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时不待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03:21

  现在宫里宫外的形势这么乱,都在相互怀疑相互防备。既然这样,那就好好怀疑,彻底乱起来吧。

  就看,谁会在乱局之中率先坐不住。

  作者有话说:

  换了个医生看病,说明了身体情况,医生说你觉得药的效果怎么样,要不要继续照着方子开药。

  我:……

  我很想说,我不知道啊。

  我现在好了,但是期间打了近十天的吊瓶,吃着中药,用了读者大大们给的方法涂抹,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起效果了啊。

  当初给我看病的医生号都排到下个月了,┭┮﹏┭┮,第一次去那个医院,不知道那个医生那么出名。

  当时巧合,正好看到他那科室在当场加号,我也跟着排队,就加上了。然后就挂不上了┭┮﹏┭┮

  明天一大早去蹲一下,看看能不能继续加个号。

第135章

  别看太子在人前一副沉稳端庄的模样,还能和静王打打口水仗,可等回到东宫,挥退身边的人之后,他的脸色缓缓变得凝重起来。太子拧着眉头在想,到底是谁先他一步把平王给扯进来的,而且这般轻描淡写,未曾伤筋动骨却又让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通州的平王。

  太子这些天一直琢磨着该怎么让皇帝注意到通州的平王,只不过他还没有做什么,平王就这么水灵灵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了,很平淡的一封书信,还顺势坑了静王一把。别看皇帝表面不在意,心里肯定在衡量静王和平王之间的关系。

  身为东宫储君,太子自然不相信这件事是巧合,所以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呢?

  太子心里浮现出几个兄弟的脸庞,包括萧宴宁。当然,太子第一个否认的也是萧宴宁。

  除了萧宴宁,太子现在看谁都有疑点。

  平王这事对太子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是他所期待发生的事,如今他还没出手,事情已经这样了,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另一方面,他可能又要被皇帝怀疑了。不,不是可能,皇帝肯定怀疑是他所为。

  想到这里,太子嘴角勾起一抹笑,只是笑容莫名有些苦涩。

  不过太子很快收敛起情绪,不管是谁做的,目前对他有利,皇帝怀疑就怀疑吧,只是怀疑的话,皇帝又不会废掉他。

  想着这些,太子让人把萧珩带来。

  萧珩一板一眼地给太子行礼,太子看着他笑着询问:“今日都做了些什么?”

  萧珩脆生生道:“孩儿今日学习骑射之术。”

  太子欣慰地点了点头:“你七皇叔读书不行,骑射之术还不错,等孤有空闲,让你七皇子指点指点你。”

  萧珩眼中有些疑惑和不解,真要说骑射技术,七皇叔难不成比东宫教导他的师傅还要好?

  不解归不解,萧珩并未问出来,而是恭敬道:“是,父亲。”

  太子看着萧珩,心下叹息一声。

  萧珩这个孩子从小在东宫接受最正统的教育,他年纪不大,心性却比着其他皇孙要成熟,也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

  太子还想和萧珩说些什么,熟悉的感觉又袭来。

  太子咬了咬舌尖,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语气尽量平和:“珩儿,你先下去吧。”

  看着太子神色泛白,萧珩临走时忍不住开口道:“父亲,你多保重身体。”

  太子含笑点了点头,等萧珩离开,太子脸上的笑彻底消失。他用手死死抚着额头,眼中满是厉色,随后他喘着气息起身把手边的茶盏全部扫落在地上。

  看着碎裂的茶盏,太子浑身散发着阴郁之气。

  ***

  礼部侍郎方郁前去赈灾,来了折子,方郁在折子上说得皇帝所盼,苍天庇佑,江南雨水已停,水位下跌,河堤决口造成的伤害已在可控范围内,救灾工作在秦昭的带领下一直在有序进行,流民早就被安抚了,后面也会尽快重修河堤,很快就能抑制住灾情。

