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到了并州再说吧,先了解灾情,再谋划缓解安抚事宜。”

  三日后,一行人终于赶到并州城。

  并州城门外仍旧人流穿梭,看不出受灾的样子,这一路上李钦载留心观察,发现沿途也没有流离失所的流民。

  还没到秋收的时候,百姓们仍舍不得离开故土,他们还守在地里,等着秋天收成,收成再小终归也不能浪费。

  并州城在河东道算得上比较繁华的城池了,城池内人口大约三十余万户,周边辖四个县,有意思的是,当初李钦载放火烧的祁县王氏祖宅,而祁县也恰好属于并州所辖。

  兜兜转转,烧了人家的屋子,又成了人家的父母官,缘分呐。

  进了并州城,李钦载等人首先直赴刺史府。

  来到刺史府门前,刘阿四朝门口值守的府兵递上吏部的任命文书,和天子诏谕,门口的将士一愣,急忙躬身抱拳,拜见新上任的刺史。

  李钦载挥手令免礼,便径自往府里走去,刚走进大堂,刺史府内的官员们闻讯而出,纷纷聚在院子里拜见李钦载。

  其中一名三四十岁面容瘦削的中年儒士男子向前一步,自我介绍道:“下官并州刺史府别驾王实赋,拜见李刺史。”

  李钦载仔细看了他一眼。

  并州别驾,是刺史府里的二号人物,必须记住他。

  王实赋抬眼与他直视,丝毫不躲避李钦载打量的眼神。

  李钦载含笑道:“王别驾,久仰。”

  “下官不敢当,李刺史赴任之前,前任宋刺史已接吏部调令,三日前离开了并州城,宋刺史嘱托下官与李刺史交接任上事宜,包括官仓账簿,本地赋税,徭役,户籍等等……”

  李钦载笑吟吟地道:“不急不急,晚一两日天塌不下来,诸位想必听说过我,我本是长安城一闲散纨绔,如今被天子调来并州,也不过是混混日子,攒点资历,以后要回长安当更大的官儿呢。”

  众官员闻言顿时脸色各异,悄悄地互视。

  “官仓账簿什么的,给我看我也看不懂,待我找到能看懂的人以后,咱们再说交接的事吧。”

  “今日本官第一天上任,哈哈,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说不得还是要庆祝一番的,走走,我请刺史府所有属官饮宴,咱们找个最贵的酒楼,不醉不归!”李钦载非常豪迈地挥手。

  见李钦载这副标准的纨绔子弟的模样,刺史府官员有的突然面露喜色,有的却脸色铁青,脾气耿直的更是忍不住怒哼出声。

  别驾王实赋还是比较懂礼数,脸上也不见任何喜怒表情,闻言躬身道:“刺史上任,岂能让刺史请客?下官不才,愿僭越一回做个东主,为刺史接风洗尘,还请李刺史赏面。”

  李钦载大笑,用力拍了拍王实赋的肩,道:“老王,你很懂事嘛,待我调回长安当大官儿后,我定向天子举荐,让你当这并州刺史,好好干啊!”

  王实赋被他拍得一个趔趄,却还是不喜不怒,神情淡然地道:“多谢李刺史美言,下官定不负李刺史之举荐。”

  李钦载一挥手,道:“走,饮宴去也!一路颠簸,好些日不曾饮个痛快,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说着李钦载带头走出刺史府,众官员只好跟在他后面。

  落在最后的刘阿四和李家部曲们脑子有点乱。

  刚才五少郎那副跋扈纨绔的样子,真的……好欠揍啊!

第294章 晦暗不明

  并州城不如长安繁华,如果拿后世比喻,大约是首都与省会的区别。

  论年代久远,并州却能与长安媲美。

  相传大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并州便是九州之一。大唐疆域内所有的城池几乎以“州”为名,但并州是正宗原汁原味的“州”,大禹时期便有了。

  上古名城,必是人杰物灵之地。

  所以并州城内虽不如长安繁华,但街上来往者,多有文人书生并肩闲谈缓行。

  李钦载与一众官员步行前往酒楼,这是李钦载坚持的。

  他必须看一看这座城池里的气象,而观察一座城池最便捷也是最直观的方式,便是看街头的百姓行人。

  街上自是众生相。

  文人书生固然从容不迫,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从容不迫。

  那些布衣百姓可就没那么文雅了,李钦载触目所见者,百姓们皆匆匆而行,面有忧色,而街边一些诸如粮店米店之类的商铺外,总有一些面带饥色的百姓徘徊游弋。

  街上并不繁华,许多挂了招牌的店铺不知为何已关门上板歇业。

  更反常的是,巡城的军士特别多,李钦载从刺史府出门,走了不到一炷香时辰,已见到五队巡城执戟军士从街心路过。

  这种高频率的巡街规模,纵是国都长安也不曾有的。

  城里走了一炷香时辰,李钦载的眼睛已经看到了很多,他所看到的东西,比奏疏和百骑司的情报里述说的更生动,更直观。

  这座城的繁华,似乎被人刻意地粉饰过,光鲜亮丽,像影视剧里的道具板,糊弄一下观众就好。

  不动声色地继续与王实赋等官员一路谈笑,来到一座颇为豪华的酒楼前。

  酒楼内空荡荡的,不知是因为没有客人,还是有官员提前清场,酒楼店家陪笑站在门口向李钦载行礼,殷勤地将众人引入酒楼内。

  酒宴开席,不仅有山珍海味,居然还有一群舞伎在堂内翩翩起舞助兴。

  刹那间李钦载竟有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置身于长安城的权贵夜宴,而非旱情告急的危城。

  一切都很正常,正常得仿佛并州城内没有任何问题,酒照喝,舞照跳,杯觥交错,面红耳赤。

  众官员频频敬酒下,李钦载终于喝得面红耳赤,摇晃着身躯被刘阿四搀扶回到刺史府,而官员们则意犹未尽地送到后院,方才各自告辞离开。

  跨进后院的拱门,进了北边的一间卧房后,身躯摇晃的李钦载瞬间恢复了神智,跪坐在屋子里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刘阿四惊呆了:“五少郎,您……到底醉了还是没醉?”

