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485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荞儿摇头:“爹没说过,……啥叫‘耍流氓’呀?”

  李钦载叹了口气,仔细回忆了一下,还真没跟荞儿说过,几岁大的孩子,李钦载也根本没往那方面想,总觉得再过几年说也不迟。

  “你先别管啥叫耍流氓,告诉我,为何要亲丫鬟的脸蛋?”

  荞儿无辜地道:“丫鬟的脸蛋好看,而且嫩嫩的很舒服,所以荞儿想亲一亲。”

  李钦载叹为观止,这特么已经具备小流氓的潜质了啊。

  仔细打量荞儿,他的眼神仍如当初一般清澈纯真,李钦载端详许久,才渐渐肯定,荞儿亲丫鬟不是什么流氓心态,而是纯粹觉得丫鬟嫩嫩的脸蛋让他感到心生喜欢,所以想用亲一口来表达他的喜欢。

  “男人不能随便亲女人的脸蛋,会坏了女人的名节,谁教你亲人家的?”李钦载严肃地问道。

  荞儿无辜地看着他:“爹经常亲姨姨的脸蛋,荞儿为何不能?”

  李钦载老脸一红,原来是自己带的坏头……

  荞儿仍天真地盯着他:“爹亲姨姨算不算耍流氓呀?”

  “不算,爹和姨姨已经成亲,夫妻之间可以互相亲亲。”

  荞儿哦了一声,恍然道:“原来要成亲以后才可以亲女人,爹,荞儿差不多长大了,能成亲了吗?”

  李钦载叹了口气:“你……离长大还差很多,别人家的宝贝闺女,总不能嫁过来守活寡吧?”

  “爹,啥叫守活寡?”

  “闭嘴!总之,以后跟女子保持一点距离,莫太亲近了,除非是你真心喜欢的人,决定将来要娶的人。”

  荞儿似懂非懂,小脸顿时涌上愁意:“我喜欢的女人太多了,村里就有三四个,府里的丫鬟也有几个……怎样才能把她们都娶了呢?”

  李钦载吃惊地睁大了眼,露出仰望我辈楷模的眼神。

  这小子,长大后必定为祸一方。

  李钦载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够花心了,毕竟除了崔婕外,还有几个女人跟他不清不楚。

  没想到自己儿子青出于蓝,这个年纪已然有好几个备选的婆娘了,李家开枝散叶的重任,李钦载恐怕还挑不起,得指望儿子一力担之。

  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论泡妞的本事,居然还不如一个八岁大的孩子。

  李钦载也不知自己该欣慰还是该愤怒。

  果断地避开这个扫兴的话题,李钦载想起了今日来找荞儿的初衷。

  “姨姨有身孕了,知道吗?”李钦载问道。

  荞儿点头:“知道,今日府里来了好多人送礼,吵死了。”

  “你要当兄长了,无论姨姨生的是弟弟还是妹妹,你都是兄长。”李钦载微笑道。

  荞儿好奇地道:“爹,兄长需要做什么吗?”

  “别把弟弟或妹妹往死里欺负就行,尽一个当兄长的责任,如果有外人欺负弟弟或妹妹,你要挺身而出保护弟弟妹妹。”

  李钦载双手捧起荞儿的脸,又笑道:“爹和姨姨不可能陪你到老,等我们去世了,你还有弟弟妹妹陪伴,不会那么孤单。”

  “等你老了,力气不够了,如果有外人欺负你,弟弟妹妹也会保护你。当你开心时,伤心时,弟弟妹妹都能很快赶到你身边,分享你的开心和伤心,这便是亲人的意义。”

  荞儿仰着脸看他:“爹和姨姨可不可以不去世?”

  “生老病死,所有人都无法躲开的规律,爹也想陪着你,看着你到老,可是不行啊,老天爷觉得爹活太久了,就会把我收走的,等你老了也是一样。”

  荞儿有些伤感,执拗地摇头:“可我想让爹和姨姨陪我到老,怎么办?”

  李钦载想了想,道:“二十年后,你再来问我,我会给你答案。”

  荞儿又高兴起来,开心地道:“说好了,二十年以后,荞儿再来问爹。”

  李钦载也笑了。

  二十年后,荞儿想必已明白了什么是生老病死,什么叫岁月无情。

  答案一直都在,不过二十年后他才会懂这个答案。

  ……

  各家权贵刚给甘井庄送完礼,长安城便莫名传出了一些流言。

  流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有据。

  被天子甚为宠信的渭南县侯李钦载,两日前与天子突然闹得很不愉快,据说是因为封禅泰山一事,李钦载与天子当面起了争执。

  天子最后拂袖而去,而李钦载则回了甘井庄。

  流言如同瘟疫,迅速传遍了长安城各家权贵府中。

  权贵们闻之变色,对李钦载除了暗暗钦佩,却也不好出声说什么。

  众所周知,天子对明年的封禅尤为看重,这件事的政治意义无比巨大,是必须要完成的。

  从去年长安城传闻蔓延,民间到朝堂纷纷有人主动请旨,说什么天子功高德重,远迈前朝,堪比秦皇汉武,正当封禅泰山,为生民祈福,为天地正气。

  民间百姓不明所以,还以为天子封禅泰山是众望所归,但朝堂上的权贵们心里都清楚,长安城这些所谓请天子封禅的传闻,都是有人背地里暗暗操作的。

  至于究竟是谁在操作,答案还用想吗?