  这是有关江南水患的明折,暗地里皇帝还派了冯恩前去查河堤被炸之事,经过数天的调查,冯恩的折子也到了皇帝手中。

  秦昭手里的确有河堤被炸毁的物证,而且经过冯恩秘密走访河堤下游的幸存者,确实有人在半夜时分听到了轰鸣声,但同时,也有人说,发水之后,他们躲在山上,同样听到了轰鸣声。

  双方说的如果都是真话,那就有意思了。

  河堤先被炸毁,继而引发水患,必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但水患已发生,还有人前去炸河堤,那就是想造成河堤被炸的现象。若是这种情况,那就是有人不想背负河堤决口的责任,然后想出了这一招。

  大齐对火药的控制极为严格,火药制造的核心是工部的兵仗局和军器局,地方卫所所需火药由这里拨。

  边关重镇则有火药作坊,用于生产火药,但必须定期向朝廷报备产量及配方。

  民间火药只能生产烟花炮竹,也受严格管控。

  而私藏火药过三斤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过十斤者处斩。

  冯恩奉命查过江南的火药作坊,并未有缺。

  那河堤被炸,只能是有人私藏,又或者东西根本不是当地所有,而是从别处调运而来。

  有关火药的律法很严格,但真要有人想私藏,也不是没办法。

  例如开设个生产烟花炮竹的黑作坊,不过敢这么做,得有大人物护着……

  皇帝看着冯恩的折子,冷哼一声,江南是富饶之地,有河运,河运还能连通海运,还有盐场……江南官场里面的水向来很深,各种势力都在里面掺杂柔和,前去江南当差的官员,一个不小心就会栽进去。

  秦昭能在江南稳坐这么久,除了他自身能力够强,更多的是有秦家庇佑,当官的不敢和他硬碰硬,那些商人不敢和他翻脸。

  这也是皇帝明知方郁和秦家有姻亲关系,为何还要派他前去赈灾的缘由。

  方郁在,秦昭会力所能及的给予方便,同时,方郁也会尽力护着秦昭不会受河堤决口之事牵连。

  想着这些,皇帝把冯恩的折子放下。

  既然事出江南,那就好好捋一捋,彻底查一查。即便江南势力不明,即便江南官官相护,官场勾结,即便不能查清楚,也要拉出来一批人杀鸡儆猴。

  他倒要看看,谁在江南当搅屎棍。

  皇帝再次上朝时,把方郁和冯恩的折子给众位朝臣看。

  皇帝冷笑:“这江南总是出现怪事,既如此,朕就看看,是什么样的妖魔鬼怪在作祟。”

  群臣看着冯恩的折子,面上不显,心下都在计较着。

  看到皇帝这态度,萧宴宁在心里松了口气。

  只要他这边不出乱子不被人抓住什么把柄,皇帝哪怕防备着秦家,哪怕没有完全信任秦家,但皇帝会继续重用秦昭这个能臣,那秦昭就是安全的。

  京城里盯着萧宴宁盯着秦家的眼睛太多,所以有些事秦家不能涉足一点。

  萧宴宁琢磨着眼前的形势,江南是个好地方,势力多,容易隐藏自己。可江南也是个有风险的地方,只要皇帝下定决心去查,总能查出些蛛丝马迹。

  如果有些人不想被发现,那很快应该有动作了。

  萧宴宁什么都没有,就是有足够的耐心。

  他要看看,谁会忍不住,谁先动。

  ***

  江南的事还未查清,京城突然出现了一则流言,说太子得了重病,身体已经处在强弩之末。

  流言从天而降,却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京城。

  走在大街上,似乎都能听到人们隐晦的谈论声。

  作者有话说:

  一月二十号开文,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二月十一号检查出来有卵巢囊肿,当时医生说是好的,但又说卵巢囊肿一般不容易分辨,让三个月后去复查。这期间想不起来就算了,想起来心里就膈应。身为作者,又爱胡思乱想,夜里经常失眠。

