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利用地方官吏的权力为自己开后门,兼并土地、隐匿田产、转嫁赋税,下不利百姓,上不利朝廷,只利他们自己。
而他们能做到这些,就是因为大宁的田地和赋税制度有问题。
所以想要继续从根源上打压世家,就该从田地和赋税制度入手。
秦枭很早时就有改革的想法,但因为秦家势大,英宗本就忌惮,他便也不能大刀阔斧地干什么,甚至不能入朝为官。
如今他大权在握,这些事倒是可以一点点做起来了。
下属们收拾行装来来往往,楚九辩和秦枭立在廊下,两道身影挺拔如松,又如出鞘利刃,剑指京都。
景瑞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傍晚,宁王秦枭与太傅楚九辩赈灾归京。
第50章 只此一回
秦枭和楚九辩回来的时候动静很小,前后不过五辆马车,随行的军士也才三十几位。
他们由城门驶入,经过便民街。
虽下着小雨的,但街上的百姓们还是不少。
远远瞧见有车队过来,还跟着官兵,百姓们下意识就朝摊位后躲,有不少已经熟练地跪了下去,其他人见状便也一个接一个,不多时便跪了一地。
直到有人扬声说了句:“是秦家的车架。”
百姓们这才纷纷抬头,而后便都慢慢站了起来。
这京中规矩极多,便民街百姓们更是将这些规矩记得牢。
而最需要记着的规矩其实只有两条,其一是见着权贵车马要退后避让,瞧见官兵和四大世家的车马更要跪下磕头。
其二便是秦家。
秦家从秦太尉带着家族入住京城开始就传了令,秦家子弟与百姓没什么区别,百姓见着他们也不必礼让避退。
便民街也是,若是秦家的车队经过,百姓们也不必理会,只要不刻意上去冲撞便可。
眼下秦家家主虽变成了宁王秦枭,但这个规矩却没改,百姓们自然也不会上赶着违背。
且近日京中也传来了不少关于河西郡的事,百姓们听说了秦枭如何治理河堤,又给百姓们安排吃喝,这是好事。
关于秦枭的风评也多少好了一些。
只是百姓们也听说了其他事,比如秦枭到了地方后杀了多少人,甚至动用了凌迟之刑!
这无疑更坐实了秦枭暴戾的事实,百姓们如今对他是既敬又畏。
因此当车队经过街道的时候,百姓们也没说话,都静立在侧,微微垂首。
楚九辩听着外头如此安静,不由轻轻掀起车帘,便见着这一幕。
众人脸上的敬畏难以掩饰。
“祖父在世时,百姓们见着秦家车马都会笑着作揖,胆子大的还会搭上几句话。”
楚九辩放下车帘,转头看向对面坐着的男人。
秦枭面色平静,好似只在叙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你想继续受百姓爱戴?”楚九辩问。
从爱戴,变为敬畏,秦家越发势大,与百姓间的距离却愈发远了。
秦枭没回答是否,而是道:“本王如今在这个位置,需要的是敬畏。”
楚九辩心一动,无声地笑了下。
人性本恶,人类本性中就藏着自私、贪婪和善变,只是有的人利用理智和道德感把这些负面思想压制住了。
但更多的人,并没有那般强大的抑制力。
便是平日里看起来温和善良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利益即将被损害时,也会本能地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且大宁的百姓更是如此,他们眼前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更容易被表象迷惑,更易被煽动。
所以,他们也更畏惧惩罚和权势,而不是所谓的“爱戴”。
眼下秦枭就代表着皇帝,代表着朝廷,他最理想的状态是既能得到爱戴,又让百姓们保持敬畏。
若是无法两者兼顾,那还是选择被“畏惧”更妥善。
车架很快便驶离便民街,一路经过皇城最宽敞的主街,朝皇宫而去。
宫门大开,百里鸿背着小手踱步,眼睛时时盯着宫门外,小脸上掩饰不住的期待和焦急。
舅舅和先生一走就是整整十日!
自从登基那日开始,他还从未与他们分开过这么久,这几日夜里他都没那么思念母后了,更想舅舅和先生。
今早知道他们今日要回来,百里鸿早上都多吃了一个小馒头。
而且今日恰好不上早朝,小朋友便更是一点烦心事都没有,一心只盼着他们回来。
要不是洪福哄着,他能从中午就跑过来等着。
洪福和秦朝阳都守在不远处,也不时朝宫外看一眼。
“时辰差不多了,估摸着是要到了。”洪公公道。
秦朝阳颔首:“方才就说已经进了城门,不过城里百姓多,车马应该行的慢一些。”
洪福看向静不下来的小朋友,眉眼都柔和下来。
他上前两步,道:“陛下,待会儿咱们回了养心殿再和大人们叙旧,眼下就......”
