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去抢吐蕃呀!”
第514章 谈判
被弘化公主训斥得有点不好意思,李钦载不禁开始反思自己。
是啊,老逮着吐谷浑薅羊毛,确实有点过分了,这不是捏软柿子吗?
可话说回来,……软柿子才好吃呀。
“殿下恕罪,一切都是误会,主要是吐谷浑离得近……”李钦载真诚地辩解道。
弘化公主快气炸了:“离得近就活该被抢?”
李钦载不吱声了,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人力成本上来说,离得近真的活该被抢,这应该是千百年来朴实善良的人民群众的共识吧?
兔子不吃窝边草,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是兔子呀。
“殿下刚来凉州,还请入刺史府歇息,下官为公主殿下举宴洗尘。”
弘化公主悻悻一哼,抬步便往里走,嘴里不满地嘟嚷:“……二十多年未回长安,如今的长安子弟们咋变成这样了?”
李钦载跟在她身后,急忙为长安的混账们洗白:“殿下,只有臣一人变成这样了。”
“闭嘴!”
……
弘化公主与诺曷钵可汗可汗夫妻二十多年,严格意义上来说,她的立场已站在吐谷浑一方了。
这也是诺曷钵可汗今日遣她为使的原因。
所以弘化公主今日一见面便指责李钦载抢掠吐谷浑,往年吐谷浑抢掠大唐边民时,却没听她谴责过她夫君。
可以理解,已是嫁出去的女儿,当然只会站在婆家的立场上说话,夫妻二十多年若还时时站大唐的立场,这位公主殿下约莫活不到这个岁数。
进了刺史府,弘化公主坐在首位,李钦载忝陪,裴申次之。
裴申的脸色仍有些灰败,官仓被烧对他的仕途影响很大,快马已回京禀报,朝廷的处分还没下来,这个刺史能不能继续做下去,看他的八字生得巧不巧了。
边城贫瘠,刺史府的酒宴上没有歌舞娱乐,酒菜也颇为简陋。
弘化公主大约在吐谷浑撸惯了烤肉,居然也不介意,酒菜上桌便动手吃喝起来,一举一动无不透着一股豪迈。
大唐的公主里,这一位走的是大开大合的路数。
李钦载起身敬了一盏酒,弘化公主一手抓着烤肉,一手端着酒盏,豪迈笑了两声,一口闷。
李钦载恍惚间有种错觉,感觉自己来到了梁山好汉聚义厅,眼前这位不是弘化公主,是弘化哥哥。
再加上吐谷浑抢过大唐,李钦载也抢过吐谷浑,大家都干过无本买卖,聚义厅的名号实至名归。
所以,吐蕃就是方腊?接下来该讨论征方腊了?
“天子遣尔为使,既然到了凉州,为何迟迟不入吐谷浑调停?”弘化公主开门见山问道。
“下官来凉州的路上偶感风寒,不堪跋涉……”李钦载一手抚额,另一手翘起兰花指,摆了个弱不禁风的造型。
弘化公主眯了眯眼,冷笑道:“刚才那盏酒可喝得豪爽,一点都看不出偶感风寒的样子。”
“……回光返照。”
“行了,直说吧,究竟为何拖延不使?”
李钦载叹道:“公主殿下,如今下官出使的时机尚未到。”
“你在等什么时机?”弘化公主有点生气了:“吐谷浑大半已陷吐蕃之手,再拖延几日就要被灭国了,诺曷钵可汗一直在等大唐的援兵,可援兵不至,使节也不至,难道天子要眼睁睁看我吐谷浑灭国吗?”
“吐谷浑若被掌握在吐蕃之手,大唐有甚好处?”
李钦载沉声道:“想必殿下知道,今年大唐北方干旱,粮食歉收,王师无粮可支,经不起一场大战,若吐谷浑想要大唐出兵,可否提供王师粮草?”
弘化公主一滞,脸色顿时涨红了。
吐谷浑本来就不是什么产粮之地,如今三分之二的国土已陷落,支应本国军队已经非常艰难,哪里腾得出多余的粮草提供唐军?
见弘化公主期期说不出话,李钦载投以同病相怜的眼神。
大家都是穷朋友,你没有的东西,凭什么觉得我有?
嗯?好像有什么歧义……
半晌,弘化公主又道:“可你至少该入吐谷浑调停,天子任尔为使,你难道便如此应付差事?”
李钦载皱眉:“殿下在教我做事?”
弘化公主一呆,接着拍案而起:“大胆!竟敢对本宫如此无礼!”
李钦载针锋相对道:“殿下如今是吐谷浑使节,我是大唐使节,我说错什么了吗?”
“本宫是大唐公主!”
“你是诺曷钵可汗之妻!”
弘化公主重重坐下,眼中顿时落下泪来:“二十多年前,太宗先帝送我和亲时曾亲口说过,我永远是大唐公主,永远是他的女儿。”
李钦载语气一缓,低声道:“既然是大唐公主,殿下可否站在大唐的立场上看待此事?两国之战能否调停,何时调停,天子自有他的安排,下官做任何事都必须符合大唐的利益。”
“那吐谷浑呢?”
