这些天不是忙着巡视各城粮仓?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快请。”

  青州虽然只有六个郡国,但是下辖的县有六十多个。他们贾校尉每到粮食收获的时候都要将所有城池的粮食产量掌握在手里才放心,就算每个郡只挑三四个亲自去查阅也得近两个月才能忙完。

  现在各地的收获刚刚结束,这时候回来莫不是出现了天怒人怨的大漏洞?

  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敢在这时候中饱私囊?脑袋不想要了是吧?

  他们刚到青州的时候青州地界儿的世家豪族老百姓都很听话,看来是当时摸不准他的脾气不敢动弹,这半年看他好说话所以旧态复萌想搞事儿?

  在什么地方搞事不好非得在粮食上东手脚,他们贾校尉可不是好说话的人,敢在粮食上动手脚就别怪他们手下不留情。

  荀小将军已经做好贾诩给他递上来张死亡名单的准备,万万没想到事态比他预想的更严重。

  不是官场的贪污腐败,是大旱已至。

  “夏秋是雨季,庄稼需要大量水分,可青州多地已连续两个多月不见雨水,淄水、潍水的水位一天比一天低,今年怕是有大旱。”

  贾诩带着他这半年实地考察的成果一起过来,舆图这东西不能只看官署里给的,将领打仗需要山川河流村落栈道一一分明,典农官的需求和将领不太一样,得在现成的图上根据需求做改动。

  “将军请看,这些是青州境内的河流,这些是这半年来加紧修复的水渠。”贾校尉摊开他的宝贝,指着上面用不同颜色标出来的线条说道,“如今郡县内的小河小溪已干涸近半,淄水、潍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已下令最早出现旱情的郡县凿井取水,只是凿出来的也是杯水车薪。”

  河流都干了地下水位肯定也会跟着下降,凿井的难度增大取水的难度更大,甚至可能凿几十米也不见水滴。

  荀晔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今夏收成如何?”

  “青州劳改的百姓最多,屯田的成效也最好,上一季只是天干并未成旱,夏粮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贾诩跟了荀氏就一直在管屯田,并州、豫州、青州的屯田成效他都清楚,虽然屯田不自由,但和让百姓自由耕种相比屯田的收成能高两成甚至更多,“以目前青州的丁口,余粮足够撑到明春,但旱情可能不只出现在青州一地,若北方其他州郡也出现大旱,粮食肯定不够用。”

  并州有余粮,豫州有余粮,其他地方呢?

  况且并州豫州这两年屯田成效好消耗的粮食也多,两州都有大量兵丁要养活,余粮能撑多久也不好说。

  真到各州都出现旱情,他们肯定先保证自家的粮食够用然后再说支援其他地方。

  “不着急,不着急。”荀晔小声念了几句,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贾诩还是在安慰自己,“贾校尉忙活这么些天辛苦了,事情我已经知晓,先生先回去休息,具体如何应对等明日再召集官员商讨。”

  他们贾校尉向来求稳,如果不是笃定接下来有旱情也不会匆匆忙忙赶回来。

  行军打仗的时候希望天天都是晴天,现在想想好像最近打仗确实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

  福祸相依,当时觉得是上天庇佑,没想到这庇佑的背后代价那么大。

  还不如下雨影响行军。

  荀晔暗骂几声,牛不停蹄给京城写奏章。

  先写奏章,然后再给北方各州写信让他们早做准备,京城朝廷最好能重视,如果不把旱情当回事儿,那就别怪天下百姓离心。

  天干少雨已有旱灾之兆,若旱情持续,不光这一季的收成会收到影响,明年还有可能会面临蝗虫肆虐。

  天灾组合拳不是闹着玩的,大旱和蝗虫往往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接连两季收成受影响,朝廷控制不住情况的话紧接着十有八九就是饥荒。

  饥荒会饿死人,死的人多了又会催生瘟疫。

  真就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

  荀小将军笔走龙蛇写好奏章让人星夜兼程送去洛阳,出于对王司徒的不信任,还是又写了封信给他爹让他爹转交给杨太傅。

  天灾将至不是他们置气的时候,平时可以任由王司徒胡来现在不行,稳妥起见还是得让杨太傅出马提前准备抗旱。

  如今天下各州都不听朝廷使唤,京城百姓能不能吃饱肚子全看关中的收成,关中地区没有受到影响也就算了,万一受到影响却因为毫无准备而损失惨重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

  连着几封信写完已是深夜,荀晔揉揉手腕,希望并州、豫州、关中这些离青州远的地方不要跟着大旱。

  他宁愿被王允骂大惊小怪。

  不过运气好的话离青州远的地方可能没有旱情,旱也要有个范围,青州已经不小,真要整个北方都跟着旱的一滴水都没有,那得收拾收拾准备迎接末日了。

  太远的地方可以缓一缓,青州周边的郡县多多少少肯定会受到影响。

  淄水、潍水都是直接入海的河流,连这种大河都能干到露出河底,其他的小河小溪就更不用说了。

  旱情不容小觑,要全力抗旱就得把徐州的兵力调回来,其他事情也都得暂时搁置。

  打仗有伤亡,旱起来赤地千里只会比打仗的伤亡更多。

  一夜无眠,荀晔揉揉脑袋,琢磨了半夜也没琢磨出怎么应对大旱。

  后世有科技手段尚且对水旱天灾束手无策,他现在想人工降雨只能在梦里想想,天上半点云彩都没有就算有炮也打不下来雨,还能跨世界请个龙王过来打个喷嚏吗?

