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将军摸不着头脑,他觉得朝廷官员能治理好中原可以说是有本事,但是并州和中原完全不一样,能治理好中原的郡县不一定也能对并州郡县手拿把掐。
他又不是没见过其他官员怎么当官,那是动不动就直接拉出去剁了以儆效尤,不然根本镇不住场子。
杀贼不算,贼匪本身就该杀,官员立威杀的是那些当众不给他面子或者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的人。
荀公达立威了吗?
没见他大张旗鼓的杀过人,所以应该是没有。
但是看现在这情况又好像立威了,不然城里那些家伙不会这么老实。
总不能悄悄的杀人然后昭告天下就瞒着他一个吧?为什么啊?想在并州立足哪儿有不见血的,他又不会因为这事儿有意见?
今天也是摸不着头脑的一天。
第44章 答疑时间到
*
——全家都是拥有八百个心眼子的聪明人是什么感觉?
——谢邀, 只要把我扔一边儿去,全家所有人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荀晔心平气和的去前面带路,淡定的接受全家只有他一个小傻蛋儿的事实。
人比人得死, 货比货得扔。只要有自知之明,就算家里出了个十二岁拜相的神童也影响不了他的心态。
且等着,他马上就能找回自信。
然后, 满头雾水的吕大将军就等来了气鼓鼓的荀小将军。
吕布刚从城外军营回来, 远远看到荀晔赶紧打马上前, “什么时候回来的?”
“中午刚进城。”荀晔握紧缰绳, 一脸严肃的问道, “将军待会儿有事吗?”
荀氏成员在晋阳城中团聚, 他只负责接人,之后的事情由他们家叔祖安排,他可以继续琢磨怎么建设晋善晋美好并州。
在投入建设大业之前,他得先找人聊聊好恢复自信。
吕布活动活动筋骨, 听他这么问以为有事儿需要他办,“有麻烦?要干仗?对面多少人?”
“没麻烦, 不干仗, 对面也没几个人。”荀晔额上划过几道黑线,这都打了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打过瘾?难得回城不得让士兵歇歇顺便与民休息?
“不干仗啊?那没意思。”吕大将军不想休息,武将就得多干活,天天闲着骨头都闲散了,“不打仗也行, 来来来, 我正好有事儿想问。”
荀晔策马跟上, 两匹当世罕见的神驹放开了跑,眨眼间就把随行士兵甩在了后面。
天气越来越热, 习武之人火气大,吕布回府先去洗涮一番换干净衣裳,荀晔没有换洗衣裳,但是简单擦擦也能消汗。
两个人都收拾清爽,然后才哥俩好的进屋说话。
吕大将军挥退屋里的仆从,倒杯凉茶一饮而尽,然后才开口问道,“既然不是要打仗,那还有什么事儿找我?”
虽然他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在满足好奇心之前得先问正事儿,不然他怕待会儿说起来没完把正经事情给忘了。
“也不是不打仗,只是暂时不动武。”荀晔这几天和长辈待久了坐姿很是端正,说着说着注意到旁边没个坐样的吕大将军,然后就和被传染了一样也懒散下来,“我家叔父有点多,并州境内被征辟的名士也陆续抵达晋阳,等太原上党各城官署都稳当了再直接带人去北边接手城池。”
说是等太原上党都稳当了再开始进行下一步计划,不过以如今的情况来看,最多半个月就能启程。
地方豪强不是傻子,各个山头的贼匪已经帮他们试探过了,就算心里有小九九明面上也会装的老老实实。
太原上党两郡汉人多,豪强大族再怎么习惯当地头蛇也知道不能用鸡蛋去碰石头,所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搞事儿。
换成那些胡人聚居的郡县就不一样了,就算最后肯定是武力接手也要先礼后兵。
他们有朝廷的任命诏书,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手所有并州城池,不老实的都是和朝廷作对,到时再发兵就是让最迂腐的人来说也是他们有理。
吕布啧了一声,“麻烦。”
要他说直接带兵去打最简单,最多提前通知一声让对面知道他们马上就要打过去好趁早投降,不然就算磨破嘴皮子也没用,人家该不听还是不听。
不对,好像也不是一点儿都不听。
吕大将军想起来兵不血刃就把太原上党两郡的大户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荀公达,难得开始反思他的手段是不是太简单粗暴。
事实证明,是的。
“将军,先礼后兵百利而无一害,你且听我细细道来。”荀小将军敏锐的发现找回自信的机会,二话不说立刻支棱起来,“并州的世家大族不如中原多,但也不是没有,想在并州立足必须和他们打好关系。”
——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1】
他不记得这话是哪儿看的了,反正用来形容他们现在的情况非常合适。
就拿他们荀氏来说,他们觉得迁去别的地方是避难,劝同乡百姓一起走是为了保全大多数人的身家性命,但是对颍川官府而言,他们绝对不会乐意眼睁睁看着地方宗族带走大批百姓。
宗族和官府谁让着谁全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朝廷的掌控力越弱,宗族对地方的掌控力越强。
太原本地有王氏、郭氏、郝氏等一串儿七八个大族,上党有冯氏、鲍氏等一串儿五六个大族,西河、雁门等地离中原更远,那儿的豪强世族肯定比其他地方更强势。
他们来到并州近四个月,部分豪族已经表明态度站在他们这边,忠诚度一时半会儿不好说,但是用来治理地方肯定没问题。
能在并州传承下来的世族都有几把刷子,相信那些人的判断,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服软。
比起武力打服,用名声吸引来的更能靠得住。
当然,他不是说武力不重要。
武力很重要,要是没有那么多兵马随行,就算名声再好也不会有人主动来投。
名声好不能当饭吃也挡不住胡人的马蹄,他们示好是因为有好处,没好处的话肯定有多远躲多远。
吕布听的皱起眉头,“如此一来岂不是要被那些地头蛇拿捏?”
