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时不待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03:21

  这些天他一直赶路,赶得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现在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不好好休息一场都说不过去。

  福王府华美富贵,西境军营中的营帐远不能比。

  只是躺在柔软的床上,看着房内的雕梁画柱,萧宴宁觉得整个王府空落落的。

  萧宴宁叹了口气。

  他习惯了孤独,却并不享受孤独。

  脑子里想想这想想那,不知过了多久,萧宴宁睡了过去。

  而今天京城又发生了很多事,尤其是东宫。

  皇帝最近因杨家之事有意冷落太子,然而今天刘海亲自送奏折去文华殿,说是皇帝让太子批阅。

  太子恩宠如旧。

  东宫詹士府官员听闻后都跟着松了口气。

  太子看着手头上的奏折,微微垂下眼。

  随即,宫里宫外有传言,皇帝之所以把杨家事情翻篇,是福王为太子美言之故。

  福王得皇帝宠爱,又以太子为尊,所以太子才能在短时间内气盛。

  等萧宴宁醒来,砚喜忙把传言说给他听。

  萧宴宁无语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那是皇帝一念之差,他哪有那个本事影响皇帝对太子的态度。这件事,说到底还是皇帝对太子看重,和他有个毛线关系。

  京城事情就是多,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些人恨不得拿放大镜去观察,找到里面的与众不同之处,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出一百个版本。

  萧宴宁懒得理会这些,也解释不清,正好皇帝允准他休息三日再上朝。

  这三天,萧宴宁干脆闭门不出。

  砚喜倒是时常出门。

  都知道砚喜是贴身服侍萧宴宁之人,他的一举一动也备受人关注。

  造就的结果就是砚喜一出王府就被人盯上了。

  砚喜出府是奉命办事,神色格外凝重。

  盯着他的人还以为他要办什么大事,结果砚喜没干别的,就是找鱼牙买鱼苗。

  他买的还不是那种有着美好寓意的观赏鱼,而是一些能吃的鱼。

  得知这个消息,想到福王府那处景色甚美的池塘,几个皇子心道,萧宴宁该不会拿那个池塘养鱼吧。

  这次他们还真猜对了。

  萧宴宁答应过梁靖,要养点鱼,等他从边境回来,两人在王府后院烤着吃。

  而且没出门的这三天,萧宴宁还亲自为梁靖准备了个房间,里面的器具都是按照梁靖所说的摆。

  这些是他答应过梁靖的事,自然不能忘了。

  萧宴宁心想着,先养一批试试,万一养的不好,还有机会继续养。

  京城的夏天还未过去,福王府第一批鱼刚刚有所长大,皇帝下旨让安王回京了。

  大齐和西羌这仗打了四年多,朝堂上早就在争吵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这个夏末秋初,皇帝做出了决断。

  安王归京。

第97章

  皇帝的圣旨出京,安王即将归京的事实已无更改的可能。

  安王手握重兵,他归京,京中怕是又要起波澜。

  听到这个消息时,萧宴宁正在池塘边兴致勃勃地喂鱼。随着鱼食从手中洒落,池塘里的鱼争先恐后地涌了过来,有的还跳跃起来,拍打出丝丝浪花。

  萧宴宁看着长势喜人的鱼一脸欣喜,没想到自己还有养鱼的天分,第一次养就能把鱼养得这般肥硕,就是可惜梁靖远在边关吃不到。

  砚喜要是知道萧宴宁的想法肯定会撇嘴,这鱼自打入了福王府,砚喜往鱼牙那里跑断了腿。怎么养怎么照料怎么喂,经过几个月的细心学习,砚喜觉得自己要是被赶出王府立刻就能当鱼牙。

  要是这样还能养不好鱼,那砚喜这个福王府大管家也做到头了。

  再者,养鱼需要用心也需要运气,偶尔有那么几条翻白肚,需要砚喜这些人眼明手快地捞出来,不能让主子看到心烦。

  萧宴宁正在感慨自己这鱼养的不错时,砚喜就来禀告了皇帝下旨让安王回京的消息。

  萧宴宁微微一愣,眉心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因走神之故,手中的鱼食袋子落了下去。萧宴宁回过神惊呼一声,想要伸手去捞,却只碰到袋子的边角,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袋子里的鱼食在水中散开。

  那场面瞬间跟捅了马蜂窝一样,水里的鱼儿争先恐后地抢夺着食物,甚至远处的鱼都游了过来。

  看着在水中不断扑腾而来的鱼群,,萧宴宁瞪大了眼睛。

  许久,他拍了拍手上残留的渣滓轻笑:“也好,安王回京,梁靖也要跟着回来了。”上次写信,梁靖还说说不定明年能够回京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回京的时间要提早不少。

  垂眸再看向池塘,萧宴宁心道,原本以为梁靖肯定吃不上这茬鱼,没想到竟然赶上了。

  “好不容易长大,看着点,别让它们吃撑了。”萧宴宁语气淡淡:“梁靖心眼小,回京后要是知道有这么一波鱼他没吃上,心里怕是不痛快。”

