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蒋永寿叫了三遍,百里明才从思绪中回神,抬眸看他。
蒋永寿温和笑道:“时辰不早了,殿下早些休息。”
“嗯,先生也是。”百里明看向屋外,天色已经暗了。
许是阴天的缘故,今夜的天格外黑,秋风扯动树枝,暗影婆娑。
皇宫。
养心殿西侧院,卧房内。
楚九辩盘腿坐在床边,撑着脸看秦枭。
秦枭一身里衣,站在地上,正小心地给百里鸿的小自行车轮胎打气。
小朋友的自行车已经不是半年前那个四轮小车了,已经鸟枪换炮,成了稍微大一些的两轮车。
秦枭打两下气,就伸手捏两下轮胎。
之前这活都是宫人做的,但前日秦枭见着轮胎没气,便随手打了几下,结果直接爆胎。
今日换了新的胎,他就又要自己再打一下,不过小心了很多。
终于打好后,秦枭才站直身道:“橡胶还能用来做什么?”
这东西做轮胎是真的不错。
“那很多了。”楚九辩打了个哈欠,因为困倦,语气也不自觉软了一些,“待到日后天下安定,咱们可以一样样地做。”
“嗯,日久天长。”秦枭好似随口说了句,但视线却落在青年身上。
楚九辩又打了个哈欠。
秦枭就笑,说:“我洗个手,你先睡。”
“嗯。”楚九辩也不和他客气,翻个身就滚进被子里,把自己缩起来。
秦枭洗完手回来,便只瞧见他乱糟糟的头发。
他熟练地将青年的长发放到枕边,这才躺下来,随手一抬便熄了灯。
伸手掀开被子,楚九辩一如往常背对着他。
对方似乎很喜欢被他从身后抱着,但秦枭其实更喜欢和他面对面,一低头便能吻上唇。
不过背对着也好,青年饱满的臀恰好蹭着他,便是什么都不做也舒坦。
楚九辩昨日夜里用大祭司的身份,和王其琛交代了许多事,早上又去上了朝,今晚便困得很。
可男人一凑上来,他睡意就散了不少。
不过他没敢动,一旦动了,他怕自己今晚也睡不着了。
可秦枭只通过他那瞬间微不可察的僵硬,就知道他根本没睡,动作幅度便更大了。
先是轻吻青年柔软的耳垂,白皙的后颈。
楚九辩闭着眼,但清晰地感觉到里衣从肩头滑落,裤子也松了。
屋外雨声渐大,伴随着闷雷与一晃而过的光亮,青年白皙的肩头晃得人眼晕。
而后便是更深沉的黑暗,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
视觉被剥夺,其他感觉便更强烈。
秦枭越来越粗鲁,手也更放肆。
楚九辩咬着唇,始终不动。
可等到腿_间被磨得发麻,他终于还是没忍住动了下,就听男人闷哼一声。
楚九辩就故意又动了下。
而后下一刻,男人就欺上身来,握着他的腰,将他双腿磨得发红滚烫......
==
又两日后,小雨不停。
大宁境内忽然谣言四起。
称湖广王封地之上显出了金龙异象,又有道士与僧人前往此地,念出“湖广藏玄”之类的谶语,几乎要明示湖广王百里岳才是真龙天子。
若是单纯发酵此番言语,楚九辩和秦枭完全可以给他打成反贼,率先出兵打压。
可与这类传言一同传开的,还有两则谣言。
一是宁王秦枭外戚乱政,坏了纲常。
二是楚九辩乃异端降世,损了国运。
第96章 山海共平
后面两则谣言,最开始也是从湖广传出来的。
之后东江王和定北王的封地上也开始传,再之后便一点点朝着四周和京城传过来。
但效果并不怎么样。
楚九辩“神明”的身份早就已经传遍大宁,不说南疆和河西郡这些真正得了好处的地方,便是其余百姓,也知道若是没有楚太傅,大宁此前的洪灾和旱灾都很难平息。
还有科举,这件事可也是楚太傅提出来,并以一己之力包办的。
正是因为有他在,百姓们才有了入仕为官的机会,甚至就连此前普普通通的农民,也能入仕为官了。
这是百姓们之前想都没敢想的事。
还有国子监那些学子们在殿试之上的回答,也一个个全都答进了百姓心里。
这些学子以及朝廷,都是真心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且他们并不是说说,而是真的说到做到。
陆尧这半年来行走各地,帮着百姓们夺回田地资产,叫他们有地可种,只要勤劳些就再不用饿肚子。
百姓们确实蒙昧,也确实很容易被引导,可在楚九辩和国子监学子们这半年的努力之下,大多数百姓们也多少有了些分辨能力。
他们不知道朝廷中谁更强,不知道谁与谁不对付,他们只知道当今陛下登基之后,曾经残破的大宁开始变得平和。
有了宁王,大宁边境才算安稳,不仅击退了蛮夷塞国,甚至还直接为大宁开疆扩土。
更因为有了楚九辩,大宁才会有如今这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他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便不说其他,单是河西郡今年红薯高产之事,就叫百姓们心中激荡。
此前传言称河西郡郡守韩远道得了楚太傅指点,拿到了仙界的作物种子,种植出来的粮食比常见的粮食翻倍高产,且种出来的食物饱腹感强......
