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_分节阅读_第245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65 KB   上传时间:2025-07-12 12:46:42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意挤总能再挤出来点儿。

  世族豪强的底线同理。

  不肯退让的下场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鸡已经被杀了,他们这些猴也成功的被吓到了。

  天下初定, 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世家子虽然不是都精通君子六艺,但是读书认字的基本功都有, 不是砍头的大罪陛下都会网开一面留他们一命。

  手下留情, 但是又没有完全留情。

  世家子大多娇生惯养, 也都是在繁华富庶的地方长大, 让他们翻山越岭去人迹罕至的村寨学习耕种顺便给村寨里的幼童启蒙比直接要了他们的命还可怕。

  胡乱教是不可行的, 村民什么都不懂地方官却懂, 他们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和基层出身的官员本身就不太对付,发现他们暗戳戳搞事情就不单单是发配到偏远边地劳动改造了。

  新帝凶残,谁不听话就把谁挂在城墙上风干。

  唉,都说世家大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怎么这时候没人联合起来反抗呢?

  ?出头椽儿先朽烂?,刀砍地头蛇的道理他们都懂, 但也不能一直退让是不是?

  行吧, 别家不出这个头他们也不出,天塌下来有那么多世家豪强和他们一起扛,反正不是一家吃亏。

  陛下要提拔寒门的泥腿子不假,但他们世家大族垄断经学数百年,哪儿那么容易让寒门子弟追上?

  与其冒着挂城墙上风干的风险和新帝对着干, 不如督促自家后辈争点气。

  他们有几百年的家学传承, 从小不操心吃穿只需要学习, 长大后考试再比不过穷乡僻壤里冒出来的寒门泥腿子丢不丢人?

  陛下打压世族抬举寒门已是定数,但是被打压的是世族这个整体, 而不是某一个家族。

  祸福相依,陛下刚登基正是缺人的时候,寒门没那么快填补空缺,在陛下培养出大量寒门子弟之前,这段时间就是他们的机遇。

  他们世世代代为朝廷提供能臣良将,陛下要提拔寒门子弟已经在挤占他们的空间,他们要是再上赶着放弃那些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那才叫自寻死路。

  世家大族迅速调理好心态,除去那些因为欺压百姓太过被抄家的黑恶势力,剩下的度过最开始的胆战心惊便立刻开始琢磨如何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发展。

  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都调理好了,远在荆州的刘表调理不好。

  他不信北方那么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打不过一个荀氏,就算荀晔已经受禅称帝,但是只要他们能齐心协力,未必不能让荀晔成为下一个王莽。

  现在能受禅称帝不算什么,他们刘姓支棱起来一样能推翻新朝三造大汉。

  光武帝是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他刘景升是景帝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光武帝能做的事情他刘景升也能做。

  一众亲信:……

  自信是好事,但也不能这么自信。

  荆州的州牧官署在襄阳城,襄阳地理位置优越,依托汉水顺流可去扬州逆流可去益州,乃是一统南方的绝佳位置。

  他们家主公到荆州后先兵后礼,先将治下宗族豪强聚在一起出其不意的发难,将那些宗族豪强的部曲兵丁尽数收为己用,然后再拉拢剩下的宗族来站稳脚跟。

  如果能一直这么下去倒也可以,奈何他们家主公的杀伐果断只出现在刚到荆州的时候,之后就是漂亮话说的好听但就是不行动。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会因为主公的豪情壮志而激动,现在就算了,谁知道过几天会不会变成“时机尚未成熟,还得再等等”。

  嘴上说着谋而后动,实际上却是一心自保,看着外面的战火连天会心动,让他去掺和他又不敢。

  他们能怎么办?还能硬逼着主公做事不成?

  为人主者,切忌多疑不决,他们家主公这、唉、不说也罢。

  荆州本地能人不少,刘表这个州牧干的也不算差劲,荆州从最初的动乱震荡到现在的安稳太平他刘景升功不可没。

  朝廷式微,宗族势力压过官府成为地头蛇,村寨城池聚族而居,有点家底的家族都会武装部曲称霸乡县。

  为朝廷效力称之为世家,与朝廷作对的只能称之为宗贼。

  荆州境内不肯归附刘表的宗贼被他派兵剿灭,愿意归附他的世家则成为他的亲信。

  如今这州牧府中蒯良蒯越兄弟二人深受重用,于此同时还有出身世家豪族的蔡瑁等人。

  刘表到荆州后广纳贤才,身边的能人并不少。

  早在他刚稳住脚跟的时候就有人劝他趁天下方乱之时起事,荆州坐地千里带甲十万,完全足够他们家主公发展成一方雄主。

  不过刘表没听。

  没有采纳也没关系,北方混战不休,他们可以在荆州低调行事发展自身,等他们发展到足以称雄的时候,北方混战的诸侯应该也剩不了几个了。

  先低调行事,然后再趁北方不备加入战局,以荆襄为根基称雄于天下。

  想法很好,可惜和他们主公是南辕北辙。

  一个是意气风发以荆襄为根基称雄于天下,一个是话说的好听实际上只想在荆州看戏吃瓜。

  那所谓的“时机未到”根本不能信,因为在他口中时机就没有能到的时候。

  一众亲信之前已经等过很多次,等来等去等到花都谢了最后还是没动静,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就是傻子也知道什么话能听什么话不能听。

