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京中传闻
李治有高血压,但服用了李钦载的偏方后,如今的身子已大好,很少再犯头晕目眩的老毛病了。
但该忌口的李治还是很注意,他不是视死如归的人,为了区区口腹之欲把自己的命玩没了,好不容易投了个皇帝胎,死得太早跟谁说理去?
李钦载做的牛肉李治今日吃了不少,已然有些过分了,酒他却没怎么喝,也算惜命了。
今日君臣奏对,李钦载的话给了李治决心,一旦下定了决心,李治的心情突然变得很愉悦。
李钦载见崔升这厢已经搁笔整理奏对的记录,显然君臣奏对已结束,于是便向李治告退。
走出殿门,略带几分寒意的秋风一吹,李钦载的脑子突然清醒了几许。
挠了挠头,李钦载喃喃道:“我今日进宫是要干啥来着?”
接着李钦载猛地一跺脚:“特么的,忘记正事了!”
然后李钦载转身又进了安仁殿,李治正打算离开,两人在殿门内撞了个满怀。
一声头撞头的闷响后,君臣二人各自捂着脑袋蹲了下来。
李治捂着头叹道:“若非是你,这会儿禁卫该大喊捉刺客了……”
李钦载也捂着头道:“可惜陛下不是女子,不然这一下必须撞出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你又回来干啥?”
李钦载顿时顾不得揉脑袋,急忙道:“陛下,臣要鸣冤!”
“鸣啥冤,谁冤枉你了?”李治没好气道。
“臣的堂兄李敬业被人构陷,无端入了冤狱,臣请陛下做主。”
李治叹了口气,道:“李敬业的事朕听说了,英国公戎马一生,战功彪炳,朕也不希望看到李家门楣蒙羞。”
“但李敬业的案子弄出的动静太大了,这几日参劾他的朝臣多如过江之鲫,朕已令许右相压下参劾奏疏,可朝会上仍有人不放过他。”
李钦载道:“陛下相信臣的堂兄是无辜的吗?”
李治沉默片刻,道:“李敬业与犯人之妻私通的事,已坐实了,至于犯人夫妻是不是他杀人灭口,案子已交刑部大理寺会审。”
“李家的门风,朕向来不怀疑,李敬业或许裤腰带会松,但做不出杀人灭口的事,而且,此案最大的疑点是,犯人之妻居然临死前在墙上写下李敬业的名字,呵呵……”
“且不说那犯人之妻是否识字,就算她识字,偏就赶得那么巧,吊着一口气恰好把李敬业的名字写完才断气,这就太造作了……”
李钦载欣然道:“陛下慧眼如炬,臣钦佩。看来陛下也知李敬业是被冤枉的?”
李治点头:“朕相信李敬业是被冤枉的,但……死无对证,百口莫辩,李敬业的处境还是很麻烦,朝堂群情激愤,议论四起,朕也无法公然偏袒,所以李敬业入大理寺监牢是朕答允了的。”
李钦载听出了李治话里的意思,李治也认为李敬业是被冤枉的,可问题是各种证据都指向李敬业,刑部和大理寺就算会审,也只能以证据说话,而李敬业却无法拿出自辩的证据。
李钦载不由有些失望,难不成真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敬业被定罪?
李治沉默片刻,又道:“不仅是李敬业,百骑司昨日还给朕奏报了另一个消息,跟你爷爷有关。”
李钦载心头一紧:“什么消息?”
“百骑司打听到长安市井有传闻,贞观二十年,令祖李老将军奉先帝旨,安抚薛延陀伊特勿失可汗,又招降了真珠可汗之侄咄摩支。”
“然而传闻说,李老将军为增军功,私下命部曲屠降五千人,并纵兵抢掠薛延陀各部落财物不计其数……”
李钦载震惊地睁大了眼。
杀降可是重罪,非常恶劣的罪名,天大的功劳都抵不过去。
纵兵掠财也很不光彩,这两件事都很要命,因为有两位反面教材明晃晃地立在那儿。
贞观年间,侯君集奉旨平高昌国,在国主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侯君集仍悍然下令杀降,将高昌国都城杀得十室九空。
也是在贞观年间,战神李靖平东突厥,战后有朝臣揭举李靖纵兵掠财。
侯君集和李靖的下场众所周知,侯君集死于谋反,李靖在平东突厥后从此闭门谢客,不再参与任何军国之事。
如今长安城内竟有人以同样的理由风传李勣的过错,这事儿虽然只是在民间市井传扬,可闹上朝堂金殿已是迟早的事。
李钦载心中顿时冒出了怒火,爷爷的猜测没错,果然有人针对英国公府,李敬业的案子不过是餐前开胃小菜,跟李勣有关的传闻才是真正的杀招。
“陛下,此事定是有人图谋不轨,恶意构陷。”李钦载沉声道。
李治笑了笑:“朕非昏聩之君,当然知道有人欲对李老将军不利,二十多年前的事还拿出来说,以为朕傻么?”
