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森一愣,接着大喜过望,忙不迭行礼如捣蒜:“多谢,多谢李县伯慷慨,下官一定派遣最精干的人去西域,为陛下和李县伯效犬马之劳。”
百骑司虽是天家鹰犬,可确实不是什么肥差部门,官员和属下的薪俸都是严格按照朝廷定制,而且百骑司的薪俸由皇宫内帑发放,也就是李治私人掏口袋养的。
而百骑司既没有审讯权,也没有定罪权,他们只负责侦缉打探,跟数百年后的明朝厂卫简直没法比。
当权力被锁进笼子,可以想象百骑司过得多苦逼了。
李钦载突然许下的好处,对宋森这位新上任的掌事来说,不啻于天降甘霖,干柴遇烈火。
每年五千贯津贴,而且全由宋森分配,对宋森彻底掌控长安百骑司有莫大的好处。人情太大了,要不是不合适,宋森都恨不得给李钦载磕一个才甘心。
铺垫过后,李钦载才悠悠地说起正事。
“我家堂兄无端被人构陷,下了大理寺监牢,这事儿你知道吧?”李钦载缓缓问道。
宋森脸上闪过一丝迟疑,然而一想到刚才李钦载许下的好处,还是回道:“知道,此事朝堂已闹翻了天,每日都有无数朝臣上疏参劾令兄李司马,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百骑司早就注意到了。”
李钦载问道:“有没有别的苗头,比如说,参劾我堂兄不过是个开头,人家真正想对付的还是我爷爷英国公,或是……我?”
宋森苦笑道:“下官委实不知,没有陛下的旨意,百骑司不敢胡乱监察百官动静,我们打听到的也不过是朝野传闻。”
李钦载点头,跟明朝的厂卫不同,百骑司还是有节操的,至少李治时期的百骑司是如此。
按照真正的历史,李治死后,百骑司归于武后,那时他们干的事便已隐约有了明朝厂卫的神韵,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当然,记载于野史传闻中的所谓“梅花内卫”,敲黑板,历史上没这个东西,杜撰的。
“帮我查一查,堂兄入了冤狱,事情必须查清楚,不论谁敢触我李家的霉头,此事断不能善了。”李钦载语气渐冷。
宋森露出为难之色,低声道:“李县伯,百骑司未奉天子旨,不敢擅动呀。”
李钦载瞥了他一眼:“钱敢收,活儿不敢干?老宋,你的节操都变成身上的肥肉了吗?”
宋森苦笑道:“李县伯恕罪,钱我也不收了行吗?若无陛下旨意,下官会被问罪的,官儿当不成,说不定还会下狱,拿了钱有啥用。”
见李钦载满脸不悦,宋森也有点心虚,于是道:“李县伯与陛下私交颇深,不如您辛苦进宫一趟,求得陛下答应调动百骑司,有了陛下的旨意,下官一定为李县伯赴汤蹈火。”
见宋森态度坚决,李钦载也看出来了,这货虽然贪财,也有私欲,但还是有底线的,底线不容动摇,给再多的好处都没用。
不得不说,这种人看似油滑,其实还是挺可贵的,这人能处。
“罢了罢了,我这就进宫觐见陛下,你等着旨意吧。”李钦载无奈地道。
宋森识趣告辞。
行礼后刚走出两步,宋森又转过身,看着李钦载欲言又止。
李钦载心头一暖,相识久了,毕竟是有交情的,于公虽然不合法理,但宋森私心还是向着自己的,这欲言又止的模样,显然是打算提供一点私下的帮助。
法理之外,应有人情。
李钦载目光期待地看着他。
宋森迟疑半晌后,终于开口了:“下官刚来时,听贵属说有土特产送我……”
“嗯?”李钦载神情立马呆滞。
“所以,下官想问问,土特产……还给么?”宋森忸怩地道。
李钦载暴怒:“神特么土特产……”
抄起屁股下的小马扎便待给他开个光,宋森大惊,抱头仓惶鼠窜。
第455章 含泪吃了三碗饭
土特产确实有,而且很稀罕。
数日前李钦载在庄子里突然想吃牛肉了,于是庄子摔死了一头牛,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
痛快交了官府的罚金后,李钦载如获至宝。
一头牛数百上千斤,李家上下玩命的吃也吃不了,临来长安前,李钦载割了数十斤牛肉。
这玩意儿虽比不了金银珠宝,可它实惠且味美,连李治都吃得吭哧吭哧如同猪吃泔水似的,可见它有多稀罕了,用来送礼最合适。
不打算送宋森,没别的,五少郎不爽。
宋森走后,李钦载独自在露天的酒肆里坐了一会儿,嘴里咂摸着低劣浑浊的米酒,入口一股子酸涩,略带几分酒味。
三碗酒一文钱,价钱很公道,味道却难以形容,就是这种低劣的酒,大唐也不是任何人能消费得起的。
一文钱,换得须臾浮生闲,在熙攘的奔波中攫取片刻宁静。
不贪心的人会得到满足,贪心的人,不会坐下来。
端起磕了边的粗糙陶盏,李钦载默默满饮一盏,仍然坐在酒肆里,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此刻,他很满足。
一直以当一条咸鱼为人生目标,可世情总是不肯放过他,穿越至今,一事接一事,他突然感到有些累了。
明明大部分时候他都在庄子里过着懒散的日子,可他确实感到累了,说来确实有些矫情。
可他就是累了啊。
从怀里又掏出一文钱,让店伙计再上三盏酒。
侍立一旁的刘阿四看不下去了,凑到他身边轻声道:“五少郎,此处酒肆所贩之酒太过低劣,不合五少郎尊贵的身份,而且劣酒多饮伤身,五少郎若有雅兴,不如回国公府痛饮美酒……”
李钦载抬眼笑道:“我有多贵?”
