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戏瘾不要这时候犯。
荀小将军瞅了眼弱柳扶风的郭黛玉,无视他刚才的幽怨直接问道,“奉孝叔不忙了?这会儿过来有什么事?”
今早那些从颍阴过来填补阳城官署空缺的士人上任,两位叔父都忙的脚不沾地,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小半个月都会这么忙。
忙成旋转的小陀螺都要亲自过来找他,要说的肯定不是小事。
然而,眼前人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再多待办事宜都不妨碍他由着性子来,“没事就不能过来了?”
荀晔无奈,“叔。”
“好吧,有点小事。”郭嘉挥挥衣袖恢复如常,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卷纸递过去,“这是匠人按照你说的法子做出来的纸,看看怎么样。”
开战之前他们荀小将军特意找了好些工匠要捣鼓新鲜玩意儿,说是梦中偶有所得,非得验证一下他到底是不是老天爷的亲儿子。
其他人都拿他没办法,正好城里工匠也不少,于是就找了批匠人跟着他胡闹,没想到还真让他折腾出来了点儿好东西。
那个曲辕犁配件略多匠人还在调整,不过城里本来就有懂得造纸的工匠,所以这造纸的新法子很快有了成果。
今儿颍阴来人到这儿当壮丁,顺手带过来一打匠人刚造出来的新纸,他刚才已经试过,的确比现有的“蔡侯纸”好用。
不错不错,看来真的是老天爷的亲儿子。
“这么快?”荀晔眼睛一亮,接过那卷纸对着太阳看,看来看去感觉不怎么行,可是又怕自己被后世那些形形色色的好纸惯坏了没法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评判,于是进屋拿笔来试,“奉孝叔稍等,我看看能不能用来写字。”
郭嘉抱着胳膊摇摇头,进去出来再进去,直接让他在屋里说话多好,还省的来回跑了。
荀晔拿笔蘸墨在纸上写几个字,写完之后放在旁边晾干,耐心等待晾干然后看看晾干后是什么效果。
其实这年头有纸,后世熟知的四大发明中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就是东汉人。
只是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蔡侯纸是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物做原料造成的,可以用来写字,但是不太好用。
纸浆在竹篾上晾干制成的纸易碎不平整还容易变形,降低成本的纸写完就算放在原地不动弹也保存不了多久,能保存时间长的纸成本又没有降低下来,所以就算有能用来写字的纸也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
官署是最需要轻便的办公用品的地方,真要有便宜好用还方便保存的纸,官员自掏腰包都得把笨重的竹简换成纸张。
吕布不爱看公文,自从有靠谱的文人帮忙处理军务,除非那些只能他拿主意的事情他就没再碰过竹简,看荀晔捧着几张纸进来好奇不已,“这纸有什么神奇之处?”
“不神奇,问题还有点多。”荀晔不太满意,“将军看,刚写上去就洇墨,这才一会儿就糊的看不清字迹了,还得继续改。”
“这可是我们明光将军梦中得来的好纸,怎么不神奇?”郭嘉煞有其事的说道,“这纸平整光滑,洇墨也没有太严重了,如果能保持字迹长久不变,就是十金百金也会有人买。”
不用别人,他郭奉孝就是第一个客人。
荀晔摇头,“不行不行,还得改,等过几天有空回颍阴再说,我亲自和工匠说怎么改。”
具体的工艺已经和工匠解释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他能提供只有改进方向。
洇墨是小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保存。书籍要传播,纸上的字没法保存书上的内容就传播不出去。
技术上的难关只能工匠自己攻克,他能提供的已经提供完了,不过能提供改进方向也不错,他不知道坏纸什么样还不知道好纸是什么样?