  前期铺垫了那么久,天子就等着水到渠成,然后装出顺应民心的样子,勉为其难地封禅一下子。

  这个节骨眼上,前有刘仁轨,后有李钦载,这两人突然跳出来反对封禅,刘仁轨被陛下责了廷杖,还被罢免了官职,正躺在府里养伤。

  而李钦载呢?

  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与天子唱反调,他的下场能好了?

第734章 帝王心思

  “传闻”这东西很有意思。

  朝堂上的风吹向民间市井,再经过民间市井消息人士或指点江山人士所谓的权威解读后,传闻往往会夸张到离谱。

  而这种离谱的传闻就像存在酒坛里的酒,在民间市井发酵一段时间后,再次吹回朝堂。

  然后,朝堂的权贵臣子们各自分析和脑补过后,整件事情的性质已跟当初完全不同了。

  李钦载向李治劝谏封禅泰山一事便是如此。

  出于公心向李治劝谏,事情本身没错,可朝臣们都很清楚封禅泰山对天子是何等的重要,刘仁轨这个反面教材已受到了惩罚,在这种情势下,李钦载又站了出来。

  李钦载的分量跟刘仁轨完全不一样。

  刘仁轨是清直之臣,勉强算是继承了魏徵之遗风,李治登基后,刘仁轨初任给事中时,便向李治提过不少忠谏。

  这些忠谏李治选择性地接纳或驳回,一来一往,也算君臣之间的正常交流。

  哪怕这次刘仁轨谏止封禅,被责了廷杖又罢了官职,可明眼人都知道,天子不过是一时之愤,也许过不了多久,天子的气头过了,刘仁轨又能官复原职。

  可李钦载不是刘仁轨,他的身份和位置不一样。

  李钦载的出身,他为社稷立下的功劳,他在李治心中的分量,都比刘仁轨强许多。

  李钦载说出来的话,分量也比刘仁轨要重得多。

  不夸张的说,李治之所以有封禅泰山的底气,其中至少有一半来自于李钦载为大唐立下的功劳,才有了李治敢于跟老天爷得瑟的勇气。

  现在,这个为大唐立下巨大功劳的臣子公然反对封禅,天子羞恼之下,会对李钦载做出怎样的惩罚,长安城没人知道。

  他们唯一知道的是,李钦载这次真的触犯龙颜了,后果只有两种,很严重和更严重。

  于是长安城的权贵们一夜之间讳莫如深起来,无论公开和是私下的场合,对李钦载触怒天子一事皆绝口不提。

  他们在等着天子的反应。

  他们更知道,明日便是朔望大朝会的日子。

  无论李治还是李钦载,对于封禅各自有着不同的意见,在这次的大朝会上都会引爆出来。

  ……

  太极宫,安仁殿。

  距离跟李钦载闹掰已经两天了,李治仍然怒气未消。

  这两日宫里人心惶惶,天子跟李钦载会猎回宫后,脸色便一直铁青,心情差到极点,守门的狗都莫名其妙挨了俩嘴巴。

  安仁殿内,李治面色阴沉地盯着桌案上的奏疏。

  奏疏堆积如山,绝大部分皆是大唐各地州县官员送来京城的,他们在奏疏里异口同声地颂扬天子的功绩和美德,最后点题,天子功绩远迈秦皇汉武,自当封禅泰山,为大唐社稷寿,为黎民祈福。

  以前看到这些奏疏,李治或许还会心花怒放,觉得自己封禅泰山正是众望所归,不然全天下的官员为何都商量好了似的一齐上奏,请天子封禅。

  可是自从与李钦载有过一次争吵后,李治看这些奏疏却越来越不顺眼,里面的每一句夸赞颂扬的话,都仿佛是在无声地嘲讽,嘲讽他这个天子好大喜功,虚荣自私。

  “来人,将这些奏疏全部发往三省,着许敬宗李义府许圉师几位处置,关于封禅泰山的奏疏不必再呈于朕,留尚书省封存。”李治淡淡地道。

  王常福领着几名内侍入殿,小心翼翼地将桌案上的奏疏搬走。

  坐在李治旁边默不出声的武后心中咯噔一下。

  简单一句旨意,透出许多不寻常的含义。

  地方州县官员请旨封禅的奏疏被封存,难道李治已改变了封禅的主意?

  武后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了。

  相比李治的虚荣,武后更需要这场封禅仪式,这是她坐稳皇后位置最扎实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而此刻李治对这些奏疏的反应,让武后感到有些忐忑。

  如果这次真的取消了封禅泰山,那么下一次还不知是何时,武后筹谋已久,为此做出了太多的准备,她实在无法接受李治收回成命。

  想到这里,武后对劝谏封禅的刘仁轨和李钦载不由更痛恨了。

  都怪他们影响了李治的决定,害她长久的筹谋一朝落空。

  心里恨得直咬牙,武后却堆起笑脸柔声道:“陛下封禅泰山正是天命所归,朝野皆赞同,何必为一两个不识时务的人坏了心情?”

  李治面无表情地道:“刘仁轨倒也罢了,老货向来挑三拣四,唱反调也不是一次两次,朕懒得跟他计较,过些日子给他任个熊津道都督,把他扔到百济去,朕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李景初他……实在太过分了!他居然跟刘仁轨唱一个调子,难道他不知朕对这次封禅多么看重吗?这等重要的大事,他竟与朕相左,简直是拆朕的台!”

  武后目光闪动,轻声道:“陛下,满朝文武皆赞同,唯独刘仁轨和李景初反对,陛下不必为这两个人而改变决定,至于李景初,这次确实有些过分,不如等事后,陛下也寻个由头,把他支到州县为官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4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5/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