刘阿四一滞,苦笑道:“五少郎是社稷重器,也是李家的希望,还请五少郎保重自己。”
“又是尊贵,又是重器,所以我跟金子一样是贵金属?”李钦载突然有些烦躁,又饮尽了一盏酒,狠狠一擦嘴:“办完这件糟心事,我要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做回那个跋扈的纨绔。”
“我特么要撒撒野!”
……
下午,李钦载端着一只陶锅走到太极宫门外。
觐见天子对别的朝臣来说是一件大难事,按程序走的话,首先去要礼部报备,然后便是漫长的等候,啥时候想见你,得看天子的心情。
据说贞观年间,有一位地方官进京述职,报备礼部后,足足在驿馆里等了半年才等到李世民召见,那位官员见到李世民后,跪在面前嚎啕大哭泣不成声,李世民还以为他觐见天颜被感动了。
谁特么知道他其实是投诉无门啊。
李钦载显然是个特例,太极宫对他来说基本上他想来就来,只要不是半夜翻墙进来,任何时候李治都不会拒绝见他。
不过这次见李治有点麻烦,因为李钦载端着的那只陶锅。
宦官领他进了宫后,内侍省主管膳食的宦官上前,客气又坚决地要求李钦载先将陶锅交给他。
陶锅里自然是食物,举凡出现在李治面前的食物,是必须要经过宦官验毒的,跟天子的交情再深也不能例外,规矩就是规矩。
李钦载知道规矩,痛快地将陶锅交给了宦官。
宦官一通不明觉厉的操作后,证实了陶锅内的食物无毒,味道还很不错,于是将陶锅交还给他。
安仁殿内,李治懒洋洋地打着呵欠,殿内赫然还坐着一位老熟人,大舅哥崔升。
见李钦载进殿,李治精神一振,笑道:“免礼免礼,景初快上前来,朕待在这宫里委实无聊了,你来得正好,陪朕说说话……”
话没说完,李治吸了吸鼻子,道:“啥味儿?”
李钦载笑着举了举手里的陶锅。
味道有点熟悉,李治眼睛亮了:“锅里莫非是……”
李钦载笑道:“是牛肉,小火慢炖了两个时辰,肉烂汁浓,火候正合适。”
李治大喜:“美食当前,岂能无美酒?来人,上酒!上月有西域进贡的三勒浆,搬两坛来!”
不经意看了一眼旁边的崔升,李治又改口:“三坛!”
被当作小透明的崔升也不生气,而是恪尽职守,面无表情地埋头奋笔疾书。
李治一惊,急忙正襟危坐:“咳,景初,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耕牛对大唐如此稀贵,怎能食牛肉?不行不行,朕不忍也。”
影帝已开始了他的表演,身为配角的李钦载当然也要入戏,于是露出痛心之色。
“臣的庄子地势不平,多有陡峭,前日一头牛不慎失足摔伤,已无法下地耕作,臣万分悲痛,不得不送了它一程,还请了道士超度它,办得风风光光的。”
李治顿时也露出痛心之色,叹道:“风光就好,不枉它半生辛苦。”
“陛下,它的灵魂已得到了超度,臣本来打算厚葬其身,但昨夜臣做了一个梦,那头牛托梦来了,它在梦里千求万请,请臣务必要好好享用它的肉,如此才能让它一生圆满,来生投个人胎。”
“臣感动之下,醒来后只好将牛分烹之,含泪吃了三碗饭。”李钦载黯然叹道。
配角太抢戏,李治这个主角明显感到了压力,情不自禁脱口道:“你这鬼话编得……”
随即李治又改口:“咳,景初之言合情合理,完全没有不妥之处,既如此,朕也浅尝几口,也算是帮它圆满功德吧。”
君臣二人一搭一唱之后,同时望向一旁的崔升。
崔升不知何时已搁了笔,双手抱胸眼睛半阖,仿佛已不屑把这些鬼话记在帝王起居录中了。
君臣二人松了口气,宦官这时也把酒端了进来。
陶锅揭开,一股浓烈的肉香顿时弥漫四周,李治陶醉地深吸了口气。
正要举箸大快朵颐,李钦载却朝他使了个眼色,李治收到,立马明白了含义,于是朝崔升招呼道:“崔卿也过来,你我君臣同食同饮。”
崔升行礼,淡淡地道:“陛下请便,臣职守在身,不宜与陛下同饮。”
李钦载道:“大舅哥莫矫情了,你若不下水,陛下和我都无法尽兴呀。”
李治急忙点头:“然也。”
崔升叹了口气,这妹夫真不能处,好事没见他想起自己,坏事却要拖他下水。
于是崔升走过来,用银箸挟起一筷牛肉吃了,朝李治点头示意,表示自己已经欣然被拖下了水,这才识趣地走回矮桌旁,蘸墨不知写着什么。
君臣终于松了口气,于是二人痛快地喝酒吃肉。
李钦载心中却有些疑惑,以往进宫见李治都是君臣二人天南地北瞎聊,今日无端端的让崔升坐在殿内,是想干啥?
第456章 猝不及防的奏对
李钦载是穿越者,从小接受的是平等教育,对皇权的态度既不膜拜,也不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