  上次好不容易看刘焉死了觉得上位的刘璋好欺负要和益州开战,结果打着打着益州后方着火,以吴懿为首的刘焉旧臣直接不认刘璋这个继任者,转身拥护刘瑁投降了荀氏。

  他们之前曾派人去策反益州的将领,本来已经谈的差不多了,结果那些将领临到跟前也变了立场。

  意外来的猝不及防,之前的筹谋全部变成泡影,还白白浪费了和益州开战消耗的粮草。

  那时候他们家主公是怎么说来着?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开战。

  那种语气.jpg

  这次听他们家主公说什么“我刘景升亦有三造大汉的潜质”,怎么说呢,听听就算了,不用当真,真要举兵开战然后被对面打回来最后肯定还是“早知如此就不该开战”。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又是一次毫无进展的议事,直到太阳落山一众亲信才被放走。

  刘表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但是他就是不想降。

  亲信们也知道他们家主公在拧巴什么,知道归知道,他们也得为自个儿的将来做打算。

  局势瞬息万变,北方混战结束后没有留下几方势力对峙,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荀氏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朝换代了。

  荆州不再是割据自守的诸侯,而是不服新帝的刺儿头,是新朝立国后要收复的第一块疆土。

  打得过吗?肯定打不过。

  现在留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勤加练兵严加防守挨一顿胖揍然后投降,另一条是整理好荆州的人口户籍府库账簿主动投降。

  躲显然是躲不过去的,荆州不像益州那样有众多天险可以依靠,以他们现在的兵力真要开战的话甚至两个月都不一定能撑住。

  新帝要么不出兵,要么就是大军压境迅速结束战事。

  陛下忙着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也有足够的兵力能迅速荡平荆州,根本没必要在荆州浪费太多时间好吧?

  受禅称帝的是有仙人眷顾的荀氏明光,和某些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的暴虐之辈不一样。

  新君贤名天下皆知,这时候反抗只能说明他们是乱臣贼子,不如直接举州依附,也显得他们识时务。

  不过这些事情他们只能私下里商量,他们家主公该强硬的时候不强硬,不该强硬的时候又梗着脖子不肯服软。

  荆州上下人心涣散,刘表也知道这时候和朝廷开战无异于螳臂挡车,但是他不甘心刘氏江山落入外姓手中,就算知道无济于事也还是想联合北方世家做最后的尝试。

  北方世家收到邀请,不仅全部都礼貌的拒绝了他,还把他的亲笔信都送去了新帝手中。

  荆州有什么动静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对陛下忠心耿耿,希望陛下清算的时候不要连他们一起算上。

  刘表:!!!

  刘表积了满肚子的火气,琢磨了好几天终于琢磨出一个振奋士气的好法子。

  他要亲征!

  一众亲信:???

  一群人面面相觑,他们感觉他们家主公像是被人下降头了。

  说这话的是新帝或者吕布确实够吓人,但是他们家主公在外以“不修武备”闻名,他要亲征有什么用?方便朝廷擒贼先擒王?

  这还不如直接降了呢。

  然而不等刘表点兵亲征,朝廷的兵马便先打了过来。

  荆州的兵马大部分都在南郡和江夏,长沙、武陵等郡的外部威胁不算大,驻防基本只靠城池里那几百兵力。

  南郡是刘表的驻地,江夏既要防备南阳又要防备扬州必须重兵驻防,只要这两个地方不失守,荆州就依旧算在他手上。

  江夏山多水多不利于骑兵作战,太守黄祖是荆州本地人,对江夏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原以为能多撑几天,万万没想到朝廷派了几个擅长水战的年轻将领来偷袭。

  一个孙策从亲爹手中抢水师,一个甘宁水匪出身横冲直撞,俩人在水上并肩作战打的那叫一个畅快,破城就跟闹着玩儿似的。

  这下荆州的谋臣武将都坐不住了,战前请降和战后投降截然不同,且拖延的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再让对面打下去他们就是主动举白旗也不会有多好的待遇。

  不行不行,主公是前朝宗室不想低头他们可以理解,他们不是前朝宗室总不能跟着送死。

  蔡瑁和蒯越等襄阳本地人紧急碰了个面儿,事已至此拖延不得,主公那边能劝就劝不能劝就算,反正得尽快让朝廷知道他们的态度。

  ——陛下!臣等皆是忠臣!求陛下网开一面啊陛下!

  孙策:???

  甘宁:???

  你们荆州人都这么莫名其妙的吗?

  甘宁之前和荆州的官打过交道,仔细想想感觉事情发生在荆州官员身上也不算太离谱,“他们之前去益州招揽将领,但是招揽的时候不讲条件,只说去荆州肯定比留在益州强,简直把我们当傻子忽悠。”

  孙策搓搓下巴,“我爹说荆州的官讲道理讲不通,得用拳头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当家做主的那个,不用和他们浪费口舌。”

  俩人对视一眼,摩拳擦掌。

  “现在怎么办?”

  “继续打吗?”

  “陛下怎么说?”

  “算了,等陛下的命令吧。”

  两个人都很想继续打,但是他们不敢玩什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真要搞什么只要陛下不在跟前君令就不存在的话,他们武德充沛的陛下会亲自冲过来把他们胖揍一顿然后扔汉水里喂鱼。

  区区刘表,犯不着让他们冒险。

  而且开战后主要的仗都是他们俩打的,南阳那边的骑兵步卒还没来得及南下,也就是说荆州投降的功劳依旧是他们两个占大头。

  那没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2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5/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明君养成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