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穿着官袍,但是也都没什么架子,说话更多的反而是随行的老农。
今夏关中略有些旱情,不过并不严重,只是大河的水位略低,田里的庄稼需要格外关注而已。
几个官员打扮的人拿着本子写写画画,时不时问老农几个问题,问完之后继续写写画画。
如此忙碌好半天,农人们说的口干舌燥,随身携带的水囊也喝的干干净净,为首的官员便把自己腰间的水囊递过去给他们解渴。
老农诚惶诚恐的道谢,喝了几口后将水囊递给其他人,然后谨慎的问道,“大人,西坡那块地真的能引水吗?”
西坡有一大片地非常适合耕种,就是地势太高引水不便,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一旦哪年遇到旱情就得靠人力提水去浇灌。
就像今年,别处可以依靠水渠灌溉,但是西坡那片良田地势太高没法引水,要么费大力气去提水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良田减产。
马钧将用剩下的炭笔放回口袋里,搓搓手上沾的灰,非常确定的回道,“老伯放心,肯定能。”
京城有翻车可以从低处往高处引水,就是比较粗糙,用起来也不方便,他在洛阳游学的时候尝试改进翻车,机缘巧合下被陛下发现,经陛下点拨终于成功将翻车改造成能推广至民间造福万民的模样。
天下不只有中原那种一望无际的平坦良田,也有很多地方地势高低不平,水渠引水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还得有能将水流从低处引向高处的工具才行。
改进之后的翻车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子也能轻易转动,不光能用来提水,还能在洪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耕种太过依赖地势,他领命到关中勘察地形就是来确定哪儿需要修渠哪儿需要修建翻车,用得到的旧渠需要翻新,用不到的旧渠也要另做他用。
关中皆是沃土良田,等灌溉设施修建完善收成肯定能翻一番。
……
七月流火,牛牛陛下加班半年终于得闲,想着好些天没见过他们家叔祖,于是趁得闲回颍川探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叔祖是他们家的宝,立后之事亲爹叔伯那里可以糊弄过去,叔祖这边却得解释几句。
看看他们家踏雪乌骓,多温柔,多贤惠,多有大房气度。
荀爽:……
说实话,从这小子当年清醒后第一次去京城见他再到现在,他就没有一次能算准这臭小子下一步到底要干什么。
世上那么多年轻人,也没见别的年轻人像他一样跳脱,这就是得上天眷顾的代价吗?
牛牛陛下发挥臭棋篓子的功力将棋局下的一团糟,这次不是输了之后调转棋盘,而是黑白棋子他都拿。
只要棋盘上都是他的兵,那他就能一直处在不败之地。
白子胜他执白子,黑子胜他执黑子,完美。
规则?哈!他荀牛牛就是来打破规则的!
一局终了,牛牛陛下意犹未尽,“所以叔祖不能闲着,父亲和伯父叔父他们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子女,家里那么多小辈都得您来教导,这大夏的将来可都压在您的肩上。”
荀爽抖抖胡子,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恰在此时,得知荀晔回到颍川的刘协轻车熟路找上门。
人未到声先至,小少年到院子里后噔噔噔要跑进屋,临到屋檐下又噔噔噔下台阶退回院子里。
“这位便是踏雪嫂嫂吧?嫂嫂好,小弟这厢有礼了。”少年郎抑扬顿挫的学着民间戏文说话,还煞有其事的到踏雪乌骓面前拱手弯腰,“多日不见,嫂嫂越发神俊。”
这下表情一言难尽的变成了荀晔。
刘协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踏雪皇后”打过招呼,然后才又噔噔噔进屋,“陛下!”
他很有礼貌,“嫂嫂”那里已经见过礼,“兄长”这里也不能落下。
荀晔被这声响亮的“陛下”吓了一跳,因为刘协禅位后在颍川继续行天子礼仪,于是俩人开始对着喊“陛下”,“听叔祖说陛下最近在研习医术,研习的怎么样了?”
“当然是很不错。我那么聪明,学什么都能学会。”刘协眼神飘忽的嘴硬了两句,然后转移话题问道,“陛下在京城感觉怎么样?当皇帝是不是特别难?”
