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455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景初,你积下大功德了,朕……都不知如何赏赐你了。”李治眼眶不知为何红了,语气都带了几分颤抖。

  “有此一物,朕无愧于大唐子民,无愧于先帝打下的江山,朕自登基以来,朝臣世人皆拿朕与先帝比较,他们的口中,朕处处不如先帝,说朕是平庸懦弱之君,不肖乃父,先帝将江山托于朕,实不知吉凶……”

  “这些年朕励精图治,从不敢丝毫懈怠,从不做一件昏聩之事,为的就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可登基十余年来,天下非议仍不休,朕常做噩梦,寝食难安。”

  重重地拍了拍李钦载的肩膀,李治感动地道:“幸好有你,景初,幸好有你。”

  “你为朕造出的那些东西,军用的神臂弓,马蹄铁,火药,三眼铳,民用的滑轮组,水压机等等,王师东征百济,你顺手把倭国灭了,任你出使西北,你把吐谷浑给朕收了……”

  “今日,你又给朕带来了亩产五千斤的新粮种,大唐百姓从此再无饥饿之忧,再遇到灾年亦能从容度过,我李唐的江山国祚至少延续数百年。”

  李治越说越激动:“不说不觉得,细数景初的功劳,竟已如此之多,三言两语数不尽……景初啊,你是上天赐与朕的祥瑞,幸好有你,幸好有你!”

  李钦载汗颜道:“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尽本分而已,很多事情只是顺手而为,没有陛下说的那么伟大。”

  李治摇头:“景初莫自谦,朕非谬赞,你确实有本事……”

  “发现新粮种之功,功比天高,焉能不赏?朕决定了,封你为郡公……”

  话没说完,李钦载眼皮一跳,急忙道:“陛下且慢,万万不可!”

  “为何?”

  “陛下晋臣县侯之爵,这才不过月余,立马又晋郡公,莫说天下人非议,臣也无法接受被千夫所指,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不悦道:“功劳是你实实在在立下的,朝臣若反对,叫他们也给朕立下这些功劳看看,赏功罚过,朕何错之有?”

  李钦载苦笑道:“陛下,新粮种虽然到手了,但咱们还没看到实际的收成,不如先将它种下去,等秋后实际的收成出来了,陛下再封赏如何?”

  李治一愣,接着苦笑道:“不错,是朕着急了,景初说亩产五千斤,朕毫不怀疑,以为那五千斤已经埋在地里了,哈哈。”

  “好,就把它种下去,等秋后的收成出来后,朕再封赏。景初觉得将此新粮种种在何处为妥?”

  李钦载沉吟一会儿,道:“不如就种在甘井庄吧,臣日夜照看它,不至于有失,当然,新粮种的消息瞒不住人,咱们也要提防贼人觊觎,甘井庄周围还是加强警戒为妥。”

  李治点头道:“景初所言有理,便依尔所言,你在庄子里寻一处良田种下去,如今正好开春,赶上季节了,朕再从金吾卫调兵三千来庄子外驻守,将那块良田团团围住,管教一只鸟都飞不进去。”

第683章 赏功赐地

  新粮种到手,李治的表现很激动。

  英明的天子不会为所欲为,相反,他承受的压力,受到的委屈,甚至比普通人更多。

  千古以来,大唐都被后人誉为“包容,开明”。

  包容开明是由上而下的,统治者心胸开阔,面对新事物能够欣然接受,面对非议指责也能莞尔一笑,不以为意。

  统治者有了这样的心胸,才会让朝野上行下效,将如此良好的风气带到民间。

  可是有谁面对非议指责时真能做到毫不在意?无非是强作欢颜忍住了而已。

  李世民在世时,朝中有名的铮臣魏徵处处对他挑刺劝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喋喋不休地念叨。

  李治登基后,朝中也有诸如刘仁轨之类的谏臣对他多有挑剔,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是,无论朝堂还是民间,都沉浸在李世民这位天可汗给大唐带来的荣耀里不可自拔。