李钦载笑了笑:“吐谷浑能给大唐什么?”
“为大唐扼守西北,牵制吐蕃,还不够么?”
李钦载悠悠地道:“这些,大唐可以亲自做。”
弘化公主大吃一惊,腾地一下又站了起来。
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含蓄的意思是,大唐可以把吐谷浑拿过来,划为自己的国土。
“你,你……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意思?”弘化公主惊疑道。
“哈哈,殿下勿惊,下官的意思是,大唐需要得到利益,国与国之间没有无缘无故帮忙的道理。”
弘化公主眯起眼冷声道:“你想要什么?”
“要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以及,大唐该有的名分。”
“吐谷浑历来认大唐为宗主国,这个名分还不够?”
李钦载沉默许久,缓缓道:“大唐若将吐谷浑作为诺曷钵可汗的封地,历代可汗必须接受大唐的册封,不知殿下可否接受?”
弘化公主咂摸一下,接着大怒:“原来你打着这个主意!”
化为封地,与藩属国,两者的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藩属国有自主权,有国名,有君臣,但封地,说白了就是大唐国土的一部分,跟藩王的封地一样,必须接受长安朝廷的册封和统治,包括军队,行政和赋税等等权力,全部要交给长安。
一言蔽之,大唐想把吐谷浑一口吞了。
第515章 再次出兵
国与国之间别谈感情,谈感情伤利益。
吐蕃与吐谷浑的战事发展到这个阶段,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吐谷浑被灭国是迟早的事。
如果大唐出兵干预呢?
残酷的真相是,大唐出兵干预,吐谷浑的结局也是一样,不一样的是,吐谷浑是掌握在吐蕃手里,或是大唐手里。
如今正在殊死抵抗的吐谷浑,已从棋盘上的棋子渐渐沦为弃子。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千百年来皆如此,哪怕是一千多年以后,仍然如此。
只有大国,才是那只执棋的手,才能决定棋子该落在何处。
李钦载很清楚李治的战略意图,李治不希望此战过后,大唐的西北仍然受制于吐蕃和吐谷浑,吐蕃是个大麻烦,吐谷浑是个小麻烦,终归不如将吐谷浑的土地掌握在大唐自己手里强。
吐蕃与吐谷浑的这场大战,对吐蕃是个机会,对大唐何尝不也是机会。
可惜,身在局中的弘化公主看不清楚局势。
她仍然天真地以为,只要大唐出兵,帮他们把吐蕃赶走,诺曷钵可汗仍能统治吐谷浑,诺曷钵的后代仍能永世继承王位和土地臣民。
大人,时代变了啊。
弘化公主气得浑身直哆嗦,李钦载的一句话让她瞬间破防了。
吃着火锅唱着歌,她夫君好好的可汗当着,眼前这货一句话就让她夫君降成了大唐的藩王?
那她这个大唐公主算什么?王妃?
“李钦载,本宫再问你一次,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大唐天子的意思?”弘化公主两眼赤红,咬牙问道。
李钦载笑了:“殿下勿急,下官是大唐使节,使节嘛,当然要为大唐争取最大的利益,诺曷钵可汗若把握不住吐谷浑,不如让大唐来把握。”
“否则大唐纵是今年帮吐谷浑打退了吐蕃,人家明年又来了咋办?年复一年帮吐谷浑出兵,大唐会很困扰的,贵我两国再大的情分也会越磨越薄……”
“李钦载,你休想!本宫绝不会答应,诺曷钵可汗也绝不会答应!”弘化公主怒道。
“你这个使节是尸位素餐之辈,根本靠不住,本宫要向天子上疏,请天子发兵救吐谷浑!”
李钦载也不生气,笑道:“殿下请便,下官对大唐问心无愧。”
见李钦载的态度,弘化公主情知无法以自己的公主身份左右李钦载的决定。
这个来自长安的纨绔子弟,似乎不是无能之辈,从他来到凉州后的种种作为来看,反而有点棘手。
尤其是对吐谷浑亦敌亦友的态度,更是让弘化公主捉摸不透,这也给两国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迷雾。
大唐使节代表天子,也就是说,如今的大唐天子对吐谷浑究竟存着怎样的心思,恐怕这个答案不是那么美好。
弘化公主越想越惶恐,她不希望自己和夫君像丧家之犬一样被人驱赶,更不希望成为两个大国之间博弈后的弃子。
酒宴已到尾声,宾主不欢而散。
对弘化公主来说,这次谈判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她已隐约明白了大唐天子的态度。
天子的态度对吐谷浑不利,使节迟迟不入境,多半是存了得渔翁之利的心思,让两国厮杀消耗,最后大唐若能出兵,无论谁是大唐的敌人,收拾起来都轻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