  到了五月份,又搞了一身荨麻疹,荨麻疹刚开始那几天一天只能断断续续睡三个小时,困得要死但动不动就被痒醒,浑身都是大片大片的风团,太痒了,生不如死的那种痒。以至于我这个肉食动物直接变成素食动物了,水果不吃,饮料不喝,天再热也不喝冰镇过的水,不出门不吹风不晒太阳,实在是怕了┭┮﹏┭┮。不过说实话,这种日子都快疯了,好在控制住了。上周和朋友一起吃饭放纵了下,快吓死了,生怕荨麻疹复发。

  今天,早早去了医院,拿到了号,荨麻疹这块继续吃药巩固,在这个医院复查,卵巢囊肿已经消失了,医生说是生理性的不用担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开心~

  也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第136章

  有关太子身体不好的流言四起,皇帝在朝堂上双眸含着冷意大发雷霆:“造谣储君,动摇国家根本,居心叵测。查,务必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人传播这些流言蜚语。”若没有人指使,这些流言蜚语怎么可能一夜之间传遍京城大大小小的角落。

  皇帝眼中带着狠厉之色:“若有人胆敢再议论太子,五城兵马指挥司直接抓人。”此话一出,朝堂上数人的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此时正值流言纷纷之际,京城到处都是讨论此事的人,真要让五城兵马司前去抓人,恐怕刑部大牢都装不下。

  眼下皇帝正在盛怒中,百官中大多数人不敢触皇帝霉头,怕皇帝的怒火撒在自己身上。

  不过世上的人就这样,有不愿出头的人就有顶着怒火提意见者。

  只见秦追出列,他恭声道:“皇上,此举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盛怒中的皇帝就跟一头暴怒且饥饿的老虎一样,看谁都想咬一口,说出来的话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冷意。

  顶着皇帝冰冷的目光,秦追神色不变,他的语速比往常慢了三分:“皇上,讨论此事之人大多无知,就喜欢凑个热闹。这流言如水,越是强行去堵越是引发人们的好奇心,越是想要去探究、讨论,若因此抓人,怕是会起反效果,到时流言不止,对太子更不利。”

  “那秦卿的意思是放任它?”皇帝还是很不高兴,不过到底冷静了三分,说出来的话也多了几分克制。

  秦追:“流言既然是关于太子身体的,只要太子出现在众人眼前,流言自然不攻而破。”哪怕再有人讨论,也会有人反驳,而不像现在这样,形势一边倒。

  萧宴宁在一旁听着,心道,秦追如果生在现代,肯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公关高手。

  太子这时也出列道:“父皇,儿臣觉得秦大人说的有道理。”

  太子稳稳妥妥地站在这里,人虽然消瘦,可身姿欣长,仍旧是一个君子端方温良如玉的人物。看着这样的太子,谁会信那些流言。

  皇帝眼中的怒火渐渐消失,秦追看着这一幕,心这才缓缓落下。

  户部侍郎张笑看了秦追一眼,以前户部尚书杜检和礼部尚书徐渊曾开玩笑般地提醒他,让他看看秦追如何能简在帝心。这么些时日过去了,张笑看的分明,秦追做事胆大心细随时能洞察帝王情绪。

  同样是劝诫帝王,秦追说出来的劝慰之词不像胡游这些御史,硬邦邦的,而是句句都能落在帝王心尖上。

  最最关键的是,秦追当机立断。

  就好比刚才,他们都知道皇帝被一时气昏了头,若没有人及时劝阻,皇帝事后一定会后悔自己所下的命令。五城兵马司到处抓人,流言管控不住不说,很容易会引起京城的混乱,也会影响帝王在百姓心中的英明形象。

  但就是因为帝王处在震怒中,他们这些臣子都在观望都在想,要如何开口才能劝说帝王。

  而秦追一个翻眼的时间,就站了出来,心随所动,很快想出了对策,说出来的话并不犀利且那般讨人喜欢。

  其实那些话也很寻常,大多数百官慎重沉思过后也能说出来。

  然而时机不等人,也许就是片刻耽误,等他们反应过来,五城兵马司的人已经拿着圣旨开始抓人了。

  想到这些,张笑再一次体会到了自己和秦追的差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7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2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