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战马先就这样吧,移居凉州城的事,我们可以暂时搁置缓议。”
“殿下,下官真的出自一片好意,实不忍可汗和殿下落入吐蕃人之手,受尽屈辱折磨,至少大唐对可汗和殿下还是非常仁厚亲善的,对不对?”李钦载笑道。
弘化公主咬牙道:“对!”
李钦载拍了拍掌,叫来刺史府一名差役,道:“快马加鞭出城,赶上禁军将士,传我军令,进入吐谷浑后,可与吐蕃接战,助诺曷钵可汗退敌。快去!”
差役抱拳,转身飞快跑远。
李钦载又朝弘化公主笑道:“殿下,下官说到做到,如殿下所愿,我大唐将士将与吐蕃首次战场交锋。”
弘化公主的脸色这时才松缓下来,点头傲娇地道:“如此,本宫代诺曷钵可汗多谢李县伯了。”
李钦载起身,微笑道:“下官恭送公主殿下回馆驿休憩。”
“不用你送!”
“不送要加牛羊的哦……”
“李钦载,本宫若有机会回长安,定在天子面前参得你生不如死!”
“……也要加牛羊的哦。”
……
快马疾驰一整天,孙从东率部将终于赶到积石山以西的两国交战前线。
刚进入战区便被吐谷浑军队拦下,孙从东表明了身份后,被吐谷浑将士径自领到诺曷钵可汗面前。
诺曷钵可汗是个五十多岁的油腻中老年。
他的油腻不是讲荤段子和盘串儿,他是字面意义上的油腻。游牧民族不擅耕种,以牛羊等肉食为主,吃多了肉食脸上浮着一层油腥,看上去像一头刚出烤箱的乳猪,油光发亮的让人很想切一刀。
诺曷钵可汗对大唐王师的到来感到万分惊喜,天真的他还以为唐军是真心实意来帮他打吐蕃的。
朋友来了有美酒,没说的,牛羊肉款待。
孙从东和刘阿四脸皮也厚,不是诚心来帮忙,但并不耽误他们大吃大喝,吃得一点也不愧疚。
当然,诺曷钵可汗也有点失望,因为唐军的首发阵容人数太少了。
不过没关系,唐军肯出兵就是一种态度,诺曷钵可汗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
有了第一次出兵,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吐谷浑面对吐蕃的压力将会慢慢转移到大唐身上,汗国就能保住了。
仔细观察这支军队,诺曷钵可汗发现他们除了唐军必备的横刀,钩镰,箭弩以外,每个人还携带一支长长的三个孔洞的奇怪兵器,并且每人的腰间鼓鼓囊囊挎着一只羊皮口袋,里面不知装着什么。
大约是宗主国对藩属国满满的爱心吧。
好奇的诺曷钵可汗宴席间问起这种奇怪的兵器,孙从东和刘阿四只是笑笑,顾左右而言他,只说明日与吐蕃接战后可汗便知。
第二天一早,被诺曷钵可汗寄予厚望的唐军将士饱食战饭后开拔积石山以西的前线。
可汗一扫多日的颓丧绝望,今早起床的他不仅萌萌哒,还充满了雄心壮志,强烈表示愿与唐军将士一同亲赴前线,可汗要亲自为唐军将士擂鼓助威。
战马飞驰,数千吐谷浑骑马簇拥着一千余唐军将士,一个多时辰后来到位于积石山以西的一块平原上。
远处七八里外,正是旌旗蔽日的吐蕃大营。
吐蕃人早已列阵以待,两军阵前还未发动,苍凉的牛角号声已呜咽吹响。
第518章 接战
大唐如今有两个棘手的敌人,一是高句丽,二是吐蕃。
这两位是真的难对付,最重要的是其国地理的特殊,高句丽多山地,吐蕃多高原,两种地形在军事上来说都属于易守难攻。
所以大唐立国后,北边的突厥,薛延陀被打趴下了,但东边的高句丽和西边的吐蕃却一直没能征服。
