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196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许常松陪笑道:“奉陛下旨意,下官领国子监明算科学子共计三十二人,这是头一批,往后还有更多学子来求学,叨扰县伯,还请恕罪。”

  年轻人和善地笑道:“恕罪,当然恕罪,哈哈,诸位学子都莫客气,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见年轻人如此友善爽朗,且态度平易近人,国子监的学子们纷纷松了口气。

  看这模样,似乎没有传闻中那么凶神恶煞,这不挺客气的吗?传闻害人,果然不可信。

  接下来求学的日子,想必如同天堂般快乐,如此和蔼可亲的先生,一定能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愉悦地遨游……

  站在台阶上的年轻人又笑道:“既然来了,我先考考你们……”

  学子们精神一振,脸色凝重。

  这算是入学考试了,一定要在先生面前表现出彩,才能让先生对自己印象深刻。

  于是学子们一齐躬身行礼:“请先生出题。”

  年轻人露出促狭之色,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太阳离咱们有多远?月亮离咱们有多远?”

  三道题顿时令学子们瞠目结舌。

  这个问题……好变态!

  包括许常松在内,所有人都愣了,期期艾艾半天没人吱声。

  超纲了啊先生!咱们明算科的学问已经触及到这个层面了吗?

  年轻人露出失望之色,叹息摇头:“你们太无知了,真不知如何教你们才好,如此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你们还是回国子监多读几年书再来吧。”

  终于,一名国子监学子忍不住抗声道:“弟子确实无知,还请先生赐教。”

  顿时所有学子异口同声行礼:“还请先生赐教。”

  年轻人表情闪过一丝尴尬,翻了个白眼儿。

  好吧,被反杀了,这三个问题他也不知道。

  正在尴尬沉默时,年轻人身后传来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天上星辰不计其数,因为宇宙是无限大的,星辰也无限多。”

  “太阳离咱们三亿里,光的速度是每秒六十万里,所以我们现在晒到的阳光,是太阳八分钟以前发出来的,什么叫秒,什么叫分钟,以后会教你们。”

  “月亮离咱们七十六万里,月亮的光是折射太阳光所发,上面没有广寒宫,没有桂花树,也没有兔子,只有一个个陨石坑,这些以后也会教你们。”

  李钦载缓缓从门内跨出来,表情冷淡,眼神不悦地扫了学子们一眼,道:“来了就去宿舍安顿下来,站我家门口作甚?你们吵到我午睡了。”

  许常松和国子监学子们吃了一惊,看了看台阶上站着的年轻人,又看了看李钦载,一脸的懵懂茫然。

  片刻后,许常松拱了拱手:“不知尊驾……”

  “我叫李钦载,目前是乡村教师一枚,新学堂盖好后我就是学堂的山长。”

  许常松面色迟疑地望向第一个从门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敢问阁下是……”

  年轻人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我不怎么是李县伯……”

  许常松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啥叫“不怎么是李县伯”?就是个冒牌货呗,说得那么委婉。

  李钦载指了指他,道:“他是我兄长,李敬业,吃饱了撑的调戏你们一下,不高兴都给我憋着,现在都滚回宿舍去,不要再吵我!”

  说完李钦载打了个呵欠,转身就走。

  看着李钦载冷漠无情的背影,国子监的学子们表情很复杂。

  其实……传闻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光看那张冷漠无情的脸,就知道这位先生多不讲道理了,以后的求学日子怕是不好过。

  学子们老老实实转身朝庄子南端的新宿舍走去。

  一名学子若有所思,边走边喃喃道:“太阳离咱们真有三亿里?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第262章 求学的姿态

  李钦载自己或许并未察觉,他穿越后真正改变大唐的,不是神臂弓,不是滑轮组,也不是火药和三眼铳。

  改变大唐的,是他从前世带来的理工基础知识。

  这才是真正能够强国兴邦的东西,火药和三眼铳这些充其量是知识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工具。

  李钦载比谁都清楚理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止一次跟李治说过。

  当他看到李治已充分重视后,他反而就不怎么上心了。

  该教的还是会教,但学不学得会就随缘了,一群小混账学了近一年,如今才只是小学乘除法的水平,他能怎么办?

  李钦载没那么高的觉悟,他做不到为了大唐鞠躬尽瘁,也做不到为了学生呕心沥血。

  他只是想过简单平静的日子,不想把日子过得太忙碌太复杂。

  学生如果没天赋,不如自己编好完整的教材,将理工基础知识传下去,有书籍自然会等到有缘人。

  那么多高人为何要在悬崖下留一本绝世武功秘籍?

