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158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帅帐内,鸬野赞良面朝李钦载,仍旧五体投地式膜拜,用怪异的大唐关中口音道:“皇女鸬野赞良,拜见大唐上国少将军。”

  李钦载的旁边,程伯献凑到他耳边轻声道:“倭国怕是真的撑不下去了,否则不会连皇女都献出来,这可是倭国公主,而且听说是中大兄的长公主,颇受中大兄宠爱。”

  “景初贤弟,受不受?”

  李钦载淡淡地道:“尚贤兄淡定,你没经验,把握不住,相信我,更好的在后面……”

  程伯献愕然眨眼:“啥意思?”

  李钦载朝鸬野赞良一挥手:“跟妈妈桑说,换一批!”

  “老妹儿,不是你不够优秀,是哥的要求有点高……”

  一言出口,程伯献呆住了,鸬野赞良也呆住了。

  来唐军大营前,鸬野赞良做了无数的猜测,包括唐军少将军可能会斩杀她,可能会将她扔给唐军将士轮暴,也可能会欣然收受,暖其枕席。

  但鸬野赞良死活没想到,等来的居然是这个答案。

  一国长公主,在敌国大营内受此大辱,但鸬野赞良不敢生气,仍然伏地道:“少将军阁下,我是大和国中大兄皇长女,奉父亲大人之命,愿荐少将军阁下枕席,请少将军阁下笑纳。”

  李钦载收起了调笑的表情,眯眼缓缓道:“你父亲啥意思?不打了?”

  鸬野赞良垂睑轻声道:“父亲大人请求和谈,两国永罢刀兵。”

  李钦载冷笑:“不争气啊,怎么就不多坚持一下?说不定会有奇迹呢,你们倭国不是信奉天照大神吗?请务必坚持抵抗,天照大神会帮你们的。”

  鸬野赞良仍垂睑道:“少将军阁下,我大和国已承认战败,请阁下给倭国子民一条生路吧。”

  李钦载与程伯献迅速对视一眼。

  眼下若止战,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李治要的是掌握倭国全境,从而对东海对面的高句丽形成包围钳制之势。

  若就此停战,倭国仍是倭国,或许会臣服一段日子,但他们卑劣的民族性决定了他们不会永久臣服,过不了多久就会生出别的心思。

  但摆在李钦载和程伯献眼前的麻烦也不小。

  倭国君臣的姿态已经躺平了,一副任杀任剐的样子,长公主都被献出来了,接下来若唐军继续攻伐,回到长安城后,恐怕会有很多后续的麻烦等着他们。

  贞观年间有一个很典型的反面教材,那人名叫侯君集,是太宗先帝颇为重视的大将。

  侯君集西征高昌国,在高昌国君臣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仍下令进攻屠戮,将高昌国王室屠杀一空,抢光了国库所有的钱财。

  回到长安,侯君集被朝臣们参得生不如死,太宗先帝不得不狠狠处罚了他,也给后来侯君集跟随太子李承乾谋反埋下了伏笔。

  眼前的情势,跟高昌国颇为相似,李钦载不敢学侯君集那个反面教材,所以,他不得不考虑停战的事了。

  低声与程伯献商量了几句,李钦载坐正身子,盯着鸬野赞良缓缓道:“你回去吧,告诉你父亲,女人我就不要了,送来的钱财我收下,答应我几个条件,大唐可以休兵止战。”

  鸬野赞良拜伏道:“请少将军阁下赐言。”

  “第一,倭国君臣还都飞鸟城,唐军保证不杀戮。第二,倭国全境由我大唐常年驻军,唐军可任意调用倭国境内的物料为己所用。”

  “第三,倭国京都的防卫权由唐军接管,你父亲的宫闱禁军之权也交给唐军。”

  “第四,倭国每年必须向长安遣使朝贡,大唐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倭国必须无条件辅助大唐,包括出兵。”

  “第五,治民权仍交还倭国君臣,但倭国境内的兵将增减,必须由我大唐驻军主将先审后行。”

  “第六,北部青森城外,你们倭国要动用民夫物料,为大唐建造一个大港口。”