原因就是唐军最擅长的平原战在这两个国家毫无用武之地,对付普通的敌人,将领一声号令,千军万马一齐发动,对着敌人直接碾压过去便是。
而对这两位,嗯,缺氧,崴脚,马不能跑。
大唐立国数十年,吐蕃和高句丽一直没被收拾下来,三代帝王其实很憋屈。
这一次,吐蕃入侵吐谷浑,他们选择从高原下来,在吐谷浑广袤的平原上作战,其实属于避长扬短,只不过吐蕃军队历来作战凶悍勇猛,哪怕在平原上也丝毫不弱,吐谷浑主场作战都被打得节节败退。
今日,轮到唐军与吐蕃的交锋。
吐蕃打吐谷浑打得顺风顺水,但唐军不是吐谷浑,青铜对手突然换上王者对手,交战的滋味大不一样。
隆隆的战鼓声中,唐军一千余将士列阵以待,他们摆成三排,每个将士都在不慌不忙地从腰间的皮袋里掏出一把黑色的东西,塞进那件古怪的兵器空洞里,夯实之后再填装上铁丸,扯出一根引线。
七八里外,早已摆好阵势的吐蕃军遥遥看着对面军阵,赫然发现今日的对手换人了。
唐军的铠甲与吐谷浑军的皮甲完全不同,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泽,三排横阵的阵势很古怪,吐蕃军从未见过。
一般来说,军阵前列通常是盾阵,或是长枪阵,弓箭其后,接着是矛阵和刀阵,骑兵布置在左右两翼,弓箭轮射之后大军才会缓缓推进。
而前方的一千余唐军将士,却仅仅只有三排横阵,手里的兵器古古怪怪可可爱爱……
吐蕃将领大惑不解,但并不影响大军发动。吐蕃人的观念很朴素,不管你用的啥兵器,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装神弄鬼一刀下去照样死透。
冗长的牛角号陡然停下,急促激烈的战鼓声擂响,吐蕃军阵开始向前推进。
吐谷浑中军阵后,诺曷钵可汗眯眼看着前方唐军的阵列,心中愈发忐忑不安。
此时的一千多唐军列于正前方,中阵和左右侧翼仍由吐谷浑军压阵,可是这一千多人的唐军在千军万马中显得那么的单薄无助,像一群掉进狼窝里的小鸡仔,都不够对面塞牙缝的。
而且他们手中的兵器也是古古怪怪,又是塞药又是装小弹丸,就靠这么一根破棍子,能挡得住吐蕃一次万人冲锋?
诺曷钵可汗不安地捋着乱糟糟的胡须,这个油物现在的心情就像即将被收割的韭菜,明知镰刀已经在眼前晃来晃去,可仍然无法逃脱。
然而不管怎么说,一切都来不及纠正,对面的吐蕃大军已发动。
战鼓声中,吐蕃军发出震天吼声,随即将领一马当先冲出前阵,打马疾驰,黑压压的人群跟着吐蕃将领一同冲了出去。
旌旗云卷,沙尘漫天,一万吐蕃骑兵向吐谷浑前阵冲来。
凛冽如冬的杀气铺天盖地,像张着血盆大口的黑色魔王,恶狠狠地扑向唐军。
如此骇人的冲锋气势下,唐军的阵列突然出现了少许的慌乱,有些将士腿已发软。
孙从东不愧是领军将领,见袍泽有些不稳,立马高高举起了手中一面黑色的小旗,厉声喝道:“稳住!阵前贻军机者斩!”
“铳平举,听我号令。”
微微有些混乱的唐军阵列立马平静下来,将士们依令举起了三眼铳,笔直地瞄向前方。
孙从东眼睛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吐蕃军,测量着他们的距离,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直到快两百步时,孙从东厉喝道:“点火!”
将士们立马将燃烧的火折子点向三眼铳的引线。
轰!