  说罢这话,他摇着扇子哼着不知名的小曲离开。

  砚喜忙招呼人赶鱼、捞鱼食。

  梁靖心眼小不小砚喜不知道,但他很清楚,要是真把鱼都给撑死了,第一个心里不痛快的肯定是萧宴宁。

  萧宴宁打听了下东丽那边的消息,东丽最近国主病了。

  替国主主持朝政者年轻气盛,同左右交好,派遣使臣前来大齐时,给芸妃送了不少好东西。

  因为那次西境之战,东丽背刺大齐最后被平王给镇压下去的事情,皇帝心里对东丽有些膈应。此次,东丽使臣这番行为让皇帝和群臣都很不舒服。

  知道东丽那边出的幺蛾子,萧宴宁一阵无语,他有点心烦,觉得整个王府都装不下自己了,干脆出了王府,只是没想到哪哪都在讨论安王回京的事。

  他闲着无聊去了一趟茶楼,结果连里面说书郎都在说起这些事,当然,大多都是赞美之词。

  毕竟安王在西境近五年时间,西羌一大半都归大齐版图之内。皇帝端坐朝堂,洗刷了当年数万将士埋骨边境青州城失陷的屈辱,已然成了一位开疆扩土的帝王。

  在楼上听着说书人激动的声音,萧宴宁靠在栏杆前懒洋洋地喝着茶。

  一壶茶下去,醒木敲响,萧宴宁起身下楼,结果迎面碰上了季洛清和季选。

  看到人,因在人群里不方便透露他的身份行礼,季洛清朝他点了点头。

  萧宴宁点头回应,看到季洛清他突然就想到了梁靖。

  梁靖那个小心眼的人,要是知道自己这两年见季洛清的次数很多,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明明不是一个性质,梁靖说不定也要计较。

  察觉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联想到梁靖,萧宴宁先是一愣随后莫名笑了下。

  总觉得这就是他知道梁靖心思之后留下来的后遗症。

  看到和梁靖有关的人和事,总会莫名其妙联想到远在边关之人。

  季洛清看着突然发笑的萧宴宁显然一愣,萧宴宁自然不会说出原因,他朝季洛清再次点头离开。

  季洛清学问是真的好,性格又耿直,不偏不歪,这几年在京城很遭人追捧。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八月份的秋闱必中,待到明年二月的会试,若能得个第一名,那他便和秦昭一样是连中六元的之人。

  萧宴宁还是有点了解那个皇帝爹的,有点爱慕名声,也喜欢做锦上添花之事。

  一朝若能出现两个连中六元之人,那在史书上必然得留下个美名。

  再者,季洛清确实有真才实学,考试期间只要不用脚写,定然没问题。

  不过一些吃饱闲着没事干的人总是拿季洛清和秦昭比,总是幻想两人要是同岁,那如今局面该有多精彩。

  萧宴宁每每听到这样的讨论都觉得无语,在他看来,就算处在同一个年龄段,那也是季家有才子秦家有英雄,根本无需比较。两个有名且相貌出众的读书郎,一个手段圆滑,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堪称世家典范,一个冷清却不孤傲,懂世俗却不沉溺世俗。

  都是挺好的人。

  也得亏季洛清性格冷内心强大,不是那种心思狭隘者,别人说别人的,他做他自己的,什么时候都不受影响。

  若是寻常心高气傲者,早就被这些言论给刺激到了。

  萧宴宁离开茶楼,站在大街上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宫里不好随便进,几个哥哥那里也不大欢迎他。

  安王和梁靖回京也好,至少自己无趣烦闷时,可以有两个排解郁闷之地。

  萧宴宁脑海里明明在想着安王回京的好处,然而他内心一片冰冷。

  他冷眼旁观着整个事件。

  安王这个时候回京,算是一件好事吗?

  眼瞅着都快把西羌给彻底打趴下了,安王却被召回京。

  表面上是芸妃母族出事,可萧宴宁却忍不住想是刘海和明雀从西境回京后对皇帝说了什么,让皇帝对安王起了疑心,还是有人想抢这份泼天的功劳。

  这仗都打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眼下这场景,摆明是觉得萧宴和军中威望太盛了。

  萧宴和要是真能带领西境军把西羌给灭了,哪怕他身上流淌着异族的血,他也是皇子中第一人。一个手中有实际兵权又有这般大功劳的皇子,到时就连太子都没办法压过他的锋芒。

  所以,事到临头,安王只能归京。

  皇帝呢,做出这个决定应该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

  但皇帝就不怕犯了临阵换将的大忌么。

  也不会 ,萧宴和本来就不是那样的人。

  即便是回京,也不会拿西境将士的命开玩笑。他会安排好一切,后面接替他的人只需要按照原定计划行事,至少不会出大乱子。

  不过回京也好,萧宴宁又想,安王能在西境打仗打了这么久,朝堂上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

  有皇帝压着,粮草和军饷一直紧着西境那边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7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2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