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商量那是我们的事情,反正在外人看来我们全家都是被邪恶的王司徒发配到并州受罪的小可怜。”荀晔语重心长的说道,“义父,外人的看法很重要,占据道德制高点很有必要。您现在还小不明白,等长大了就知道了。”
赵匡胤:……
这臭小子,怎么说话呢?
赵大陛下哭笑不得,“然后呢?现在要去并州平乱?”
“是的,咱接下来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路线。”荀晔拍拍胸口,“先把并州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大本营,然后扫平塞北挥师南下打中原个措手不及。”
荀小将军简单介绍完他们的兵力和将领谋士以及被他们家叔祖钓来的师资力量,然后再和赵爹分享他“尽收匈奴故地”的野望。
秦皇扫六合,汉武开疆域,他先定个小目标,打个比义父们更加广阔的江山,让大汉再次辉煌。
赵匡胤撑着盘龙棍歪头,“让大汉再次辉煌?”
荀晔立刻改口,“让华夏再次辉煌。”
“有志气。”赵大陛下对傻小子的志气表示肯定,然后开始走流程发任务。
【一寸山河一寸金,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贿赂契丹,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此后大宋立国,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勇敢的天命之子,你是踩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的救世主吗?】
荀晔听着不对劲,举手提问道,“干爹,现在是汉末,您有没有觉得这次的前情提要不太对?”
赵匡胤眸光微闪,“系统故障,与我无关。”
嘴上说着与他无关,任务声却很诚实的撤回重报。
【东汉末年,王纲解纽。自灵帝末年始,并州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相继失陷在羌胡。羌胡各自为政,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汉家百姓只能夹缝偷生。勇敢的天命之子,你是踩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的救世主吗?】
荀晔叹气,“陛下,您直接说这次打哪儿?”
赵匡胤活动活动拳头,神情冷峻,“收复云州。”
荀晔:……
“爹,那地儿现在叫云中。”
第33章 路遇匈奴兵
*
赵大陛下对燕云十六州的在意完全藏不住, 荀晔想想远在天边的幽州,感觉这次的任务只是【收复云州】好像还是他们家赵爹手下留情。
别遮掩了,他已经看出来任务是阿飘爹们设置的, 所谓系统随机纯粹是忽悠他不了解任务发布机制。
先让李二陛下发布一个简单的任务降低他的警惕心,再让猪猪陛下发布一个超难的任务吓他一跳,之后不管再出现什么任务就都能接受了。
系统爹的用心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险恶、啊不、深远。
荀晔只敢在心里小声抱怨, 不敢让系统爹和几位义父知道他已经发现了真相, 不然他怕下次的任务就直接变成打完汉室江山打地球。
当球长难度太高, 半球话事人也不太行, 他们只在自家地界儿折腾就好, 太远就算了, 就算能打下来也没法治理。
他们从洛阳到太原都得走二十多天,这生产力水平还要什么自行车?
云州、也就是现在的云中郡、云中郡和五原郡都在并州的最北边,也是最先落入羌胡之手的地方,现在打那儿还太早, 不如想想怎么稳定太原和上党。
说点别的换换心情,贾诩刚才忽悠他们分兵三路同时打雁门、西河和上郡, 爹您说好不好笑哈哈哈哈哈。
赵匡胤落到旁边坐下, “兵分三路也不是不行,就是不好指挥。”
他弟当年收复燕云就是兵分三路,东路军自雄州北上,中路军出定州进攻飞狐口,西路军出雁门攻取云州。
以东路、中路两路兵马将辽国大军牵制在幽州附近, 西路军趁机出雁门收复云州然后一路向东和其他两路兵马会和, 最后三路大军合击幽州。
计划的很好, 最开始三路兵马配合的也很好,但是好也只好了一会儿, 等西路军相继攻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等地后问题就来了。
将帅不和指挥失当,为争军功贻误战机,最后愣是让辽国把已经收复的各州又抢了回去。
劳民伤财大费周章却落得那么个结果,还不如不打。
荀晔听的直摇头,虽然不知道赵爹说的是哪一次失败,但是他知道他赵叔就是在收复燕云的过程中打出了驴车战神的称号。
打地盘不容易,他们现在的局面比宋辽对峙时更乱,就算兵多将领强也不能大开大合的打。
“站稳脚跟后可以试试分兵行动,现在不行,现在太乱了。”
先不说胡人,只境内的贼匪就足够让他们头疼。
上党郡仅剩的青壮年都被张扬带去投奔袁绍了,郡县官府如同摆设,他们过去后能接手的大概率是个空壳。
地方大族藏匿人口不服管教,普通百姓活不下去落草为寇,贼寇聚众生乱烧杀抢掠,地方大族为求自保更加招募私兵训练部曲,整个儿就是恶性循环。
并州九郡,虽然登记在册的人口不多但是城池却不少,少的像定襄郡只有五座城,多的像太原郡、上党郡都是二十多座城。
九郡加起来光汉家城池就近百座,算上胡人聚居地就更不用说了,每座城每个聚居地都不好管。
他们来时带了近十万精锐,谁能保证对面羌胡没有这么多兵?谁又能知道地方大族到底私藏了多少兵?
