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武皇后笑道:“两位皇子所说的‘炮仗’,莫非真有裂石开山之威?”

  “有,而且其威之盛,大大超出了朕的预计。”

  李治缓缓将大炮仗爆炸的威力道来,武皇后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三十多岁的妇人,此刻的模样却分外可爱。

  李治心情极佳,忍不住在她脸上狠狠吧唧一口。

  “景初有大才,真是……哈哈,二十来岁的年纪才显露锋芒,你说他到底跟谁学了这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以前只听说他的混账之名,没听说他拜过哪位隐士名师呀。”

  武皇后嫣然笑道:“景初这身本事能够为国所用便够了,他的师承,他的私隐,陛下何必追问究竟?英国公之孙,想必也不会干出不忠之事。”

  李治的笑容渐渐敛起,忽然叹道:“皇后可曾想过,自半年前神臂弓问世,景初为我大唐做出的多少新奇物件?”

  武皇后低声算道:“神臂弓,马蹄铁,滑轮组,百家姓,还有……教授那些弟子学问,最后便是这个大炮仗了……”

  李治缓缓道:“景初为朕立的功劳越来越多,今日又将火药的秘方献给了朕,朕收下了秘方。”

  “朕自登基以来赏功罚过,臣子有功劳,没有不封赏的道理,火药一物太重要,这个功劳太大,朕虽知景初淡泊名利,可若再不表示一下,朕都觉得亏了心……”

  武皇后美眸中异彩闪动:“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叹道:“自太宗先帝在位以来,天家一直有意削减爵位,实在是爵位不宜过多,否则徒伤民生,举国之民脂民膏奉养勋贵,对大唐不是好事。可景初之功,若不给他封个爵,朕实在说不过去。”

  武皇后微微惊讶道:“陛下欲给景初封爵?”

  李治点头,神情渐渐坚定:“是的,该给他封爵了,皇后不知道火药一物的厉害,说它是镇国利器亦不为过,如此利器景初竟毫不犹豫地将秘方献给了朕,朕不能不有所表示。”

  招了招手,李治沉声道:“来人,拿纸笔来。”

  贴身内侍王常福躬身递上纸笔。

  武皇后默默在一旁为他磨墨,美眸一眨不眨盯着他的脸庞。

  李治神情沉静,思虑良久,缓缓落笔。

  “渭南县子”四个字须臾而跃然纸上。

  搁下笔,李治笑道:“既然景初是在渭南县弄出的火药,便封他渭南县子吧,千百年后也算一段佳话。”

  武皇后笑道:“臣妾恭贺陛下,贞观之后,朝中功臣渐老,今日喜见朝堂英才后继有人,大唐社稷绵延万年不衰。”

  李治也笑道:“依朕对景初之喜爱,原本该给他封个县侯的,但朕也害怕朝中悠悠众口,还是封个县子算了,日后景初若再立新功,朕何吝封侯封公。”

  武皇后眸光一闪,笑道:“景初非长孙,本继承不了英国公之爵,这下好了,英国公一门两爵,对英国公也算示恩了。”

第156章 一门两爵

  李治是个很清醒的帝王。

  李钦载曾经弄出神臂弓,马蹄铁等诸多新物件,李治最多只是封了个少监的官儿。

  但火药不一样,作为帝王,而且是一位对开疆拓土有着无比野心的帝王,李治亲眼见识过火药的厉害后,立马明白此物的不同寻常。

  它比神臂弓马蹄铁重要多了,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也就是说,李钦载做个大炮仗,无意间立下的功劳也比以前大多了,这桩功劳之大,以前发明的东西加起来都不如它的分量。

  所以,李治必须封爵,否则交代不过去。

  李治明白它的重要,李钦载当然更明白。

  将心比心,若李治这次仍然毫无表示,李钦载会怎么想?

  我为大唐造出如此重要的东西,你不表示一下,打个哈哈儿就过去了?以后再有任何好东西,我都不拿出来了,就问你气不气。

  李治最怕李钦载会这么想,所以对这位横空冒出来的栋梁英才,李治不吝名利,必须将他笼络住。

  封爵是最易笼络人心的,在这个年代,爵位代表无上的荣誉,是臣子毕生求而不得的殊荣。

  许多披甲百战出生入死的将军,为大唐冲锋陷阵一辈子,临老也没能得到任何爵位。

  而开了挂的李钦载,不费吹灰之力却得到了。

  “渭南县子”四个字写下,再无更改。

  天亮后,一支骑队举着旌旗出了宫,直奔渭南县而去。

  ……

  甘井庄,李家别院。

  李钦载在教荞儿写字。

  别的弟子都放假回家了,但荞儿的学习仍未放下。

  荞儿不是天才,只是有一个来自千年后的爹,这位爹的教育方式是耳濡目染,随时随地。

  荞儿的成绩优异,不仅来自于天赋,也有他自身的努力,这是那些权贵纨绔们所不能及的。

  百家姓里的字,荞儿都学会了,如今李钦载在教他写千字文。

  虽说千字文里的内容晦涩难懂,不过认字是不用挑的,会写就行。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李钦载敲击小木棍,道:“今日你学会写这八个字就好。”

  荞儿嗯嗯点头,手执木棍笨拙地照着八个字的样子划拉起来。

  写了几画后,荞儿动作一滞,扭头望着他道:“爹,这八个字是啥意思?”

