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_分节阅读_第127节
小说作者:程惊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75 K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58:03

  这般重要的工程,以及能获得巨额利益的“生意”,朝廷为何会把大权下放到世家手里?

  “这还要仰赖于邱家那位长老,邱洪阔。”秦枭道。

  楚九辩知道这个人。

  刑部尚书邱衡与邱家家主邱玄铮是亲兄弟,一个征战朝堂,一个管理家族。

  但事实上,他们二人都不是邱家真正的话事人。

  真正做主的,其实是他们兄弟二人的亲大伯邱洪阔。

  此人双腿有疾,不良于行,甚少会在人前露面,楚九辩此前也并没有见过。

  秦枭道:“武宗时期,邱家的当家人还是邱洪阔的父亲,亦是当时的户部尚书。不过那时候邱洪阔本人已经长成十五六岁的少年,称一句惊才绝艳也不为过。”

  只是此人不爱朝堂,更爱行商,便总跟着商队出去。

  后来伤了腿后,他才把目光从广阔四海收回来,落于朝堂。

  当时武宗在位,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外征战,劳民伤财,朝廷入不敷出,根本支撑不了他继续打下去。

  但邱洪阔却在这时与他父亲提议,叫邱家包揽军饷。

  “邱家富可敌国并非一句虚言,的确解决了武宗的后顾之忧,且他们从无怨言。”秦枭回忆着祖父对他讲的那些旧事,道,“武宗因此抬爱且信任邱家,甚至对他们还有些愧疚。”

  “收回了南疆等地之后,武宗就想着先不打了,给百姓以恢复民生的机会。”

  “而为了弥补邱家消耗的那些银两,武宗就特意设立了专门的‘漕运司’掌管漕运,选了当时的户部尚书,也就是邱洪阔的父亲去当漕运使。”

  此后成宗和英宗接连继位,一个比一个荒唐废物,便也没人去管这些“杂事”。

  可以说,四大世家能完全掌控朝堂,这两位帝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楚九辩凝眉,道:“所以自那之后,漕运之事便始终在邱家手中?”

  “没错。”秦枭颔首,“这一任的漕运使是邱家一名为邱善的族老。”

  漕运使拥有的不仅是权力,更能收取巨大的利益。

  如今漕运还是统归一个漕运司管,也还没有针对不同商品和载重的税收和限制,可以说运河除了给官船和商船提供便利之外,还没有其他“盈利项目”。

  只是朝廷的官船暂且不提,但那些商户家的商船想要安稳在运河上往来,给漕运司的人情打点绝对少不了。

  这定是一笔笔难以估量的利益往来,邱家从中收了多少好处更无处查证。

  “你想把漕运使的权力收回来?”楚九辩问。

  秦枭提起漕运,总不可能真的是无意间聊起,定是有了什么计划。

  “是。”秦枭也没卖关子,“今年南北好几个省受灾,朝廷免了三年赋税,还有此前在河西郡借来的那些船,以及之后科举以及养兵的开销,没有哪一处不要钱。”

  凭借细盐,国库确实能赚不少。

  可需要花钱的地方却还是越来越多,所以还是要想办法继续开源节流。

  而自古以来充盈国库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抄家,秦枭眼下却没办法抄了谁,只能把手伸向漕运了。

  若是能把运河上的税收制度制定出来,那可绝对是个暴利行业。

  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先把漕运的管理权收归朝廷。

  楚九辩对大宁的漕运制度也有了解,闻言便问道:“你想做什么?”

  “我想把运河分段管理。”秦枭道。

  楚九辩抬眉:“是个好办法。”

  运河长到几乎贯通南北,还分别想着西南和东南方向分流出去,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河运体系。

  此前漕运司是在其中较适合中转的郡县,设置了漕运分司,但是都统归漕运总司管理。

  秦枭想做的,就是把这些分司都变成独立的机构,各自负责一个河段。

  哪个河段的事,便由哪一段的漕运分司负责,分设不同的“河道总督”,避免一人管全程。

  同时还要在朝廷中设置一个漕运总督,负责监督这些分司的工作。

  有了以上这些,便能分了邱家的权,把漕运收回到朝廷。

  此外,朝廷还要发布政令,命商船来往不同河段,都缴纳不同等级的赋税,来往之间还要申请具体文书,写明货物几何,收税几何,商船又是何时出发,预计何时归程等等。

  这其中各个小环节定也少不了人情打点,但水至清则无鱼,总也要让下面的人吃到些好的,才能更好地为朝廷做事。

  反正只要不闹得太过,不被漕运总督发现,朝廷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是真有人得寸进尺,那秦枭和楚九辩就也能抓个典型,杀鸡儆猴。