明面上人少不意味着真的没人,鬼知道打仗的时候会不会乌泱泱冒出来一大片。
“幸好叔祖和堂兄都在,站稳脚跟后还能把我爹和族人都接过来,真要是和最开始说的那样只有我一个人跟着吕奉先回并州,那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让他打架还行,上来就治理城池他怕把城池治理的乱七八糟。
再看看同行的并州系武将,比他靠谱人数竟然是零耶。
为了并州百姓着想,还是让有能力的人来治理吧。
赵匡胤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是谁豪情万丈的说到并州后只需要我来传授经验就行。”
荀晔眼神飘忽,煞有其事的解释道,“没说让您来传授经验,我说的是您来了就行,一定是二凤爹传错话了。”
“行了行了,天色不早,快回营休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赵匡胤也不是真的要和他讨论怎么传授经验,有些事情心里知道就行,说出来伤感情。
荀晔利落起身,“好嘞。”
睡觉睡觉,睡饱养足精神才有力气发愁接下来的事情。
一夜安稳,等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士兵熟练的拔营整队。
除了多了个只有勇敢的天命之子才能看到的阿飘陛下,队伍和往日毫无区别。
这几天路上时常有尸骸散落,荀晔自欺欺人的想着只要看不到就不存在,宁肯在马车里无聊的抠指甲也不想出去骑马。
不过今天有赵大陛下跟着,窝在马车里不太方便交流,还是出去比较好。
从洛阳到晋阳有两条路,一条是崤函古道,另一条是太行山上的陉道。
和比较平整的崤函古道相比,太行山上的陉道属于抄近路。
既然是抄近路,路上自然不会好走。
高顺带兵先一步出发,要在州牧大人抵达之前收拾出一个能供他们安顿下来的晋阳城,所以离开洛阳便渡黄河走轵关陉北上。
他们没那么着急,也不能冒险进太行山,所以走的是崤函古道,到茅津渡后才渡河北上。
洛阳和晋阳之间不只有太行山,还有首阳山、砥柱山、析城山、王屋山各种山,抄近路就要不停的翻山越岭,走崤函古道就安稳的多,虽然向西绕了一大圈,但是胜在安全。
过茅津渡向北到河东郡的治所安邑,然后从安邑溯汾河北上就能直接到达晋阳。
荀晔敲敲不怎么聪明的脑袋瓜,有叔祖和堂兄在并州的事情到地方后再听他们安排也不迟,他可以先拿京城练手。
“我本来以为王允让我们带那么多兵去并州是急着赶我们走,京城的兵力没法抵御叛乱,等他反应过来肯定会后悔。”
“不过这几天仔细想想,又觉得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长安的京兆尹盖勋麾下有近两万兵马,右扶风的左将军皇甫嵩麾下有三万兵马,两位都死心塌地忠于朝廷,京城有难他们肯定会率兵回援,再加上留在城里的禁军,只要各路诸侯别联合起来攻打京城就没事。”
“朝廷再怎么拉胯也还是朝廷,拥兵自重的刺史、太守们为了自家前程也不会彻底和朝廷撕破脸皮,王司徒这是确定京城不会出大乱才那么大方的放我们离开。”
赵匡胤饶有兴致的听着,“继续,还有呢?”
荀晔摇摇头,“没有了,猪猪爹的任务是从董卓手中保住洛阳城,接下来洛阳会遭遇什么情况谁都说不准。”
历史上的洛阳城被董卓焚毁,小皇帝由此开启颠沛流离的一生。
好吧,在洛阳被焚毁之前也没多安稳。
总之就是,阿飘爹们熟知的局势仅限于董卓迁都之前,如今董卓提前玩儿完,史书上所有相关记载都不能参考,世界线已经分出岔路,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天呐,这么深奥富有哲理的话竟然是他说出来的,置身事中果然能锻炼人。
荀小将军说着说着自顾自乐起来,也是很好哄了。
赵匡胤摇摇头,眼角余光扫到最前头的将领调头回来,自觉的飘高点降低存在感。
荀晔也看到了打马回来的张辽,就算阿飘爹飘高了也要介绍,“义父,那是张辽张文远,八百打十万的逍遥津战神。”
赵匡胤笑笑,“还年轻着呢。”
荀晔点头,“张文远年轻,后头压阵的吕奉先正当壮年,您闲着没事儿半夜可以去找他较量较量。”
他们家猪猪爹都有法子以魂体折腾活人,赵爹肯定也有他不知道的神奇手段。
“……”赵匡胤抱着棍子不再说话。
他对半夜装神弄鬼没兴趣,但是他想知道刘猪猪上次来的时候干了什么让这傻小子发现了端倪。
别看这小子平时傻乎乎,实际上人家敏锐着呢。
荀晔没听到回应也没有再开口,有外人的时候要假装阿飘爹不存在,先看看张文远跑回来干什么。
张辽握住缰绳减慢速度,“明光,前面有小股匈奴兵。”
西河、太原两郡南部以汾水为界,他们进入并州后有近一百五十里都在两郡交接处,遇到匈奴兵并不奇怪。
只是他们人多势众,沿途遇到的小股兵马都躲着他们走,这波匈奴人非但没躲反而迎面撞了上来。
咋?来送死?
他张文远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不会看对面是匈奴人就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杀掉,“他们说王庭现在没有单于坐镇,是老王代行国事。美稷王庭乱的厉害,老王无力掺和各部之间的斗争,前些天刚刚率领部众迁到离石。那些匈奴人来自原本生活在离石的小部落,老王率领部众到离石后他们就被驱赶出来无处可去,听说并州有新州牧上任所以来碰碰运气。”
荀晔听的直皱眉,“难怪休屠各部要反,王庭这么对待底下的部落,他们不反才怪。”
张辽耸耸肩,“所以那些人怎么办?赶走还是留下?”
“留下,当然留下。”荀晔弯弯眼睛,“既然来了那就是一家人,朝廷有权征调羌胡各部兵马,都是能挖出萝卜带出泥的好兵,当然要留下。”
当然,留下之前还是得和攸哥说一声。
张辽撇嘴,“那些家伙一个个的面黄肌瘦,可称不上是好兵。”
荀晔招来士兵让他去后头传话,安排完后才打马往前走,“是匈奴部落里的穷苦部众啊?那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