也不对,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就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坏纸。
只有想不到,没有见不到,什么时候能造出能投入使用的纸全看运气。
郭嘉耸耸肩,“行吧,回头有空你自己安排,我就是把东西送过来给你看看。”
顺便瞧瞧昔日董卓麾下的猛将吕布长什么样儿。
以前只听说吕奉先勇冠三军,也听人说过他唯利是图睚眦必报,也确实,心有不顺连义父都照杀不误的狠人肯定心眼小还记仇。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的确是个没啥脑子的莽撞武夫。
不光自个儿没脑子,还把他们家本就不太聪明的小将军带的往无脑的方向发展。
郭鬼才双手负后,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抽时间带傻小子读书。
仲豫兄说过明光的功课不曾落下,平时再忙也会抽时间看书,看上去傻乎乎是因为身边都是长辈什么都不需要他操心而不是真的没脑子。
但是要是天天和吕布这种莽夫待在一起,最后能保住几分文化还真不好说。
唉,带孩子真难。
荀晔不知道他在他们家奉孝叔心里到底是什么形象,还在耐心的给吕大将军介绍纸张的用处。
造出好用的纸不光能方便他们治下的官署办差,在筹集粮饷上也能大放异彩。
先保证能用,然后再想法子搞点花样收割世家大族。
后世办公学习都推广无纸化了都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纸,没见过好纸的汉朝人肯定扛不住各种漂亮笺纸的诱惑。
普通款!随机款!经典款!限量款!隐藏款!特藏款!要是匠人心灵手巧创意够多,他还能搞个盲盒还大割特割。
不是他夸张,以豫州世家大族的底蕴,卖纸的钱绝对能供应接下来的招兵买马。
之前还在想他们远在并州不好在豫州做生意,现在不用担心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所有的经销都由他亲自安排,赚来的钱一定能把豫州境内所有的黄巾贼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袁术没法将豫州境内肆虐的黄巾余孽收为己用不代表他们也拿那些黄巾贼没办法,只要想招揽,那些黄巾贼在他们眼里就是拿着武器的农夫。
武器也不是什么好武器,大多数都是落草为寇之前家里有什么农具就拿什么,接受招安之后立刻就能回归农夫的身份进行耕种。
人命不值钱人力值钱,只要小心思别太多,青壮年到哪儿都能凭劳力生存。
吕大将军拍着胸脯保证,“招揽了之后我来训练,别管多逃滑的兵,到本将军手下都能让他老老实实乖乖听话。”
“练兵得往后放,俘虏的贼匪先让他们种两年田再说。”荀晔放下手里的纸张,微微眯起的眼睛透出几分狡黠,“拿钱招揽太费劲,不如将军和乌程侯出兵剿匪将那些贼寇都俘虏过来。”
嫌麻烦的话就设计将周边的贼匪一网打尽,不嫌麻烦的话就带兵一寸一寸的扫荡,不管最后成果如何,至少能保证治下没有贼匪侵扰。
天底下不光有兵和贼,百姓也是要正经过日子的。
郭嘉清清嗓子,等旁边俩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才问道,“接下来要对黄巾贼下手?”
荀小将军重重点头,“没有意外的话,是这样。”
单人单骑往返颍川和太原最多十天,乌程侯主动开口挽留,家中长辈应该不会再反对,他们趁消息还没传回来的这些天赶紧稳定好颍川各城,等各城官署恢复正常就能从剿匪平乱开始彻底掌控颍川。
之前去并州就是这样,乱就让他们乱,大军过去名为剿匪,实际上却可以在剿匪的同时摸清郡县情况。
哪座山头有贼窝哪个村寨有猫腻转一圈就查的七七八八,能直接打的就直接打,不能武力硬来的就报上去交给主官来以理服人。
毕竟武力镇压的同时城里的文化人也没闲着,重建官府容易安排人手难,地头蛇能招揽的就选贤任能,不能招揽的就杀鸡儆猴干脆利落的嘎掉,恩威并重刚柔相济才能迅速让那些自在惯了的地头蛇明白时代已经变了。
今时不同往日,再想当土皇帝得问问官府答不答应。
当然,那么简单粗暴的法子只适用于并州那种大部分都得从头建设的地方,豫州各地好歹官员配置都齐全,这时候就得他们家无所不能的奉孝叔出马了。
荀小将军摇头晃脑说着大道理,“治乱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强兵可以震慑宵小,足食则能让百姓安居,只要能完成这两点,天下之大我们哪儿都去得。”
郭嘉轻哼一声,“说的轻巧。”
荀晔眉开眼笑,“所以才需要奉孝叔多多操心。”
强军方面有吕大将军和乌程侯,内政方面有两位谋士叔,文武都有人帮衬,他才有足够的时间改善生活条件。
没错,就是这样。
吕布眨眨眼睛,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所以留在颍川是你自己的想法?并州那边还没答应?”