  李钦载想了想,道:“就是言行举止从容不迫,安定沉稳有定力,君子‘修己以敬,安之以人’,发生任何事都要波澜不惊,不必大惊小怪。”

  荞儿似懂非懂,继续划拉。

  别院外突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荞儿不觉又停了下来。

  李钦载揉了揉他的头,道:“我刚才说的你都忘了?”

  荞儿笑道:“没忘,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荞儿记得的。”

  李钦载点头:“继续写,外面发生任何事都与你无关。”

  别院外面越来越喧闹,李钦载和荞儿父子二人却充耳不闻,专心地在院子里专注做自己的事。

  宋管事踉跄跑来,也不管李钦载神情不悦,扯着嗓子兴奋大吼道:“五少郎封爵了!”

  一句话出口,整个别院都沸腾起来。下人们纷纷从屋子里出来,聚集在前院,隔着老远向李钦载行礼道贺。

  荞儿不得不再次停下,不解地看着李钦载。

  李钦载神情不变,仍然平静地道:“把字写完,每个字都要记住它的写法。”

  不远处沸腾的宋管事和下人们见李钦载竟动也不动,顿时屏息静气不敢再发出声音,恭敬地站在原地等候。

  荞儿笨拙地一笔一划写完了字,李钦载认真看了一眼,道:“不错,今日还要多写几遍,将它们彻底记在心里,每个字都要记住,你的一生从头到尾都要用到它们。”

  “是,荞儿记住了。”

  荞儿终于忍不住道:“爹,他们说你封爵了,什么叫封爵呀?”

  李钦载笑了:“就是天子给爹又封了个官儿,这个官儿可以当很久的。”

  “当官可以管很多人吗?”

  李钦载温柔地笑道:“爹只要管好自己就够了,顺便也要管好你,这辈子足矣。”

  站起身,李钦载转身看着院子里的管事和下人。

  宋管事不再激动,而是上前恭敬地道:“五少郎,天子下旨封爵,五少郎被封为渭南县子,宣旨的天使就在门外,老朽已命下人准备了香案。”

  “五少郎,这可是咱们李家的大喜事啊!一门两爵,光宗耀祖,五少郎青出于蓝,咱李家家业千年不衰。”

  李钦载整了整衣冠,道:“接旨吧。”

  对于李治封爵,李钦载丝毫没感到意外。

  从李治对火药的疯狂态度就能看出,此物对大唐,对李治是何等的重要。

  但凡稍微懂事的帝王,都知道该给他这个发明者什么样的待遇。

  李家别院的大门打开,宣旨的天使手捧黄绢,昂首走进前院。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宣旨的天使居然是大舅哥崔升。

  李钦载和崔升猛地照面,两人的表情都颇为复杂。

  按朝仪规矩,李钦载领着别院老小在香案后跪拜。

  崔升徐徐展开圣旨,语调激昂顿挫地宣念起来。

  圣旨算是世上最难懂的文字了,里面的每个字都诘屈聱牙,晦涩难明。

  崔升念了一大通,李钦载依稀猜测应该是夸赞他的话,最后才落到正题。

  “……可封渭南县子,食邑百户,飨尚国功。钦哉。”

  这是一道李治所写,尚书省所颁,中书舍人亲笔撰就的圣旨,是当今世上最正式的任命文书。

  圣旨念完,李钦载面南而拜,口称谢恩,最后起身,仪式才算走完。

  崔升将圣旨双手捧给李钦载,躬身拜道:“下官恭贺李县子。”

  李钦载眨眨眼:“崔舍人这次带钱了吗?令妹最近很缺钱呀。”

  崔升黑着脸道:“李县子莫过分了,下官听舍妹说了,你坑了她不少钱。”

  “都是一家人,分什么你我,你的不就是我的……”

  “没拜堂以前,咱们不是一家人!”

  ……

  封爵的天使还没到庄子,长安城的英国公府已有宫人报信。

  快过年了,本来英国公府张灯结彩,一派喜气。

  一名宫人奉命从太极宫跑出来,没跑多远便来到位于朱雀大街的英国公府门外。

  “老公爷大喜!大喜!”宫人喘着粗气大吼道。

  管家吴通迎了出来,一脸不解道:“何事大喜?”

  宫人先朝吴管家行了一礼,这才刻意放大了声音,大吼道:“贵府五少郎君封爵了!天子有旨,封五公子为渭南县子,传旨的天使已出城赴渭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