  当然是为了淘汰蠢货。

  李钦载对学子冷漠,对教学不上心,大约也是这种心理。

  直接编教材多好,书籍会帮他充分筛选出人才和蠢货,何必亲自教?本来他当这个老师就是被李治赶鸭子上架。

  国子监的学子们在新宿舍住了下来,入住的第一晚,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好奇。

  大通铺很新奇,通铺下面硬邦邦的炕也很新奇,外面是工匠们日夜轮换不停工的工地,有几栋正在盖的房子名字也很新奇。

  据说有叫“食堂”的,有叫“教学部”的,还有叫“实验课堂”的,闻所未闻的新名字,让国子监的学子们仿佛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带着兴奋和忐忑的心情,国子监的学子们渐渐入睡。

  第二天一早,许常松将学子们带到李家别院门口。

  这次许常松学得乖巧了,不准学子们发出任何声音,一群人非常有耐心地在门口等候,等到日上三竿,部曲来通报,五少郎刚醒,命众学子进去。

  一众学子进门后,便见李钦载穿着玄青色长衫,一脸惺忪睡意坐在院子里打呵欠,看得出起床气未消。

  众人正式以弟子礼拜见李钦载。

  原本对李钦载有些质疑的学子们,今日也收起了轻慢之心。

  昨日李钦载随口回答出来的三个问题,令他们印象非常深刻。虽说这位先生很年轻,几乎与他们同龄,但达者为尊,求学便该有求学的态度。

  李钦载也在打量他们。

  国子监的学子们大多出身寒门,权贵家的子弟比如契苾贞上官琨儿他们,通常是不会入国子监与寒门子弟一同求学的,他们自家会聘请有名望的西席。

  “寒门子弟”的意思,并不是家里穷困潦倒,那不叫“寒门”,那叫“没门”。

  寒门子弟通常是指权贵阶级以下,贫民阶级以上的人家,家境不算富裕但也勉强有实力能供养一两位读书人。

  贫民就连称呼“寒门”的资格都没有,供养读书人更不可能。贫民家的孩子八九岁就能当半个劳力了,怎么可能耗费多年时光供养他读书识字。

  “让师兄们带你们去课堂,从基础知识学起,”李钦载懒洋洋地吩咐:“我这里的学问与国子监明算科不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两天时间先背会九九歌。”

  话音刚落,一名学子站出来恭敬地道:“先生,弟子等早已背会了九九歌。”

  李钦载一愣,然后点头。

  明算科学子的基础果真比那些小混账强多了,小混账们养尊处优,来庄子学习以前根本不在乎什么明算学问。

  但国子监明算科不同,他们要靠这门学问考进士的,是吃饭的家伙,自然更努力。

  “那就让师兄们教你们大唐数字和运算符号,必须尽快把数字和符号学会,它是一切明算学问的基本工具。”

  众学子纷纷应是。

  李素节领着一群小混账登场,他们脸上带着恶意的笑容,走到众人面前时,学子们还非常天真地行礼,口称“师兄”。

  小混账们也非常客气地回礼,然后热情洋溢地带学子们入后院课室。

  李钦载嘴角扯了一下,指了指李素节道:“你们别太过分了。”

  李素节正色道:“先生放心,师弟们初来乍到,作为师兄,我们呵护还来不及,怎会过分。”

  李钦载嗯了一声,阖眼假寐不语。

  国子监这些学子们确实应该被师兄们好好欢迎一下,他们自以为来到鸟语花香的人间花园,没想到落入了遍地狼崽子的丛林炼狱。

  学问不是嘴上说求几句便能学到了,还得经历灵魂的洗礼,皇子纨绔们没事还得挨鞭子呢,国子监的学子难道能免俗?

  ……

  兴高采烈的学子们被李素节领到后院。

  新学堂还没完全建好,所有弟子暂时在李家别院求学。

  众人站在后院空旷的院子里,见满地厚厚的落叶和尘土,不由一阵奇怪。

  如今才是夏天,按理说没到落叶的季节,院子里如此厚的落叶从哪里来的?

  课室外的玄关上,李素节和李显等小混账们笑吟吟地盯着学子们不停打量,眼神里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栗,总觉得进了狼窝,一群狼正在研究从哪儿下嘴吃了他们。

  李素节朝众人招手,笑着指向院子里的落叶,道:“先生曾说过,求学不单单是求学,学堂内外所有的杂务清扫都得自己动手……”

  “我们当初刚来的时候,此处还只是别院一块荒置的院落,是我们亲手将这块荒芜的院子清理出来的,众位师弟既然来了,当然该有所表示,否则教师兄们心中如何平衡,对不对?”

  众学子愣住了,面面相觑后,终于勉强点头。

  李素节仍旧笑吟吟地道:“清理院子只是其中之一,圣贤曰‘弟子服其劳’,‘弟子’自然也包括师弟了,所以学堂内外日常的打扫,书籍的整理,地板清洗打蜡等等,就麻烦各位师弟费心了……”

  学子们有些不满了,一名学子站出来不悦地道:“你们这也太欺负人了!”

  李素节仍笑道:“欺负人?呵!先生学问绝世通天,世间能握天地之理者,唯先生一人矣,如此绝世之学问,岂能轻授?”

  “师弟啊,你们把求学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以为送上一点束脩,行个弟子礼,便能让先生授尔绝世学问?”

  “我们这些师兄谁不是天家权贵出身?那又如何?来此求学时可知我们受过多少磨难?”

  李素节笑容渐逝,指着契苾贞,道:“他,契苾何力大将军的儿子,将门之后,皮糙肉厚,被先生惩罚挨鞭子,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又指了指上官琨儿,李素节道:“他,中书侍郎上官仪之孙,每次小考前通宵达旦,夜不能寐,躲在屋子里偷偷抹眼泪。”

  又指了指自己,李素节悲愤道:“我,为了博先生青睐,不惜冒着性命之险,执意陪先生东进百济,白江口之战我亲身参与,灭倭国之役我全程服侍先生起居,亲眼看到倭国被先生灭之……”

  一席话说得国子监学子们目瞪口呆,后背冒起一阵寒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1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6/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