种种好处。
但百姓们其他事不敢说,这种地之事却一个个都很有发言权。
所以他们其实并不大相信会有那般高产的作物,可楚九辩“神明”的身份已经深入人心,他们又会想会不会楚大人就是有这般厉害的本事,有这么好的东西。
就这般摇摆间,十月份,河西郡种植出来的红薯丰收了!
产量比其他地方翻倍不止!
据说河西郡今年纳的税粮都比前一年多了一倍不止,可见百姓手中确实有了粮。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楚九辩和秦枭故意推波助澜,和王家的舆论影响力,自然传得比那什么“异端降世”的谣言更快、更广。
如此,全大宁的百姓,包括藩王封地上的百姓也都羡慕得紧。
不过就在半月前,他们就都得了好消息。
朝廷已经发布了政令,说明年要叫国子监农学科目的学子张二,率领其他学子,带着红薯种苗去往大宁各地,帮着百姓们种下这般高产的粮食。
届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用再饿肚子了。
还有南疆,以及此前宁王打下来的塞国地区,今年四月份就种上了大片大片的棉花。
九月的时候这些棉花就都已经收获,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赶工,已经开遍大宁的南疆绸缎庄开始售卖棉布衣裳了。
棉布比麻布贵些,却比麻布更柔软,更紧实好穿。
而且他的价格也不算高得离谱,比起那丝绸简直就是“不要钱”。
于是很多手里有些闲钱的百姓,都能买些棉布做衣赏。
如今天气渐渐转凉,这棉布衣服穿上去好似也比麻布更保暖些,自是更得百姓们喜爱。
司途昭翎瞧着时候差不多了,便开始用棉花做棉被、棉衣,不过外头都罩着上好的锦缎丝绸。
这便是售卖给有钱人家的了,又是一波暴利。
以及她手中更多的棉花,其实都用来给秦枭和江朔野手下的大军做棉衣了,不然能挣得更多。
这些事先按下不提,总归百姓们知道红薯和棉花都是楚九辩从“仙界”带来的,自然是对他神明的身份更确信不疑。
眼下关于他是异端的谣言传开,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打心底里觉得生气。
能帮他们吃饱穿暖的,定然是救苦救难的神仙,怎么可能是异端?
反而是传播谣言的那些人,居心不良。
传言一开始传入京城,王家却没动作,秦枭和楚九辩也都好似不知道一般。
直到谣言四起,一部分糊涂的百姓都被引导地有了怀疑,以及绝大多数百姓心中都酝酿出对楚九辩的怜惜,和对传谣之人的怨愤之时,王家才有了动作。
那些平日里清高的文人大儒,纷纷站出来。
要么开文会,要么作诗写文章,总归是竭尽全力地夸赞楚九辩这位神明的功绩,夸赞百里鸿这位皇帝上位之后引来的种种好处祥瑞。
再加上秦枭“秦家人”的身份,以及他这一年多来的所作所为,早就叫人忘了他在百里鸿登基之初的雷霆手段。
于是,这一神两人,便成了被小人陷害的可怜人,顿时激起百姓们心中更强烈的怒火。
如此好的“神君大人”,如此好的朝廷,到底是谁要害他们?
这“凶手”自然也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