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296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因为她从小被父王保护得太周密,大风大浪波及不到她身上,于是如今遇到了大事,她也不知如何是好。

  进了长安城后,金乡犹豫许久,在马车内突然蹬了一下小脚儿。

  事已至此,救人最重要,一些细枝末节的礼数和规矩已顾不上了。

  于是刚进城的金乡立马让车夫转道英国公府。

  英国公府后院,李勣正在用锄头刨土,吴管家匆匆来报,金乡县主求见英公。

  李勣握着锄头的动作呆滞了半晌,怎么都想不明白,素无来往的金乡县主为何会求见他这个老头子。

  毕竟是皇室宗亲,李勣压下心头的不解,整理了衣冠后,亲自来到前堂。

  前堂外的院子里,金乡正在一株银杏树下来回踱步,俏脸布满了焦急无措。

  见李勣走出来,金乡急忙双手顶额,盈盈一礼。

  “晚辈李蕊,拜见英公。”

  李勣急忙回礼:“呃,老臣见过金乡县主……”

  金乡下意识往旁边一躲,避开了李勣的行礼。

  然而这一躲,却不合朝仪规矩,按理说,李勣虽是国公,可在皇室宗亲面前也是要主动行礼的,同时金乡也应该坦然受了李勣这一礼,然后再论辈分。

  金乡这一躲,令李勣无比诧异。

  而金乡也反应过来,察觉自己失礼了,于是俏脸一红,再次向李勣行礼,李勣不敢托大,于是又回了一礼。

  一老一小在院子里不停行礼,仿佛在给谁过头七似的,华夏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被这一老一小拿捏得死死的。

  “县主,行了行了,老臣这老腰实在受不住,咱们不必多礼,且请堂上叙话。”李勣苦笑揉着腰道。

第416章 麒麟神兽惹情非

  李勣一把年纪了,虽说什么风浪都见过,但素无来往的金乡县主登门,他仍感到很错愕。

  滕王一脉在皇室宗亲里不仅不被重视,反而被天子处处嫌弃,这是满朝皆知的事。

  后来滕王不知怎的跟李钦载有了交集,于是莫名其妙成了监管修路的藩王,手里不大不小也掌握了一些权力。

  而修路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是大唐以后若干年内慢慢推进的大工程,滕王的权力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事关自己的孙儿,李勣当然听说过,不过滕王的女儿金乡县主选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登门,李勣实在想不通。

  将金乡县主请入前堂,李勣以长辈的姿态与她寒暄了几句。

  一边寒暄,一边注意金乡的神色,活到这把老奸巨猾的岁数,李勣当然不可能天真地以为金乡县主是今日没事闲得慌来串门的。

  金乡进了前堂后,对李勣的态度恭敬得不像话,进门就夸李勣精神矍铄,必定能活一百二十岁,然后夸国公府的摆设好看,这里好,那里也好。

  别的舔狗只舔人,金乡连国公府里的物件儿都舔上了,那种小心翼翼中透出一股子浓浓的卑微味道,让李勣愈发坐不住了。

  无事献殷勤,难道是滕王那老败家子撺掇女儿上门借钱来了?

  大家虽然都姓李,可咱两家真的不熟啊。

  李勣不动声色间,眼神渐渐有了一些戒备。

  聊天可以,借钱没有,打死都不借。

  金乡此刻的心情分外紧张,面前坐着的,可是名震大唐的三朝功勋,更重要的是,他是李钦载的爷爷。

  眼前的李勣就这样平和淡然地坐在她面前,像一位和蔼的邻家老头儿,一脸笑呵呵的样子看起来慈祥又无害。

  可金乡知道这位看似无害的老头儿只是将自己的锋芒藏在剑鞘中。他就像一位绝世宗师,在这世上,恐怕已没有什么人和事能让他的剑出鞘了。

  宾主各怀心思,没营养的话寒暄了许久,李勣这才捋着胡须笑呵呵地道:“县主难得莅临寒舍,恕老臣直言,县主可是有事要说?”

  金乡顿时挺直了身子,道:“李爷爷,令孙李钦载已在大理寺关了三日,难道您不着急?”

  李勣眼睛一眯,这位豆蔻风华的县主好端端提起家中那只麒麟神兽,莫非这便是她今日登门的目的?

  接着李勣嘶了一声,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了。

  难不成那只孽畜跟县主……

  越想越不对,李勣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县主与我家那孽畜他……”李勣迟疑地道。

  金乡俏脸一红,急忙否认:“只是朋友,别无他意,李钦载帮了我父王,对我家有恩,如今见他身陷囹圄,晚辈心中焦急,故而冒昧登门,想问问李爷爷有什么需要晚辈帮忙的地方。”

  李勣哦了一声,眼神却依然狐疑地打量她。

  “那孽畜整日惹是生非,让大理寺关他几日也好,老夫不急。”

  李勣不急,金乡却急了:“这……他毕竟是您的孙儿,怎能不急呢,监牢里肮脏奇臭,不得自由,少年英才无端沦为阶下囚,难免消磨锐气,日渐消沉,非社稷之福也。”

  李勣淡定捋须,目光探究地看着她,缓缓道:“身陷囹圄消磨的不是他的锐气,而是棱角,年轻人锋芒太盛不是好事,这次也算给他一个教训,县主不必多虑。”

  金乡眼睑低垂,轻声道:“或许是晚辈多虑了,今日实在来得冒昧。”

  李勣眯着眼道:“县主与我家那只孽畜何时相识?”