荀晔胡乱应道,“马上马上,马上就答应了。”
时间不早了,快收拾收拾去赴宴,再晚乌程侯就要等急了。
吕布:……
不愧是他吕奉先的结义兄弟,这脾气和他一样一样的,想干什么谁都拦不住。
“还有就是,乌程侯那里还不能确定我们选择留下,大哥切莫说漏嘴。”荀晔严肃的叮嘱道,“我们现在还在欲擒故纵欲抗还迎的拉扯之中,要让乌程侯有紧迫感才更有利于接下来的相处。”
郭嘉听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是乌程侯不能确定,是现在真的不能确定。”
在并州的回信送过来之前本来就没法保证一定能留,何来说漏嘴一说?
吕布白了他一眼,“明光愿意留那就留,以颍川荀氏如今的声望,我等在豫州招兵买马不比袁术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袁术那等庸才都能坐拥一郡,明光如何不能?”
言下之意,就算没有并州的支援,就算孙坚依旧和袁术蜜里调油,他们依旧能靠武力将颍川打下来。
世上没有什么是打一仗搞不定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再打一仗。
郭嘉抬头看了吕布一眼,懒得搭理这说话不过脑的无脑武夫。
虽然这大憨货脑子里没多少有用的东西,但是言谈举止处处以他们明光为先,看在都是为了傻小子的份儿上就不骂了。
荀晔快走几步跟上,“叔,趁今天人多,你待会儿带上志才叔和官署其他人一起去,也算和乌程侯麾下的将士们见见面认认脸。”
郭嘉潇洒的挥挥手,“乌程侯已经派人来请过,你们先走,我们稍后便到。”
他要先和志才说一下新来的吕奉先是什么情况,免得日后安排活计期望太高坏了大事。
……
设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吕布和同在今日抵达官署的士人们接风洗尘,吕大将军的名声非同凡响,来官署顶岗的士人们不会自作多情的觉得他们是宴席的主角,过了刚开始的热闹就安心的看乌程侯和吕大将军推杯交盏。
按理说他们荀小将军身份最高也得喝酒,但是两位三十多岁孩子都快有荀小将军大的猛将默认和少年郎拼酒是欺负人,喝酒的时候根本不带年纪小的玩。
荀晔喝了口寡淡无味的“美酒”,说实话,还不如果汁好喝。
很好,把酿酒技术写在小本本上。
蒸馏出来的酒精可以让伤兵营用来消毒,粮食酿出来的烈酒也适合冰天雪地里保暖,如果过几年粮食有的剩就都安排上。
他们正赶上小冰河时期,多准备点救命物资没坏处。
接风宴的气氛非常好,乌程侯麾下的将士和吕大将军身边的亲兵称兄道弟,新来官署顶岗的士人们看着也都不像有坏心的样子,再加上荀小将军已经开始根据颍川各城的耕地情况准备今秋的屯田事宜,宴席结束后乌程侯笃定他已经成功将荀氏这位天之骄子留在了颍川。
虽然有点对不起远在并州的荀氏长辈,但是为了豫州的安宁只能先对不起他们。
世家子就不一样,他在阳城半年都没能摸清楚颍川各县的具体情况,苑陵侯和他带来的同样出身世家的谋臣一来就把所有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屯田好啊,种地就有粮食,如果不是要忙着打仗,让士兵一边种田一边训练能直接从根本上解决军粮的问题。
现在也不错,他们先围剿境内黄巾余孽,然后让那些黄巾余孽来种地供养军中粮食,差不多也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主意谁想出来的?真是神了。
孙坚和吕布一拍即合,有正儿八经的谋臣在城里打理内政,俩人带兵顺着山川河流开始清剿贼匪,杀的境内黄巾贼闻风丧胆,有时候不用大军出动就主动拖家带口到官署从良。
他们愿意老老实实种地,只要能留他们一条小命儿,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没意见。
然后,颍川各城的官署就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忙碌。
郭嘉和戏焕累死累活的接手颍川的一切,郡县的情况还没梳理清楚就等来了七八万弃恶从善的黄巾余孽,一瞬间撞死在书房的心都有了。
不行,再这么下去他们非得累死不可,写信!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