一阵惊天动地的霹雳声,不仅冲锋的吐蕃军倒下一大片,就连唐军身后的吐谷浑军也被吓得大乱,每个人胯下的战马更是惊慌失措,嘶鸣人立而起,无数人被战马掀下马背,重重跌落黄沙中。
诺曷钵可汗也吓了一跳,下意识便待拨转马头往后逃,却见唐军阵中升起一股股白烟,而远处冲锋的吐蕃军便有一大片惨叫落马。
诺曷钵可汗心头一动,强烈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直到唐军前阵再次点燃引线,轰隆一阵巨响,吐蕃军又倒下一片。
每次唐军用火折子点燃引线,巨响过后,冲锋的吐蕃军总有一大片惨叫落马。
诺曷钵可汗并不笨,此刻他渐渐明白了什么。
原来唐军人手一杆的古怪兵器,威力竟如此强大,双方还未接战,吐蕃军的前锋已被击倒近半。
而唐军将士所做的,却只是机械地不停点火,发射,三眼里的火药弹丸射完后,第一排飞快后撤,后面一排满弹的唐军将士迅速补上,然后继续点火,发射。
正在急速冲锋的吐蕃军进攻的速度已然大大减缓,唐军手中会发出巨响的兵器本就令人害怕,冲在最前方的吐蕃军中弹后落马,也给后面冲锋的吐蕃骑兵造成了人肉障碍,许多战马被倒地的袍泽绊倒,一倒就是一大片。
战场全乱了,吐蕃骑兵的冲锋速度越来越慢,队伍里人叫马嘶,凄厉哭嚎者,扬刀大骂者,还有因恐惧而临阵脱逃者……
一支冲锋的队伍若出现如此混乱的局面,冲锋便已意味着失败了。
诺曷钵可汗也看清了战场局势,立马下令左右侧翼数千吐谷浑骑兵包抄压上。
战鼓声越来越急促激烈,本处于弱势一方的数万吐谷浑将士见唐军一千余人竟对吐蕃军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久颓的军心气势瞬间高涨起来。
他们在队伍里欢呼吼叫,在左右包抄的冲锋途中扬刀,就连前方的旌旗也仿佛在欢呼雀跃,在罡风中猎猎舞动。
第519章 告捷
火器与冷兵器的战争,是完全碾压的,这一幕场景,在千年后的一场场战火硝烟中,无数国人亲身经历过。
当落后的弓马骑射对上洋枪洋炮,中华民族最孱弱最黑暗的时刻到来了。
这个时刻直到后来民众站起来了,仍被国人世代铭记警醒,他们管这个时刻叫“百年屈辱”。
此时此刻,屈辱的是吐蕃人。
当冲锋的吐蕃人被唐军的三眼铳一排排齐射落马后,便宣告了火器在大唐西北的正式登场亮相。
远距离齐射,是弓箭和骑兵都无法抵挡的,这种无可奈何的挨揍滋味,遥远东方的倭国很有发言权,可惜人家被灭国了,无法将宝贵的挨揍经验传到大唐西北。
当吐蕃正面前锋被唐军的三眼铳完全打乱了阵脚后,吐谷浑骑兵立马抓住了战机,从左右侧翼包抄而上,像两柄刺向两肋的利箭,狠狠地插入吐蕃骑兵中部。
吐谷浑骑兵在吐蕃军中挥舞着弯刀,策马屠戮,唐军仍然一轮又一轮地齐射,短短不到半个时辰,一万余吐蕃军全乱了。
此刻的吐蕃主帅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下令鸣金撤退,二是增派援兵加入混战。
吐蕃主帅选择了第一项,这次吐蕃入侵吐谷浑也算是赌上了国运,八万大军已是国中大半精锐,在没有弄清楚唐军手中古怪兵器究竟是何物以前,吐蕃主帅不会再贸然出击。
于是在两军混战中,吐蕃中军传出急促的鸣金声,陷入鏖战的吐蕃军如潮水般往后撤退,惊慌失措地策马奔向中军。
吐谷浑骑兵紧追不舍,却被吐蕃前阵的一轮轮弓箭射落无数,诺曷钵可汗大喜过望,一脚踹开擂鼓的将士,亲自擂鼓助阵。
“英勇的大唐将士,压上去!压上去!吐蕃贼兵败就在今日,就在今日!哈哈!”诺曷钵可汗一边擂鼓一边瞋目裂眦大吼。
孙从东果断将手中的另一面白色小旗举起,挥落。
一千余唐军将士立马停止齐射,退回阵中。
诺曷钵可汗兴奋得两眼充血通红,忘形大吼道:“唐军兄弟,压上去!吐蕃已见败象,我等合力直击吐蕃贼中军帐,大胜矣!”
孙从东扭头,朝诺曷钵可汗用力点头,露出一记我懂你的微笑,然后大吼道:“听我将令,全军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