  “年中并州之时与他相识。”

  李勣哦了一声,又道:“他可曾欺负你?”

  金乡红着脸道:“他……不曾欺负晚辈,不过,他欺负过我父王。”

  李勣眼中闪过一道锐光,缓缓道:“你们果真只是朋友?”

  金乡艰难地道:“是。”

  李勣叹了口气。

  话虽没什么漏洞,但李勣一大把年纪了,金乡这副含羞带怯的表情怎能看不出那欲盖弥彰的儿女情愫?

  家里那只孽畜又干了一件好事!

  李勣眼中渐渐升腾起杀气,然后在心里默默地开始选兵器。

  “县主高义,为朋友奔走,老夫甚慰,钦载交了一位真朋友呀。”李勣呵呵笑道。

  金乡愈发不自在,李勣的眼神太锐利,仿佛刺穿了她的内心,让她那点儿女心思无所遁形。

  在这位绝世名将的面前耍心眼,金乡委实太嫩了,完全不是一合之敌。

  抬手理了理发鬓,掩饰内心的慌张,金乡讷讷道:“晚辈……晚辈其实没做什么,就是见李钦载进了大理寺监牢,而贵府却毫无表示,心中不解,故而登门来问问,晚辈失礼了。”

  李勣毫不在意地道:“李家儿郎蹲几日大牢,算不得什么,莫救那孽畜了,让他在监牢里反省吧。哈哈,县主是稀客,难得登门,该以酒宴款待,县主莫弃。”

  金乡正要拒绝,李勣却拍了拍掌,吩咐下人设宴。

  金乡在李勣面前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苦着脸谢过。

  ……

  朝堂上沸反盈天,无数朝臣上疏参劾李钦载冲击宗正寺的恶行。

  雪片似的奏疏飞到许敬宗和许圉师的案头,两位宰相被骚扰得头疼不已,不得不进宫面君,请示李治。

  李治只扔下一句话,先拖着,拖到风头过去,最后不了了之。

  人已经关进大牢,还想怎样?难不成为了这点事要朕杀功臣么?

  不讲道理嘛。

  两位宰相得了天子的明确指示后,顿时松了口气。

  领导发话了,当然一丝不苟地执行。

  于是堆积如山的参劾奏疏被两位宰相束之高阁,不闻不问。

  与此同时,山东大儒牛方智进了长安城,进城当日,牛方智便进了国子监讲学。

  大儒讲学,对学子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于是国子监的学子们蜂拥而至,毕恭毕敬坐在堂下听牛方智讲学。

  大儒讲学,由易而深,从浅显的道理入题,慢慢触及深奥的圣贤经义。

  当牛方智讲到孔子的“多闻阙疑”一句时,牛方智突然有感而发。

  君子虽见多识广,但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时,还是要保持谨慎寡言的态度,搞清楚了再说话。

  接着牛方智打了个比喻。

  比如说啊,最近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渭南县伯李钦载率部曲冲击宗正寺一事。

  表面上看,不过是一个纨绔肆意妄为,冒犯皇威,可实际上呢?

  换个角度看,如果是某个奸臣借厌胜案构陷谋害公主,李县伯听闻后率部曲冲进宗正寺救下公主,那么,李钦载究竟该赏还是该罚?

  国子监学子一脸呆滞地看着牛方智,良久,轰的一声,国子监炸锅了。

第417章 各方营救

  猝不及防间,大儒牛方智爆了个猛料,一个大瓜从天而降,众学子毫无心理准备便被塞了满嘴。

  最近的厌胜案闹得长安城人心惶惶,国子监的学子也不例外,此案株连太多人,学子们害怕了,最近一个个夹着尾巴做人。

  没想到大儒来讲学竟也紧跟时事,爆了个大瓜。

  学子们沸腾了,兴奋了,一个个涨红了脸,眼巴巴地盯着牛方智。

  问题是,这个瓜……保熟吗?

  牛方智用笃定的表情告诉学子,保熟,而且肥美多汁。

  爆出的这件事实在太吸引人了。

  众矢之的的李县伯居然是营救公主的英雄,那么谋害公主的奸臣是谁?李县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率部曲救公主,他和两位公主之间是否有不得不说的故事?

  不愧是当世大儒,牛方智寥寥数语,其中便有反转,有悬疑,还有那令人想入非非的旖旎绯闻,这个瓜果然够大够熟。

  学子们兴奋得手脚发抖,无数人高举手臂提问,牛方智却微微一笑,毫不理会。

  没说奸臣是谁,更没提李县伯与两位公主的八卦,牛方智只是平静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2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6/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