  “这些河道总督必须是咱们自己的人,要从哪里找?”楚九辩问。

  眼下科举还没开始,人才们都还在来的路上,这个过程至少要三个月,届时都十一月份了。

  且便是把人招进来了,他也要再培训一下,亲眼悄悄学子们的品性。

  这样一个冗长的过程下来,估计都要到年后了。

  但是朝廷急着用钱,秦枭提出要改漕运,定然等不了那么久。

  “南直隶那边的科考名单我瞧过,有不少本就有些名气的学子。”秦枭显然已经想好了一切,“我叫魏仪再仔细筛选一下,再派人去探探那些学子的底,若是可以,就叫他们直接免考入仕。”

  楚九辩心一跳。

  免考入仕可不是件小事。

  不过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南直隶总督魏仪是秦枭的人,倒确实能替他办好这个差事。

  楚九辩忽然心念一动。

  魏仪肯定会把那些学子的底查的清清楚楚,但这对楚九辩来说却是个好机会。

  他手中那张属于【秦川】的卡牌可一直没敢用,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让秦川信任他,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

  如今这个好时机到了,他可以召唤出秦川,叫他去南直隶帮忙查那些学子的真实品性。

  秦川手下管着大半个江湖,又有隐秘的情报网,查这些也算“专业对口”。

  最重要的是,对方肯定会知道秦枭让魏仪去查那些学子的事。

  “大祭司”与秦枭都在查同一件事,且目的一致,那不就相当于大祭司或许是要帮秦枭的吗?

  只是如此,秦川或许还不会完全信仰大祭司。

  但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此后有了什么事,他肯定也会优先往大祭司与秦枭“目的一致”上去想。

  信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

  楚九辩脑中思绪快速变换。

  秦川是一张好牌,也是一张危险的牌。

  未来若是真到了要与秦枭对立的时候,楚九辩会看情况决定要不要用秦川,不过眼下,他只是需要先把自己的存在透露给秦川。

  还有他的第五位信徒陆尧,那个一直“不睡觉不放空”的神人。

  对方并不是什么有名气的学子,别说是四大世家和各方势力没注意到他,就是秦枭,也只派了一个暗卫去保护他。

  与派了八个暗卫去保护的八贤郡谈雨竹,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换言之,如今只有楚九辩知道对方智力值百分之两百,但他却始终没办法联系上对方,这可不行。

  所以,他打算直接叫秦川去亲自护着陆尧。

  最好再想个办法让这位神人睡个觉,他好把人拉进神域。

  楚九辩快速想好了一切,面上却只像是在沉思漕运之事般,没叫秦枭瞧出什么来。

  “那漕运总督呢?”楚九辩又看向秦枭,问,“这种官职,至少也该是正二品。”

  漕运总督这个位置位高权重,责任重大。

  因此需要一个刚正纯质的大臣,最好是个纯臣,且要有能力。

  最好对方身后还有一定的背景势力,能给他与其他人作对的底气,这才能做好监督的责任。

  都不用细想,楚九辩脑海中就蹦出来一个人,再合适不过。

  秦枭含笑看他:“公子可有心仪的人选?”

  四目相对,楚九辩便知道他们都想到了一处。

  “大人又看中了谁?”他笑问。

  秦枭道:“御史台本就行使监督之责,那再身兼一个漕运总督也在情理之中。”

  楚九辩颔首:“我也是这个意思。”

  御史中丞齐执礼,为人刚正不阿,背后又有漠北军主帅江朔野撑着,实在是绝佳的人选。

  想起江朔野,楚九辩忽然鬼使神差般问秦枭道:“你觉得江驰风为人如何?”

  秦枭仔细想了想,说:“本王与他素未谋面,只听说是位悍将,武力与谋略皆属上乘,是天生的将军。”

  “你不忌惮他吗?”楚九辩又问,双眸始终注视着面前的男人。

  秦枭对上他的视线,也不躲不避,道:“漠北百姓这八年来都未见兵戈。”

  只这一句,就说明他对江朔野,对漠北军都是信任的。

  无论漠北军再如何强大,至少眼下,江朔野统领的漠北军,把百姓们护的很好,这就够了。

  楚九辩本以为他会说漠北军中有曾经的秦家军部将,所以他相信能把漠北军收服的将军,定是个为国为民的良将之类的。

  却不想秦枭在意的点,却是百姓。

  又是百姓。

  楚九辩注视着秦枭,想从他眼里看到一丝一毫的虚伪或者其他情绪,但他却看不出。

  他没有从秦枭身上看到“演”的痕迹。

  楚九辩有些看不懂了。

  在河西郡时,他以为秦枭是真的在意百姓。

  可后来他又觉得或许秦枭只是演给他看的,对方身为书中钦定的残暴大反派,于他而言最重要应该是权势地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6页  当前第1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2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