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载委婉地解围:“还有一犬……嗯,薛家的公子,年少有为,腰缠万贯,牌桌上不可多得的大冤种。”
李治欣然道:“然也。”
薛讷脸颊抽搐了几下,也不知该不该感谢吾皇隆恩。
李治搓麻的动作已然非常老练了,一边搓牌垒牌,一边道:“景初为何突然造出此物?真是为了打发时光吗?”
李钦载叹道:“臣的本意,是见家祖年迈,子孙常年不能在身边尽孝,便造出此物让家祖多一点娱乐,同时此物能锻炼脑力和体力,不至于越老越糊涂……”
武后赞道:“景初一片孝心可嘉,此物也造得奇妙,想必过不了多久,定会风靡长安乃至天下。”
第639章 帝王任贤
过年发明麻将,也算给这个世界添一抹打发无聊的亮色。
论其初衷,李钦载确实是给李勣发明的,前世就听说过,麻将能预防老年痴呆,也不知有没有科学依据。
李钦载是真心不希望李勣太早辞世,一代名将,又是自己的爷爷,多活些年头不好吗?
与李治玩了几把后,见一旁观战的李显跃跃欲试,李钦载便将位置让给了他,自己则在四周游走,观察他们的牌技。
从一个人的牌技能看出他的性格。
李治的牌打得很稳,他从来不做大牌,通常是顺势而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屁胡,赢了仨瓜俩枣笑得开心。
但李钦载略微总结了一下,发现胡牌次数最多的也是李治,毕竟屁胡没啥难度,量变引发质变,李治赢的钱也最多。
武后打牌也很稳,但她多少带了几分锋芒,起手的牌不论多差,她总试图做个大牌出来,那么只能依靠接下来摸牌的手气。
虽然大部分时候她都没机会胡牌,但凭着偶尔爆出的手气,居然也让她胡了两把大的,输掉的钱基本回了本,稍微小输一点点。
至于薛家的犬子……
这货就是个猛打猛冲不带脑子的玩法,起手的牌再烂也要做个清一色,于是输多赢少,果如李钦载所言,是牌桌上不可多得的大冤种。
至于李钦载自己,牌技的路数跟李治有点像,不刻意追求大牌,通常都是顺势而为,不同的是,李钦载偶尔也会做一点冒险的全凭手气的事,起手如果四对牌的话,也会冲动一下试图做个小七对。
四个人打牌,四种不同的性格,牌桌上都能看得出来。
李治是最终的胜利者,小赢积多,换大胜。
帝王格局,果真与常人不同。
李治盯着面前的牌,眉头轻皱,显然这把手风有点不顺,啥都不靠,嘴里却道:“景初年后有何打算?”
李钦载一愣,道:“臣本打算上元过后回甘井庄,继续教书育人,陛下是否有安排?”
李治嗯了一声,扔出一张二饼,道:“教书育人是大事,景初出使数月,学堂里那群竖子没了管教,要翻天了,李敬玄……呵,压不住他们。”
武后摸牌的动作突然一滞,接着恢复如常,打出一张五万。
李治立马道:“碰!”
武后笑了笑:“陛下可就等着臣妾呢……”
李治也笑了笑,又道:“景初年后回甘井庄后,再为朕做一件事吧。”
李钦载道:“陛下请吩咐。”
李治淡淡地道:“今年大唐又要改年号了,正月初始,改元‘麟德’,也就是说,从今日起,便是麟德元年……”
李钦载脸颊抽搐几下。
这位天子怎么说呢,英明确实是英明的,但也有一些中二的毛病,尤其是喜欢改名字,改年号。
好好的御史台,非要将洛阳的御史台改“东台”,长安的御史台叫“西台”,搞得好像俩国家电视台似的。
年号也是,李治登基十几年,什么永徽,显庆,龙朔,如今又要改什么麟德。
三十多岁的人了,咋就这么叛逆呢。
至于为何改元麟德,李钦载回京后也多多少少听说了原因。
原因有点扯淡,据说是十月时,有宫人在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外看到了麒麟的脚印。
这个事在史书上也有明确记载,“丙午,含元殿前麟趾见”。
看见个不明动物的脚印,非要牵强附会说它是麒麟,上天赐的祥瑞呀。
于是李治果断将年号给改了,天子这中二的毛病应该去看看大夫。
这毛病李钦载不知如何评价,奇奇怪怪,可可爱爱吧属于是。
“好年号!”李钦载果断唱赞歌:“麒麟现世,大治之象,寓我大唐天子圣名上达苍天,盛世不远。”
李治哈哈大笑,面露得意之色,浑然不觉自己多中二,反而沾沾自喜。
武后瞅准时机又喂了一张牌:“八万。”
“碰!”
李治的清一色显然快做成了,神色愈发欣悦,打了一张废牌后,突然一愣:“咦?朕刚刚想跟你说啥来着?”
“年号,陛下刚说,今日始,改年号麟德。”李钦载提醒道。
“啊,对,改年号了……”李治说着又愣了一下:“朕无端端为啥说改年号?接下来朕想说啥?”
李钦载叹气,蠢萌蠢萌的样子,真是可爱死了呢……
啪的一声,李治狠狠拍了一下大腿,道:“对了,改年号!改完年号,今年要科考了,没错,科考!”