  再对比李治登基后的表现,对外征战虽然仍是百战百胜,可频率却少了许多,没有了胜利者的光环加持,没有扩土的功绩,李治在别人的口中几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处处不如先帝。

  刚刚李治说的话没夸张,幸好有了李钦载,给大唐江山增添了许多亮色,近两年来,朝野间对李治的评价已渐渐有了一些好转,人们不再非议他处处不如先帝。

  而李治,在收拾了长孙无忌之后,这些年时刻紧绷着神经,如今也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确定了新粮种确实是番薯后,李钦载久悬的心也放下了。

  转身看着紫奴,李钦载仔细打量着她。

  紫奴受了伤,但伤势不是很重,伤口也包扎过了,李钦载倒是没像狗血剧情里那样,一点皮外伤便叫来一个专家团来会诊,还什么治不好她便让全天下人陪葬。

  不仅狗血,而且中二。

  伤势无大碍,李钦载放了心,沉声道:“你们在路上被人截杀了?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

  紫奴摇头梗咽道:“在庆州城外的峡谷内,我们刚找到新粮种,便被人伏击了,尉托和几位跟随多年的弟兄为了救我,都……”

  李钦载与李治迅速对视一眼,李治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

  “那伙贼人是冲着新粮种来的?”李治冷声问道。

  紫奴沉默片刻,道:“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是冲着我来的,也许是为了杀我,也许是为了挟制。”

  李治和李钦载都不笨,稍微动动脑子便明白了。

  “多半是景教所为。”李治语气愈发冷冽。

  李钦载点头:“大约是杨树恩所指使,紫奴是我的女人,若将她挟制住,以此要挟交换伊铎,恐怕我也很难不从。”

  李治看着手中的番薯种子,突然笑了:“新粮种已经到手,杨树恩还有何倚仗?也该到收拾他的时候了。”

  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紫奴,李治缓缓道:“新粮种是你拼了性命带回来的,为了大唐社稷,你们受苦了,朕……”

  话没说完,紫奴突然道:“我做这些,不是为了什么社稷,只为了我的男人,他想要,我便帮他弄到。”

  李治一滞,有些尴尬地看着李钦载。

  李钦载微笑道:“陛下容禀,此女是楼兰国的公主,楼兰灭国后,她辗转漂泊,当初臣在吐蕃大营被困,是她助我脱出重围,后来被吐蕃重兵围困,也是她与我同生共死,她已是我的女人。”

  李治恍然,然而表情仍有些尴尬。

  楼兰国是被谁灭的,李治比谁都清楚,不夸张的说,他与紫奴可是有着灭国之仇。

  良久,李治笑了:“重情重义,世间奇女子,不逊须眉之高节,朕深敬之。”

  接着李治正色道:“以往的恩怨休提,不管你出于什么心思,毕竟你为大唐拼过命,流过血,付出惨重代价给朕带来了新粮种,朕岂能不赏?”

  “吐谷浑已定,青海湖方圆五百里划为你的封地,予尔子民三百帐,牛羊万头,允尔世代放牧,藩属大唐。”

  紫奴咬了咬下唇,求助地看了李钦载一眼。

  李钦载含笑点头。

  紫奴双膝朝李治跪拜,垂头道:“臣女多谢天可汗封赏。”

  李钦载也朝李治躬身:“臣多谢陛下厚赐。”

  李治叹道:“景初不仅本事高绝,就连找女人的眼光也是毒辣得很,前有崔氏之女贤助,后有楼兰公主舍生匡扶,朕实在是……”

  想到自己虽是天子,可后宫生活却被武后死死拿捏,就连跟韩国夫人偷欢都要遮遮掩掩见不得人……

  “景初,你夫人可知紫奴姑娘的存在?”李治不死心地问道。

  李钦载微微仰起鼻孔:“早已知道,而且姐妹情深如同知交闺友。”

  李治惨然一笑:“果然如此……”

  大家都是男人,凭什么你就娶了个知书达理不妒的好婆娘,而朕……只不过想与韩国夫人母女同乐,做点快乐的事情,朕做错了什么?