接着李治又叹了口气,道:“不过众口铄金,人言可畏,老将军为大唐鞠躬尽瘁,朕不希望看到老将军临老还被人污了清白,所以朕已下旨,令百骑司侦缉打探,把传流言的恶首揪出来。”
“接连两桩事都将你李家牵连进来,显然背后有人指使,朕不能明着偏袒,景初啊,有些事还要靠你自己去查缉。”
李钦载突然道:“臣若出手查缉,诸事多有不便,而且臣的性子遇事时有些暴躁……”
李治瞥了他一眼,道:“嚣张跋扈的纨绔嘛,行事自然与众不同,你不妨明说便是。”
“咳,是,臣的意思是,若臣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来,还请陛下高抬贵手……”
李治笑了:“放心,朕很理智。”
……
走出太极宫,李钦载脸色阴沉,与李治聊过之后,他终于确定长安城里有人不仅针对他,而且还对整个国公府都布下了阴谋。
躲在暗处的敌人最可怕,李钦载必须认真起来了。
幸好刚才李治已答应暂借百骑司予他,可酌情帮他查缉可疑之人,洗刷英国公府的清白。
刘阿四老魏等部曲迎上来,正要扶李钦载上马车,却被李钦载伸手拦下。
“阿四,你亲自找一下宋森,让他帮我查几个人。”
第459章 幕宾
穿越至今,李钦载的仇人确实有几个,从武元爽到李义府,都算结了仇。
曾经揍过的纨绔们可以不用考虑,他们虽然也算仇人,但分量和资格不够,没那智商布如此大的局,连李勣都被牵连进来。
不是看不起他们,横行长安的那几个货真没那翻天的本事,喝酒打架争风吃醋他们是个中翘楚,涉及到朝堂君臣级别的斗心眼玩阴谋,他们真不行。
所以李钦载第一时间便将长安城所有的纨绔排除在外。
他的目光放在那些曾经得罪过的朝臣身上。
站在空旷的宫门前,李钦载沉思许久,才慢慢地登上马车回国公府。
树欲静而风不止,庙堂之高诚如江湖之远,皆是身不由己。
……
长安城西市的一处馆驿后院,金乡县主托腮独坐在幽静的院子里,呆怔地望着天空的云彩。
此刻的她,脑子里很多胡乱的念头。
想像云彩一样自由飘荡,若能长出一双翅膀,此生定要遨游于山川河流。
想着人生的归宿,她今年已二九年华,父王说要考虑终生大事了,或许今年,或许明年,待父王从并州归来,便是她待嫁之时。
嫁人啊,就在几年前,她还觉得是很遥远的事。
那时的她,从来没考虑过这些,随着年岁渐长,见多了父王对女人的薄幸,她对未来的夫婿更是不抱任何期待。
如果天下男子都像她父王那样,孤独终老或许才是一件幸福的事。
直到……她遇到了李钦载。
一个很难用言语形容的男人,有着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有着无比欠抽的嘴,也有懒散却乐观的性格。
金乡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男子很优秀,非常优秀。可优秀并不是钟情于他的原因。
他对崔婕的温柔,夫妻间打打闹闹的玩笑,对荞儿的悉心教育。
这些她都看在眼里,在甘井庄做客的那段日子,她已不知不觉投入到这样的生活中。
更要命的是,她不知不觉间将自己代入成了女主人。
日子在他身上如汩汩的泉水,悄悄地流淌,没有轰轰烈烈爱来爱去的喧嚣,只有平静中透出的那股淡淡的甜蜜,仿佛连柴米油盐都带着几分清甜。
那是她做梦都在憧憬的余生,却被她的闺友过上了。
为人从不欺心,她确实有些嫉妒崔婕。
于是她选择离去,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就不要打扰他们。
是有些遗憾啊,她和他甚至都没有体面的相识回忆,却仓促地收尾了。
或许他至今仍不知道,他曾在她的心里住过一段时间。
她打算放弃的那一刻,也曾在寒风里站了很久很久。
脑海里浮现的那道熟悉的身影,怎么也挥之不去。
金乡黯然神伤地叹息。
一名侍女匆匆走进院子,禀道:“县主,奴婢刚从市井归来,听说了一个传闻,英国公府有麻烦了……”
金乡闻言猛地直起身子,侍女被她激烈的反应吓了后退两步。
金乡顿知失态,于是不自然地理了理发鬓,道:“英公怎么了?”
“英国公的长房长孙因事下狱,英公也被人翻出一桩二十多年前的旧案,说是杀降和纵兵掠财,市井有人议论说,英公应是被人陷害了。”
金乡黛眉轻蹙,道:“两件事同时发生,皆跟英国公府有关,显然有人背后指使,李老将军得罪谁了?”
“奴婢不知,但听说李家五少郎受英公所召,昨日紧急回到长安,看来是要代英公出面处置这两桩麻烦。”
金乡眼睛一亮,随即迅速黯淡下去,道:“李县伯……他回长安了?”
“是。”
金乡喃喃道:“他才二十多岁,能解决这些麻烦吗?”
侍女不知怎么回答,只好垂头不语。
金乡仿佛陷入了自己的思绪,犹自喃喃道:“他终归只有天子的恩宠,可这一次已波及到了英公,他能帮家族度过此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