李钦载懵懂地看着他,科考跟我有啥关系?指望我去考个状元吗?
武后恰到好处地白了李治一眼,笑道:“陛下的意思是,今年科考,算学科取士比往年要高一些,以往算科取士不足十人,今年打算扩至五十人。”
李治接道:“对,景初的算学本事朕和朝臣们皆是亲眼见识过的,你所创的那些新玩意儿,也确如你所说,都能用算学解释。”
“在算学一道,景初的学识远迈朝中学士,可称当世无双,所以朕打算,今年算学科的科考题,由景初来出。”
李钦载一惊,急忙道:“陛下,臣的能力不足以服众,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不悦道:“若连你的算学都无法服众,放眼天下,何人有资格出题?”
一旁默不出声的薛讷,李素节等人都惊呆了。
科考出题,向来是当世大儒的专场,哪怕是比较冷门的算科出题,也必须是当世赫赫有名德高望重的算学奇才,比如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道士李淳风。
没想到今年的科考,天子居然让二十多岁的李钦载出题,这可是闻所未闻的先例,可以想象,当消息传开,朝堂将是何等的卧槽。
李治任贤,果真不拘一格,帝王魄力,可见一斑。
关于这件事,显然李治和武后也达成了共识,武后与李钦载当初那点小恩怨她似乎也放下了。
“景初莫多想,只是算科出题而已,科考是我朝的大事,陛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景初之才,必能胜任,至于旁人非议,自有陛下解决。”
第640章 牌桌也是江湖
李钦载实在不敢答应,科考这件事太敏感了,尤其是如今皇权与世家门阀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的时候,科考牵动了太多方面的利益之争。
算科虽然比较小众,取士只有数十人。但只要是“取士”,就必然为官,只要是为官,必然就是一块肥肉。
肥肉谁都想吃,有些打上世家烙印的学子监生在明经科无法高中的情况下,必然会看上算科这个冷门的学科,然后不停使劲发力塞人。
李钦载若出题,将会面对多少压力,得罪多少势力。
事太大,李钦载感觉自己扛不住。
武后见李钦载神情变幻,几番欲言又止,心思灵慧的她顿时明白了李钦载的想法,却嫣然一笑,道:“离科考还早,景初慢慢考虑再给个答复,不急一时。”
李钦载顺台阶就下,急忙道:“是,臣会认真考虑的。”
抬眼与武后不经意对视,武后的眼神很平和,不知是最近与李治恢复了几分夫妻感情,还是她的格局确实够大,当初与李钦载的那点小恩怨不再计较。
总之,武后的眼神里,不再有当初那股子凌厉和冷芒,反而像一位柔声细语劝大郎喝药的温柔嫂嫂……
“都愣着干啥?来来,继续玩牌!”李治大声招呼道:“景初弄出的玩意儿确实不错,虽非正途,却也是消遣良方,朕真是越玩越有瘾。”
一把玩到底,饶是武后不停喂牌,李治的清一色终究还是没做成,最终这把成了流局。
武后双手在桌上搓麻,笑道:“陛下回宫后,不妨令匠人打造一副麻将牌,陛下有暇之时,臣妾愿陪陛下解解闷儿。”
李治笑道:“甚好,就这么办。不过麻将牌可选玉石打造,不像景初这副竹子造的,粗鄙又小气,没啥意思。”
李钦载咧了咧嘴:“陛下皇后您两位怎么高兴怎么来……”
心情有点失落,大唐从上到下,完全没人在乎“知识版权”这东西,拿来就用,用得理直气壮,仿佛给足了你面子。
剽窃我的麻将创意不给钱的吗?
牌刚垒好,李治忽然道:“上把朕胡了吗?为何没人给钱?”
这句话一出,连武后都惊呆了。
上把明明是流局,你怎么好意思要钱?
李钦载叹为观止,帝王就是帝王,王道之外还有霸道,俗称明抢。
正要委婉告诉李治,你明明可以抢钱的,却还如此仁义让人主动送钱,谁知薛讷却毫不犹豫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毕恭毕敬双手捧上:“陛下确实胡了,是臣给钱慢了,陛下恕罪。”
李钦载又惊呆了,这无耻的嘴脸,我竟从未见过,没想到啊没想到,薛讷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革命……
李治不客气地接过钱,朝武后笑道:“薛家之子有乃父之风,豪爽大气不矫情,有前途!”
薛讷大喜若狂,急忙感谢李治谬赞。
满堂欢喜之时,唯有年纪最小的李显最实在,愣头愣脑地道:“父皇,上把流局,都没胡……”
话音刚落,李治脸色一沉,武后无语地叹了口气,毫不客气地给了李显一个大逼兜。
时光仿佛停滞了瞬间,接着大家若无其事继续玩牌。
李钦载深吸了口气,小小四方牌桌,居然也是个浓缩的社会啊,在这个小社会里,注定有人会被生活扇耳光,如果生活没来得及扇,亲娘一定会扇。
可怜的李显年纪小,还未曾尝到现实的险恶,全场唯一说真话的人挨了一记大逼兜……
救救孩子。
李显双眼噙泪,委委屈屈打牌:“……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