  一番折腾,天边已见鱼肚白。

  李治这一晚的经历尤令他兴奋不已,索性也不睡了,催促李钦载赶紧找一块良田,将番薯种下去。

  李钦载也不敢耽搁,询问了庄子里有经验的老农后,选在别院不远处一小块地,让老农试了试土地的肥沃程度,然后小心地将番薯种子种在地里。

  李治的目光从头到尾盯着,一眨也不眨,直到番薯种子入了地,他才长松口气。

  “来人,着令金吾卫调派三千兵马,驻扎甘井庄外,”李治指了指脚下的土地,然后使劲划拉了一圈,道:“以此为圆心,方圆半里内,不准任何人接近,遣经验丰富的老农十人,专职侍候新粮种。”

  身后的宦官匆忙告退传旨去了。

  李治盯着那块土地,叹道:“朕恨不得搬到庄子里长住才好,亲自盯着它,看看究竟能有多大的收成。”

  李钦载一惊,李治虽是玩笑话,可他一定要把玩笑掐死在摇篮中,不然堂堂大唐天子长住在庄子里,整个庄子每天都会鸡飞狗跳。

  别的不说,庄户们出门干个农活儿都会被禁卫搜身,日子还过不过了?

  “陛下不可,大唐人民需要您,您快回长安吧。”李钦载诚恳地劝道。

  李治不满地瞥着他:“咋?还赶客了?朕偏不走,今日朕要吃牛肉,炖得入口即化的牛肉,快去做。”

第684章 新吃法

  招待李治是一件劳心又劳力的事。

  这个年代的人虽说没见过啥世面,吃的菜无非是蒸煮烤,可李治自从尝过李钦载做的饭菜后,嘴越来越刁钻了。

  现在李钦载做一些普通的食物根本不能让他满意,昨晚李治临睡前饿了,让厨子随便做了一道蒸糕和黄金酥,李治仅仅只尝了一口,然后嫌弃了半个时辰,在啰里啰嗦的叨逼叨中把自己催眠了。

  这样一个货,李钦载想要让他满意,实在是绞尽脑汁。

  他前世也不是厨子啊。

  甘井庄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片竹林。

  李钦载领着几名部曲上山,走进竹林,随便寻摸了一根长得顺眼的竹子,让部曲将竹子砍了拖下山。

  回到别院,李钦载将竹节分别砍下,洗干净后,从三分之一处劈开。

  往劈开的竹筒里塞入泡过水的糯米和粳米,再将农家的肉干用酱腌制调味后,均匀地摆放在米上,合上竹筒固定,放在柴火上烤。

  李治眼巴巴地坐在院子里,看李钦载忙活,今日新奇的做法令李治愈发期待。

  他知道,今日自己有口福了,不是夫妻床帏间那种隐晦的口福,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口福。

  柴火上烤了两刻时辰后,李钦载取下竹筒,将上面一层揭开,一股浓郁的夹杂着肉干和米香的香味立马四散开来,整个院子都能闻到。

  “好香!”李治两眼大亮,伸出双手像个乞丐求善心人布施:“快,给朕,快!”

  李钦载叹了口气,为了这点吃的,帝王的脸面都不要了,远在昭陵里安详躺着的你爹,若见儿子这德行,也不知会不会炸坟……

  捧着竹筒递到李治面前,又给了他一只木汤匙,李治埋头便吭哧吭哧开始干饭。

  “好吃,太好吃了!尔母婢也!”李治幸福得骂了一句脏话。

  李钦载捧起另一只竹筒尝了一口,嗯,味道确实不错,米饭夹杂了肉的油水,还有浓郁的肉香和酱香,吃起来特别下饭。

  “陛下喜欢就好,”李钦载笑了笑:“此物名叫‘竹筒饭’,味道嘛,还行。”

  李治边吃边狂点头:“岂止还行,简直太行了,景初,朕发现你浑身都是宝藏,以后日子还长,留着朕慢慢发掘。”

  李钦载一怔,顿时露出得瑟又矜持的表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4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5/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