  “第七,倭国从此废‘天皇’称号,以‘倭国国主’自称,历代倭国国主更迭,由大唐皇帝的旨令册封,未得大唐皇帝册封者,视为篡逆,大唐驻军必征讨之。”

  说着李钦载脸上露出笑意:“回去告诉你父亲,答应这几条,我大唐马上停战,他继续当他的中大兄,两国可永罢刀兵。”

  鸬野赞良虽是女流,却也是自小在宫闱长大,立马听出了其中的歹毒之意,吃惊地道:“这岂不是将我大和国之权尽付唐国?这与贵军灭国有何区别?”

  “区别就是,答应条件,你父亲和那些臣子们还能保住性命,继续当他们的国主和臣子。不答应条件,我军全胜之日,倭国君臣全族皆戮,斩首祭天。”

  李钦载笑容渐冷:“你们当初在白江口先行启战,突袭我大唐水师时,就应该想到我大唐的报复,以及如何承担后果。”

  “不答应也无妨,其实我也不想停战,继续打下去我还能多捞点军功,回大唐升官晋爵,岂不美哉。”

  鸬野赞良露出愤恨之色,随即迅速平复下来,表情恭敬地道:“我会派随从回去转告父亲大人,请父亲大人决断,但我不能走。”

  “你留下来作甚?蹭饭吗?”

  鸬野赞良跪伏道:“若少将军嫌弃赞良蒲柳之姿,赞良只能自尽,以报父亲大人养育之恩。”

  李钦载眯眼淡淡地道:“威胁我?”

  鸬野赞良露出凄然之色,低声道:“赞良入贵军大营那一刻起,便已无法回去了,王室之女已献上国,断无收归之理,少将军若不接受,我只能一死。”

  一旁的程伯献拽了拽他,轻声道:“收了吧,一个女子而已,莫再生枝节了,重要的是你提的条件赶紧让中大兄决断,不答应就继续打。”

  李钦载瞥了他一眼,道:“你也是上国少将军,这女人给你好不好?”

  程伯献咧嘴一笑:“我家里婆娘凶得很,她若进了我家,第二天便只能出现在我家的井里了。虽是猢狲,毕竟是异国长公主,死在我家不好交代。”

  李钦载脱口道:“我家的婆娘……嗯。”

  突然想到,他和崔婕还没成亲,而且崔婕的性情似乎……没那么凶。

  可明明是征讨敌国,凯旋时莫名带回一只母猢狲算什么?很光彩么?

  眼下情势急迫,这只母猢狲是走是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逼倭国君臣答应停战条件。

  “你先留在大营,然后派随从转告你父亲,大唐的条件已经开出来了,他若不答应,我们便继续进攻,直到占领倭国全境,将倭国收纳入我大唐版图,那时倭国君臣全族尽屠。”

  鸬野赞良浑身一颤,咬了咬牙,跪拜道:“是。”

第208章 战后归国

  战败的后果,便是失地失城,子民尽戮,王室凋弊。最后还不得不咬牙忍痛将女儿送给敌人。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啊,不然为何千年以来的人们都祈祷和平?

  真实历史上的唐倭白江口之战,其实是倭国最接近灭国的一次战争。

  可惜的是,真实历史上唐军海战胜利后,却由于百济国和高句丽的东面战线牵绊,实在无力抽调将士东赴登陆倭国本土,从而给了倭国喘息之机。

  此后千年中原王朝更迭,却再也没人登陆倭国本土,当然,倭国经此一役,千年内也不敢轻易挑衅中原,反而愈发恭顺。

  白江口海战,确实为中原打出了千年的和平,但对熟知历史的李钦载来说,还不够。

  如今李钦载来了,这个来自千年后的灵魂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火器闪亮登场,又恰好抓住了时机,数千将士登陆倭国,几无可抗之敌,给长安的君臣们好好打了个样儿。

  李治和朝臣们也都是玲珑心窍,一见我大唐几千人便能杀得倭国人仰马翻,全境无敌,更何况是倭国启衅在先,大唐占住了道义,那么,将倭国纳入囊中何乐而不为?