宫中隐在暗处的眼睛不少,所以百里鸿还是要稳重些,莫要与秦枭和楚九辩太亲近。
洪福从早上就开始提醒了,生怕小孩见着亲人会委屈,会忍不住扑过去要抱抱。
百里鸿也不嫌他啰嗦,乖乖点头道:“朕知道呢。”
“来了来了!”安无疾自宫门外跑进来,一路到了百里鸿身后,与另外二人站在一处。
在他们身后,包括小祥子等人在内,十几位宫人脸上也都浮现出喜色。
他们都习惯了有两位大人在前头领着罩着,这段日子两人都不在,虽说有秦朝阳和洪福在,但大家心里也总是没底,做事都有些畏手畏脚。
如今见着二人回来,他们的心都算是落到了实处。
百里鸿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虽然站的端正笔直,小脸也绷着,但脸蛋都已经激动到红扑扑。
车马进了宫门便停下,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之下,就见那为首的马车车帘掀开。
一席墨蓝色长袍的秦枭从车上下来,遥遥朝这边看来,而楚九辩一身银白色长袍,也紧跟在他身后下了车。
两人都没互相看一眼,抬脚就朝着这边快步走过来。
袍角翻飞,二人步伐一致,仪态更是优雅端方。
待他们行至近前,秦朝阳等人便先一步作揖行礼,口称“大人安”。
秦枭与楚九辩紧跟着便对小皇帝作了一揖:“臣等参见陛下。”
小朋友当即道:“免礼,快先随朕回去休息一下。”
他极力想要保持冷静,但那奶呼呼的声音里还是带出了哭腔。
楚九辩抬眼,就见小朋友眼眶和鼻尖都红了,他睁着大眼睛,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怪可怜的。
楚九辩眼底溢出些笑,还有丝隐藏极好的疼惜。
百里鸿记着洪公公的话,不能再外面说太多话。
于是他转身,迈着小腿快步走到步辇上坐下来,道:“回养心殿。”
宫人们立刻将他抬起,朝宫内行去。
秦朝阳留下来安排车队,安无疾吩咐人带着车队里跟来的军士去修整,其余人则都跟着步辇一同离开。
楚九辩和秦枭就走在步辇一侧,步伐也不慢。
秦枭偏头仔仔细细打量小孩,见他脸蛋依旧圆润,便知道洪公公等人将他照顾的确实很好。
养心殿不在后宫,所以行至此处也快。
步辇一放下来,小孩就忙不迭要爬下来,洪福忙上前护着,不过小孩还是小心的,并没有磕碰。
他迈着小短腿快步进了养心殿的大门,然后就回头,眼睛亮亮地看着门口。
楚九辩和秦枭也后他一步走了进来。
百里鸿知道进了养心殿就是安全的,所以他立刻端庄也没了,严肃也没了,红着眼睛跑去一把就抱住了舅舅和先生的腿。
一人一条,亏得两人站的近,不然他都抱不住。
秦枭垂眼,掌心落在小孩头顶,难得没说些破坏气氛的话。
楚九辩知道出去这么久,秦枭定也放不下百里鸿,不然他不会连秦朝阳也留在宫里。
而楚九辩自己,虽也刻意不让自己去想京中的事,但也时不时就会想到这小小一个娃娃,彼时彼刻会在做什么。
百里鸿仰头看着他们,小嘴一瘪,眼泪唰地就出来了。
“十日了!苗苗好想先生和舅舅。”
秦枭轻轻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哭什么,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吗?”
楚九辩轻轻握住小孩的胳膊,把他从自己和秦枭腿上“拿”下来,然后蹲下来与小孩视线平起。
小孩已经哭得一抽一抽的。
亏得洪福知道会如此,根本就没让其他人跟进来。
楚九辩拿出手帕轻轻帮小孩擦眼泪,温声道:“陛下不怕,我们回来了。”
小小的孩子留在这深宫中,便是有再多熟悉的人在身边,也比不过一个秦枭。
这段时日他肯定是怕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