  科技手段没有,玄幻手段没有,他们能做的只有人工抗旱,以及人工抗很有可能跟着大旱砸过来的蝗虫饥荒瘟疫组合拳。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天刚蒙蒙亮,街上还未有行人,官署也只有少数值守的小吏,整座城将醒未醒完全没有白日的喧嚣。

  习武之人鲜少睡懒觉,早上起来之后要先打套拳耍个刀热热身然后再吃早饭,张燕也是如此。

  不过今天有点特殊,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州牧府邸就派人来请了。

  张将军皱起眉头,他知道今天也会收到传唤,但也不能连早饭都不让吃。

  荀晔也不想打扰客人吃饭,只是接下来没有时间和张将军推心置腹,只能勉强在饭桌上凑活凑活。

  青州有旱情,隔壁冀州本就是水旱灾情的常客肯定也好不哪儿去,送去邺城的信昨晚便出发,科考需要注意的细节他过几天也会让人送去,逢灾必有乱,张将军最好赶紧回去。

  他相信他们家文远兄的能力,可冀州的情况比青州更复杂,那点儿兵力还真不一定够用。

  和冀州相比,更北边的幽州都能算是好管理。

  幽州只是民风彪悍,民风彪悍代表着就算能有几个世家大族脱颖而出也都奉行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反观冀州,身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富庶州郡,冀州的世家大族跟豫州的一样难缠。

  桌上饼子馒头小菜粥水摆的满满当当,荀晔先招呼张燕吃饭,等两个人都吃的差不多了才简单说道,“入夏后青州少有降雨,各郡县河流干涸甚多,入海的大河水位也日渐降低,接下来怕是会有场大旱。旱情当前其他事情都要靠边站,建议张将军回到邺城后沮治中暂缓科考取士,一切以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为先。”

  张燕面色一肃,“大旱?会波及到冀州的大旱?”

  “情况尚未分明,哪边的灾情更严重还尚未可知。”荀晔皱了皱眉,继续说道,“冀州官署人手不够用的事情不用担心,如果实在不够用,我会从青州调派人手过去帮忙。”

  张燕:……

  以冀州人的排外,怕是不够用也得咬紧牙关死撑着说够用。

  张将军犹豫了一下,想起外面那些荀小将军梦中得仙人教导的传闻,到底还是决定拼拼运气盲从一次,“将军,幽州可会有灾?”

  “有没有灾不确定,不过提前防备肯定不会有坏处。”荀晔看了眼替小伙伴问问题的张燕,又补了一句,“如果忙得过来的话,尽量早做准备。”

  张燕想想幽州那情况,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肯定忙不过来。

  不光忙不过来,官署里的官吏大概率还会拖后腿。

  这几个月想给刘虞报仇的人一茬接一茬,大部分都是借口给刘虞报仇闹事,小部分是真心要给刘虞报仇。

  公孙伯圭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回去后直接以雷霆手段把所有闹事的人镇压下去,勉强算是稳住了幽州的局势。

  但是公孙伯圭实在没什么治理内政的才能,就算手底下有田豫、关靖等人协助也不行,早年没有刘虞的时候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现在的幽州在刘虞的治理下人口剧增,忽然没了刘虞只会比以前更难治理。

  冀州忙不过来的话荀小将军会从青州调派人手过去帮忙,那幽州呢?

  张燕想起公孙瓒之前在信里透露出来的消息,决定尝试为好友解决困境,“将军,幽州早先为刘虞刘使君把持,公孙将军与刘使君不和,如今官署正是缺人的时候。”

  很缺,非常缺,比冀州还缺。

  荀晔眨眨眼,“张将军的意思是……”

  张燕郑重其事,“听闻豫州荀治中明以举贤仁以立德,曾被誉为王佐之才。”

第157章 不要过来啊

  *

  此时此刻, 小荀州牧脑子里应景的响起BGM。

  ——一个一个梦~飞出了天窗~

  ——一次一次想~穿梭旧时光~

  上来就要他们家文若叔,哪儿来的大梦想家?公孙瓒知道你这么狮子大开口吗?

  张将军看出对面表情不对立刻改口,不敢点名要人, 只说一切但凭荀小将军安排。

  他尝试过了,不成功也不能怪他。

  那什么,来意已经说明, 幽州那边小将军看着来, 反正公孙伯圭已经准备好接受帮助, 荀氏对幽州不管不问才会杀他个措手不及。

  旱情紧急, 冀州需要他, 他就不在青州多留了, 有缘下次再见。

  张燕混了顿可口的早饭,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出幽州的困境,然后干脆利落的抱拳请辞,好像冀州百姓全都命悬一线就等着他回去拯救。

  如果冀州也有旱情, 那他确实得尽快回去。

  大旱不是一天两天忽然出现的,旱情出现之前会有征兆, 今年夏天冀州的雨水也很少, 但是直到他离开邺城时都没见官署有人提过“旱”字。

  要么是郡县没有上报,要么是郡县上报但是冀州官署没当回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是好消息。

  他没在开玩笑,冀州真的需要他。

  不光沮授等人是冀州人,他张燕也是土生土长的冀州人, 还是富庶的冀州中最穷的常山人, 真要发生祸及全州的灾情他们常山百分之二百是最后一个得到支援的地方。

  别看邺城官署已经重新成为冀州人的天下, 但是冀州人也分不同郡,官署里绝大部分都是魏郡、巨鹿郡、清河国这些富庶郡县的人, 常山就是那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遇到难处除了自力更生还是自力更生。

  冀州别处有沮授等人照看不用他管,他那倒霉的常山老家却非常需要他操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2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明君养成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