  事情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一万援兵登陆后,李钦载如虎添翼,倭国眼看亡国在即。

  献女儿?不管用。大唐天子要的是国土,是彻底的顺服,是一块包围钳制高句丽的前沿阵地,是做到太宗先帝做不到的事。

  倭国皇长女鸬野赞良走进唐军大营的那一刻,唐军已占领了倭国四分之三的国土,西部南部和中部已在大唐王师的掌握之中。

  倭国君臣只剩下北部地区的控制权。那块可怜的地盘在千年之后,叫“北海道”。

  若唐军继续北进,倭国君臣除了跳海便只剩下吊颈了。

  倾巢危急之时,中大兄果断献出了自己的皇长女,不得不说,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鬼子们还是很识时务的。

  鸬野赞良立马派出随从,将李钦载提的停战条件转告中大兄。

  而她,则在唐军大营里住了下来。

  李钦载命刘阿四等部曲给她分配了一个帐篷。

  鸬野赞良很有觉悟,她知道进入唐军大营后,从此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长公主,而是大唐上国少将军的女人。

  从这位少将军的态度来看,似乎对她很嫌弃,鸬野赞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见状又开始调整自己的态度。

  既然对方很嫌弃,大概率是不会给她名分的,于是鸬野赞良自觉地成为了侍候李钦载饮食起居的侍女,一个丫鬟的角色。

  李钦载对鸬野赞良的服侍不拒绝,但也不主动,任由鸬野赞良服侍自己,但他却没碰过她。

  虽然有几分像三上老师,可李钦载心里总有点膈应。

  来大唐久了,不知不觉沾染了一些种族歧视的毛病,于是异国人在他眼里真成了猢狲。

  大唐人对异国女人也不是不肯收纳,时年的新罗婢在大唐的上流阶层里就比较受欢迎。

  因为新罗婢同属东亚人种,长相与大唐人没有区别,同时新罗婢性情温顺,逆来顺受。

  无论床笫上解锁姿势,还是生活里解语体贴,都算得上女人中的佼佼者,充分满足了男人的心理需要,这便是新罗婢在大唐受欢迎的原因。

  干一行,爱一行,人家的业务能力确实强。

  但,鸬野赞良凭啥?

  倭国的长公主,在李钦载面前貌似恭顺,但李钦载还是能清楚地看到鸬野赞良藏在眼底里的傲气和不服,侍候他起居也是各种粗手粗脚,业务能力一塌糊涂。

  这副高傲不服同时又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样子,李钦载实在没兴趣碰她。

  四月十二,倭国再次派出使节来到唐军大营,带来了中大兄的答复。

  李钦载提出的七个条件,中大兄愿意答应其中五个,但驻军权和京都宫闱兵权,中大兄坚决反对,并强烈抗议。

  没关系,本来就对停战不报希望,李钦载与程伯献商议后,决定继续北上进攻。

  若没有鸬野赞良入大营乞和的话,李钦载原本的计划是彻底将倭国灭亡,然后废倭国宫室,保留倭国子民,设大唐安东都护府。

  并请旨从大唐派出教书先生东渡,在倭国各地办私学,从教育,服饰,语言,文字,风俗等各方面净化倭国孩童的认知,使之对大唐产生归属感。

  文化上的净化,才是对故国彻底的灭亡,从此成为中原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大兄的拒绝,李钦载并不意外,毕竟他也清楚自己提的停战条件多么严苛。

  收到中大兄答复的第二天,唐军开拔北进。

  孙仁师的水师一直游弋在倭国外海境线边,对倭国北部地区虎视眈眈,时而突然登陆,屠戮村庄人口,然后扬长而去,登舰继续游弋,与李钦载所部遥相呼应。

  四月十七,唐军陈兵倭国青森城外,踞海峡之险,雄视对岸。

  四月廿一,倭国再次遣使求和。这一次,中大兄被迫答应了李钦载的所有条件。

  不答应不行了,唐军水陆配合,一旦渡过海峡登陆,倭国君臣真的只能跳海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1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8/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