  李钦载咧嘴一笑:“你猜?”

  “您没醉?刚才是装醉的?”

  “呵,你以为我跟一群陌生人饮酒那么痛快豪爽?缺心眼吗?”

  刘阿四迟疑道:“可……五少郎您为啥装醉呀?”

  “该看的,该听的,都差不多了,当然要装醉走人,跟他们很熟吗?挤着笑脸应酬虚与,他们配吗?”

  李钦载任并州刺史,刘阿四自然是知道一些此行的目的的,低声问道:“五少郎来并州处置灾情,打算从何下手?”

  李钦载懒洋洋地道:“不急,并州官场有点意思,我打算多看看。”

  刘阿四突然有点看不懂李钦载了,虽然以前也看不懂,但这次实在太反常。

  刚进刺史府,李钦载便露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嘴脸,一副跋扈又脑残的纨绔形象,话里话外都透出一种强烈的信息,仿佛在告诉他们,自己不过是个混资历的过路客,有背景有身份但没脑子。

  短短一顿酒宴,新人设立得又稳又生动。

  刘阿四在席间默默观察,发现有好几位官员酒宴时互相对视,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显然真把李钦载当成脑残纨绔了。

  以刘阿四的智商,自然是想不通五少郎为何装脑残又装醉,这一年多习惯了李钦载脱胎换骨后的新形象,骤然回到当年的纨绔样子,刘阿四委实有点不习惯,也不知五少郎的人设究竟是立住了还是崩了。

  刘阿四更想不通的是,明明并州城外旱情严峻,为何五少郎仍然不慌不忙留在刺史府,对迫在眉睫的灾情不闻不问。

  “以你看来,我刚到并州城就该风风火火出城下乡,忙着给农户们开渠修库,缓解灾情?”李钦载懒懒地问道。

  刘阿四下意识点头:“官员处置灾情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确实应该这么干,但并州不同……”李钦载轻轻呼出一口气,道:“并州的水很深,刺史府里的官员暂时分不出忠奸,更何况城里还有一位韩国夫人,我若下乡开渠修库,怕是后院会起火。”

  “欲救民,先要把并州的官场摸清楚,无论开渠还是修库,真正办事的人还是他们,不先把官员拿捏住,诸事必败。”

  刘阿四终究是武夫,对李钦载的话似懂非懂,但还是恭敬地道:“小人不懂大道理,五少郎但有吩咐,小人必赴汤蹈火。”

  李钦载若有所思道:“你派几个人出去打听一下,城里有几处官仓,分别在什么位置,然后让一百名部曲乔装散布在官仓附近,严密监视进出官仓的人员……”

  刘阿四一愣,但习惯了只听命令不问原因,于是抱拳凛然道:“是。”

  李钦载下令暗中监视官仓倒也没别的原因,纯粹是前世影视剧中毒。

  反正影视剧里任何地方有了风吹草动,当地的官仓总是第一个倒霉的。

  钦差下来必有人烧官仓,账簿不对必烧官仓,旱涝灾情必烧官仓,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京城朝堂有官员调动,地方官仓也会莫名其妙着火。

  让人忍不住怀疑古代修建官仓的地点是不是五行犯克,专门跟火过不去。

  李钦载既然当了并州刺史,自然要未雨绸缪,不然前世那么多古装剧白追了。

  刘阿四出了卧房,李钦载独自在屋里揉了揉脸。

  刚才虽然是装醉,但也确实饮了不少,有点上头了。

  今日刚来并州,他便觉得并州不寻常,尤其是并州官场。

  此时的他,缺乏的是关于并州的信息,各种信息。

  “突然想念宋森了,特别想念……比想念婆娘更甚。”李钦载喃喃道。

  下午在屋里打了个盹儿,睡了没多久,刘阿四匆匆来报。

  “百骑司宋森求见。”

  李钦载睁着惺忪的睡眼怔忪半晌。

  想啥来啥,莫非自己想念宋森的时候,头顶恰好有流星飞过?

  不急着见宋森,李钦载在屋子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动,暗搓搓地仰头盯着房梁许愿。

  “下一场暴雨咋样?”

  屋外毫无动静,没打雷也没闪电。

  愿望太大,相当于祈祷世界和平,老天爷可能办不了。

  于是李钦载果断退而求次:“……保佑我这辈子不脱发总行吧?”

  头皮突然一阵发麻,老天爷仿佛收到了他的愿望,顺手给他的头皮加了个状态。

  很好,不脱发就够了,至于并州旱情……嗯,人定胜天!

  “让宋森进来。”李钦载吩咐道。

  没多久,一脸和气生财且笑容卑微的宋森走进屋子,进屋就行礼,仿佛银行柜员拉到了亿万存款大客户般毕恭毕敬。

  “下官拜见李县伯,李刺史,少郎君了不得,二十出头当刺史,大唐立国未闻也。”宋森笑嘻嘻地道。

  李钦载当仁不让地收下了宋森的谬赞,道:“你也要努努力啊,认识你这么久了,还是百骑司的掌事,据说还是个副的,咋混的?”

  宋森的笑脸瞬间僵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