荀晔学着他扬起下巴,“当然不难。我那么聪明,当什么都能当的很好。”
系统爹说过他是个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只要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来定是青史留芳。
荀爽捏捏眉心,虽然这是他的书房,但是莫名觉得他留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
金乌西坠,霞光满天,庭院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一片亮堂堂。
——正文完
第184章 秦皇汉武为我加冕(上)
*
九月初六, 天清气爽,万里无云。
受禅台外三十万大军肃然而立,禅位大典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
万众瞩目之下, 新帝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处接过玉玺。朝阳绚烂,十二旒冕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阿飘陛下们在半空中的最佳观赏位观看好大儿的禅位大典,吾家有儿初长成, 老父亲甚是欣慰。
臭小子成功当上皇帝, 他们的任务也算告一段落。
此后山高路远各忙各的, 一想以后很难再见面还有点儿舍不得。
猪猪陛下收回目光, 戳戳旁边的李世民和赵匡胤, “下次能不能接个匡扶大汉的活儿?我看系统那儿好多给秦朝续命的任务, 不能因为秦朝短命就偏心眼儿。”
唐朝有阻止安史之乱的任务,宋朝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任务,只有他大汉在任务面板上存在感最低,还每次出现都是东汉末年。
不能因为他们大汉真的出了个光武中兴就取消他们成功第二次的机会, 其他朝代在亡国之际没能起死回生是不想吗?
歧视!赤裸裸的歧视!
旁边三位阿飘:……
嬴政不想说话,李世民和赵匡胤也不太想搭理只会戳他们心窝子的臭猪。
刘彻也不管有没有人搭理他, 继续在那里碎碎念, “真的,我们大汉也不是非得死在这个时候,只要操作得当,三造大汉不是梦。”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睡吧, 梦里什么都有。”
猪猪陛下哼哼唧唧, 没再说话。
经过那么多年的神奇旅行, 他们早已不是生前那个封建帝王,现在的他们思想觉悟和以前相比有着质的提升。
哪个皇帝都想让自己的国家万世永昌, 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三造大汉说起来只是刘氏子孙力挽狂澜起死回生,可带来的影响却远不止大汉死而复生这么简单。
让有亡国征兆的王朝起死回生不是小事,第一次匡扶汉室成功可能是运气,第二次再成功就不单单是运气好了。
老天不让汉室灭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姓是天命所归,意味着天道一直在眷顾汉室江山。既然老天想让皇帝一直姓刘,那其他人还争什么争?
某种观念一旦深入人心就会很难消除,到时天下人只会记得大汉是天命所归而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忘的一干二净。
刘氏正统可能会变成常识,百姓提起天子就只能想起来刘姓。
如果再有第三次力挽狂澜的机会,天下刘姓都会挺身而出来当这个给大汉续命的功臣。
不管是不是刘姓宗亲,只要姓刘就能振臂高呼光复大汉。
百姓已经默认天子只能姓刘,打着刘氏的大旗可以占据正统,非刘姓想起事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想争天下的就算不姓刘也得硬生生造出个刘姓的祖宗来把姓改成刘。
姓刘就能占据正统,如此便更让天下人觉得只有刘姓才能当天子。
恶性循环。
以他自己的立场来说,他希望汉室可以尽可能的长久,从天下百姓的立场来看却未必是好事。
汉家的金字招牌太过响亮,是好事也不全是好事。
刘彻一条条的分析系统迟迟不刷新三造大汉任务的原因,唉,优秀到稳居正统之位他也很苦恼啊。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想多了,就算三造大汉能成功,到后期汉室帝王拉胯一样会有数不清的百姓揭竿而起。活都活不下去了肯定跟着谁能吃饱肚子就跟着谁,才不管上头姓刘姓李姓赵还是姓嬴。”
有些话编出来骗骗自己得了,别说出来惹人发笑。
友谊的小船没那么稳固,他们真的会笑出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猪猪陛下凶神恶煞,“李二凤,你是不是想找事儿?”
赵匡胤好脾气的劝架,“快少说两句,打又打不过何必上前挑衅?”
始皇陛下不想和三个降智的家伙同流合污,默默的离他们远了些。
几位阿飘陛下友好交流的功夫,受禅台上的流程已经接近尾声。
初登基的年轻天子接过玉玺,抬头朝他们几个眨眨眼睛。
【叮——】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君预备役荀晔成功登基为帝,成为天子只是开始,并非结束,望你再接再厉,此后经年,不忘初心。】
熟悉的电子音出现,阿飘们也停止吵闹。
明君预备役成功登基称帝,他们的任务完美画上句号,终于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离别不适合大张旗鼓,只适合悄无声息,他们几个感情太过充沛,真要等到禅位大典结束再告别,到时他们可能会哭成一团。
抱头痛哭的主力军:荀牛牛、李二凤。
成熟稳重的猪猪陛下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走了走了,回去交任务。”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高呼“为国尽忠、为民尽责”的精兵们声音便乱了起来。
禅位现场哗然而骇。
刘彻脚步一顿,“怎么了?”
登基时军队哗变?他们崽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吧?
嬴政反应迅速,在系统卡壳的瞬间便挥手障眼法将他们四个的衣裳都变成天子冠冕,就算显形也得是威严霸气的帝王形象。
【滋……系统故障……滋……呼叫总部……滋……】
【滋……系统故障……滋……呼叫总部……滋……】
……
阿飘陛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