荀公达到底怎么让那些地头蛇听话的?可别是许出了通天的好处才让他们配合?
真要那样的话还不如让他带兵进城把不听话的都杀了,省下来的钱财用来犒劳将士也比扔出去打水漂强。
“不不不,将军此言差矣。”荀晔摇头晃脑,很有偶像包袱的再次端正坐姿,假装自己是个很有水平的谋士煞有其事的解释道,“刚到并州的时候可能会对他们有暂时的妥协,但是咱们这几个月也不是白忙活。”
养兵花销甚大,那么多钱粮花出去可不是看着玩的。
朝廷早几百年都知道官员要异地任职,就怕当官的和家族勾结在一起欺压百姓。
之前是他们初来乍到不得不用本地人,现在情况已经摸的差不多了,自家人和征辟来的名士要么已经到晋阳要么在来的路上,接下来就看叔祖他们怎么安排。
可以用豪强世族的人来治理地方,但是也得警惕他们联合起来瞒天过海,想要长久的安稳必须对官场进行大换血。
叔祖在京城时位至司空,乃是天子亲封的平阴侯,还有谋诛董卓之功,如今又被任命为并州牧,这个身份名望足以征辟整个大汉的名士。
是并州本地人也没关系,出身上党郡就去雁门郡当官,出身太原郡就去朔方郡当官,跨郡也能很大程度的防止官员生幺蛾子。
吕大将军听的满脑袋浆糊,每一个字都能听懂,可是合起来愣是有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那什么、就是、嗯……
算了,他直接问,刚才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是人话吗?
行吧,是他的问题。
还好他不用和世家大族打交道,不然肯定说不了几句就会大开杀戒。
交流起来怎么那么费劲呢?
小荀政委认认真真的和吕大将军分析其中的弯弯绕绕,看着吕大将军嘴巴张开又合上,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茫然的顺着他的话嗯嗯点头,整个人好像大夏天喝了冰阔落一样快乐。
重拾自信,就是那么简单。
不过世袭罔替还是不如唯才是举,他们一家子聪明人中都能出来他这么个小傻蛋,鬼知道其他大族里会有多少二傻子。
再说了,他是没家里长辈聪明,但是他三观超正,绝对不会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其他家的二傻子敢这么保证吗?
更可怕的是,人坏智商还高。
回头琢磨琢磨怎么和叔祖提一句,最好能绕过九品中正制直接进入科举制,文举武举同时举行的那种。
如果现在有科举,以他的本事没准儿还能考个武状元回家。
舒服了,回家。
吕布摆摆手让他自己走,然后拍拍脑袋清醒清醒,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的困惑还是没有解决。
所以荀公达到底怎么拿捏那些世族的?
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荀晔开开心心走的潇洒。
晋阳城是并州治所,政令全部由这里发出,商贾逐利而来,短短几个月便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世家大族在官场立足靠的是人脉,是官场中家族成员的数量,只要家族能提供助力,但凡有点本事都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没本事的人也能在家族的庇佑下胡作非为。
荀小将军在外面溜达了一圈然后才回家,他刚来的时候和攸哥一起住在州牧府邸,后来族人启程来并州,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也住不下,于是又从旁边的空宅子中挑了几座出来。
官员住的基本上都是官宅,地契房契都在官署,如何安排官府说了算。
攸哥和家眷团聚,他也和他爹住在一起,旁边就是三叔四叔五叔六叔……一串儿叔,格外方便他们串门。
荀晔找回自信后心情好的不得了,傍晚的微风吹在脸上很是舒服,从早到晚也就这会儿和早上刚起来的时候能松口气,中午热起来简直没法活。
想念空调,想念游戏机,想念冰镇大西瓜。
诶?是他的想念有回音了吗?怎么真的感觉有点凉?
荀晔缩缩脖子,骑着马也不耽误他以高难度动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查看情况。
嘶,难怪这么冷,原来是斜后方的上空悄无声息出现了一只始皇飘。
大街上不好说话,荀晔不再耽误时间赶紧回家,和正在收拾书房的亲爹打了声招呼,然后才回到自己的院子朝干爹露出个乖巧的笑容,“陛下,您来啦。”
别问他为什么不直接喊爹,问就是不敢。
嬴政点点头,“好久不见。”
始皇陛下一如既往的高冷,简单打过招呼便直接发布任务。
另外三位会和他分享傻小子的现状,系统也会及时反馈成果,如今是什么情况他很清楚,不用小憨憨连说带比划和他说。
【一寸山河一寸金,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贿赂契丹,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此后大宋立国,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勇敢的天命之子,你是踩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的救世主吗?】
荀晔听着有些耳熟,但是对上始皇帝那凉凉的眸子又不敢像面对他们家赵爹时那么随便,就算脑门上印着大大的问号也没有问出口。
熟悉的任务报出来,然后是更加熟悉的系统报错,以及更更熟悉的下一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